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人伴读他不想努力了! > 第22章 返京途中暗潮涌,棋局未了待新篇

次日清晨,霜浓露重,院中的青石板路结了一层薄冰。车队早已准备停当,马匹喷着白气,蹄铁踏在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梅若雪将俞木帆拉到听雪轩角落的一丛枯竹后,枯竹上挂着的冰凌在晨光中闪着寒芒。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精巧的竹筒,竹筒表面结着一层薄霜,触手冰凉:"这是漕帮特制的信鸽,耐寒善飞,能避开寻常猎鹰。"她低声道,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目光警惕地扫过不远处正在监督装车的太子随从,"竹筒里有使用之法。记住,放鸽时需选在清晨雾气未散时,这时最不易被察觉。"

俞木帆接过竹筒,指尖被冻得微红,他小心地将竹筒收进袖中特制的暗袋:"多谢梅姑娘这些日的照拂。江南之事..."

"噤声。"梅若雪微微摇头,用眼神示意太子的方向,声音压得更低,"江南从无大事,只有风雪归人。俞公子是来游学的,记住了?昨日我已经让人在驿站留下记录,说你这一路都在研读《江南风物志》。"

俞木帆会意点头。这时朱由邺走了过来,今日他换了一身玄色貂裘,领口缀着银狐风毛,比昨日的太子冠服少了几分威仪,多了几分雍容。他踏着薄冰走来,靴底发出细碎的碎裂声。

"该出发了。"他的目光在梅若雪脸上停留一瞬,带着审视,"梅姑娘不愧是金陵梅氏的掌珠,处事周全。听说昨夜驿站的书吏记录,俞公子这一路都在研读典籍?"

梅若雪敛衽为礼,笑容得体:"殿下过奖。民女不过是尽地主之谊。俞公子勤勉好学,这一路确实手不释卷。"

车队缓缓驶出金陵城。与来时不同,这次有太子的全副仪仗护送,旌旗招展,侍卫环列,一路畅通无阻,地方官员纷纷在辖境边界迎送。官道旁的田野覆盖着薄雪,偶有寒鸦掠过灰蒙蒙的天空,在雪地上投下转瞬即逝的影子。

马车上,朱由邺与俞木帆对坐。车厢里燃着银炭,温暖如春,与窗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太子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景,忽然道:"木帆,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下棋时的情形?那也是个冬日,文华殿的炭火烧得正好。"

"记得。"俞木帆望着太子映在结霜车窗上的模糊侧影,"那时学生总是输,太子哥哥总说我的棋路太过直白,不懂迂回。有一次学生连输三局,气得把棋子都拂乱了。"

"现在你的棋艺已经精进许多了。"朱由邺意味深长地说,手指轻轻敲击着紫铜暖炉,发出规律的轻响,"但你要记住,棋局之上,有时候看似退让,实则是在布局。真正的棋手,要懂得在恰当的时机,放下该放的棋子。就像昨日..."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殿下教诲,学生谨记。"俞木帆垂下眼帘,看着自己呵出的白气在温暖的车厢里迅速消散。

行程过半,车队在一处皇家驿站歇息。这驿站建在山麓,庭院中几株老梅已结满花苞,在积雪中显得格外娇嫩。张明远趁太子去更衣时,在积雪的回廊下找到正在看梅枝的俞木帆。回廊的朱漆栏杆上积着薄雪,远处传来驿马嘶鸣声。

"俞兄,回京后有何打算?"张明远倚着廊柱,语气看似随意,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缭绕。他手中把玩着一块温玉,玉身在冬日里泛着柔和的光泽。

"自然是继续太学课业,准备明岁春闱。"俞木帆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枝含苞待放的红梅,"听说今科主考可能是刘阁老?"

张明远笑了笑,伸手折下一枝梅枝,冰晶从枝头簌簌落下:"那就好。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江南风雪虽大,终究会放晴。"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俞木帆,"刘阁老最重规矩,不喜生事之人。"

"张兄说得是。"俞木帆看着枝头晶莹的冰棱,"只是有些风雪,经历过便难忘了。就像这梅花,不在冰雪中走一遭,怎知暗香从何而来。"

张明远眼神微沉,正要说什么,见太子从月洞门走来,狐裘上还沾着几点新雪,立即换上恭敬神色:"殿下,正在与俞兄讨论春闱之事。"

当夜,俞木帆在驿站上房整理行装,炭火将屋子烘得暖融融的。他忽然发现行李中多了一本蓝皮封面的《漕河舆志》。他心中一动,佯装读书,翻开一看,里面果然夹着一页薄如蝉翼的薛涛笺。熟悉的铁画银钩,是朱由恩的笔迹:

"京中局势复杂,慎言慎行。

漕运之事,来日方长。

珍重。"

信纸的墨迹很新,带着淡淡的松烟墨香,显然是近期所写。俞木帆将信纸就着烛火焚毁,灰烬落入笔洗,散作一团墨色。窗外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棂。这本书是如何到他行囊中的?二皇子在太子严密的护卫中,竟仍能传递消息?他仔细回想今日经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可能接触他行李的瞬间,却毫无头绪。

数日后,京城巍峨的城墙在望,城楼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朱由邺特意让车队在城郊的十里亭稍作停留。亭畔老树枯枝上挂着冰凌,远处城楼上的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守城士兵的枪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木帆,"太子望着远处雪白的城垛,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回去后,恐怕会有很多人来找你打听江南的事。宗室、朝臣,甚至...宫里的贵人。"他转身看向俞木帆,貂裘的风毛被吹得纷乱,"记住,你看到的,只是漕运事务;你经历的,只是寻常盗匪;你带回的,只有游学见闻。"

"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俞木帆垂首道,呵出的白气模糊了他的面容,"江南之行,不过是随殿下巡查漕运,增长见闻。其他诸事,学生一概不知。"

朱由邺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那玉佩通体莹白,雕着五爪蟠龙,龙睛处嵌着两点朱砂,正是太子平日随身佩戴的九龙佩之一。

"这个你拿着。"他将玉佩放入俞木帆手中,触手温润,"若有人为难你,可凭此玉佩来东宫见孤。记住,是任何人。"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三个字。

"这太贵重了..."俞木帆感到玉佩沉甸甸的分量,那龙纹在他掌心微微发烫。

"收着吧。"朱由邺按住他欲推拒的手,掌心温热,"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孤始终是你的太子哥哥。"这话与离京那夜如出一辙,此刻听来却别有深意。

车队缓缓驶入朝阳门。熟悉的街市、喧嚣的人声、高耸的宫墙...一切仿佛依旧,但俞木帆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他下意识地按了按袖中的竹筒,又摸了摸怀里的玉佩。竹筒冰凉,玉佩温润,这两件信物,一件来自江湖之远,一件来自庙堂之巅,恰如他此刻的处境——身在朝堂,心系江湖,身不由己。

而在重重宫墙之内,清月殿门窗紧闭,殿内炭火熊熊。朱由恩独坐琴台,指尖悬在琴弦之上,却迟迟没有落下。他望着案上的一局残棋,棋盘旁的红梅开得正艳,与窗外皑皑白雪形成鲜明对比。

"棋子已经回宫了。"他轻声道,指尖轻轻拨动琴弦,发出一个清冷的音符,"这局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