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怎么可能?恒家军向来忠勇,怎会通敌叛国?”
长公主点头,眼中满是忧虑,又道。
“正是如此,可如今皇帝已被太师蒙蔽,听不进任何劝解,宋将军,我知你心怀正义,不忍见忠良蒙冤,我今日找你,便是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救恒家军于水火之中。”
宋予内心陷入激烈地矛盾拉扯,他一方面不忍见恒家军落得如此惨烈下场;可另一方面,又担心此举会得罪太师和皇帝,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他的眉头皱起,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沉默良久,他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长公主,宋予不才,但也知忠义二字,恒家军蒙冤,我实难坐视不管,只是,不知我该如何相助?”
长公主得了宋予肯定答复,心中欣喜,连忙道。
“宋将军,如今之计,唯有将皇帝欲处死恒家军的密旨透露出去,让天下百姓知晓此事,引发舆论,或许能迫使皇帝收回成命。”
宋予听后,沉思片刻,说道。
“长公主放心,此事我定当竭尽全力。”
之后的宋予便开始暗中奔波,他隐藏身份,给京中各大名门世家散布密旨内容,以观其后续。
若有义愤填膺者,宋予便私下与之往来,并将这些人集结起来,要求他们将密旨广而告之。
如此一来,不消三日,各大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每一个人群中心,无不充斥着神情激昂之声。
“各位乡亲,你们可知,那恒家军,为国征战多年,如今却要被朝廷秘密处死,只因听信了太师的谗言,说他们通敌叛国!这简直是天大的冤枉啊!”
周围人听了,有的露出愤怒地神情,有的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随着消息的不断传播,沸反盈天,舆论四起,皆言皇帝昏庸,听信谗言,欲害忠良。
皇帝知晓民间的反应后,心中虽知错在自己,却也拉不下脸面收回成命。
太师见到如今的状况,更是得意,以为计谋得逞,然他未曾料到,此举虽一时让恒家军陷入危机,却也激发了天下百姓对恒家军的同情与支持,更让长公主与恒家军结下了更为深厚的情谊,为之后的宫廷危机埋下伏笔。
此番境地下,恒家众人也并未坐以待毙,见外头议论的风向陡转,虽不知这背后究竟是何人助力,但局势紧迫,时间不等人,容不得他们多做思索。
柳念与众人一番商议过后,匆忙修书一封,交予严浩良,目光恳切道。
“严将军,此信至关重要,你务必亲自送至长公主府,切不可有丝毫差池!”
如今各处都盯着恒家军,好在当初严浩良进京并未告知其他人,只有与严家交好的长公主知晓。
严浩良也明白事态紧急,接过密信后,双手抱拳。
“诸位放心,严某定不辱使命!”
言罢,便大步流星出了驻地,快马加鞭朝着长公主府奔去。
近日接踵而至的各种折腾,使得柳念颇觉疲累,她独自坐在帐中放松,嘴角扬起一抹嘲讽弧度。
可笑,她一个穿越者,可是学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玩不转这等奸臣的把戏?那她十几年的书可就读进狗肚子里去了。
在这封建王朝,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柳念首先想到了长公主在朝堂上定会暗中扶持一些言官、太学士等人。
这些人能凭借一张利嘴,在朝堂和民间掀起舆论狂潮,柳念密信中恳请长公主能否利用这些渠道,散布皇帝被奸臣蒙蔽,欲屠戮国家柱石之说。
倒是卢云舒最近着急上火,肠胃也不好,吃啥吐啥,可把程举磊给愁坏了。
褚之意提溜了一只猎得的山鸡交去火房,待王老婆子熬好汤,自己提着瓦瓮前去探望女儿,结果卢云舒一口也喝不下,呕个没完。
褚之意仔细打量过自家女儿,卢云舒眼眸呈水色,鼻头轻微发肿,莫不是......
她急急去将恒景喊来把脉,果然,就听恒景笑道。
“恭喜卢家表妹,脉象圆滑如珠滚玉盘,是喜脉。”
卢云舒听后有些讶然,程举磊倒是一声大叫,营帐两边的何晏芳及柳念听见声响,一道聚了过来,这下子卢云舒有孕的事儿搞得大家都知晓了。
近些日子,大家精神都处在紧绷状态,卢云舒有孕倒是许久未有的喜事。
或许是新生的到来,恒家忧心的事即将迎来转机。
姬圣筠阅读完信笺后,心中对柳念的计谋颇为赞赏。
她当即密会那些言官、太学士等,神色凝重道。
“如今恒家军蒙冤,皇帝受奸臣蛊惑,欲行昏庸之事,尔等身为朝堂之臣,当以天下为己任,将这真相公之于众,让百姓知晓皇帝之过,奸臣之恶!”
那些言官和太学士听闻此言,义愤填膺,拍着胸脯保证。
“长公主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为恒家军正名!”
一场舆论风暴悄然掀起,言官们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言辞犀利地指责奸臣祸国殃民,误导皇帝做出错误决策。
太学士们则在各大书院、学府中传播“皇帝被蒙蔽,恒家军冤屈”的说法,引得学子们纷纷议论,对恒家军的遭遇深感同情。
且柳念还让卢家兄弟安排人手在民间广泛张贴榜文,那些榜文被张贴在城门口、街市、茶楼等人员密集之处,上面详细记载了恒家军的赫赫战功,以及他们如今所遭受的不白之冤。
榜文言辞恳切,字字泣血,引得过往百姓纷纷驻足观看,不少人看后对恒家军的遭遇痛心疾首。
除去张贴榜文,柳念还想到了利用僧道传谣,要玩舆论她就玩个彻底,结合宗教的力量,效果肯定更为显著。
她让凤媒联系各大寺庙与道观,给予一定好处,通过僧道在讲经说法、做法事之时,巧妙地将“万军忠良将死于冤狱”的消息散播出去。僧道们在民间本就有着较高威望,他们的话百姓们大多深信不疑。
一时间,恒家军冤屈,皇帝被奸臣蒙蔽的说法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柳念的精心策划下,谋反的罪名被巧妙地转化为清君侧的正义之举。
恒家军塑造出了万军忠良将死于冤狱的悲情形象,成功占据道义高地。
百姓们对恒家军的同情和支持日益高涨,纷纷表示愿意为恒家军讨回公道,这股民间舆论的力量,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为恒家军后续的行动正名。
太师在得知民间舆论的风向转变后,气得暴跳如雷,将书桌上的物件横扫一地。
“好一个柳念,竟想出如此计谋,坏我好事!我定不会让你们得逞!”
然而,此时的他,已然陷入了被动局面,想要扭转乾坤,已是难上加难。
但这老贼仍不死心,那点子阴险算计转得比陀螺还快。
他当即乘轿入宫,面见皇上。
“陛下!舆情涛涛皆是虚火,愚民懂什么?只要恒家军成过往云烟,风浪自平!臣今夜愿替陛下分忧!”
皇帝近日在朝会上被言官们烦得一个头两个大,对恒家军更是厌恶到骨子里,既然太师有法子,皇帝自然默许。
太师回府即刻召来死士,压着嗓子,字字如淬毒寒针。
“亥时三刻,动手!投于水井与上游河道,剂量要足!务必无声!”
恒家军驻地一片寂静,死士绕开巡防队,潜进火房后头的水井旁。
恰在这个当口,王老婆子揉着老腰咪蒙起夜,忽听井边传来似石子落水之声,她心下一咯噔,睡意全无,猫着身子藏进柴堆的暗影里,屏息窥探,只见两条人影鬼魅般从井台边溜走。
待走远了,王老婆子赶忙摸到井边,借着微弱的月色定睛一瞧,嗐!水面上竟漂着些未曾化尽的粉末!
她转动辘轳提上来半桶,水色浑浊,闻过还有些晕乎感。
想起近日风声鹤唳,王老婆子不敢耽误,匆忙去到营帐那边寻柳念。
“大事不好!有人给咱井水里下毒啦!”
柳念一听这话,披了件外衫就赶忙去叫恒峥、恒景几人。
待大家都到井边,恒景舀起一水瓢,指尖蘸了一点嗅闻,又仔细看了看那粉末残留,判断这是剧毒——钩吻,又名断肠草,中毒后头晕、四肢麻木、呕吐或腹泻,最后因呼吸衰竭而亡。
柳念怒极反笑,泼出瓢中剩余的毒水,皇天不仁,就休怪她掀翻这天。
井边不是说话的地方,柳念率先出声,让众人去到主帐,并火速下令,全营封锁消息,所有饮用水源立刻更换,并由恒景研制解毒水备用,同时一个堪称胆大包天的计划已在她脑中成型。
恒家众人与柳念自铭县相识起,一同经历过大大小小数次危机,且柳念与恒峥又有非同一般的关系,柳念早已被他们视作家人中的一员。
她是个极其有谋略的女子,从攻打洪县时他们就知晓,她的智慧远超寻常人,他们能从颠沛流离、弃城而逃走到如今受万人敬仰的高度,柳念她厥功甚伟。
而今夜,烛火轻响,随着柳念的唇一张一合吐露出计划,他们渐渐脊背生寒,胸腔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