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南信义坊 敦煌县县衙
翌日晌午,烈日灼人街上行人寥寥,大多数人都躲在背阴处乘凉,东西两市的商人也在午时之前就早早撑好了遮阳顶棚。敦煌县的县衙在城东南面的信义坊内,与城东的东市隔着两个里坊。
在本朝马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交通工具在管理上十分严格,律法明文规定禁止私自屠杀马、牛等大型牲畜,马死了还要上报官府经过官府查验后才可以屠宰并且屠宰后的皮还要上交。曹殊来敦煌所乘的马在偶遇香匪时被那些狼咬死了,虽然在五里驿时已经向驿丞报告过了,但还是需向县衙报告一下。
从县衙出来后曹殊迎头撞上两个衙役缚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女子,踉踉跄跄、被推搡着进了县衙牢狱。
”请问,阁下是曹殊...曹郎君吗?“,曹殊寻声回头,见一个弯着腰的皂衣小仆,面色着急,正期待着自己的回答。
”在下正是曹殊!“
”小的可算找到曹郎了,在南门那边等了半天都没等到人!李刺史有急事找您…可是一直在府里等您呐!!“,皂衣小仆还在低头回禀,曹殊早已翻身上马直奔刺史府而去,皂衣小仆听见马蹄声抬头只见马蹄飞扬留下的一阵烟迹。
城西北角 西沙州都督府
西沙州都督府在城西北角的子城内,子城自有城门与外面的罗城相连。随着一声嘶鸣,骏马急停在了都督府门前。都督府的前半部分为办公区域,后院就是本州刺史居住的宅院属于前衙后宅的布局。
曹殊急匆匆进了大门穿过前衙,刚进后宅就见仆从搬着行李包裹进进出出,心中顿感不妙。李刺史一直在等曹殊,仆从一通报就即刻大步出门相迎。
曹殊急忙行礼:”下官见过刺史!“
”你我相识已久,曹郎不必拘礼!“
曹殊指着进进出出的仆从,疑惑道:”刺史这是?“
”先进来再说!”,李刺史愁眉不展,当着曹殊的面拿出调令,”调往甘州,即日启程!比我预想的要快!“
”今日?“,曹殊震惊,明白了为何那些仆从匆忙进出后院,原来是李刺史接到调令要离开敦煌了,”那敦煌???“
”所以时间不多了…..“,李刺史收起心中的郁闷,从怀中摸出两枚铜钱和一枚箭簇,”看看这个!“
箭簇曹殊已经在王三风那里见过了所以并不惊讶,而当他拿起铜钱时,瞳孔骤缩,上面赫然写着“永宁通宝”四字,当朝发行的钱币中从来就没有过永宁通宝。
”铜钱可呈给皇上看过?“
”黄大人得到消息后就派人暗查在何处铸造,但还是打草惊蛇了,一把火烧毁了所有证据……”,李刺史一声叹息,不甘心地说道:“仅凭两枚铜钱非但无法指证反而会授人以柄,反咬我们一口….这些年安公把控河西商路,搜刮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送入宫中,圣眷正隆!!要不是他恃宠而骄、变本加厉盘剥过甚激起民怨,圣上也不会在杨相的力谏下,明升他为河西节度使,暗中剥其权柄。”
曹殊的拳头猛地砸在书案上,他这一路西行所见到的种种奇怪的行径都瞬间有了合理的解释,“我在来的路上遇见了同僚索大河押送入京的军马…其中大部分都是羸弱不堪的劣马,他这是以次充好暗中壮大自己的兵马!”。杨相早已发觉安公的野心,所以借着贬官之机,让曹殊暗查安正西。
”可惜安正西在朝中势力复杂.......扳倒他绝非易事!“,二人倍感无奈,房间内陷入一片沉默。烈日依旧炙烤着这片大地,匆匆进出的仆从额头发间时不时滑下豆大的汗珠。
李刺史深深地叹了口气,”看我……连杯茶都没让你喝就跟你说了这么多!“
”刺史客气了!“,曹殊接过茶杯饮了一口,眉间的郁结更重了几分。
”这一路上可还顺利?此地不比西京,气候干燥少雨,风沙又大……石城一战你英勇应敌被圣上奖赏从甘州召回西京任职,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却因为被党争牵连被贬到此….太可惜了……”,李刺史与曹殊是忘年之交,看见曹殊受到党争牵连,现在又被迫参与调查安正西这样危险的事,心痛不已。
在李刺史眼里,曹殊就像是一只雄鹰,应当翱翔、纵横于疆场而非困于党争。
“我曹殊被贬黜何地从不在意!…....只恐余生无法继承父亲遗志----上阵杀敌!”,幼时其父曹海在与西戎一战中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圣上深感痛惜,尤其怜悯小曹殊失去亲人便将曹殊接进宫中抚养。曹殊年纪稍大时便多次请求圣上能允许他上前线杀敌,圣上才派他去了甘州做别驾一职。
”老夫明白.....你一心想让圣上答应你回拔谷驻军,想将戎族赶出去,为你父报仇!“,李刺史眼眶发热,可庙堂之上,皆非自由之身,“这些年戎族在边境蠢蠢欲动,届时兵戈一起,河西大片土地必会沦为战场,戎族必会借此机会进犯河西到时良田沦为焦土,百姓流离失所……”,
曹殊紧握铜钱,指节发白,李刺史所说的他又何尝不明白?声音低沉道:“刺史的苦心,曹殊明白!”
短短时间内窗外阴云密布,凉风吹散了灼热。李刺史忽然转过身,严肃地说道:“之前我已查到些线索…这里不仅是他巨额财富的蓄水池还可能藏着他私铸兵器的地方……”,李刺史忽然附在曹殊耳边说了几句,然后道:“这些都是铁证!在新刺史上任之前…将由你…曹殊暂代刺史的一切职权…..”
曹殊震惊:“刺史!这……”
李刺史对着曹殊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双眼泛红:“时间紧迫!为了河西不燃战火…为了百姓不遭离乱….一切重责,就托付于你了!”,窗外雨声淅沥,更添书房内的压抑气氛,曹殊望着箭簇,再望向深深行礼的李刺史,感觉道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责任感涌瞬间压向肩头。
城东 怀安坊 胡家酒肆
敦煌上空的乌云一直没有散去,小雨时断时续的从下午持续到晚上。胡家酒肆的雅间内,康思明慢悠悠地晃着手中的酒杯,映在酒中的光晕也跟着摇曳,“所幸烧毁的锦不多,锦里的东西也没露出来….把过所内容稍微改一下不影响大局就行,安达汉入城之后尽快把里面的东西运出去,至于番锦你高价从安达汉手里买下来算是给他的好处,到时你再转手卖到西戎或者西京…..现在安公处于谣言的漩涡中,不能出一点纰漏!”
康思明是个胡人,六年前刚来敦煌时还是个译语人。凭借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做了安正西在西沙州地区的联络人,负责监督钱财和兵器顺利送达武县。
王严希点点头,”明日市署就会贴出新的交易价格….我会尽快处理掉这些番锦把钱送到武县,还请康公放心…..“
康思明亦如往常一样,说了句:“合作愉快!!”,二人举杯共饮时康思明忽然顿了一下,想到宝翠阁店主的事,问道:”阴士圭是怎么回事?“
”阴士圭平日里为人跋扈,得罪的人不少….估计是寻仇的,康公放心少了阴士圭宝翠阁依旧会正常运转……“,王严希并没有细说阴士圭的事,因为他得到消息昨日王三风回城时出了意外被巡逻戍卒捉拿现在下落不明。阴士圭和王三风都是王严希处理兵器和银子的棋子,二人忽然出了事他怕康思明生疑就没有多说。
但这就有些奇怪了,各个关津的戍卒他都有打点过,这些人怎么会忽然对王三风下手?目前眼下最终要的是王三风下落不明,他知道的太多了死了到还好要是管不住嘴说了出来可就麻烦了!
康思明的仆从轻轻推开门在他旁边耳语几句,康思明赶紧起身,王严希也跟着站起来走到门口迎接本州新任司马曹殊。
阴县丞和宋主簿以商议公事为由邀请曹殊一聚,要是放在过去曹殊一定会拒绝,可今时不同往日时间有限,按照李刺史留给他的线索,他只能深入穴中探一探水深水浅。
康思明、王严希急忙躬身行礼,“见过曹司马!”
”二位不必拘礼…..没想到县衙商议公事的环境这么热闹…..“,阴县丞和宋主簿知道自己被阴阳了也只好讪讪一笑。康思明率先自我介绍,”在下康思明…….“
曹殊看向王严希,”这位一定是敦煌有名的大富商贾王严希..…在驿站时就听往来的商旅多次提起郎君大名…..“,王严希比曹殊年长几岁,依然身姿秀挺,举止精明有礼,但双眼中透出的神韵总让人不寒而栗。
”司马见笑了!王某只是小小商人,谈不上什么有名无名的…..“,王严希讪笑道。
”士农工商,商排在末位…..“,一提到这个话题王严希的脸色瞬时变得难看。他生平最恨别人提及他是个末流商人,他毫不避讳的看向曹殊,眼中的冷光就像一把刀插向对方。
曹殊也注意到王严希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变化,话风一转:“不过…我听说王郎君经常广结善缘,资助佛寺,遇灾时还开仓放粮….也算是为民做事,此商非彼商,又是如何?”,阴县丞和宋主簿连忙附和,王严希的脸色总算缓和不少。
康思明和王严希陪着曹殊入座,胡姬给他斟酒后便留在旁边伺候着,”曹司马初到敦煌,可还适应?这里风沙大又干旱少雨,可比不上西京的繁华…..“
”不适应也得适应,毕竟曹某是被贬到西沙州还能由得自己选择……“,阴县丞和宋主簿先是愣了一下,赶紧用僵硬的笑声缓解尴尬,”司马言重了….“,曹殊自幼在宫中长大,人情冷暖,虚情假意这些东西见得多了,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瞧司马这话说的….对别人来说贬官是下放,对司马来说贬官就是历练…..说不定过些日子皇上想念司马一道圣旨就召您回京了!“,宋主簿的一番恭维把气氛推向**,听了宋主簿的话曹殊表现的心花怒放,直接端起酒杯,笑道:“不论如何…..这里是诸位的地盘,曹某初来乍到各个方面还是得仰仗各位….”,说罢一饮而尽。康思明和王严希对视一眼,心中盘算起曹殊究竟是不是或者说能不能成为自己人?
博山炉中青烟缓缓上升,雅间内的仆人缓缓地将屏风移开,八名舞姬身穿绯色纱裙随着乐声翩翩起舞。青色的飘带时而略过烛台,时而略过曹殊的脖颈处留下些许暗香,金色镶嵌宝石的臂钏与额间金钿借着烛火折射出七彩光晕,细白脚腕上的银铃悄悄的盖过了屋外的异响,一个个宛如壁画中的飞天,宋主簿瞧得是如痴如醉。
曲罢,曹殊起身,说道:“今夜多谢诸位的款待,可惜曹某一路奔波消化不了这腥膻的羊肉,先告辞了!”
“司马且慢!”,曹殊暗笑了一下又坐了回去。
阴县丞和康思明对视一眼后,阴县丞拿出一个木盒子推到曹殊跟前,”县丞这是何意?“
阴县丞眯起眼睛,笑嘻嘻道:”司马一路奔波辛苦不已,这是康公和王郎的一点心意,给司马补补身子用……“
”听闻曹司马刚进府衙就埋头公干到日落,令我等敬佩不已…..”,康思明见曹殊眼神迟疑不为所动,又补充道:“司马不用担心,里面装的不过是河西的土产…”,康思明随后又将木盒子向前推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