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流民她青史留名 > 第19章 小祖宗

流民她青史留名 第19章 小祖宗

作者:点阵雁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28:52 来源:文学城

三日后,驻扎在南安县的戎州军整装待发。

医帐、文书帐、流民等武力值比较弱的都被安排在队伍中间,被前后军夹着,既是护卫,也是押送。

天刚微微亮,前军就已经走出了县城城门,姜鹤羽和江离站在一旁,等着流民先核验身份出城。

他们能坐牛车,而这些流民,却只能步行数千里,靠一双脚走到戎州。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朝廷多发了路费,真正要去戍边的流民又比之前少了许多,双管齐下,戎州军便有能力覆盖流民们这一路的大部分粮草。

如此,他们需要自带的口粮并不多,这也算减轻了不少负担。

“对他们来说,这真的是好的选择吗?”姜鹤羽看着一个个面黄肌瘦、老弱病残的流民从身前走过,不太能确定他们能否健全地走完这条迁徙之路。

“能留下的不会走,留不下来的,在这里也是等死,还不如求取一线生机。”江离淡淡答了一句,看向他们的目光有些深远。

“姜大夫,姜郎君。”

身后传来一个柔柔的女声,二人回头,便见穿着一身素净细布裙衫的李月站在不远处。

她怀里抱着鹅黄色的襁褓,身后跟了个白皙清秀的少年。

姜鹤羽看这二人都挎着行囊,难掩讶异:“李娘子?你也要去戎州?”

江离应了李月的招呼后,便抱臂退到一边,只留姜鹤羽与她交谈。

“嗯,我跟囡囡一起去。”李月拍了拍怀中的女儿,脸上露出慈柔的笑意。

姜鹤羽看了这弱不禁风的母女俩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提醒:“这一路跋涉千里,你和你的孩子能否活着走完都是问题。况且,就算历尽艰险走了过去,戎州苦寒之地,与全州风俗迥异,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李月颔首,眼中透着坚定,“去哪儿都比留在此处好。”

父亲母亲自听说她和离后,连日大门紧闭,她连人影都没见上一个。想来也是,家中的女儿一个个才刚及笄,便迫不及待地要把人嫁出去,攀附权贵给儿子铺路。

四女儿染了疫病毫不关心,反倒跟亲家联合,就等着人一死,位置腾出来,便再把五女儿嫁过去。这样的家,有什么可奢求,又有什么可留恋?

她没了婆家,又回不了娘家。没有田地,没有进项,还带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不管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这也是为何当初王森如此笃定,她被休后定会哭着求着当他的外室。

只可惜王森算错了,她宁愿死在去戎州的路上,也绝不会再自轻自贱,去当匍匐在他脚边摇尾乞怜的断脊之犬!

李月偏头拭去眼角的泪光,展颜一笑:“姜大夫切莫忧心,我也并非一时意气,这一路上还有仁弟帮我。”

一旁被点名的少年扬起脸,腼腆地抿唇笑笑,颊边浮现两个浅浅的酒窝:“嗯,我会看顾好姐姐和囡囡。等到了戎州,我家还有个空置的铺子,到时候赁给姐姐做些吃食营生。”

姜鹤羽听着两人言语,这才认出李仁。之前在病棚,大家都穿着统一裁制的衣袍,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若不是特别相熟之人,很难辨认出彼此。

“如此便好。”姜鹤羽颔首,她对这个看似柔弱实则内里坚韧的女子很有好感,“若是这一路上遇到什么棘手的事,便来找我和阿兄,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她和江离都有官职,多少会比她过得松泛一些。

“多谢姜医工、姜典书。我定会好好照顾姐姐,尽量不给二位添麻烦。”刚刚还十分内敛的李仁抢着给姜鹤羽道谢,口中说着“二位”,眼神却是自以为不露痕迹地瞟了一眼江离。

江离没有接话,视线在依次李月和李仁面上滑过,果然见李仁面露警惕。他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蠢小子,有点心思就藏不住。

城门外,南安县百姓围在官道两旁,夹道相送。

这当中,泰半都是家中有人生过瘟症后又被治好的本地人,他们口中呼喊着,多是对蒋校尉的溢美之词。

队伍最前方,一个颇为富态的男人牵着个扎着花苞头的小娘子,正满头大汗地往蒋校尉手中塞东西。

蒋校尉几番推拒,那男人见送不出去,竟带着孩子就地跪下磕起头来。

官道上黄土滚滚,蒋峰毅一个没注意,这两人便已磕了好几个头。

他叹口气,将那七八岁的小娘子抱起来,大掌轻轻拍掉她衣裙上的尘土。掏出手帕,一边给她擦额头,一边对那还在“哐哐”撞地的男人道:“行了,别带着孩子受罪,你送的金佛牌我收下了。”

富商连忙手脚并用地爬起来,白胖的脸上堆满谄笑:“多谢校尉老爷赏脸,草民永远记得您老的大恩大德。”

蒋校尉松开手,被擦净脸的小娘子迈着短腿快走两步,怯怯地搂住阿耶的胳膊,一双水润的大眼睛懵懂地回望着方才那个穿盔甲的威武伯伯。

“以后多长点脑子。”蒋峰毅又多看了眼那小娘子,离家半年,也不知家中贤妻幼女如何了。

他侧过身,抬手指向队伍中间:“你也别记我的恩,看到那个青衣娘子了吗?她是我们戎州的医工,当日若不是她发现及时,你们一家子人连带着周围的邻居都得遭殃。”

“是是是”富商连连点头,惶恐地擦了把冷汗:“草民这就去谢过神医娘子。”他说着,又在怀里掏东西,显然没有提前准备。

“不必了,别耽误我们启程,这佛牌我自会代你转交。” 蒋校尉看出他的窘迫,翻身上马,扔下一句,“姚光祖,好生把孩子养大。”

黑马踢着前蹄,曲腿欲行,一旁的校尉亲兵连忙将这父女俩赶到路边。

姚光祖愣愣地看尘土飞扬中,那宽厚的背影越行越远,牵着女儿的手掌又握紧了些。

“医工娘子——神医娘子——草民永远记得您老的大恩大德——”

正与江离说话的姜鹤羽听到呼喊声,循声看去。只见一个中年男人艰难蹦跳着,有些滑稽地朝她卖力挥手,他牵着的小娘子睁大眼睛望着队伍中的姐姐,眼中盛满向往的光。

姜鹤羽犹豫片刻,也朝他们挥挥手,示意自己听到了。

牛车哒哒而过,只余身后扬起的黄土漫漫。

……

“阿羽。”

江离手掌在口鼻前挥了挥,扑去扬起的尘土。他跳上牛车,从怀中掏出两个尚温热的葵菜饼,“秦阿婆方才偷偷热上的,我回来时路过她那边,硬给我塞了两个。”

姜鹤羽垂落的发丝扫过眼睑,在颊边投下阴影。她合上书,从他手中接过饼,顺手又递了块布巾回去。

“走了得有二十日了吧。”

“嗯,正好二十日了。”江离缓缓从容量有限的水壶中倒出一点水,堪堪把布巾润湿便停下。

他将脸上已经快被冷风吹干的一层薄汗擦拭干净,拍了拍前面赶车少年的肩:“阿林,休息会儿吧,我来替你。”

钟林憨笑着应了一声,起身挪到车斗里,抱起一个约莫两三岁的小童,将馒头掰碎了一点点喂给她。

少年钟林是秦阿婆的孙子,被募进戎州军当了个小兵。钟家遭了灾,房子田地全被洪水淹没,正值壮年的钟父钟母正好在外出打鱼,海溢发生后便了无音讯,秦阿婆便只好带着仅剩一家人三口往戎州去。大的孩子有了差事,倒是不必再操心,只小的这个,短手短脚,哪里跟得上队伍。秦阿婆年纪也不小,抱着孩子走不了几个时辰便会体力不支。

江离同这赶车少年聊了几日,才清楚他家的情况。他同姜鹤羽商量后,将钟林的妹妹抱来了牛车。

车上其他几人都是蒋校尉军中的药童文书,本就与江离二人还算熟络,再者孩子还小,挤挤也能坐得下,便也没多发表什么意见。

江离稳稳控住牛头,将速度提起来了些,拉近与前方牛车的距离。

他原先只会架马车,第一次坐在这牛车单薄的前架上,还不太稳得住。如今熟能生巧,倒是比钟林都架得更好一些。

“阿兄看起来比之前结实了很多。”姜鹤羽咬着葵菜病,施施然靠在他背上,把他当隐囊用。

“是吗?”江离看了眼自己挽着缰绳的手臂,脸上难得浮现出两分少年意气,“看来近日的操练没有白费功夫。”

他这半月每日都会去前军,同王振手下的伙长们一同背着粮草小跑两个时辰左右。若是遇上原地休整,还会去周围密林中练练已经荒废许久的箭术,顺便给当日添上些野味。

“可惜练得再好,也快不过我的匕首。”姜鹤羽喝一口水,将有些干硬的饼子顺下去,慢悠悠地将未尽的话说完。

江离:“……”

这个目无尊长的小祖宗,究竟是他上辈子求来的福,还是欠下的债?

“又生气了?”姜鹤羽扭头,看看他异彩纷呈的脸,心中暗暗叹气。她这个便宜兄长,其他什么都好,只除了是个心思敏感的麻烦精。

“没……”

“给你的。”姜鹤羽打断他的话,在行囊里掏了掏,摸出一个宽约二指的木匣,回手递给他。

江离面露不解,腾出一只手来接过木匣,放在膝上,轻轻打开。

一支通体莹润的玉簪映入眼帘。

“阿羽,你……” 江离怔了许久,小心翼翼地抚过玉簪,不敢回头看靠在自己身后之人,嗓音有些发涩,“你可知,送男子玉簪,是什么含义?”

“什么含义?”姜鹤羽转过身,挪到他身侧,一脸疑惑看向他,突然福至心灵,“定情信物?”

“嗯。”江离点点头,不知为何,心中涌现些莫名的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