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 第9章 为母额间帖花钿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9章 为母额间帖花钿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4:59 来源:文学城

窦氏去告诉李世民和李玄霸好好准备,要去郑家做客时,李世民正趴在矮榻上,李玄霸把李世民当靠背盘坐,正一起翻看《晋书》。

他们所看的《晋书》是南朝梁的沈约所编撰。除了《晋书》,李世民还拿了同是沈约编撰的宋、齐、梁三代史书垫着胸口和下巴,好让自己趴得更舒服一些。

对于普通六岁孩童而言,现在读史书还太早了些。

李世民虽已经识得很多字,本也耐不住性子直接啃没有句读的史书。

李玄霸之前和他解说“五姓七望”时,他其实没听太懂。

比如什么“贾南风”啊,“八王之乱”啊,“永嘉之乱”啊,“国史之乱”啊,李世民都没听说过。

李玄霸和他说了“五姓七望”后,他才突然感兴趣,去史书里翻翻魏晋时期世家贵族的灭门史。

李玄霸原本以为自己所说的二哥都听得懂。因为二哥表现得他很懂的模样。

等到了李渊这里,李世民从李渊书房搬了晋、宋、齐、梁四代史书皱眉自学,李玄霸才知道,他这二哥居然还有一个嘴硬逞强的毛病。

你不知道就和我说啊,我给你解释。李玄霸腹诽。

但李世民就不。他要自己翻书学。

李玄霸没有揭穿二哥,和李世民一起看书。

沈约的《晋书》在后世已经失传。传世的《晋书》是许敬宗、房玄龄编撰的版本,人称“魔法晋书”,是一本很好看的玄幻小说集,堪称史书版《搜神记》。

沈约所编的《宋书》也入了“二十四史”,其玄幻程度比“魔法晋书”好一些。

但沈约这个人有个大毛病,他出身吴兴沈氏,南朝又继承了东晋极重门阀的毛病。导致他的《宋书》中有半数都是在为高门士族作传,狂吹海嘘。

比如琅邪王微的传记居然全是王微写给友人的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王微文集。

沈约编撰的《晋书》也有这个毛病。

贞观年间的是“魔法晋书”,沈约的就是“晋书之高门士族传”,能互相补足。他二人想要了解自魏晋后的高门士族,看沈约的书正好。

有了李玄霸事先打的预防针,李世民看着沈约吹嘘高门士族的内容,都是带着批判和看笑话的心态来看,时不时回头和弟弟吐槽。

窦氏进来了,正好听见李世民给李玄霸说“魏晋南北朝乱一次高门士族被屠满门一次,说不定现在他们的后人其实是他们的仇人”这个地狱笑话。

窦氏哭笑不得,上前就给趴着看书的李世民屁股上来了“啪啪”两巴掌。

“别胡说,三日后我们要去郑家做客,你可别说错话了。”窦氏假装生气道,“那些高门大族的后人都有族谱为证,哪能做得假。”

李世民和李玄霸同时露出装乖巧的表情。

窦氏无奈。这时候性格迥异的兄弟二人倒是像双生子了。

“这次做客,郑家的长辈们可能会考校你二人的学问,把《论语》多读几遍。”窦氏道,“还有《千字文》,你们虽早就学过了,但说不准他们会抽背,再复习几遍。”

李世民还没反应过来,李玄霸先脸色一垮。

他没好气道:“我还不知道哪家孩子去做客时,要被主人家考校抽背的。怎么,郑家想通过我和我哥的本事,去推测兄长的本事?”

窦氏微笑着解释道:“嫁人是一辈子的事,他们稍稍重视些也没错。”

虽然窦氏自己心里膈应,但不会这样对儿子们说。

为了自家女儿,“雀屏中选”这种事很正常,郑家只是做得太过。以后荥阳郑氏是唐国公府的亲家,窦氏不希望两个儿子和荥阳郑氏交恶。

再者郑家小娘子嫁进唐国公府后掌管中馈,若自己比丈夫早去世,两个儿子和其新建立的小家庭还得仰仗长嫂。

窦氏嫁人之后,才知道后院能悄悄恶心人的地方有多少。所以她哪怕心里不满,也要向两个儿子说郑家的好话。

若只有李世民在这里,可能就信了。

但李玄霸是不信的。

确实为了自家女儿,打探亲家背景为人,考验女婿才干品行,这都很正常。

可这次自己和二哥是临时决定来的,“考验”却肯定是提前订好的。

也就是说,这群家伙要考验的是自家母亲?!

哪家选女婿的时候不是让女婿“雀屏中选”,而是让亲家母和亲家公去射雀屏?!这不纯纯的侮辱人吗!!

但看着母亲竭力为郑家说好话,李玄霸知道自家大概把这门亲事看得极重,有气也只能憋着。

他瓮声瓮气道:“那如果我和哥太张扬,把郑家的儿子们比得一无是处,会得罪他们吗?”

窦氏微笑:“你俩才几岁?若他们和你们一般计较,那荥阳郑氏可就在五姓七望中抬不起头了。若是他们不考校你们就罢了,若是敢考校,你们就尽管张扬。你们若能把他家子弟全压下,他们还得捏着鼻子为你们扬名。”

李玄霸皱眉:“这么大气?”

李世民老气横秋道:“阿玄,你真笨。这哪是大气?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力压郑家子弟的消息瞒不住。他们自然要把我们捧得高高的,才能显示他们输得有道理。我看啊,他们说不定还想捧杀我们,撺掇其他高门士族的子弟来‘围攻’我们兄弟。”

说完,李世民摇摇头,嘴里继续嘀咕“阿玄真笨”“书读得再多也笨”。

李玄霸一口气闷在胸口。

他没有经历过这些豪门争斗,不知道不是很正常吗?才六岁就能和人玩心眼的二哥才是不正常好吗?!

“二郎说得有理。”窦氏颔首赞同,“三郎不用担心。”

李世民蹭到窦氏怀里:“娘放心,我和阿玄不会丢娘的脸。”

窦氏把李世民和李玄霸抱进怀里揉了揉:“娘定是放心的。还有,如果他们看你二人很厉害,悄悄遣自家小娘子和你们好,你们可千万别上当。”

李玄霸:“……”看来娘心底也不是没有怨气。

李世民冷哼:“他们瞧不起我们,我也瞧不起他们,才不喜欢郑家的小娘子。”

李玄霸瞥了二哥一眼。

将来唐太宗的后宫里,可是有荥阳郑氏出身的贤妃。为了笼络五姓七望,可由不得你要不要。

不过荥阳郑氏这前倨后恭的模样,之前连唐国公府的宗妇之位都要挑挑拣拣,后来眼巴巴地送女儿入宫当妃嫔伺候人,倒也是分外有趣。

窦氏此次来荥阳穿得很简朴。

为了在郑家撑起唐国公府的面子,窦氏特意让人快马加鞭从唐国公府运新衣首饰来,一两日就能到。

除此之外,她还要置办些有当地特色的首饰衣装、胭脂水粉。李渊的官邸中有一些,窦氏得带着人改一改。

所以窦氏通知了两个儿子好好复习之后,就匆匆离开。

李世民又趴回了书本上:“高门士族的女儿有这么金贵吗?连我们唐国公府都得低声下气?”

李玄霸冷冷道:“不过是待价而沽。”

李世民好奇:“怎么个待价而沽法?”

李玄霸换成心声道:【哥,你知道并嫡吗?前朝有两家高门士族都把女儿送给同一个男人,生儿子争嫡长子的位置。】

李世民脸色一僵:“这也太匪夷所思。”

李玄霸:【高门士族嫁女儿还有一个‘补门第彩礼’的规矩。按照我们这种高门,门当户对的时候向来讲究厚娶厚嫁,嫁女儿的时候不仅会将彩礼充作女儿的嫁妆,还会补上一份差不多的嫁妆。】

李世民点头:“这个我知道。”

李玄霸:【高门大族会开放旁支女婿名额给门第不高,甚至出身商贾的人,让他们付出高额彩礼。高门大族会扣下大部分彩礼,其彩礼和嫁妆的差额,就是‘补门第’的钱。】

这种事在唐初也很普遍,唐太宗专门骂过,所以李玄霸记忆较为深刻。

李世民盘坐起来,挠挠头:“一个要钱,一个要名,也算一拍即合了。”

李玄霸:【不过高门士族的女儿“教养”确实是好。在前朝那么混乱的时代,只有他们还教育女儿三从四德,为夫守贞。就算被夫家休弃,也有许多世家女子以孤老终生为荣。有些女子还会殉节。所以很多人家都希望迎娶高门士族的女儿当当家主母。】

李玄霸露出讥笑的表情。乱世就是贵族也朝不保夕,这时还要教女儿守“规矩”。

李世民歪着头想了想:“听你这么说,他们家女儿的教养的确好。但如果我的女儿也要给夫家守什么贞,我就打她屁股!狠狠地打!”

李玄霸:“……我觉得女儿的屁股是不能打的。”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就罢了,哥你居然是双标狗!

李世民叉腰:“那就打手板心!”

李玄霸:“你随意……”

“哼哼。”李世民得意洋洋地哼哼了两声,也不知道他得意什么。

得意完后,李世民就拉着李玄霸准备“作弊”。

能作弊为什么要和他们公平战斗?你看哪个带兵打仗的将军要和敌军公平战斗?

李世民小小年纪就运用上了兵法。

李玄霸也没有欺负小孩子的愧疚。

先撩先贱,古今真理!

……

三日后,盛装打扮的窦氏,带着同样穿金戴银珠宝架子李世民和李玄霸,前去拜访荥阳郑氏的祖宅。

在打扮时,窦氏和李渊出现了分歧。

李渊本来想让窦氏尽可能地贴近士族的穿衣风格。

窦氏反对道:“郎君,若论汉族士人的风雅,谁能比得过汉族世家?我若模仿她们穿戴,最后只会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唐国公府乃是皇亲国戚,就该拿出皇室的气度。女人打扮的事,请郎君听我的。”

窦氏都说“女人打扮的事”了,李渊便只能听窦氏的。

李世民围着盛装打扮的母亲蹦蹦跳跳:“这还是我的娘娘吗?是神仙菩萨娘娘!”

窦氏抿嘴笑:“是,是二郎和三郎的神仙菩萨娘娘。”

李玄霸也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出生这么多年,母亲就是被皇后召进宫里的时候都没有穿戴如此华丽。

比如那支垂着剔透红宝石珠子的镶彩宝凤簪,在阳光下反射的光芒都让他有些眼花了。

窦氏见李玄霸注意到她头上的流苏凤簪。她微笑着扶了一下凤簪,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这是舅父舅母送给我的嫁妆,用来应付郑氏足够了。”

李渊原本看着盛装打扮后风姿绰约的夫人眼神都直了,听了窦氏这句话后,他立刻皱眉道:“夫人,不是说好了不要再提他们?”

窦氏立刻垂眸道:“只是顺口和二郎三郎说一下凤簪来历,一时说漏了嘴,以后会注意。”

李渊加重语气道:“一定要注意。”

窦氏道:“是,郎君安心。”

李世民不明白为何父亲要训斥母亲,正想询问,被李玄霸拉住手。

李玄霸:【外祖母是北周襄阳长公主,娘的舅父舅母,就是北周武帝和武德皇后。】

李世民眨了眨眼睛,神色未变,仿佛没听到李玄霸的话似的,只是捏了一下李玄霸拉着他的手,表示自己听到了。

李玄霸在心底叹了口气。

母亲自幼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接在宫里教养,比所有外甥都得宠。宇文邕暴毙北征路上时,母亲悲伤至极,仿若失去了亲生父亲。

后来隋文帝篡北周,并杀掉了宇文家族所有直系男丁,母亲哭泣“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

这话现在应该还未传出来,应是唐朝建立后才从窦家人或者李渊口中传出的。

其实李玄霸猜测,外公外婆和舅舅的去世,也和隋文帝有关系。

虽然窦氏还有娘家,但这娘家是指“窦氏”一族。

窦氏如今仍旧还是名门望族,在隋朝从中央到地方都任大官,十分显赫。但窦氏的父母兄弟,已经全部去世。

窦氏的长兄窦文殊在北周伐齐时战死,三兄窦照在隋代北周前去世,暂且不提。

窦氏的父亲窦毅在隋朝虽拜定州总管,隋文帝常常说非常信任窦毅,但窦毅在隋文帝篡北周的第二年就故去了。

襄阳长公主也同年去世。

而在他们去世的前一年,隋朝刚改朝换代,外祖父和外祖母就急匆匆让才十一二岁的母亲和父亲完婚。

更巧的是,窦氏仅剩的兄弟窦招贤刚袭了神武公没多久,也突然病逝。

北周武帝的遗孀武德皇后,也与李玄霸的外公外婆同卒于开皇二年。

北周的武德皇后是突厥可汗的女儿,曾被北周武帝冷落。窦氏劝说舅父厚待舅母,以安突厥的心。北周武帝听从了外甥女的谏言,才对武德皇后友善。武德皇后十分感激和喜爱窦氏。她与北周武帝并无子女,便把窦氏视作亲女,窦氏也和舅母很是亲近。

虽说没证据是隋文帝下手,或许他们都是因为隋文帝屠戮宇文皇室满门,惊惧得病而亡。但李玄霸站在后世人的角度阴谋论来看,惊惧而亡,也算一种逼死吧?

武德皇后身为当时还没分裂的突厥可汗的女儿,嫁妆极其丰厚,全是从现在还未畅通的丝绸之路彼端运来的珠宝香料兽皮。

武德皇后将自己所有的嫁妆都留给了窦氏。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没有对武德皇后的嫁妆伸手,还大方地给窦氏多添了些。

所以窦氏虽然没有亲近的同辈长辈了,但嫁妆之丰厚,连公主都不能比。

世人原本嘲笑李渊雀屏中选,却娶了一个孤女。

待看到窦氏的嫁妆,窦家又出面为窦氏撑腰,直言一族皆为窦氏娘家,世人这才从嘲笑转成羡慕。

李玄霸觉得,如果外公外婆和舅舅们还在的话,或许他们见到母亲在唐国公府的生活,在对外人夸赞母亲贤惠孝顺的同时,也会私下安慰母亲吧。

李玄霸还知道,母亲在开皇二年突然从天之骄女变成孤女,心里对隋文帝肯定有怨气。

父亲应该也知道,所以才斥责母亲不可再提北周武帝的事。

其中的事很复杂,很严重,是李世民和李玄霸两个小孩不能插嘴的。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父亲又训斥了母亲几句,直到母亲眼眶微红时才结束。

本来一家人欢快的出门气氛,变得沉郁起来。

李渊有公务在身,窦氏独自带两个孩子去郑家做客。

倒不是李渊不愿意请假陪他们去,而是郑家想要窦氏单独去。

这大概也是“考验”的一环。

李世民把头伸出车窗外,挥手和父亲作别后,对母亲道:“娘,我一定给你争气!”

窦氏拿出小银镜补了补眼角的妆,已经恢复了雍容慈祥的微笑:“好。”

李玄霸手指头在袖口里动了动。

原本他和二哥一同做好这朵花之后,见李渊在给母亲描眉,没好意思拿出来打扰父母。

他深呼吸了一下,从袖口掏出一个小盒子:“娘,这个贴在眉间,比朱砂更漂亮。”

李世民立刻道:“是我和阿玄做的!阿玄之前还不好意思拿出来,哼,还不是拿出来了。”

窦氏笑道:“娘看看。”

她把小盒子打开。盒子中竟然是一朵半透明的莲花。

窦氏惊讶道:“真漂亮,是什么做的?!”

李世民捂着嘴笑:“是我和阿玄在庭院里抓的蜻蜓翅膀染色后做的。阿玄一边捉蜻蜓,一边说我们好残忍,扑哧。”

李玄霸正色:“确实残忍。”

然后他低声道:“但也确实好看。”

窦氏笑道:“直接贴在眉间,像贴花黄一样?”

贴花黄古已有之,即用黄色涂料把额头涂成金黄色,或者贴上金黄色的花瓣。但这一般是未出阁女儿的装扮。

李玄霸道:“传闻南朝寿阳公主曾在眉间装点梅花,称花钿。花钿其实在先秦时就有女子如此装扮,只是现在不兴盛了。”

李世民抱着窦氏的手臂,声音黏糊糊道:“娘娘最好看,娘娘贴了花钿,让花钿重新兴盛,我和阿玄好在铺子里卖花钿。这是阿玄说的!”

李玄霸一愣,然后恼羞成怒道:“我只是开玩笑!”

李世民嘲笑:“就是你说的,敢说不敢当,阿玄不是大丈夫。”

窦氏扑哧笑道:“好好,娘娘帮你们卖花钿。用水贴吗?”

李玄霸先瞪了李世民一眼,然后拿出一盒透明的骨胶:“今天用这个,更牢固,免得掉下来。”

窦氏垂下头,李玄霸小心翼翼帮母亲把花钿贴在额间。

他和李世民一起糟蹋了很多蜻蜓,粘贴出了层层叠叠的立体效果。

李世民把车帘拉开,让阳光映射到母亲的额间:“娘娘!花钿在发光!真漂亮!”

窦氏看着银镜中自己额间那朵漂亮的花朵,微笑道:“是啊,真漂亮。”

李世民和李玄霸对视一眼。

李玄霸:【娘终于开心起来了。】

李世民对李玄霸竖起大拇指。这是弟弟教给他的夸赞的手势。

窦氏看着两个孩子的眉来眼去,脸上的笑容更加明媚。

有子如此,为母足以。

……

郑家开了侧门来迎接窦氏。

若是李渊来,他们就要开正门了。窦氏只是后院女子,所以他们比较矜持。

窦氏没觉得什么,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把小脸沉了下来。

虽开侧门也不算不礼貌,但如果对自己母亲这个未来的亲家母稍稍更敬重一些,开个正门也不算违反规矩。

这就只是看郑家人想不想了。

还好郑家人也没有太矜持。待窦氏下马车时,郑家辈分与窦氏同辈的宗妇已经在马车停靠处等着迎接窦氏。

她看着窦氏的马车,脸色有点僵。

人是不是有点多?

窦氏没有立刻下马车。

她后面的马车车门先打开,出来一群身着绸缎的小厮婢女。

小厮在地面铺上绸缎,婢女打起遮阳的伞,又在马车下放好绣墩,窦氏所乘坐的马车车门才打开。

两个孩子先踩着绣墩下马车,然后一左一右齐齐伸手。

窦氏虚扶着两个孩子的手,踩着绣墩走下了马车。

长长的曳地裙落在了铺着绸缎的地上。曳地裙下,窦氏那一双缀着东珠的绣花鞋只露出了半个脚尖。

窦氏仰起头,对前来迎接她的郑家的女眷露出雍容又和蔼的微笑。

她仰头时,云鬓间的镶彩宝金凤微微一颤,吐露的红色流苏擦过乌黑的发梢,狠狠闪了一下郑家女眷的眼睛。

郑家也是豪富,本不应该羡慕窦氏。

但郑家的女眷皆是出自高门大族,所以她们很有眼力,一眼就看出了窦氏所戴所穿,皆是宫廷御用。

特别是这一支发簪,应是皇后规格,连公主没有特别允许都不能佩戴。

窦氏这一身穿金戴银虽庸俗了一些,但一身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皆是宫廷御用,她们就不好说庸俗了。

郑家宗妇笑道:“早听闻唐国公夫人贵气,这一身……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窦氏温婉道:“母亲乃是文献皇后长姊,家中一应用具皆是宫中所赐。唐国公府节省,很少置办新首饰,便只能用些赏赐的物事勉强装点。让夫人见笑了。”

郑家宗妇立刻敛容:“怪不得。”

窦氏搭在李世民手中的右手抬起,轻轻扶了一下额间花朵:“只这朵花钿,是二郎和三郎仿古籍中的花钿亲手为我做之。”

郑家女眷立刻齐齐把视线投向窦氏身侧的两个孩子。

李世民和李玄霸不由自主挺起了胸脯。

双更合一,欠账-1,7w营养液欠账 1,目前欠账12章。

碎碎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门士族女子和男子一样需要养望。这段时间的贞洁烈妇的名单都是世家女子撑起来的。越显赫的高门士族,女子就越重“规矩”,在礼乐崩坏的荒诞魏晋南北朝,她们是一股“清流”。这才奠定了高门士族女子金贵的名声,并不是只靠门第。

但规矩遇到了家族要讨好权贵或者要换钱的时候就……耸肩。

还是那句话,乱世女子地位不可能高,别信“魏晋高门嫡女地位比后世还高,姐姐妹妹赶紧去穿越”的营销号,它们绝对和骗人去移民缅甸的营销号是一伙的!大家千万不要穿越去魏晋啊!(正色)

-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潇湘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星期八 2个;清如墨邪如惑、蓝蓝蓝蓝、纓、梦月寒、binxin、乄星河、冥1054、游晓、68406766、饭米色、今天更新了吗、肖肖 1个;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为母额间帖花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