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 第5章 一唱一和降掌柜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5章 一唱一和降掌柜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4:59 来源:文学城

唐国公府的公子都是在五周岁开始启蒙,学习识字断句和算术。

启蒙后,他们就能每个月领零花钱了。

李玄霸算了算他和二哥每个月能攒下来的零花钱,当时就想做点小本生意。

自己不能建功立业,如果能趁着隋朝还没乱起来攒点家产,跟着李建成讨生活的时候,就算李建成不待见自己,自己也能用钱买命。

原本李玄霸以为小本生意有唐国公府这个靠山,沿路支个摊子就能做。

一番调研后,他才发现自己身为专门逮着李世民薅毛的历史营销号小编,对隋唐的了解还不够。

啊?历史营销号本来就是史盲骗史盲?那没事了,自己的业务能力没问题。

隋唐的商业制度是怎样运作的?

隋文帝新建大兴城,推行坊市制度,控制人口流动,抑制商业活动。

“坊”是居民区,“市”是交易区。隋文帝取消所有沿街商铺,坊内和连接坊的道路两侧不允许有任何商业活动,所有市场交易必须在大兴城的东西二市进行。

“坊市”门禁管理非常严格。比如市的交易时间,“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只开放一个下午。

这一套规矩下放到全国所有大小城池,且“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隋唐之初,这个规矩十分严苛。如果按照他之前的想法,私自拖个小推车出去贩卖东西,轻则杖六十,重则贩卖者和购买者都以盗窃罪论处。

那么可以做生意的市有多大呢?

隋唐的坊市数量是以城市行政等级划分,不看人口数量。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坊市数量都是在一百至一百一十之间,而市只有两个。

所以市中的店铺已经不能叫寸土寸金,只能叫有市无价,早在隋文帝开国之初就被勋贵瓜分干净了。

如果李玄霸想要在坊里偷偷做生意,得等到贞观,他哥见这样严格控制商业活动实在是不方便,稍稍放宽了对坊内商业的控制,才能在有背景保护的前提下,支个摊子卖东西。

如果他想随意在路边找个屋子当商铺彻夜卖东西,就只能等安史之乱后,坊市制度彻底崩塌了。

李玄霸问了娘亲一声,能不能在唐国公府的自家店铺中寄卖东西,得到否认的回答后,他就放弃了做生意的打算。

平民穿越到初唐盛唐,支个摊子做小本生意创业发家是不可能的,就连他这个唐国公府三公子都做不到,唉。

没想到,只是替大兄背个过错,居然能拿到两间铺子?

虽然李玄霸骂自家哥没志气,但那时他的想法也是,真香!

如果不是之后还要跟着李建成讨生活,不能把李建成得罪狠了,他都想去主动碰瓷了。

大兴城和后来的长安城一样,皇帝行宫和达官贵人的官邸都在东市“都会市”附近。东市多做珠宝、古董、高档布料之类的奢侈品买卖,街道也比西市宽敞。

西市“利人市”是普通人的集市。除了囊括所有日常用品,当贞观丝绸之路重新开启后,胡人都聚集在西市。到了盛唐,西市的繁华会超过东市。

现在西市虽然还没有胡商加成,因商贾如果没有背靠勋贵没有资格去东市,所以已经形成了“东市贵、西市富”的雏形。

无论东市还是西市的店铺,都早就被勋贵瓜分完毕。隋朝才过了一代皇帝,勋贵远没到洗牌到需要卖铺子的程度。

窦氏和独孤老夫人能拿出铺子给六岁孩童“玩耍”,可见她们二人嫁妆之丰厚,窦氏和独孤氏在隋朝权势之高。

李玄霸在外人面前是个沉默寡言的形象,但他在李世民这里是个“话痨”,心里从出门起就叭叭叭个不停。

李世民趴在马车车窗上,一边好奇地东张西望,一边频频点头,告诉李玄霸他在听。

李玄霸把隋朝的坊市制度一一讲解给他哥听后,又说起了他从祖母和娘亲的嫁妆看出的“内情”。

祖母嫁妆中的店铺多在东市。不过那其实不算祖母的嫁妆,而是文献皇后给祖母的赏赐。

母亲嫁妆中的店铺多在西市。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隋文帝杀光宇文氏直系男丁后虽然没对北周的公主动手,但也有稍稍压制襄阳长公主一家。

李世民转头:“是这样吗?但祖母给你的铺子在西市,母亲给你的铺子在东市啊。”

李玄霸:【所以虽然祖母和母亲都疼爱我们,疼爱程度还是不同的。】

李世民继续看向马车车窗外,下巴搁在交叠手臂上的小脑袋晃了晃:“阿玄,你说东市做贵人的买卖,西市做平民的买卖。那书本字画之类的店铺,是不是东市更多?”

李玄霸:【是。国子学也在东市附近,求仕学子皆寄居东市周围坊中。】

国子学即国子监。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名国子监,唐高祖武德元年改回国子学,唐太宗贞观元年又改成国子监。

李世民撇嘴:“那西市的书铺中的书能卖出去吗?”

李玄霸:【西市靠近佛寺。祖母给的店铺主要以卖雕版印刷的佛经为主,收益还是不错的。祖母虽不如母亲宠爱我们,但我们也是她的心尖尖。】

李世民坐回李玄霸身边,凑在李玄霸耳边小声道:“祖母的心尖尖一定分成了很多瓣,大兄是最大的那一瓣。”

李玄霸忍笑。二哥的吐槽真是犀利,放后世网络上,也一定能成为冲浪好手。

窦氏给李玄霸的铺子是她生意最红火的店铺之一,是她还未谈婚论嫁,在家练习管家时最先拥有的铺子。管理铺子的都是从娘家跟来的老人。

这间铺子的隔壁,就是窦氏给即将出嫁的女儿李三娘的嫁妆。

此次出游,窦氏要伺候独孤老夫人腾不出手,所以是李三娘带着两个弟弟来。

这李三娘,就是后世李世民吐槽“比我脾气还暴躁”平阳昭公主。

后世因李世民赐死平阳昭公主次子,有许多阴谋论写李世民苛待平阳昭公主。

李玄霸就在这件事上大书特书,引来无数流量,完成了上司的绩效指标考核。

为了编出合格的谣言,李玄霸首先要查到真实的资料,才能九真一假,令人信服。所以他知道事实不是如此。

首先,平阳昭公主在武德元年就被解除了所有兵权,一直住在长安。

“娘子关”之名在平阳昭公主出生几百年前就有这个名字,是后人牵强附会。

平阳昭公主自唐朝建立后就被夺走兵权,一直住在长安,没有镇守过娘子关,自然也不可能和当时主要带兵的秦王李世民有冲突。

再者,李世民其实有厚待平阳昭公主。只是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厚待,不符合现代人的思想而已。

在柴令武与巴陵公主卷入谋反前,柴绍长子袭爵谯国公,次子因娶了公主册封襄阳郡公,是当时难得的一门双公顶级勋贵家族。

后来柴绍长子柴哲威虽被坐罪迁岭南,但很快就起复为交州都督,在李世民去世后的第二年死在任职上。

都督是地方最高军事长官。贞观年间撤内地都督,剩下的每一个都督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可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

李世民还厚待平阳昭公主的老下属,比如柴家家僮马三宝。

李渊起兵反隋,柴绍与平阳昭公主分开行动,柴绍独自跑到太原,平阳昭公主招兵起义,马三宝随侍平阳昭公主左右,是平阳昭公主的心腹。

贞观元年,家奴出身的马三宝被李世民晋为国公。贞观三年去世时,谥号为“忠”。

还有平阳昭公主的丈夫柴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四名,在程咬金、侯君集、李勣之前。

柴绍有击破吐谷浑、突厥和平叛的战功,但比起凌烟阁其他将领来说,显然有些失色。他名列凌烟阁位次这么高,后世公认“关系户”。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嘉赏平阳昭公主本人,也不公开提平阳昭公主的战功,这就是封建时代的局限性。

封建时代封赏女子基本都只封赏其男性家眷。李世民超规格厚待平阳昭公主的丈夫、儿子、心腹,就是厚待平阳昭公主了。

其实唐朝女性地位虽然较宋以后高,但也没高到哪里去。唐初女子出门时,必须佩戴遮盖全身的羃离。到唐高宗李治时,因为民间女子流行起只遮掩住颈部的帷帽,还专门下诏训斥过。

所以平阳昭公主抛头露面招兵买马当女将军一事,在当时很是离经叛道。

从唐初开始,从李渊到主流士人,都致力于抹消平阳昭公主身为女将军的事迹。

李渊曾刚建立唐朝,就让温大雅给他写了《大唐创业起居注》歌功颂德。在此书中,平阳昭公主所有事迹全部被抹去,变成了李渊高瞻远瞩,智勇双全,连平阳昭公主参与攻破长安的战功都分润给了儿子和心腹。

李渊自己发布的《褒授岐平定等诏》中,也只字未提平阳昭公主。

李渊能给平阳昭公主谥号,并以鼓吹之礼下葬,已经是额外奖赏。

《旧唐书》问世之前,平阳昭公主的光芒十分黯淡。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尉迟乙僧绘制了一副平阳昭公主据鞍佩櫜鞬的将军画像。

此画是在贞观年间,尉迟乙僧给李世民当宿卫官时绘制。他能获得绘制公主画像的许可,还找到对当年公主戎马生涯有记忆的人取材,背后故事不用多说了。

李世民也理应怀念这位女将军,厚待她的丈夫和后人。

因为根据历史上的蛛丝马迹,平阳昭公主的兵都交予了李世民,后来全成了李世民的死忠。

这些人一到李世民麾下就忠心耿耿,总不能是因为李世民自带魅惑能力,引人纳头就拜。

或许应当是应了后世人那句评价,平阳昭公主“盖难弟矣”。

李玄霸认为,平阳昭公主就算被夺了兵权,曾经麾下将领也会给她几分薄面。她居住在长安时,李渊和李建成应当都会捧着这个没有威胁,但有声望的将军公主。

所以他早早地扑上去抱大腿,以求唐朝建立,二哥李世民在外打仗护不住他时,自己如果不讨李渊和李建成的喜欢,能有个人保护自己。

逼急了他就不要脸地往姐姐家一住,说不定还能救姐姐一命。

姐姐的死因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其次子柴令武年龄应该与其妻巴陵公主相仿,其出生时间正好与姐姐辞世的时间接近。所以姐姐死因很可能是难产,或者高龄产子后留下的并发症。

有他不要脸地住在公主府打扰姐姐和姐夫小两口亲近,说不准柴令武就不会出生,姐姐就不会死了。

双赢!

虽然李玄霸的刻意亲近在李建成那里起了反效果,但在三姐这里效果拔群。

女子待字闺中,李渊没给女儿取小名,平阳昭公主现在在家里和外面只称“李三娘”“三娘子”。

李三娘比李玄霸和李世民早出门。待李玄霸和李世民下马车的时候,李三娘已经戴着遮掩全身的冪离,在店铺门口等着了。

“二郎,三郎!”性格风风火火的李三娘还未等马车停稳,就伸手拉开了马车门,把两个弟弟抱下来。

李玄霸乖巧被抱。

李世民使劲挣扎:“我自己走,不要抱。”

李玄霸很乖巧,李三娘揉了揉李玄霸的脑袋,就把弟弟放了下来。

李世民不乖巧,李三娘就满脸坏笑地把弟弟死命死禁锢在怀里,任由李世民怎么折腾都不放。

李世民对李玄霸伸手:“阿玄,救我!”

李玄霸不仅后退一步,还在内心嘲讽:【给阿姊当玩具是弟弟的宿命,认命吧。】

李世民怒道:“那你怎么不给阿姊当玩具!”

李三娘笑出了银铃声:“三郎说你是我的玩具?三郎哟,别说悄悄话,阿姊也想听三郎说话。”

李玄霸点头:“好。”

李世民更生气了:“我让你开口说话你不说,阿姊让你开口说话你就答应?!”

李玄霸点头:“对。”

李世民气得张牙舞爪要往弟弟身上扑,可惜被李三娘牢牢控制住,只能在半空中徒劳无用地挥舞着小短手。

“咳,三娘子,先进店里?”旁边一个戴着胡帽的少年郎看着往来人群向这里频频侧目,小声提醒。

李玄霸仰头,李世民侧头。

然后,兄弟二人齐齐脸色一垮,露出了标准的一加一复制粘贴死鱼眼表情▼_▼。

戴着胡帽的少年郎自然是李三娘的未婚夫柴绍。

隋朝上层受胡人风俗影响,男女之间相处虽不像盛唐时可以随意杂处,已经订婚的未婚夫妻“偶遇”之后同行一段时间,也是世间允许的。

显然,自家三姐早早出门,就是和柴绍约好了“偶遇”。

在带他们两个弟弟接收商铺前,这两人大概已经在东市附近的官家园林游玩过了,说不定还去了城郊踏青。

李玄霸死鱼眼后,恭敬拱手行礼。

李世民则非常不礼貌地瞪了柴绍一眼,然后双手主动死死抱住李三娘的脖子,一副“阿姊是我的,你滚”的态度。

李三娘笑着拍了拍二弟的小屁股,道:“你若不喜欢见到他,我就让他走。”

柴绍:“???”不要啊!他好不容易才为前几日的事哄好了三娘!

李世民哼了几声,瓮声瓮气道:“看在他最先冲出去给阿玄找医师的份上,我允许他此次与我们同行。哼,阿姊要嫁给你,以后你和阿姊相处的时间多的是,为何非要霸占我和阿玄与阿姊不多的相处时间?你真讨厌,一点眼色都没有。阿玄所说的没有同理心大概就是指你这样的人。你难道没有即将出嫁的姊妹吗!”

收紧手臂,瞪!

李三娘藏在冪离下的俊俏小脸笑颜如花。

柴绍听了六岁小舅子的埋汰,不仅没生气,还生出了些许好感。

李世民前一句话表现出他对待事情很有条理,不会迁怒。后一句话则显示出他对李三娘浓厚的姐弟之情。

柴绍是真的心悦李三娘,所以见到李三娘的娘家小兄弟与其感情深厚,心里自然为李三娘高兴。

李玄霸叹了一口气,打圆场道:“哥,我和你年幼,阿姊又是未出阁女子。若遇到不长眼的人,需要有个人站在前面挡着。柴兄出现在这里,显然是娘事先定好的。”

李世民立刻把嘴嘟得能挂个酒壶:“哼,娘娘不信任我,讨厌!”

这时候喊“娘”,和后世叫“妈”一样,有多种变种叫法。如后世的“妈妈、老妈”的撒娇叫法,“娘娘、娘亲”也是撒娇叫法。“娘娘”在从宋朝后,才成为后宫嫔妃与女性神祇的尊称。

李世民黏糊糊地撒娇抱怨,还把脑袋埋在李三娘肩膀上碾来碾去。

别说李三娘冪离下的笑颜变得越发慈祥,柴绍都看着有些眼热。

他本来希望和李三娘多过几年双人生活再求孩子,虽然生孩子这事不以他的希望转移。

现在看到李二郎这模样,他觉得如果早早有个李二郎这样的儿子,似乎也不错。

反正不能像李三郎。

柴绍隐晦地打量李家三郎。

李玄霸明明与李世民是双生子,整个人却比李世民小了一圈,因小脸瘦削,居然与李世民看着都不像双生子了。

他的儿子如果像李玄霸身体这么弱,那多愁人啊。

对了,我儿子该取什么名字?将来要娶哪家的女儿为儿媳?孙儿孙女又该取怎样的名字?若是生了女儿,希望女儿长得像三娘!

柴绍思维开始发散,脸上浮现畅想的微笑。

李玄霸注意到柴绍在偷偷打量他。他刚反过来打量柴绍,就看见柴绍脸上浮现出典型的陷入幻想的奇怪笑容。

略猥琐。

李玄霸:“……”对准姐夫的好感度狠狠地下降了。

笑闹了一会儿,李三娘终于把李世民放下来,带着两个弟弟去接收母亲赠予的商铺。

李玄霸刚进店铺,就让人拿来账本。

然后他摸出一本空白的表格账本,李世民从乳母手中接过算盘。

李世民翻书、计算、报数,李玄霸捏着羊毫小笔飞速将数字填进表格。

柴绍和店铺的掌柜都瞠目结舌。

李三娘让掌柜把门帘拉下来,摘掉冪离,颇为自豪地看着两个弟弟忙碌。

“三娘子,他们……”柴绍凑到李三娘身边,小声询问。

李三娘未等柴绍话说完,就道:“我家二郎三郎最是聪慧,难道你以为李家双生子神童的名声是假的吗?”

“你从这家进的香料,吃了一成回扣。”只算完一项买卖,李玄霸就放下笔,平静地对掌柜道。

李世民也同时抬头看向掌柜,满脸嘲讽:“娘所说的忠仆,看来很看轻我和阿玄。知道我二人今日要来查账,居然都不把账本改一改吗?”

李三娘从袖口拿出那个掌柜的身契扬了扬:“他们的身契都在这里,随二郎和三郎处置。”

此时蓄奴合法,店铺里的人自然都是卖身的奴仆。

掌柜“扑通”一声跪下,连告饶的声音都发不出来,只不断磕头。

李玄霸叹了一口气,道:“罢了,我知道掌管店铺的人都会吃回扣。只吃一成,你算老实了。”

李世民抱着手臂冷哼:“只一成还算老实?那我是不是还该感谢他?”

李玄霸道:“娘说不定知道这件事,当是给他的辛苦费。潜规则懂吗?要让人给你卖力干活,总要给些甜头。”

李世民继续冷哼:“你平时不爱说话,今日话怎么这么多?罢了罢了,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不扭送他去见官了。”

掌柜一惊一喜,眼泪都冒了出来,连连叩谢两位公子的大恩大德。

李三娘全程围观,只偶尔将手中的卖身契扬得哗啦啦响,没插手两个六岁弟弟一唱一和。

柴绍的眼神都变了。这两个小舅子,有些太过早熟了吧?

或许他不仅要交好未来的唐国公李建成,也得想个办法和这两个孩子拉近关系。

李家二郎和三郎就算不能继承爵位,将来也绝非池中物!

六千字二更合一,欠账-1,3w营养液欠账 1,目前欠账12章。为什么我要在v前就加更啊,摔!

碎碎念:

1、“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和“轻则杖六十,重则贩卖者和购买者都以盗窃罪论处”来自《唐六典》,唐随隋制,隋朝时应该也一样(可能更严格)。

2、平阳昭公主在唐朝中地位再被压制,寥寥无几的记载中还能是“李氏”。比到了宋朝,如黄庭坚等文人都称呼平阳昭公主为“柴氏”,连君臣之别都不顾了强一些。明清的公主都没有改夫姓的。

-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36006832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Lili、Schass(我不是在印度)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林樾、oee 2个;binxin、金狗miao、沐雨潇湘、糖脎、乄星河、ney、花花花、泠泉、穆玄英我情缘、和光同尘、云落 1个;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一唱一和降掌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