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李二凤,刀下留人 > 第6章 可这天下,只有一个啊

李二凤,刀下留人 第6章 可这天下,只有一个啊

作者:金非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4 14:29:21 来源:文学城

那日确定要结社后,正好郑观音派来送金饼的侍从赶到,李妙真干脆留了两块金饼给郑玄瑾她们,她出宫不易,很多事都要这几个少年去做,那就得做个大方的投资人——反正有魏叔玉这种学了魏征的方正俭朴作风的人看着,也不担心他们霍霍她的钱。

回家后,李妙真安分了几天,继续狂刷系统积分,在她的努力下,积分已经涨到了37。

且她以“穿越唐朝,成为烧制琉璃的匠人”的口吻,回答了一个“遇到过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的问题,向网友问出了那块神秘蓝色颜料的身份——大概率是埃及蓝。

说起埃及蓝,可能有点陌生,但中国紫,一度在考古博物圈子很火。

这是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检测到的人工合成的紫色颜料,证明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先秦时期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只是随着战乱纷纷,以及权贵对技术的垄断,这项技术消失了。

埃及蓝则是古埃及绘画上发现的一种人工合成颜料,也有考古学家从中国古代的墓葬中检测到了这个颜料的存在——而那正是一座唐墓。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尚处于蒙昧时期的时候,这两个古老文明,出于对艺术和技艺的不断追求,都将化学造物推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而埃及蓝,中国紫的合成技术,是和造玻璃的技术紧密相连的。

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着李妙真如果想做传统穿越者都想搞的卖玻璃事业,是可以同时开发一下颜料合成技术的,此时的匠人已经误打误撞摸索出了这一步,只是还未形成体系。

而自唐朝建立,天下将承平两百年以上,两百年的和平期,多适合搞点文艺创作啊。

事实也是如此,唐朝也是古代文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这样一个兼容并包、自信开阔的王朝,天然就该拥有色彩丰富、富丽堂皇的画作。

而她李妙真,天然就该收割权贵家族文艺青老年的荷包,并成为顶级画家们的赞助人,经典画作的收藏家。

助手都是现成的,郑玄瑾啊,有艺术修养,有对文艺的热爱,还不缺钱,不想在朝堂搞风搞雨。

李妙真已经和郑观音打听过了,这个表哥从小就爱画。

再加上,郑家子弟很多,不强求他必须为高官着紫袍,而且出于文化宣传的需要,还挺支持他做这些事。

李妙真没有注意到郑观音在得知她询问郑玄瑾时有些莫名的眼神,也就不知道,她这一问,郑观音又开始考虑她的婚事了。

待李建成回来,郑观音就提起了这事。

李建成没说行或不行,回避道:

“过些日子再说吧,孩子们还小,郑二心性未定,还得再看看。”

在李建成看来,郑家已经是他岳家,没有亲上加亲的必要,子女的婚事,还是挑其他人家更好,这样才能结出更多人脉。

像李承宗,当年郑家也有意结亲,李建成不太情愿,郑观音也不积极,最后还是定了崔家。

郑观音没好气:

“谁家不是早早定下,合适的少年郎就那么多,当然要先占住,又不是这两年就让大娘出嫁。再者说,我们也是自小定下的,过得不和美吗?难不成你后悔早早和我定下?”

“怎么会,若无娘子,何以有我今日?只是,大娘到底是郡主,未来又是公主,合该好好挑个顺心如意的郎君。别的不提,郑二还是不上进了些。”

郑观音心想,上进不上进又有什么要紧?能护得住女儿才更要紧吧。

这边夫妻俩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那边李世民和长孙无愆正在吐露心声——关于神谕。

收到神谕已经几天了,这期间再没有新的神谕传来,李世民想了许多办法,试图和神灵沟通,他香也烧了,还潜心祷告,甚至准备了瓜果祭品,但那片透明中泛着幽蓝的长方形光团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而李世民从“玄武门事变”的打击中回过神,又因“千古一帝”的称呼暗爽了一段时间,这才注意到光团右上角有一个颜色比其他字浅一些、呈半透明颜色的字符。

他读书不少,但并不爱神佛之道,书到用时才觉得抓瞎。只能将这个字符写在纸上,拿去问长孙无愆。

长孙无愆拿着这个字符,张口就给李世民提供了好几种解读方式:

“我曾见过入药的龙骨,上面有类似的字符,龙乃鳞虫之长,掌管水域与行云布雨,乃三清等尊神之下第一。可见此字符,或许暗含神明之意。”

李世民握着妻子的手,目光中透露着欣赏,观音婢的确聪慧,她未曾收到神谕,却已猜到这么多。

“二郎你看,这两线交叉,像不像阴爻与阳爻交叉而成的卦象,”

长孙无愆抽出手,在纸上画出阴爻和阳爻单独的形态,然后又画了交叉的形态,给李世民演示着。

“此卦,即事有阻碍之意,隐含吉凶警示。”

长孙无愆半抬头,望向丈夫:

“所以二郎是从何处所得?”

李世民本不欲对妻子隐瞒,只是很多事还没摸清,不想引得家人担忧,但此事重要,两个人一起想,总比他自己绞尽脑汁又浪费时间靠谱。

夫妻俩屏退下人,相互倚靠着,李世民才把这件事缓缓透露出来。

“所以那日是因为……”长孙无愆双目含泪,她只是听着,就觉得心痛了。

但很快,她又平复了心情,反而安慰起又哭了起来的丈夫:

“这是好事,二郎,你看,神谕所透露的未来,应该是我们没得到神谕会发生的吧。那时你无所依靠,依旧成了千古一帝,这是秦皇汉武才有的功绩啊。

想必是上天垂怜,不忍你我面对人伦惨剧,又因你有功绩在身,这才给我们提示。既然如此,这神明是友非敌,我们不妨耐心等等,说不定过段日子,会有新的神谕。即使没有,凭借这个未来,我们也能改变很多了。”

其实李世民也想到了这些,但事情的冲击太大,他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长孙无愆和他想到一处,倒让他安心了一些。

不过……那一团散发光亮的神谕,一直出现在他眼前,甚至会穿过他面前的人,实在是影响他日常生活啊。

李世民把烦恼和妻子一说,二人商量了一下,便决定触碰那交叉字符一下。

事有阻碍,或许也可以解读为禁止、远离,拒绝、关闭。李世民如是猜测。

必须得承认,玩政治的人,都很擅长解读内涵、自由发挥,这夫妻俩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是绝佳。

轻触字符之后,光团迅速化为一条闪着光的线段,李世民紧张地等待了一会儿,没有什么呵斥地声音,可见这神明并不在意他的动作。

他便大胆了起来,又触碰了那线段一下,立刻恢复了长方形的方块。

实在有趣。

夫妻俩把最大的秘密说开,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讨论其他事情,比如,玄武门事变,能否在不影响获得皇位的前提下避免。

“大兄……”李世民叹息,“那李元吉,杀就杀了,不值甚么。可大兄为嫡长,大我九岁,一向爱护我们几个弟妹,阿娘去时,要大兄照顾我们,他做到了,我也不忍让阿娘泉下有知,面临人伦惨剧。

且自耶耶振臂一呼,我们兄弟,一人管粮草,一人马前冲锋,同为耶耶臂膀,又互为依仗。我不欲与他为敌,想必他也是一样的心思。

若只是国公之位,我绝不与他争抢,好男儿建功立业,何必为了爵位兄弟阋墙。以我之功,自己挣个国公也不难。可天下,可这天下,只有一个啊。”

长孙无愆叹息,她父母早亡,被舅舅抚养,后又早早嫁进李家,彼时尊姑还在,对她颇为照顾。而大嫂出自名门,知道她无阿娘教导,许多事懵懵懂懂,也几乎是如半个先生一般教她人情往来,掌家方式。

后来一句“桃李子,得天下”,李姓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家也备受猜忌,紧接着尊舅起事,男人们在打仗,她们则带着孩子在乱世自保,虽远不如百姓辛苦,但到底动荡不堪。

如今刚安定下来,却又是新一番争斗。

长孙无愆早知丈夫的野心,何况不提丈夫,就是丈夫那些一同打天下的同袍,以及她哥哥,哪个都是同样的心思,他们已经不可能退了。

当然,武德五年的秦王党,心里还没有用非常规手段夺取皇位的想法。

更多还是“依照旧例”“学习前朝”,通过让李世民好好表现,换得李渊主动换太子。

前朝末帝虽然晦气了点,但得位方式还是值得学习的。

如今,神谕一出,李世民和长孙无愆都知道了,圣人的心思是如此的坚如磐石,即使二儿子南征北战,已被封为“天策上将”,他还是没打算换太子。

夫妻俩对视一眼,心下都明白,皇位是不可能不要的,只是方式还得再规划,原本打算温水煮青蛙,等待圣人改变心意,现在觉得,或许可以施加点压力了。

与其等最后矛盾激化到弑兄夺位,还不如现在手段强硬一些,只要操作得当,太子一脉,也可保全。

李妙真也在考虑这件事。

距离她把问答投放给李世民已经好几天了,距离她建议李建成和李世民合作也有几天了。

李世民那里,暂且不提。

李建成那里,明明其它建议已经开始实施了,但还是没有和李世民合作。

为此,李妙真问了李承宗,对方只说耶耶自有安排。

她又趁着李建成回宫时旁敲侧击,对方却还把她当小孩子,转而说起她和郑二他们结社的事,说是找人帮她购置了一些珍稀颜料,等着给她送过去。

这爹,真是固执得让人讨厌,可贴心的地方,又让李妙真没办法不管他死活。

她不想现在刺激李建成,想了想,还是继续刺激李世民。

正好她今天刷到了一个问题,勉强可以往上靠一下。

〔最让你感慨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就是人菜瘾大,没学过历史,也不了解古代文化,但就是很喜欢看历史衍生文,看还不过瘾,就想自己写一篇。但写起来真的挺费劲[爆哭][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可这天下,只有一个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