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3章 3.去县衙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第3章 3.去县衙

作者:小稻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23:52:22 来源:文学城

秦朝宁几人被柳王氏和柳何氏带到了偏厅吃糕点,便放任他们几个在此处玩耍。

柳大明的两个儿子,柳大郎和柳二郎,长相都随了爹,也是圆润的类型。两兄弟往常就和秦朝阳处得好,这会三人互相挨得近,叽叽咕咕地聊着。

柳二强的儿子柳三郎,则是比秦朝宁年长半岁,长相憨厚,生性活泼,在今年的正月后已随两个哥哥到县上孙姓秀才的私塾启蒙。

在大家专注吃着糕点的时候,他不知何时跑开,回来已是把自己的《声律启蒙》,《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都抱在怀里。

柳大郎和柳二郎没料到他这般,这会阻止已然来不及。

秦家的户籍一事,他们是知情的。

兄弟俩面面相蹙,小心观察了一下秦家三姐弟的神色,见他们三人并无愠色,亦无忧愁,才松一口气。

秦朝阳只是抬眸看了一眼,便继续和柳大郎,柳二郎聊天。

秦晚霞也是没太在意,目光看着桌上的糕点,一副沉思的模样。

“朝宁,给你看我的书。”柳三郎和秦朝宁分享道,“这些都是爹娘给我买的。”

“谢过三郎”,秦朝宁应下,接过柳三郎的书籍。

这几本书十分簇新,纸张的手感较为粗糙,纸色发黄。他翻看书页,仔细查看里面的内容。

果不其然,宣朝的文字都是繁体的。这些书像是经由木雕印刷板印出来的,字体偏大,有一些和他所在年代的,还有笔画出入。

看来,他需要重新学习才行了,秦朝宁默默想到。

尽管目前自己是军户,教育的重要性,哪怕无非功利目的,对于融合这个时代的生活,还是会产生不少帮助。

要是家里有个什么需要书写的文书,契约呢?亦或者是他想改善家里的营生,也需要一些借口。

“三郎可以教我一些字么”,秦朝宁的小手拉过柳三郎坐下。

柳三郎一听,顿时双眸睁得亮晶晶的,兴高采烈地开口许诺道,“包在我身上!”

尽管他平日里在私塾不算是刻苦学习,也不算是热爱学习的那批蒙童,但是由于两个兄长回来总是给他开小灶,现下把千字文认了个小半还是可以的。

一个敢教,一个敢学,两人俨然一副“良师”和“好学子弟”的模样,恁是营造出了几分学堂氛围。

柳何氏进来偏厅喊秦家三个孩子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一幕,不由得嘴角弯起。

她自己的儿子什么德性,自己心知肚明。这臭小子平日里多讨厌看书呀,哪里会在常假里打开书本。他才去上了数十天的堂课,便天天回来念叨着田假何时放。

厅里的这番场景,让柳何氏不由得对秦朝宁多了一分喜爱。对于柳王氏听从柳大明给秦家补贴的事看淡了几分。

“秦家大郎、晚霞、朝宁、随我来,你们爹娘准备带你们去府衙了。”柳何氏上前招呼他们道。

听罢,几人起身和表兄弟们告别,跟随柳何氏离开偏厅。

在柳家正门处,秦石背着比来时重了几分的箩筐,无措地看向妻子。

秦柳氏会意,朝柳大明小声嗔道,“哥,怎么又让大嫂给我塞东西了。”

“都是给几个外甥的,你收下便是”,柳大明不在意。他叮嘱秦柳氏,“你们快去把事情办妥,早点回去,别摸黑走山路。”

夫妻俩点头应下,等到柳何氏把秦朝阳三人带到,便阖家往县衙出发。

秦朝阳这会才私下问秦朝宁,“认字,好认么?”

闻言,秦朝宁仰着脑袋疑惑地看向他,“不难。”

“柳三郎教你的那些字,能认出菜牌的各个菜名不?”秦朝阳背起秦朝宁小声问他。

秦朝宁愣了愣,正准备回他话。

秦朝阳抬起一只手拍了拍自己脑袋,“差点忘了你压根没去过馆子,哪里知道什么菜牌。”

好的,他大哥自己把问题解决了。

秦朝宁同样轻声地,好奇问他,“哥,你是要做什么。”

“告诉你也没用”,秦朝阳一脸苦恼。

“哥,我也想赚银两。”

秦朝宁一张嘴,就被秦朝阳给捂住了。看着弟弟淳朴无辜的表情,秦朝阳刻意放慢脚步,和他说悄悄话。

原来是秦柳氏的生辰在即,他哥想每日来县里打零工攒点钱,好买个簪子。

在家里有成年军户的情况下,幼丁的自由度会高很多,在县里或者私下做些零碎的活是没人管的。

军营里也不会对未满十五的幼丁进行训练。

秦朝宁想了想,对他哥说,“哥,你能每日带上我来县里么?我不捣乱,在角落呆着等你。”

这话一出,秦朝阳毫无犹豫地摇头。

开什么玩笑,幺弟的脑壳才好了没几天,再有什么差错,别说爹娘把他往狠里抽一顿,请大夫的花费家里也不一定承担得起。

家里的成年汉子只有他们的爹,可是成年军户是不能做其他营生的。原本几年前军营还会发一点俸禄,前年至今已经时有拖欠,铜板都见不着一枚。

“哥,你带着我出门,还有理由说是带我上山玩耍了。要是你自己一个人天天往外跑,爹娘定会逮着你刨根问底嘞。”

“也有可能抽你哦,军田可是差不多时日要落苗了。”

秦朝阳听着,有点动摇了。

秦朝宁继续怂恿道,“我识字,哥,我真记住了千字文里大半的字!菜名肯定没问题。”

秦朝阳的野性直觉虽有狐疑,但是他还没经历过人间险恶,有点被忽悠住了。

这一刻,他忘记了自己学几个字,脑壳都滞胀的感受,并不怀疑自己幺弟这种情况符不符合寻常。

“行”,他把心一横,答应了秦朝宁。

两人谈好就闭嘴,秦朝阳背着秦朝宁快步追上家里人。

秦石和秦柳氏走在最前面,夫妻俩把需要给主簿登记户籍的打点费用提前拿出来。

一刻钟多一些,他们一行人就到了县衙边上。

盐边县的县衙座落在县里相对中心的地理位置。县衙大门前右侧有一只石狮子,左边那只已缺失。原本朱红色的栅栏和大门,红漆均已显得斑驳褪色。

“盐边县衙”四字牌匾的廊檐下挂了四只长形灯笼,笼纸稍许起皱,仿佛大风一吹便会脱落。

秦石夫妇未进衙门就有些紧张和怯意,深呼吸后,壮着胆子,一行人放轻了脚步走了进去。

秦朝阳和秦晚霞紧跟父母身侧,俱是油然而生一丝畏惧。

“闲人止步,来者何人,所为何事。”一位头戴尖角帽,手持棍板的衙役拦下他们。

“这位差大哥,我们是来给幼子上幼丁户籍的。”秦石向前一步老实回话,让妻子和孩子们都站在了自己身后。

“刘主簿今日有坐堂,你们往西北方的衙房去找,在衙内勿随意走动。”

“小民记下,谢过差大哥。”

秦石领着一家大小按照衙役指示去往主簿所在衙房。

盐边县刘主簿年过半百,看到他们一家后便问清楚来意。他不疾不徐地执笔记录秦朝宁的生辰八字,父母兄弟姐妹信息。

秦朝宁从秦朝阳背上伸长了脖子往刘主簿的桌面上看去。

他瞧见老主簿用枯瘦的右手在提前印有县衙印章的文书上落笔,点墨挥写稳稳当当,字迹规规整整。

一式两份的文书,百来字,不过片刻便被老主簿写完。待字迹稍干,他把户籍文书递给了秦石。

秦石把文书转交秦柳氏收好。

他笨拙地从怀里把提前准备好的铜钱掏出。

老主簿从桌上抬头,打量了他们一家一眼,视线出乎意料地和秦朝宁对视上。

秦朝宁朝他大大地笑了一个。

“……”

老主簿敛下眼眸,看向秦石道,“无须,你们且离去。”

秦石愕然了一刹那,随即恭敬地行礼,然后迅速地带着一家大小离开。

待他们一家出了县衙,除秦朝宁以外的几人瞬间活了过来,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秦朝阳和秦晚霞兴奋地互相说着县衙的细节。秦石夫妻俩则感慨主簿和衙役十分良善。

秦朝宁默默听着,感受到了无论哪个时代,普通老百姓都是极其容易满足的。

在他们眼里,没有被刁难,没有被加收杂费,就是一次很走运的经历。

“既然省下了一笔润笔费,你们爹我便把这十几个铜钱给你们几个每人发两枚,余下的爹娘用来添置家里的盐巴”,秦石朝他们宣布。

“!”

这一刻,秦朝宁也感受到了遇到好官衙的快乐了。

秦朝阳和秦晚霞顷刻间眉开眼笑,十分珍惜地拿过铜钱,秦朝宁也是如此。

实际上,两文钱在县里,只能在包子铺买一个肉包子,或者在卖炊饼的小贩那里买到两个素炊饼。

可是眼下,这对于他们而言,真算是一笔“巨款”。

秦柳氏带着他们往粮油米面的小巷走去,好笑地问他们三个,“你们没有想买的吗,把钱都藏得这般严严实实了?”

秦朝阳咧嘴一笑,有些窘地挠了挠自己脑袋。

秦晚霞脸颊微红,“先攒着,日后再花。”

她的小金库加上这两枚铜钱,就有十枚了!

“娘,我有,我有想买的”,秦朝宁开心地说道。

“不,你不想”,秦朝阳立马制止幼弟。

他已经想好了,要没收幺儿这两枚铜钱,为簪子添砖加瓦。

作者有话要说: 田假是种田的时候集体放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