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26章 26.东篱书院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第26章 26.东篱书院

作者:小稻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23:52:22 来源:文学城

孙夫子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看起来却是精神奕奕。

他放下了手中的笔,把写有“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几字的两张宣纸递给钱勤学,“敏之,稍后把这贴在启蒙班甲班与乙班的墙上。”

钱勤学接过宣纸后不疾不徐地卷好,然后继续在一侧站好。

孙夫子朝秦朝宁招手示意上前,“此前可有识字?读了哪些书。”

闻言,秦朝宁口齿清晰地把自己已识字,但字写得不好实话实说,然后他再把已读书籍的书名一一念了一遍。

“老夫听闻你能过目不忘,可有此事?”孙夫子起身,绕过书桌走到秦朝宁面前。

这会满心满眼都是幺子的秦柳氏,宽袖都要被她揉成破布模样,额前冒出细汗。她不敢发出动静,只能在一旁看着。

秦朝宁顿了顿,“朝宁不过记事能力优于常人。”

他上辈子的记性也很好,投在这个时代的秦朝宁身上后,记忆能力仿佛直接拉满。一本启蒙书籍他确实看一遍便能记下内容,目前其他书籍的话,他还没实践过。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后面的你且记得多少便说多少罢”,孙夫子捋了捋自己的白长须。

秦朝宁听罢便认出这是出自《幼林琼学》。《幼林琼学》共四卷三十三篇,“黄帝画野,始分都邑”是卷一《地舆》的开篇。

他缓缓默念道,“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待他背诵完了《地舆》,抬眸看了一眼夫子与钱勤学均未喊停,便又继而背起《岁时》、《朝廷》…《科第》…《讼狱》…直到最后卷四的《花木》。

他话毕了,孙夫子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

“《千家诗》呢,你记得多少”,孙夫子继续问他。

“……”

秦朝宁嗓子干涩,不由得咽了咽。

停顿一息,他站直乖乖,目光澄澈,语气淡然地应道,“二百二十六首。”

《千家诗》中的律诗和绝句,全书合计二百二十六首。这是……还要背吗。

听罢,孙夫子才稍稍面露满意之状。他抬手指着书桌,“你去默写其中一首诗让老夫瞧瞧看。”

这下,秦朝宁终于稍稍放松了。

他在秦柳氏和钱勤学关切的目光下,走到书桌前。由于个头不够高,他看了一眼众人,见他们没说什么,便自行搬来闲置的椅子爬了上去站着,才拿起夫子用过的那支毛笔,起手、点墨、挥写。

五指握笔法的架势倒是有模有样。

等他放下笔,孙夫子才走上前去查看。

秦朝宁写的是《三月晦日送春》,是一首传达惜春心情的七言绝句。现下临近清明,又一个春去夏始的循环,孙夫子对于他的选诗无甚可挑剔。只是,这孩童的字确实如他自己所言,有些不堪。

为了写字而写字,有形无态无风骨。

孙夫子:“……”

还……挺实诚。

他清了清嗓子,视线把藏书室的其余三人都看了看,才吩咐道,“秦朝宁明日便可来报到,需在启蒙班甲班进学半载,才转入举试班乙班。你们可有异议?”

“谢过夫子”,钱勤学应道。

“妾身谢过夫子”,秦柳氏心中的大石落地,轻蹙的眉间瞬间抚平。

“谢夫子”,秦朝宁也学着行了个礼。

孙夫子缓缓点了点头,“束脩,一两银子一年。明日你们送他来时,需自行带上薄被一件,换洗衣物两套,一旬的米粮三十斤,再把束脩交了,便可领牌子到舍号入住。”

“妾身记下”,秦柳氏立即应道。

这事敲定下来,孙夫子就让钱勤学带着他们离去,顺便给他们讲解一番在东篱书院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秦朝宁走出藏书室前,孙夫子还交待他,在东篱书院进学期间,藏书室这里他可常来,书籍也抄录,不懂的就去请教举试班的师兄们。

秦朝宁再次行礼道:“朝宁谢过夫子!”

片刻后,等他们都出来了东篱书院,钱勤学才告诉秦柳氏,书院往常启蒙班一年的束脩是四两银子,举试班是五两银子。

宁哥儿眼下的束脩只需一两,这和他那位考上了举人的师兄是一样的,说明夫子对于宁哥儿十分看重。

秦柳氏听完,不仅对孙夫子心下感激,对钱勤学也同样如此。她问钱勤学,“勤学侄儿,明日可有需要我们帮忙捎带的物什?”

“婶子且帮宁哥儿归置好便行,勤学在私塾已有多年,暂无其他需要。”

双方告辞后,秦柳氏和秦朝宁才想起来柳大郎、柳二郎、柳三郎也是在东篱书院进学来着。

见时日还早,秦柳氏带着秦朝宁买上两斤五花肉,便往柳家去一趟。

恰逢柳大舅他们也在家,柳王氏和柳何氏看到秦柳氏提的肉都笑颜逐开,纷纷怪她,“怎就这般破费了呢,前不久不是才支使朝阳那小子给送过肉了么。”

“那五斤肥猪肉炸的猪油都还没吃完呢。”

秦柳氏笑了笑,“常年受嫂子们宽容相待,最近日子宽泛了些,便时常想起兄长嫂子们的好,才买点肉给大伙添个菜。”

柳大明抱起秦朝宁,笑话他道,“宁哥儿这模样瞧着就越长越出挑,日后定能好娶媳妇。”

“……”

算了,大舅这般好。

秦朝宁任由他薅,时不时配合地憨笑着。

和家里人寒暄后,秦柳氏才向父母,兄长们把自家近日发生的事情说了说。柳家众人听后,均是替她高兴、欣慰,日子终究有了盼头。

哪怕再亲的亲人,长年累月也会扛不住消磨情分。秦柳氏一家能够立起来,最满意的是柳家的两位嫂嫂。在秦柳氏拜别时,她们心喜地给秦朝宁塞满了一兜的糕点。

直至一旬后,柳大郎、柳二郎、柳三郎休旬假归家,告诉他们幺儿在私塾里进的是启蒙甲班,还时常进出举试班和藏书室,他们才惊觉,老秦家这不仅是日子好了丁点,有了些许盼头,而是真有了出息子孙。

若子出息,鹏程万里亦可盼。

文中所有幼学琼林的资讯均引用自《幼学琼林》

地舆: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26.东篱书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