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朔微微偏头看她一眼,见她不想告诉自己也就没有多说。
走了好久,看着终于出现在自己眼前和上次来的一样的建筑,纪宣宁微微吸气。
要说上一次她跟着纪云舟来,心中除了恐惧没有其他感觉,这次反而还找到一丝丝慰藉。
看来她是真的疯了。
走上前,刚要敲门,却不想门竟然自己打开了。
顾朔一脸警惕,把纪宣宁拉到自己身后。
猝不及防被顾朔拉了一把,纪宣宁险些摔倒。
见挡在自己前面的男人一脸严肃,心中顿时感到一丝丝异样。
为什么她觉得,顾朔对自己好像有些不同呢?
纪宣宁完完全全忘记了在军营中的那些时光,真正的她其实早就喜欢上了顾朔,奈何她前二十年也没有谈过对象,作为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纪宣宁在感情方面是相当迟钝,以至于根本不知道感情是什么。
见没有危险,顾朔才微微放心,转头就看到纪宣宁一脸发现什么秘密一样看着自己。
被她的目光盯着,顾朔莫名感到一丝紧张。
他悄悄咽了口水,问道:
“怎么了?”
纪宣宁看他两眼,似乎想在他身上再看出什么。但是未果,顾朔的定力相当好,她没有收获。
收回目光,她率先向前走去。
“没什么,只是觉得你好像瘦了。”
被她这一句话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顾朔摇摇头,也跟了上去。
冬菱在后面看着他们的互动,看看这个,悄悄那个,然后悄悄一笑。
纪宣宁轻车熟路地向前走着,顾朔有些奇怪。
“你好像对这里很熟悉?”
“上次,这条路我走过。”
是的,纪宣宁对那些她想记住的东西总是能记忆深刻。
来到之前老人和自己交谈的门前,纪宣宁顿住,轻轻敲了敲门。
没有人回应,她又尝试着推了一下,门被关的很严实。
难道没人?
纪宣宁在心里想着,又想到封山,难道封山是因为这里面的人都不在了?
正垂头丧气间,门突然开了。
看着面前陌生的人,纪宣宁赶忙问道。
“请问大师在吗?”
那人看了他们一眼,见似乎没有恶意,摇摇头。
“方丈大师云游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纪宣宁非常失望,只好和那人道别。
看着纪宣宁的背影,顾朔拧眉,抬步跟了上去。
下了山,纪宣宁对顾朔道:
“这次多谢殿下出手相救……”
说到这,纪宣宁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欠了顾朔越来越多。
虽说自己也因为顾朔陷入险境,但到底顾朔也是一次次救她。
纪宣宁突然在心里抽了口气,这简直就像小说里一样,女主和男主之间的桥段。
顾朔见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依然低头认真看着她。
冬菱不知道自己小姐在法什么呆,赶忙碰了一下她的手臂提醒。
纪宣宁这才回过神,将原本想说的话尽数咽了回去。
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她顿了顿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殿下,我不知道这么多次,我是说你救了我这么多次我该怎么报答你,我觉得很多话说出来或许显得太轻飘飘了,抵不上你为我做得那些。”
她抬起头看着顾朔,
“或许,殿下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能为你做点事我心里也能好受些。”
听着她的话,顾朔心里有些说不上来的感受。
之前在军营里她对自己的眼神全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还是现在这种好像要和自己划清界限的样子。
顾朔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该用什么样的表情说什么话,只好摇摇头道。
“不必,既然当初你纪家已经决定要站在我这边,我应当保护好你们。这次……是我的失责。”
纪宣宁仔细看着他,想要确定这是否为顾朔的真心话。
然而与顾朔的眼神对上的那一刻,她就知道,顾朔说的都是真的。
纪宣宁有些想不通,她不懂顾朔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古代人都这么,重情重义?
“好吧,那谢谢殿下了。”
看了看天色,纪宣宁继续道:
“那我就先回去了。”
顾朔颔首,看着纪宣宁对自己行了个礼转身而去。
纪宣宁转身的瞬间,袖口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腕间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上次在军营时留下的,如今她早已忘了缘由,只当是寻常磕碰。
顾朔的目光落在那道疤痕上,喉结轻轻滚动,终究还是没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冬菱提着裙摆快步跟上纪宣宁,走了约莫半盏茶的光景,见顾朔并未跟上来,才凑到自家小姐身边,压低声音道:
“小姐,我觉得殿下待您的心思,可不止‘保护’那么简单。”
纪宣宁正望着路边叫卖糖画的小摊出神,闻言脚步一顿,侧头看她时眼里满是诧异:
“冬菱,你又在瞎琢磨什么?顾朔是皇子,我们纪家是他的属臣,他护着我本就是应当的,哪来那么多弯弯绕绕。”
“怎么就没有了?”
冬菱急得攥紧了帕子,
“根据我的多次观察,殿下第一反应就是把您护在身后,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
纪宣宁被她说得愣了愣,仔细回想起来,冬菱说的这些事确实存在,可她每次都只当是顾朔“重义气”的表现。
毕竟在她原来的世界里,男女之间除了爱情,也有纯粹的朋友情谊,更别提顾朔还是个身份尊贵的皇子,怎么会对她一个“穿越”来的、还没完全适应古代生活的女子动心?
“你啊,就是看话本看多了。”
纪宣宁伸手点了点冬菱的额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顾朔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再说了,我连他喜欢吃什么、讨厌什么都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喜欢我?别再瞎猜了,免得传出去让人笑话。”
冬菱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纪宣宁已经迈开步子往前走,只好把剩下的话咽回肚子里。
两人走了没多远,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纪宣宁下意识地往路边靠了靠,回头时却见顾朔骑着马追了上来,马背上还驮着一个小小的锦盒。
“殿下?您怎么还没回去?”纪宣宁有些意外。
顾朔翻身下马,将锦盒从马背上取下来递到她面前,指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手,两人都微微一怔。
顾朔很快收回手,声音比平日里柔和了几分:“方才见你看那糖画摊许久,想着你或许喜欢,便买了些。”
纪宣宁低头看着锦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支糖画,有展翅的凤凰,有奔腾的骏马,还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兔子,糖衣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她心里忽然一暖,前世在孤儿院,她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一次糖画,没想到时隔这么久,竟然能在这个陌生的朝代再次见到。
“多谢殿下。”
纪宣宁拿起那只兔子糖画,递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甜意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眼眶却莫名有些发热。
顾朔看着她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玉佩,玉佩是暖白色的,上面雕刻着一朵精致的梅花,纹路细腻,一看便知是精心打造的。
“这个你拿着,”顾朔将玉佩递到她面前,“上次你在军营受伤,我一直没来得及给你赔罪,这玉佩能安神,你带在身边也好。”
军营受伤?
纪宣宁知道自己曾在军营待过一段时间,但是中间都发生了什么,全都不记得了。
她看着那枚玉佩,心里犹豫起来。
她已经欠了顾朔很多,若是再收下这玉佩,总觉得有些不妥。
可看着顾朔真诚的眼神,她又实在不忍心拒绝,只好接过玉佩,轻声道:
“那我就多谢殿下了,日后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还您这个人情。”
顾朔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知道纪宣宁还是想和自己划清界限,可他也不着急。
“不必客气,”顾朔道,“天色不早了,你快些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纪宣宁点点头,将玉佩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又对顾朔行了一礼,才带着冬菱继续往前走。
顾朔站在原地,看着纪宣宁的背影渐渐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翻身上马,缓缓离去。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转身的那一刻,纪宣宁也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他还站在原地,心里忽然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小姐,您看殿下多疼您啊,不仅给您买糖画,还送您玉佩。”冬菱凑到纪宣宁身边,笑嘻嘻地说道。
纪宣宁收回目光,轻轻哼了一声:
“你少胡说,殿下只是出于对下属的关照罢了。”
话虽如此,她却忍不住摸了摸怀里的玉佩,玉佩暖暖的,贴在身上很舒服。
两人回到纪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看到门口的纪云舟,纪宣宁心漏跳了一拍。
越走近,心里越发虚。尤其是在接收到纪云舟刀子一样的眼神。
纪宣宁磨磨蹭蹭地,开始看天看地,纪云舟看她那样子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还在那磨蹭什么?赶紧给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