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京阙雪 > 第60章 风雪去

京阙雪 第60章 风雪去

作者:芍药与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06:41 来源:文学城

她倏地顿足,一刹回眸望向目送她的朱若。然,朱若已泪流满面。

她几步上前,跪地紧紧拽住朱若的裙裾。

心跌倒了谷底。

“嫂嫂,你想抛下我吗?”泪糊了满面,她失声痛哭。

朱若不语。

秦惟熙死死抓住她的裙裾,再道:“嫂嫂,你也想离开久宝吗?嫂嫂,你可还记得三哥的父母?三哥幼年早慧比同龄的孩子都要懂事。我记得我初见到他时他就拿糖给我吃,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话与我听,让我不再与他认生。”

“他会看人脸色,会细微观察人的一言一行。可这何尝不是幼年的变故所致?嫂嫂!你想想久宝,想想我!你想让我从今以后只与久宝相依为命吗?”

朱若为她拭泪,哑声道:“小妹,你还有阿聆,青筠,夜宁,阿珺,阿馥他们。”

“你的身后还有罗家。”

“小妹,可我只有你的兄长。”

“朱家阿若的心底亦唯有秦家烁光。”

秦惟熙道:“嫂嫂,你不爱兄长了吗?你想想兄长,他怎愿看你这般!”

朱若流泪,死死地咬住下唇:“小妹,正因为太爱他了,太想见到他了。”

雀舌倏忽破门而入,看着跪地浑身颤抖的秦惟熙,忙上前将她拉起,红着眼愤恨地道:“世子夫人,你倘若这般做可有想过九泉之下的世子?从前老钟教他习剑,以他的剑法杀死梁家那小贼绰绰有余。”

“可为何当年梁家以一句负隅顽抗将世子杀害在蓬莱?世子夫人,你有没有想过,他无非是想让你活着,让秦家的女眷好好的活着,他想进宫去向那皇帝老头讨个说法,向世人讨个说法,向那些将秦家置于水深火热中的人讨一个说法。但梁家那小贼并没有让他活着回去!”

秦惟熙骤然回头看向雀舌,朱若也满目地不可置信。

雀舌继续道:“世子已逝,再说起这些无非是为活着的人徒增忧愁。这些年侯爷在西北一直不单是为追寻当年杀害老侯爷的真凶,也一直在为秦家努力。当年我等追寻侯爷赴边关赴敌,又亲眼见着侯爷重伤回来,路上跑死了一匹又一匹马,渴了就喝沿路的雪水,清泉里的水。饿了就囫囵吞下一张饼子一挨就是整整一天。当初侯爷派出去的人去寻秦姑娘,却在信中所知秦姑娘已魂断江河被贼人所害像疯了一般。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大半个月不曾出过门。”

“可秦姑娘也在江南悔恨中过活了十年,还有小久宝,当年世子冒着风险让老钟带着他出城,老钟又冒着风雪去家家户户寻那刚生产的妇人,为他寻一个奶娘,让他能在那两年可康健的过活在这世间。世子夫人,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活着,您为什么就不能呢?”

秦惟熙起身,此刻已是满面的雪白。除了久宝之事,其他的昨夜里他从未与她说过。屋舍里静的一点声响也没有,须臾,朱若忽然收起眼泪,对她道:“小妹,雀舌姑娘,你们说的对。”

雀舌见此,忙对秦惟熙道:“秦姑娘,还要给世子夫人些时日,她一定会想明白的。”

外间响起幽幽诵经声,朱若恢复了往日的神色。秦惟熙再看,她却已能将悲欢悉数浮在那张苍白如纸的面上,见此她稍稍放心,且庵中人多眼杂她不宜久留,她很快收起了面上的异色,对朱若道:“嫂嫂多加保重。”

她与雀舌正欲从庵中走出,雀舌让她稍等片刻,很快手中多了一块方帕,帕子里多了几块碎冰。

雀舌笑了笑:“这还是秦姑娘小的时候教我的。我想这庵中香客许多,而今已入夏天气转热,也定有世家妇人喜爱吃些凉食,便寻了尼僧讨了些冰来。快拿来敷敷眼。”

秦惟熙笑着接过,雀舌见此只眨眼大眼一瞬不顺地看她:“我说那日山脚下怎么姑娘叫属下的名字,敢情是您。是我眼拙,昔年姑娘对我与九曲二人甚好,雀舌竟未在当下认出来你。”她想了想,不禁好奇道:“这是什么画术?竟这般出神入化,看样子可不像人皮面具。怪哉怪哉!”末了又忍不住道:“姑娘,你还活着,老天有眼,真好真好!”

秦惟熙看她一副好奇的模样,瞬间破涕而笑。少焉,她情绪渐稳,与雀舌二人一同走出了澄心庵。纵是这般,两眼也依旧留存了看哭过的痕迹。一抬眸,却看见垂柳下一身玄衣,长身鹤立的褚夜宁。

她心头一紧,不远处陶青筠正与久宝说着什么,久宝笑得甚是开心。见她出来,久宝跑了过来,问道:“女施主,您见过明镜师父了?你们二人很熟吗?”

而这一刻再细瞧,隐隐约约她竟觉得久宝的两招风耳有些像哥哥小时候。

秦惟熙努力笑了笑,伸出手揉了揉他的头,叮嘱他:“你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长大。”

久宝仰着头,一脸疑惑。

秦惟熙问他:“你喜欢大肚泥娃娃吗?”又想起这庵中皆是些年老的尼僧,又出声道:“你可有一同玩耍的朋友?”

久宝闻言故作了大人的模样,悠长地叹了口气:“我没玩过,也没见过。至于这朋友嘛,我也没有。”他说到此处两手一摊,摇了摇头。

她闻言心头一涩,看着年少的幼童,多想他能如那日在梦里般,甜甜地叫她一声小姑姑。

秦惟熙笑道:“那我做你的朋友可好?嗯,你的大朋友,久宝小朋友!”

“啊!”久宝张着嘴巴:“看来明镜师父都告诉你了,你也知我的姓名了。那应该也知我的男儿身了。”他两手一摊:“既如此男女授受不亲啊!”

秦惟熙由衷地笑了出来:“你个小娃娃,怎知何为授受不亲?怎么你为男儿身,我就不能与你成为朋友了?”

陶青筠闻声作势就要来弹他一记脑壳,久宝忙躲,口中直道:“别打我,时间久了会变傻的,我应了还不成。”

褚夜宁在一旁笑看着打闹的三人。

秦惟熙看天色不早,收敛了笑容,郑重其事的对久宝道:“你要切记,平日里待在庵中不可随意外出,这庵堂外天下之大,形形色色的人。也再不许独自下山!”

“为甚!你们都不让我下山!”久宝不明,一张小脸涨得通红。一抬头,余光瞥过一旁沉着面的褚夜宁,不由打了个冷颤,他撇撇嘴只好道:“我知了,我知了。”

秦惟熙看他的模样忍俊不禁,沉吟片刻,安慰道:“待有一日天下安,你便可同你陶世叔一样,一览大好河山,山川湖海,游历在那山水间。”

陶青筠在旁闻言故作不悦:“喂!叫世叔不是衬得我年纪很大?”

秦惟熙笑道:“那叫什么?陶世伯?”

久宝问:“为甚是世叔?”

秦惟熙摸摸他的头:“小孩子不许多问。”

几人欲就此离去,秦惟熙走上前看着褚夜宁,四目相对,皆是心照不宣的一笑。她正要出声,褚夜宁却抢先打断她:“不要说谢。不要说任何多余的话。”他看着她的眼,淡淡地笑:“此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我也不必讲究这些。”

陶青筠适时插嘴道:“就是,生分了不成。”他又睨二人一眼:“我饿了,你们下山请我吃些东西吧。谁请都行我不介意。”而后他又贴近一些,对秦惟熙低声道:“差点忘了与你说,阿烁留子一事先不要对阿馥说,宫中人多眼杂,难保不会生些是非。且她是女子,难免会难应对。”

秦惟熙闻言眸中闪过一丝疑惑,脑海中倏忽想起了那年想让他带回京城给阿馥的外敷膏贴一事,她问:“三哥,你与阿馥可是从前有些过节?”

陶青筠一怔,随后笑道:“怎么说?哪有的事。哪个胡咧咧的!”

庵堂内的悠悠诵经声再次隐隐逾墙而出。

秦惟熙望向远处的太极湖畔,好似亲眼所见那日庵堂兴建始,湖畔无数河灯随波逐流。姜元珺一身白衣,口中直念的:“秦族烁光魂兮归来,惟熙归兮。”

陶青筠一身青衣伫立在庵堂外,兀自心中感慨。只叹这世间因果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夜晚,落雨。

宋子今潜进梁家多日未搜寻到一丝有用的线索。直到那日端午佳节,梁家办起家宴,酒席过后,梁胥由家丁扶着走向书房,遇见了从外回来的梁朗。

梁胥皱着眉头,冷声问:“晗瑜,你这些日子去哪儿了?怎么不回家来?”

梁朗淡淡地神色看着自己的长兄:“兄长,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梁胥阴沉着面:“你是不是又去找罗家女了?”

梁朗闻言又抬起眸看了他一眼,转身便要往外走。梁胥在后面叫住他:“晗瑜,你且记住,倘若想要这罗聆之妹入我梁家的门,那你便脱了这梁家的姓!”

“除族谱?”梁朗顿足,回身冷冷一笑。

梁胥勃然大怒,家丁一面搀着他,一面劝和。梁胥再一声暴喝,双眼似冒火:“滚!这三块铁券寻不着,上面怪罪下来,先砍得就是你的项上人头!他日罗嵩岳若回京,他日罗家若再得了势,我梁家可再有生存之地!寻得此物,我梁家再无后顾之忧!”

铁券?宋子今隐在月色下,一片不起眼的草丛中,喃喃自语。冷不丁一抬头,却见房檐上有两道黑漆漆的身影,她再定睛一看,竟是靖宁侯府的松阳与东宫属臣阿肖。而那二人似乎早就发现了她的存在,正双手抱怀看着她。她不由一怔,随后一刻未曾耽搁,当夜在侍女们休息的偏房吹了迷香,待觉一切稳妥好,这才回了罗府。

罗聆也来了听雨轩,宋子今言:“公子。姑娘。梁家似乎一直在寻找一个铁券,好像有关于三大家。”

“铁券?”秦惟熙道。

罗聆琢磨片刻:“铁券……丹书铁券?他的意思是说我罗族,以及褚族、秦族,这三大家有丹书铁券?”

子今将今夜在梁宅听到的谈话不漏一字讲给二人听。罗聆越听面色也凝重,同样秦惟熙也如是。而后罗聆与秦惟熙对视一瞬,秦惟熙道:“阿兄,我从未见过。”她又微不可察的一叹:“何况,若真有这丹书铁券父亲又如何会自缢在养心殿。”

罗聆说:“小妹,阿兄也从未见过。阿兄即刻去信父亲问问此事。”

秦惟熙点头,又看向宋子今,二人目光一碰,便想起了那日姚子竹目光里的躲闪。子今忙道:“姚子竹!”

“我去问问这小贼!”

罗聆道:“梁胥此人性情不定,子今,你还是要尽快从中脱身。何况看那姚子竹的样子,也许只是为梁胥拿钱办事,并不知晓过多。”他又看向秦惟熙:“阿兄还是尽快将信送到父亲手中才是。”他又沉吟半晌:“但是他寻这铁券有何用?”

秦惟熙亦细想了片刻,而后目露讥讽,声音凉薄:“梁柏当年不明不白死在蓬莱,他这是怕有一日秦家有人来寻他的仇来。或者是有一日罗家会进京告御状!”

提起梁柏三人皆想到了自那日之后皆杳无音讯的木童。

子今沉思半晌:“那这梁贼口中的上头还有人,到底是什么人?”她想起那日姑娘交代她所查靖王一事,道:“难道是与靖王有关?不过我在梁家这些时日,倒是没见到这梁贼与外有过多接触,下了值便回府里。”

秦惟熙想起那日在秦家老宅褚夜宁提及靖王一事:“那日去赴会的那个男人头戴着斗笠,将帽檐压得很低,我只瞧见了亭子里那个四方脸男人的面相。”

罗聆道:“前几日我与青筠与阿珺说起过此事。先帝本有三胞弟分别为远在藩地的辽王与燕王,以及一直未曾就藩的靖王。辽王十多年前便去了,燕王倒是在藩地还算循规蹈矩。只不过这靖王先天有疾,且此人不问世事,性子极软,一心也只想吃好喝好,饱食终日,做个闲人在京师。太祖皇帝怜这幼弟体弱便一直未曾让他到藩地生活。今帝也素来有这个小叔父最为要好。”

所以这般闲云野鹤的靖王,不问世事的靖王一家,梁胥与这靖王流落在外的小孙子私联密切是要做什么?

罗聆看着秦惟熙笑了笑,再道:“但梁胥此人心思深沉不疑打草惊蛇,阿珺本欲派人手严盯孙整与梁家,但阿兄已告知他此事有夜宁一直在暗中查探。不过阿兄想,这应是能扳倒梁家的关键。”

正此时奉画撑着一把油纸伞上了木阶,她行走的速度很快且略带神色慌张地敲了敲听雨轩二楼紧闭的屋门。

“小姐,公子,是太子殿下到访。殿下不知为何从角门而来,他牵着一匹马,浑身都湿透了。阿肖也不在身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风雪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