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晋宁 > 第21章 询酒

晋宁 第21章 询酒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2 23:49:37 来源:文学城

今日早朝礼部侍郎韩安国上奏进谏,说颜君至学富五车,是天下难得的名士,是天下士子心中的敬仰所在,国子监的学生们自从知道颜大家出山来到了建宁,就一直梦寐以求能够见颜大家一面,向他讨教学问,正好国子监祭酒到了年纪将要致仕,不如就任命颜君至为新的国子监祭酒,希望延和帝能够成全太学学生的拳拳之心。

韩安国一说完,赵党一派的吏部侍郎王符冲就忍不住跳出来嘲讽,说什么“颜大家是皇后殿下亲自去蓬莱请出山任太子太傅的,太子太傅可是未来帝师,连晋宁公主都只是沾了太子的光才得以拜入门下,难道国子监的学生们也想与太子师出同门不成?”

韩安国当廷反驳王符冲,“掖庭出身的罪婢都能够受教于颜大家,为何国子监的学生就不可。”

因着颜君至多收了几个学生,早朝上又是吵得昏天黑地。

饶是赵士全定力好,出紫宸殿时也感到一阵头晕。

燕皇后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给蓬莱押送军费的队伍,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颜君至带回来,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他得重新考量帝党的实力了。

赵士全一回到府就直奔书房,他料想今日一定会有人登门同他商议此事。

未曾想有人先他一步到了书房,是他的妻子杜氏。

书房重地,没有赵士全的应允,府中谁都进不去,因而杜氏也只是站在廊下等他。

杜夫人见到他,不慌不忙地迎上来,“郎君,妾身恭候多时。”

赵士全稍一思索便知杜氏为何而来,他不冷不热地开口,“若有事让婢女过来报一声便是,何必自己站在廊下吹了这么久的风。”

杜夫人面色不改,她嫁与赵士全多年,二人相敬如宾,相处和谐,她多少是了解赵士全的,赵士全厌恶内宅的心机与手段,她此番来的确有事,与其遮遮掩掩,不如直言道明,“妾有一重要之事想同郎君商议。”

赵士全斩钉截铁,“不可。”

是预想之中的答案,杜夫人面上并不见失望,而是无奈地开口,“妾也知此事极为难办,只是三娘缠妾,定要妾来同郎君说一说,妾无奈才在此等候,眼下郎君也明示了不可,妾这就回去断了三娘的念头。”

杜夫人转身离开之际,赵士全叫住了她。

“郎君还有何叮嘱?”杜氏问。

既说到这个,赵士全决定多说几句,这么多年除了赵惊玥是他亲自照料,内宅之事全靠杜氏操持,念在这份苦劳上,他觉得方才拒绝得太直接,拂了杜氏这个主母的颜面,便缓和了语气,“廊下风大,进书房说吧。”

进了书房,赵士全解下襆头放在一旁,顺手瞧了一眼白瓷缸,又往里撒了点鱼食,杜夫人见了忍不住赞叹,“郎君这缸里的鱼养得真好。”

赵士全面露笑意,请杜夫人落座,而后才开口,“别学那张氏,赵氏女不为皇家妾。”

杜夫人闻言露出了错愕的神色,“皇家妾?”

“以赵氏的名望地位,吾女的确当得太子妃,可,吾女也不会是太子妃。”赵士全将话挑明,“谢宜带领下的谢家不会掺和到这些事中,谢咏絮拜入颜君至门下,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此举只是为了颜君至的学问,不为其他。谢家一向中立,谢氏女断然不会入东宫,而真要从几家中选出一个太子妃的话,只会是谢氏女,世家不成文的规矩在那里,为了制衡,陛下也不会让其他世家女入主东宫,所以吾女若要入东宫,只会是侧妃,”说到此处,赵士全给杜夫人斟了一杯茶,“张氏女的下场看到了?”

杜夫人眉心不易察觉地一颤,她听见赵士全接着道,“无论如何都要让三娘,不止三娘,要让赵氏女都灭了那样的心思,有赵氏的门楣在,她们的婚嫁断然不会差。”

这算是赵士全的承诺了。

杜夫人心下一松,三娘所提之事她是动心的,可听了赵士全一言,她就知其中没有那么简单,既是浑水,何必去蹚,可以为妻,为何要为妾。

“是,妾明白了。”

杜氏刚离去,赵士全等的人就陆续到来。

最先来的是张阜年,一打进门他就一口一个“谢咏絮”,赵士全听得烦了,但又不想一个一个解释,干脆等人全部到齐再开口。

“玥娘不入东宫。”

“那……”

“其他的也不入东宫。”

“可谢宜破例同陛下做了交易,让谢咏絮与太子成为同门,我们不出手不就失去了机会吗?”

“谢宜同陛下做了交易?”赵士全微微勾起唇角,“你看见了?”

“那不然陛下如何会同意谢咏絮拜入颜君至门下?陛下难道不知开了这个头,会有许多家都会打上这个主意?”

赵士全看了说话的人一眼,“你家有女,你不妨试一试。”

这人以为得了赵士全的应允,正要高兴,却又听赵士全说,“颜君至此人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你真当谢宜同陛下说一说,拿什么换一换,陛下再去同颜君至说一说,颜君至就收了谢咏絮?是否想得过于简单?”

屋内人面面相觑。

“若不是如此,那陛下为何破例?”张阜年问。

“自是为了让诸多将颜门弟子当成登天梯的人好好看一看,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他颜君至的学生。”赵士全点拨道,“开此例,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死心。”

众人差点忘了,谢咏絮还有个“建宁双姝”的名号在身上。

八岁的谢咏絮在上巳节千诗宴上以一篇《江南赋》在一众世家子女中夺得魁首,此后每逢此宴,魁首必属属谢咏絮。虽然坊间隐约有谢咏絮行为举止放浪不羁的传闻,但她的才华却是实打实地有目共睹。

惊才绝艳至此,世家少有。

“不知诸位认为是安守本分的好,还是让自家女儿从颜君至口中得一句‘朽木不可雕’亦或是‘才逊谢氏女’的好?”赵士全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当然,这只是赵某一家之见,赵某也是好心提醒各位不要坑害了自己女儿罢了,若诸位仍有同谢氏女一较高下的雄心壮志,就当赵某没说过此话。”

赵士全是赵党的领袖,他这般说,还有谁敢不识趣?

还真有。

张阜年灵光一闪,“我说大舅哥,谢咏絮是‘建宁双姝’,我们玥娘不也是吗?别人或许不行,但是承大舅哥亲自教导的玥娘一定行!”

“你想让玥娘去试一试?”赵士全冷了目光。

张阜年恍若未觉,“我知大舅哥舍不得玥娘,可若玥娘能得一个颜门弟子的身份,那日后可就不同凡响了……”

“我赵士全的长女,生来就与众不同,无需其他任何身份锦上添花!”赵士全全然不顾还当着众人,严厉地警告张阜年,“不要打玥娘的主意。”

张阜年好歹是六部尚书之一,赵士全在一众臣子面前这般斥责警告,他顿时脸上就挂不住了。

周围都是人精,一见气氛不对,急忙岔开话题,“右仆射,臣下有一事不明,您说皇后殿下如何躲过我们的眼线混进去蓬莱的队伍里的?”

赵士全顺着台阶下,“这才是我们今日需要仔细谈论之处。”

张阜年还是能够沉得住气,一改不悦之色,配合着移开了话头。

颜君至的授课之道着实是一股清流,不以传为主,而以导为要,他这种灵活的教授之道很得他新学生们的心,加之他经历丰富,早年走南闯北,又在永隆年间形势复杂的官场浸淫,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

颜君至的学问不仅仅是从书上读来的,还有他的师父带着他和他师兄一脚一脚踩出来的。

后来虽在山中隐居,但他从未放弃观览天下大局,恰恰因为他身在局外,故而在许多事上反而能够看到全局。

他讲得同萧季绾他们之前学的相似,又不一样。

颜君至并不会说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只告诉他们无论学什么,怎么学,都要守住本心。

就比如谢咏絮对酿酒一道甚为感兴趣,当她提出想向颜君至请教酿酒之法时,颜君至并未斥责她玩物丧志,而是切切实实带着他们五个酿了一回酒。从酒曲、原料、器皿的选择到炮制酿造,他将整个过程事无巨细地展现给他们看,末了,萧季绾以为颜君至会让他们说一说酿酒的体会啥的,但是没有。

结束后颜君至捶了捶自己酸痛的胳膊,指着埋酒的地方告诉他们,“这酒需要时间,耐心等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又交代了一些需要注意之处就下学了。

萧季绾他们下学了,但是萧季钧还不成。

他下午还有两个时辰的课,颜君至会单独教他些别的,也就是储君该学的。

单独授课时,萧季钧忍不住好奇,询问颜君至,“老师为何要教我们酿酒?”

“有人想学便教了,”颜君至笑着回答,“殿下为何这般问?”

“因为,似乎与学问无关。”

颜君至摇了摇头,“天下万事都是学问。”

“学生愚钝。”萧季钧躬身请教。

“殿下一定要问的话,我想反问殿下,今日酿酒,那酿酒所用的粮食是什么米?产自南方还是北方?一石价钱几何?这钱里头,有多少会到种地的百姓手中,有多少会流入米商之手,又有多少是路途运输的耗费?这样的粮食,大晋一岁能产多少?能养活多少的人口?还有我们今日用来封存酒的陶罐,它用什么土烧制?除了用来存酒还能用来做什么?还有公主酿酒之时用来绑袖子的袖带是什么制成?产自何处?产量多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萧季钧被问住了。

“若当真要认真地论起来,一食一用,皆是民生。”

萧季钧好像明白了,又好像不太明白。

“殿下身份使然,自启蒙以来所读之书所作学问,都有一个非常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好储君,殿下心中枷锁太重,一叶障目了。”

“太祖皇帝曾言‘君舟民水’,学生以为早就将这四个字参透,如今方知所谓参透不过空中楼阁,”萧季钧郑重地行了一礼,“谢先生点拨。”

注释:

【1】:出自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询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