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金海棠 > 第12章 梁城旧梦

金海棠 第12章 梁城旧梦

作者:于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25 10:18:30 来源:文学城

声音在身后响起,熟悉又久违,她记得,开宝寺曾有一位主持,法号慧真。

老和尚一声叫唤令卫曦猛的回首,可是身后明明空无一人,目之所及,皆是荒凉,连这春风,都带着几分寒意。

可呼唤声,她听得很是真切。

卫曦咽了一口唾沫站在铁塔下环顾四周,突然背后一凉,忽觉一丝诡异,“谁?”

但任她如何询问,回应她的,只有耳畔呼啸的风声。

紧接着,一声沉长的钟声从山中传出,惊飞了林中的乌鸦。

乌鸦四散,钟声入耳,卫曦抬起手紧紧抱住自己的头,脑袋再次传来一阵撕裂之痛,如同被电击一般让她难以忍耐。

梦里的场景再次涌现,铁塔变成了福胜木塔,周围也不再荒芜,无数张没有面皮的脸站在她的眼前呼唤,“陛下。”

“官家。”

“六郎。”

“六哥…”

“六哥你怎么了?”

“舅舅,舅舅,陪我放风筝。”

除了大人,还有几个小孩子拉扯着她的衣袖撒娇。

卫曦走到塔边,忽然感到全身无力,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她抬起手撑在墙上。

便是这一次触摸,梦里的场景突然变得无比真实。

她睁开眼时,旁侧的铁塔真的变成了一座高耸的木塔,周围的环境也变成了一座禅院,禅院周围还有数座供奉佛陀的大殿,寺庙林立在山间,钟声悠扬,香火不断。

卫曦站在原地,大睁着眼睛不敢相信道:“原来旧东京四大名寺之一的开宝寺,是如此的繁华。”

“六哥。”

“六哥。”

这一声声熟悉的呼唤,使卫曦楞在原地不知所措。

这一次进入梦境,她已是去过了稷下学宫的藏书阁,在短短几天里就翻阅完了卫宋一朝的史书,除了妻子与母亲,能与她如此亲密之人,这世上恐怕只有一人了,“圣祖皇帝的同胞姊姊,康宁公主么?”

卫曦清楚的记得,在野史中记载着圣祖皇帝乃庶出皇子,皇帝六子,圣祖既非嫡也非长,凭借着足智多谋在与诸兄争斗中胜出,其中亲姐姐的丈夫便是她暗中支持者之一。

圣祖皇帝自幼所受之苦,不仅野史中有载,就连史官编纂的正史中也写了不少。

卫曦摸着福胜塔的棱角,手中一阵冰凉,又恢复了现实的触感,那旧时的繁华已作恒古,如今所摸才是真实之物。

“阅尽史书杂谈,纵观你的一生,非悲即苦。”寻常人只知圣祖皇帝治世之功,而卫曦却觉得,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苦字能够诠释圣祖的一生。

“世人知道圣祖,却不知先有宪宗,父不慈子不孝,生前与妻猜忌利用,至死都不知其心。”卫曦悲叹,“仁孝章德皇后之心如你,可惜,你却看不到,不是苦,又是什么。”

卫曦自言自语的说着,而后眼泪竟不自觉的流了下来,她摸了摸自己的心口,看着不停颤抖的手,那泪水顺着脸颊流到了掌心,她不明白,颤道:“为什么我会感到如此的痛苦呢,仿佛如同自己身临其境一般。”

这种苦,源于内心深处,痛,非皮肉之痛,而是心酸带来的苦涩之感,如蚁滋咬。

世人只看到了圣祖皇帝亲手缔造了一个享誉天下的太平盛世,却没有看到这背后的付出与艰辛。

大臣的劝阻,朝堂上的争辩,都化作了心疾,这也是圣祖不长寿的原因之一。

卫曦轻呼了一口气,眼前又重归了一片荒凉,“这究竟是梦境,还是记忆。”

卫曦环顾四周,实难与千年之前的样子联想在一起,“如果是梦,我为何会频繁梦到这样的场景呢,”梦里的东西是她从未接触过的,可查阅史书,发现又能与一些记载对上,“如果是记忆,我为何会有千年前的记忆,我是谁?”

她匪夷所思的站在原地,想到了一个不可能的答案,“圣祖皇帝都死了近千年,怎么可能呢。”

卫曦的困惑再次涌出,回首看了一眼身后的铁塔,十分虔诚的合手鞠了一躬,“佛生无量,愿佑天下太平。”

是夜,梁城内亮起万家灯火,这里虽不富庶,但百姓安居乐业,少了许多争斗与心计。

入夜的梁城与白日如同两座城市,千年来,似乎夜市从未断过。

或许,只有在夜晚的时候,才能看到旧时东京的热闹,经过一代代传承,这些记忆并没有像这座城的建筑一样淹没在历史的洪荒之中。

百戏五花八门,而皮影与戏曲则大多都是在讲述卫宋朝的事迹,其中的故事多与圣祖相关。

说书人敲响镇尺,手持折扇,侃侃而谈道:

“圣祖以仁孝治理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君父,爱民如子,然对待其亲子,却不禁让人感叹。”

“传闻言,仁宗皇帝因父子不和,而反对其父之政,登基后为反对改革的守旧派所拥护,与新政抗衡,群臣定谥号时,默许以圣祖功过参半初定庙号为宪宗,后因仁孝章德皇后巧借庙号一事,除尽了守旧派,这才保全了圣祖的新政。”

“作为独子,且为皇后嫡出子嗣,圣祖独爱发妻,本该爱屋及乌,然却恰恰相反,对独子之淡漠,尚不如养女十分之一,这才最终导致了父子反目。”

“后世野史便有推断,仁宗非圣祖之子,圣祖独爱发妻,何止一子,唯可能便是皇后无法生育,仁宗为抱养的宗子,故不宠爱,只以储君之责为要求。”

卫曦坐在台下听书,摩挲着光滑的下巴,喃喃自语道:“我倒是忘了,圣祖之后,仁孝章德皇后独自一人扶持了后世两代帝王。”

“仁孝章德皇后萧氏,名幼清,乃史书中第一位开始留名于玉牒中的皇后,出身将门,为开国元勋隆德开国公萧怀德之孙,幼聪慧,善谋略,正因圣祖有此皇后,才没有断送一手打造的盛世与新朝,而至于仁宗皇帝,后世褒贬不一,史书记载也极短,唯开赦旧臣与贱民之政而获仁宗庙号,此外再无功绩,正史之载多为圣祖的乾元盛世与宣宗之治论道,后人称为乾宣盛世,而宣宗之治的光耀功绩,多为在位期间临朝听政的仁孝章德皇后所创,故史书对于仁孝章德皇后的评价极高。”

听完一段说书人的叙述,卫曦起身,相较于白天的冷清,夜晚就要热闹的多,街道各市都有流传了上千年之久的百戏,还有皮影戏,与卫宋中期时出现的戏曲。

戏台上盛装打扮的戏子也在演绎着帝后的爱情,与说书人不同的是,她们从从戏腔与肢体动作像看客展示那一段历史。

可无论是说书还是戏曲还是皮影戏,故事的最终,都是以圣祖皇帝先离世而悲惨结尾。

“官家。”

哭声笼罩在戏台周围,看戏的宾客在演绎圣祖离世这一段时,无不潸然泪下。

戏台上的“仁孝章德皇后”怀抱一只铜炉,声泪俱下,“六郎,你何忍独留妾身一人在世。”

说罢,戏子睁眼,目光坚决的转身抽出一柄宝剑置于脖颈前,“黄泉路上,妾身知你怕黑。”

“圣人。”

“嬢嬢。”

就在看客提心吊胆之时,便有太监与公主跪于身前相劝,仁孝章德皇后瞥了一眼,终是将手中利剑放了下来,颤抖着身心苦涩道:“大业未成,可怜我,想随心都不能。”

众人唏嘘,纷纷感叹道:“圣祖皇帝临终托付,将国家大权悉数交予,打破祖制,可见对发妻的信任,可见情深。”

“有吕后为鉴,历代皇帝无不防范女人干政,唯到圣祖这里,防子却不防妻,其思想,让人难以捉摸啊。”

“圣祖皇帝乃是高见,知其子无堪大用,若交接大权,这盛世与新政还能延续么,唯有妻子才能成就这番丰功伟业。”

“本是一场政治联姻,没想到却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

听着众人的感慨,卫曦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潸然泪下,那一段死别存在于她的脑海中,远比戏曲演绎的要更加悲惨,戏子无法体会那种失去超越生死之爱的感受,自然也无法演绎出悲情。

卫曦清楚的记得,一向傲骨凌云的仁孝章德皇后在圣祖逝世那一日犹如洪水决堤,其苦其痛,唯有她自己可知,可却因为临终托付,她不得不强忍悲痛主持大局。

皇帝的丧事由她一手操办,就连更衣入殓也是她亲手,只是不知为何,梦境到这一刻就从她脑海里中止消散。

卫曦长叹了一口气,“于圣祖而言,江山是责任,妻子才是全部,但于仁孝章德皇后而言,圣祖又何尝不是她的全部呢。”

卫曦低下头,心生一阵感慨,“我这是怎么了,我明明…不懂这些的啊。”

遥想自己的家庭,父母并不相爱,故自己诞生之后,母亲对自己异常冷淡,成年后她便离开家独自出来闯荡了,二十多年来,她一直不懂情爱,也不相信。

“帝后之间的感情为人传颂,却也是经过了百般猜忌与相互利用,让帝王以死明志诉钟情,这个萧皇后,究竟是何许人也?”卫曦皱起眉头,“宗庙被毁,我又要去何处寻找呢,这个梦,何时才能到头。”

‘圣祖文武双全,极善书道,于画作上更是一绝,也有不少御作流传下来,如今应都在四大家族手中。’卫曦忽然想到了饭店掌柜说过的话。

“圣祖的画从未露面于世,四大家族…”卫曦有些犹豫,随后起身回到了暂居的旅舍。

四大家族乃宁国朝廷之柱,势力庞大,想要探入绝非易事,卫曦拿起一盏烛灯放在桌上,提笔写道:

棠,为解我心中之获,故想求卿一事,圣祖擅文墨,必有书画传于后世,闻广安卫氏一族有藏书密阁,看守严密,外人不得入,遂想求助于卿,望能寻得画作,以我解心中之疑,不胜感激。

------------------------------

密闭的房间里,神秘人将书信点燃扔进了香炉中,随后拿起桌上的银色面具戴上,起身推门而出,跨上一匹黑色的骏马,伴着月色消失在林间的官道上。

关于仁宗,因为他的上下都比他厉害,所以这种会被历史忽略,谈论的也就少了。

六哥上一世过得好苦哦~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梁城旧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