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桀缘 > 第52章 林记小馆

桀缘 第52章 林记小馆

作者:十三东_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21:02:38 来源:文学城

校门口的空气仿佛凝滞了几秒。

林秋红看着眼前这个目光如炬、沉稳得不像高中生的少年,心头那股被冒犯的怒意竟被一股莫名的震慑力硬生生压了下去。

那双眼睛太清澈,也太坚定,带着一种洞悉人心、掌控全局的冷静,让她这个饱经世故的成年人都感到一丝心悸,这就是徐捷的强大之处。

她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有些慌乱地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打,然后递到徐捷眼前:

【我知道了,会认真考虑的。不过你们学生还是要以读书为主,别一天瞎操心大人的事。大人自有大人的办法。】

文字看似平静,却带着一种长辈的叮嘱和不易察觉的软化。她接过林秋红手里的空饭桶,深深看了徐捷一眼,转身离开了。

回程的路上,她脑子里不断回放着徐捷刚才的眼神和姿态,那份远超年龄的沉稳和谈判时的压迫感,让她心惊之余,也忍不住感叹:这孩子,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气场和手段,假以时日,必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林秋红心中翻涌。

她感到难为情,甚至有些羞愧,竟要接受一个孩子的救济。但现实的重担又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徐捷的提议,像黑暗中递来的一根结实的绳索,是眼下唯一能真正解决家庭困境、改变命运的可能。

她内心深处,那份不甘于现状、渴望改变的火焰,被徐捷这剂猛药彻底点燃了。她真的很想试试!只是用孩子的钱?这让她一个成年人的自尊心备受煎熬。

校门口,林晟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又转头看向身边的徐捷。

夕阳的金辉勾勒出少年挺拔的侧影,那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担当,让林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和依赖感。刚才徐捷面对母亲怒意时的从容不迫,那份掌控局面的气场,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走吧,”徐捷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回去还能眯会儿午觉。”

林晟这才从恍惚中回神,讷讷地应道:“嗯…走。”两人并肩走回宿舍楼,一路沉默,各怀心事。

林秋红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今天一整天,她干活都心不在焉,徐捷的话和那枚沉甸甸的钥匙像魔咒一样萦绕在心头。她倒在老旧的沙发上,像烙饼一样翻来覆去,内心的挣扎几乎要将她撕裂。

接受?还是拒绝?

自尊?还是现实?

面子?还是儿子和未来的希望?

无数个念头在她脑海里激烈交战。最终,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徐捷那份心意的珍视,压倒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她猛地坐起身,眼神变得坚定。

‘不能让那孩子的钱打了水漂!’这个念头无比清晰。她深知挣钱的不易,每一分钱都浸透着汗水。更何况是一个陌生的未成年人,这份情意太重,她无法心安理得地辜负。

‘就当是借的!拼了命也要尽快还上!’她对自己说。眼下,除了硬着头皮抓住这根救命稻草,赌上这一把,似乎真的别无选择了。

晚上,林晟刚洗漱完爬上床,手机就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信息。他看完,眼睛瞬间亮了,立刻转头对书桌前的徐捷说:“我妈…她同意了!她说…谢谢你的心意,钱就当是我们借的,一定会还!”

徐捷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但眼神很快又凝重起来:“同意了就好。不过,林晟,在那种偏僻的小巷开店,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有热情不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他说着,从书包里郑重地拿出一个厚厚的硬壳笔记本,封面是简洁的黑色。“明天把这个带给阿姨。”徐捷起身,将笔记本递给林晟,“里面是我整理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帮上忙,仅供参考。”

林晟接过笔记本,觉得封面有些眼熟,这不就是徐捷这两天一直单挑夜灯坐在书桌前伏案疾书、神神秘秘的那本吗?他好奇地翻开,里面的内容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的文字铺满了纸张:

市场分析、经营策略、开业筹备、运营计划、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预案……

林晟看得目瞪口呆,这哪是一点意见?这简直是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他回想起昨晚徐捷在书桌前专注的身影,灯光下笔尖沙沙作响,原来就是在写这个。

短短两天时间,竟能整理出如此专业、细致的内容,林晟看向徐捷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和由衷的佩服。

“前面几页是试营业一周的具体计划,”徐捷指着笔记本,“让阿姨务必按照这个走,严格控制成本和反馈。如果效果不理想,我们再集中讨论整改。”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郑重,“还有,一定要告诉阿姨:万事开头难。做生意,尤其是餐饮,急不得。心要定,步子要稳。一步一步走扎实了,口碑积累起来,生意自然会慢慢做大。心浮气躁是大忌。”

这一番话,听得林晟似懂非懂,但那股沉稳的力量感和清晰的条理性,让他对徐捷的强大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已经远超一个高中生的范畴了。

第二天中午,林晟在校门口栏杆处,将徐捷沉甸甸的笔记本和那枚象征着机会与压力的钥匙,郑重地交到了母亲手中。他手舞足蹈,恨不得把徐捷昨晚交代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都复述给母亲听。

林秋红接过笔记本,先是有些疑惑,但当她翻开,看到里面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规划时,沧桑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惊讶的光芒,她快速地翻阅着,尤其看到成本核算表和试营业计划时,手指微微颤抖,忍不住对着儿子竖起了大拇指,用口型无声地赞叹:‘这小子…真厉害!’

【妈,徐捷说了,前面一周最关键,一定要按计划来!还有,他说做生意不能急,要心平气和…】林晟还在不放心地叮嘱。

林秋红笑着拍了拍儿子的手背,比划着:【好了好了,妈知道了!你们俩就安心读书吧,别瞎操心了!】她收起笔记本和钥匙,提着饭桶,带着满心的震撼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转身离开了。

只是脚步,比往日轻快了许多。

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路边找了个安静的长椅坐下,再次翻开那本笔记,仔仔细细地研读起来。越看,她心里越是惊叹。成本控制、风险预估、推广策略,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如此周到,连可能遇到的困难都列出了应对预案。

那份超越年龄的缜密和用心,让她眼眶发热。

做的这么细心真是难为那孩子的一片苦心了,她心里默默念着,合上笔记,深吸一口气,朝着那条改变命运的小巷走去。

当她来到那间小小的门面前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彻底愣住了。

原本冷清的小巷,此刻竟热闹非凡,平时受过她娘俩恩惠的街坊邻居们,像约好了似的,都聚在了这里。

一张张熟悉而慈祥的面孔,带着自家的扫帚、抹布、水桶,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小林!你来啦!”李老头咧着没几颗牙的嘴,笑呵呵地迎上来,口齿不太伶俐但中气十足,“听说你要开店,我们这些老骨头都来搭把手!别嫌我们慢啊!有啥活儿尽管吩咐!”他拍着胸脯,精神头十足。

孙老太太在后面笑着拍了他一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指了指林秋红:“朝这儿说!小林听不见!”

李老头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赶紧掏出他那部老旧的智能手机,凑近话筒,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大声说道:“小林!有啥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别看我们老,心不老,干活儿不比年轻人差!”语音识别转出的文字虽然有些错别字,但意思清晰明了。

林秋红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字,又看着眼前这群自发来帮忙、笑容满面的老人,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想说谢谢,喉咙却像被堵住,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激动音节,泪水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

“哎哟,哭啥呀!好事儿!”赵老太连忙上前,用粗糙却温暖的手握住林秋红的手,轻轻拍着。

孙老太太也凑过来,拿着手机恳切地说:“小林啊,还有件事儿。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在家待业好久了,听说你要开店,他想来你这儿帮忙,你看行不行?工钱你看着给,让他有个事儿做就行!”

林秋红看着孙老太太期待的眼神,又看看周围热心的邻居们,用力地点着头,眼泪流得更凶了。

她接过手机,飞快地打字,然后点开语音朗读功能,一个清晰的电子女声响起::“当然可以!孙姨,太谢谢您了!我正愁不知道去哪儿招人呢!您儿子能来,真是帮大忙了!谢谢大家!真的太谢谢大家了!”

赵老太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慢慢说:“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这些年吃了多少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下好了,老天开眼,总算盼到个好奔头了!”这话像暖流,熨帖着林秋红的心,让她泣不成声。老头老太太们连忙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安慰着。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摩托车的轰鸣。一个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停下车,正是以前林晟帮他解过围、在菜市场摆摊的菜老板王哥。

他利落地从车上搬下几筐新鲜水灵的蔬菜,大声道:“林姐!开业大吉啊!我也不知道能帮啥,这些菜你先拿去用!自家地里刚摘的,新鲜着呢!”他又从车后座拎下一个沉甸甸的大塑料袋,“还有这些!油盐酱醋花椒辣椒,隔壁副食店的张嫂子托我捎来的!她说店里忙走不开,祝你生意兴隆!她可说了,每次路过你家楼下,闻到那香味儿,馋虫都能勾出来!信你手艺!”

卫生被邻里们打扫得一尘不染,新鲜的食材和调料堆满了角落的小厨房。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小店和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股巨大的暖流将林秋红紧紧包围。

这份沉甸甸的情谊,让她觉得再多的语言都苍白。

她抹了把眼泪,系上围裙,走进了那个被大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小厨房。就用王哥带来的新鲜蔬菜和张嫂子的调料,她要为这些雪中送炭的恩人们,做一顿最用心的晚饭。

小小的店面里,第一次飘起了温暖的饭菜香和热闹的人声。

林秋红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端上临时拼凑起来的桌子。她拿起手机,点开语音助手,充满感激的声音在小小的空间里回荡:“我也没有什么能报答大家的东西,只有这点厨艺了。大家今晚一定要吃好,吃开心!”

“哎呀!香!太香了!”

“这手艺,绝了!比大饭店的还好吃!”

“就是!这味道,肯定能火!生意绝对红火!” 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菜肴,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位姓刘的大妈夹了块红烧肉,满足地咂咂嘴,问道:“小林啊,店还没起名字吧?得起个响亮又好记的名儿啊!你说叫啥好?”

林秋红仔细看着她的口型,明白了意思。她环顾了一下这个由邻里温情托起的小店,又看了看手中那本承载着少年心意的笔记本,眼神温柔而坚定。

她在手机上打下四个字,点开朗读:“我喜欢简单点。就叫林记小馆吧。”

“林记小馆…好!简单大气!”李老头第一个赞成,他不知从哪儿摸出一小瓶自酿的米酒,给几个老伙计倒上,颤巍巍地举起小酒杯,红光满面地提议:“来!为咱们的林记小馆!干一杯!祝小林生意兴隆,开业大吉!”

“干杯!”

“生意兴隆!”

“开业大吉!”

小小的“林记小馆”里,酒杯碰撞声、祝福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这顿简陋却无比温馨的开火饭,为“林记小馆”的启程,奏响了温暖的序曲。

晚上回到宿舍,林晟就收到了母亲发来的信息和几张照片,焕然一新的小店、忙碌的邻里、丰盛的饭菜,还有大家举杯欢笑的瞬间。信息里说小店有了名字,一切顺利,让他们安心学习。

林晟兴奋地把手机递给徐捷看。徐捷看着照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但随即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这只是第一步,林晟。现在高兴还太早,我们得定个切实可行的初期目标。”

“目标?你说!”林晟立刻坐直身体,像个等待军令的士兵。

徐捷拿出自己的平板电脑,调出他整理的数

据和分析图:“你看。小店的位置是硬伤,巷子深,天然客流少。才开张,知名度为零,资源也有限。我们初期的主攻目标,必须是离得最近、需求最稳定的学校!”他指着图表上学校食堂满意度极低的调研数据,“食堂的饭菜,你懂的。学生们肯定有改善伙食的需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在学生群体里,把‘林记小馆’的口碑做起来!用味道和性价比积累第一批忠实顾客,这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林晟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字,只觉得头大,只能连连点头:“对对对,你说得对!那…具体怎么弄?怎么让学校里的人知道?”

“宣传是关键。”徐捷的手指在平板上滑动,“常规的传单效果有限。我们需要一个能快速打入学生内部、有影响力的人。”他顿了顿,目光和林晟在空中交汇,两人异口同声:“赵磊!”

没错!赵磊,那个虽然学习不咋地,但人缘好到爆棚、三教九流都混个脸熟的“万金油”!靠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和在学校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由他去宣传推荐,效果绝对事半功倍!很多同学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会愿意去尝试一下。

“擒贼先擒王,先从学生群体突破。”徐捷总结道,“另外,光靠堂食不够。我研究了一下,现在外卖需求很大,尤其是附近的上班族。开通外卖,是拓展客源、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他在平板上调出几个主流外卖平台的界面,“这个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让阿姨熟悉操作流程。不过,前提是堂食的出品和流程先稳定下来。”

林晟听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行!没问题!我待会儿就给磊子打电话!外卖的事,我周末回去就跟我妈说,让她学!”

徐捷补充道:“还有人手。孙姨的儿子如果能来帮忙是好事,但初期可能还不够。最好再招一个手脚麻利、靠谱点的帮手,负责点单、打包、送送附近的外卖。工资可以谈,但人一定要可靠。”他考虑得非常周全。

林晟用力点头:“明白!”

说干就干。林晟瞅准了宿管李老头查房的间隙,拿着手机溜进了厕所,关上门,拨通了赵磊的电话。

“喂?晟哥?咋啦?这个点打电话?”赵磊那边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和含糊不清的声音,显然在刷牙。

“你先刷,刷完了赶紧回我,有大事找你帮忙!”林晟压低声音。

很快,赵磊的电话回了过来。林晟言简意赅地把需要他在学校帮忙宣传“林记小馆”的事情说了,特别强调了位置、特色和初期优惠。

电话那头,赵磊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声音充满了自信和义气:“晟哥,这小事儿包我身上,明天就等着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