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江水为誓 > 第2章 无声的信与旧日的痕

江水为誓 第2章 无声的信与旧日的痕

作者:听涛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0:32:47 来源:文学城

灵堂内,线香的青烟笔直上升,在触及悬垂的白幡时倏然散开,如同此刻堂下无法凝聚的人心。沈老爷的黑漆楠木棺椁静置堂上,木质幽暗的光泽映着两侧长明烛跳跃的火苗,将那遗像上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映照得忽明忽暗,仿佛仍在审视着这他一手建立的家族与商号,以及灵前这群心思各异的至亲与下属。

沈清辞直直跪在蒲团上,一身孝服如雪,更衬得她面容苍白,唯有一截背脊挺得笔直,似风中青竹,宁折不弯。寒意自青石地板缝隙间丝丝缕缕渗入,缠绕上她的膝踝,却远不及此刻堂下投来的某些目光冰冷刺骨。那些目光里,有怜悯,有审视,有轻蔑,更有毫不掩饰的野心与算计,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试图将她这未亡人之女紧紧束缚。

堂内寂静,只闻烛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这寂静,比方才的喧闹更令人窒息。

“清辞侄女,” 二叔沈砚耕终于打破了这令人难堪的沉默。他声音带着刻意拉长的悲恸与一种自以为是的沉稳,上前一步,身形在烛光下投下一道压迫的影子,“大哥走得突然,我等皆是心如刀割,恨不能以身相代。只是……唉,‘锦绣航’非是寻常铺面,漕运之上,牵涉官、帮、民三方,关系错综复杂,可谓风急浪险!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常年居于深闺,如何应对得了那些积年的老吏、江湖的莽汉?依祖宗规矩,内外有别,男主外,女主内,这掌家之权,理应由我暂代,这也是为了沈家大局着想。待你几位堂弟历练有成,再……”

他话语恰到好处地顿住,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身旁几位或面露期许、或眼神怯懦的年轻子弟,那未尽之言昭然若揭——女儿身,便是原罪,是横亘在她与家族权柄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

族中最为年长的三叔公,须发皆白,此刻也拄着黄花梨拐杖,在地上不轻不重地顿了顿。他浑浊的眼珠在深陷的眼窝里动了动,缓缓颔首,声音苍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砚耕所言,句句在理,皆是老成持重之见。清辞啊,你的孝心,我等皆知,天地可鉴。但家族营生,非同小可,关乎上下数百口人的生计命脉。女子抛头露面,操持此等贱业,终非长久之计,更有损我沈家累世清誉,让外人看了笑话。” 他尾音拖长,带着一种定论的意味。

几位站在后排的管事、掌柜们,此刻更是低头垂手,姿态恭谨,目光却如同游弋的鱼,在沈清辞单薄的身影与沈砚耕志在必得的面容之间微妙地来回,心中各自盘算着利弊,衡量着未来的风向。

门帘之外,缝隙之间。

丫鬟翠珠几乎将整个身子都贴在了冰冷的门板上,紧紧攥着衣角,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像带着倒刺的鞭子,一下下抽在她的心尖上。她不懂那些大道理,什么漕运、什么规矩,她只晓得,里面那些平日里和颜悦色的老爷、叔公们,此刻正在联手欺负她家刚刚丧父、无依无靠的小姐。风雪夜的寒气仿佛钻过了厚实的门帘缝隙,缠绕上她的四肢百骸,让她牙齿都忍不住有些打颤,却死死咬住下唇,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灵堂中央,孤影应对。

沈清辞缓缓起身,转向众人。孝服的宽大衣袖随着她的动作垂落,露出她纤细而苍白的手腕。她的面容在跳跃的烛光下静默如玉,不见悲喜,唯有眼底深处,一点寒星似的亮光,刺破那层看似柔弱的表象,锐利得惊人。

“二叔,三叔公,各位长辈,管事。”她声音清晰,不高,却似一柄薄而利的玉刀,瞬间割裂了灵堂内所有压抑的嘈杂与窃语,“父亲临终前,意识清明之时,曾单独留下两样物件,亲手交托于我,嘱我于此时此地,呈与诸位一观。”

她从宽大的孝服袖中,不疾不徐地取出两样东西——一封以火漆严密封缄的信函,封面上是沈老爷特有的、风骨嶙峋的瘦金体墨迹;另一本,则是边缘磨损、纸张泛黄、隐约可见内里密密麻麻墨迹的蓝皮旧账册。

她先拿起那本账册,动作沉稳地翻开。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在寂静的灵堂里被无限放大。她的指尖,精准地点向其中几处被朱笔醒目圈注之处,目光平静地迎向沈砚耕。

“去岁三月,二叔经手的那批自湖州购入的上等生丝,账面最终记为亏损八百两。然则,”她话音微顿,目光如锥,直刺对方骤然缩紧的瞳孔,“实则,因验货时疏忽,未能察觉丝品内里已有潮损,运抵京城后,被苏州织造局派驻的官员验出,当场拒收,全额退回。后续的打点关节、折价处理给零散商户,一系列手尾,实际亏空高达一千五百两。这笔七百两的巨额差额,是父亲事后知晓,动用了‘锦绣航’漕运账上的公积银,未曾声张,悄悄为您补上的。此事,漕帮负责押运的赵把头、账房齐先生,皆可作证。不知二叔,是贵人事忙,忘了?还是觉得,父亲已去,此事便可随棺椁一同深埋地下?”

沈砚耕面上的血色如同潮水般褪去,嘴唇不受控制地嚅动了几下,想辩解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任何声音。那账册上的朱红印记,此刻看来,宛如一道道淋漓的鲜血,指控着他的失职与不堪。

沈清辞的目光已平静移开,落在一个站在沈砚耕身后、眼神躲闪、身着锦缎长衫的青年身上。“去年岁末,利用旧关系从盐运司换来的那批紧俏盐引,账面最终盈利三千两。然则,”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洞穿一切的了然,“利用官价与市价之间的巨额差额,其中有一千二百两现银,交割之后,未曾入库,亦无任何支取记录。三堂兄,此事,需要侄女在此刻,当着各位族老与管事的面,详细禀明其具体去向,以及……最终落在了城南哪座藏娇的金屋,还是城西新开的赌坊账上吗?”

那被点名的锦衣青年脸色“唰”地一下惨白如纸,额角瞬间沁出密密麻麻的冷汗,慌忙低下头去,身子几不可察地微微颤抖,再不敢与她对视。

她不疾不徐,将手中那本仿佛重若千钧的账册轻轻合上。然后,当众拿起那封火漆密信,纤细的手指稳稳定住,撕开封印,展读父亲最后的笔迹。那字迹虽因力衰而略显颤抖,但其间风骨犹存,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上:

“……吾深知商海如战场,诡谲莫测,漕运一事,更牵连国计民生,非大魄力、大智慧、大担当者不能执掌。清辞虽系女流,然天资聪颖,心思缜密,处事明断,胸有丘壑,多年来于幕后协助吾处理事务,所见所识,尤胜寻常须眉。沈家之未来,非清辞莫属,托付于她,吾方能瞑目于九泉。族中诸人,务须倾力辅佐,共渡时艰,若有心存异志、违逆其命者,便是不孝!吾于九泉之下,亦难心安!”

不孝”二字,如同最终的法槌,裹挟着亡父最后的威严与诅咒,重重落下,在这宗法大于天的时代,这已是最严厉的指控与最终的裁决,足以压垮任何质疑的声音。

沈清辞将信纸轻轻置于沈老爷的棺椁之前,仿佛完成了一个极其郑重而哀伤的仪式。她再次面向神色各异的众人,深深一福,身子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声音里带着一丝竭力压抑的哽咽,更多的,却是毋庸置疑的坚定与决绝:

“父亲遗命在此,字字皆是心血。清辞自知才疏学浅,年轻识浅,然承此重托,不敢推辞,不为权柄,只为不负父亲十六载养育教诲之恩,护我沈家百年基业,于惊涛骇浪中不至倾覆!往后路途,必定艰险异常,清辞一介弱质,力有未逮之处,还望二叔、三叔公,及诸位长辈、管事,念在父亲往日情分,念在沈家一体同枝,能够暂弃前嫌,同心协力!”

沈砚耕怔怔地看着兄长的遗书,又望向那具静默的、散发着楠木冷香的棺椁,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他所有的不甘、算计与野心,在这双重证据与“不孝”的沉重罪名下,终于化为一声冗长而疲惫的叹息,颓然跌坐回身后的椅中,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老了十岁不止。

灵堂内,烛火依旧跳跃,映照着众人复杂各异的面容。窃窃私语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混合着震惊、畏惧与重新估量的静默。再无人,敢在此刻置一词。

门外,翠珠听到里面骤然转变的压抑气氛,以及小姐那虽带着颤音却异常清晰、掷地有声的结束语,一直悬到嗓子眼、几乎要蹦出来的心,终于重重落回了原处。她慌忙背过身,将整张脸埋入臂弯,用袖子死死捂住嘴巴,生怕泄出一丝抽泣声。可那滚烫的眼泪却如同决了堤的洪水,不受控制地汹涌而出,无声地浸湿了粗布的袖口。这眼泪,为小姐刚刚经历的艰难而流,也为这用尽心力、如履薄冰才换来的一刻胜利而流。

(第二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