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奸臣洗白计划 > 第59章 虞兮叹

奸臣洗白计划 第59章 虞兮叹

作者:若得阿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3:36:45 来源:文学城

晨曦初露,大相国寺香烟缭绕,宝相台上,佛陀法相庄严肃穆,俯瞰世间万户红尘。

苏锦绣与石韫玉、兰涉湘二人,敛衽躬身,于战神韦陀像前诚心叩拜。

这一月来,但凡寺中祈福良辰,苏锦绣从未错过。寻常时日,亦每两三日就化开华韵阁的冗杂,跋涉至此。

只因她束手无策,唯有将这份牵挂,寄托于这缥缈的香火之中。他是因她之故踏上沙场,而她,却只能在此,祈求菩萨护佑他刀剑不伤,旗开得胜。

刀剑不伤,她求不到了。

这几日逢府到的一封家书,说他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凶多吉少,至今生死不明。

旗开得胜,更是不必提。这场仗,本就不是为了打赢而去的。无人相信,这队精骑对抗成千上万的朔漠部众能有胜算。他此去,本就是奔着牺牲,奔着打探消息、以身殉国而去的。

即便如此,她依旧每日诚心诵念那护佑征战之人平安归来的经文。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上次她来相国寺,入殿诵的是解结咒,盼能了断这桩孽缘。如今想来缘仍未断,原是她那时念到最后,终究是难舍,未能卒章,连在佛祖面前说断的勇气,她都没有。

心不诚,佛祖便罚她——既不能被他拥入怀中,也未曾真正失去他。

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三人一同走出佛殿,石韫玉许久不见她展颜,于心不忍:“巧巧,你若是想哭,便哭吧,我与兰小姐都在。”

苏锦绣只是摇头:“我不想哭。”

自他策马扬尘那日起,她便将所有泪意死死锁在眼底,一滴未掉。

她不想哭,也不能哭。一滴泪落,都像是在诅咒那场远去的征战,有去无回。

两人见苏锦绣每日不是在华韵阁做活,便是对着旧物发呆,再不然就往相国寺跑,生怕她闷出心病来,于是便在傍晚带她上街散心。

朱雀大街长如流水,三人并肩走着。石韫玉与兰涉湘指着街边新奇玩意儿与苏锦绣搭话,她也笑着应和,只是那笑意总浮在面上,未达眼底。

行至一处,见人群嚷嚷着往一座雅致梨园涌去,守门人正忙着收票。石韫玉好奇道:“这便是画堂春戏台?听说今个有名伶登台,咱们进去瞧瞧?”

兰涉湘立刻附和:“好呀好呀,走吧巧娘?”

苏锦绣侧耳,园内已飘出婉转的咿呀唱腔,吐字归音,端的是正宗水磨调,心下不由泛起几分好奇,便轻声道:“走吧。”

两人正求之不得,立刻一左一右挽住苏锦绣的胳膊往内引,她被拽得一个趔趄,嗔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倒像是绑票一般。”

石韫玉与兰涉湘相视一笑,手上力道才松了些。苏锦绣又无奈地补充了一句:“放心,我又不会跑。”

那小厮正欲拦问是否提前购票,石韫玉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枚鎏金令牌。小厮只扫了一眼,立刻躬身颤道:“原是宫中贵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快请进,小的这就给您安排头排尊位!”

三人被引至大堂最前排坐下。身前隔了约莫六尺远,设有一道雕花栏杆,栏杆内又距三尺,便是那座朱红戏台。

戏台四角立柱,建于约一米高的弥座式台基之上,背靠一幅绣着山水楼阁的背景幔帐,正静待绝世名伶登场。

那小厮深知是宫中贵人驾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跑去请了掌柜的前来亲自伺候。掌柜的一路小跑过来,脸上堆满了殷勤的笑容,又是指挥着伙计上精致的糕点,又是亲手为三人斟满茶水,忙前忙后,殷勤备至。

苏锦绣被这般热情地围着,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了头。石韫玉见状,连忙摆了摆手,对掌柜的说道:“不必多礼,下去罢。你们这戏台看着倒是古朴雅致,想必戏也错不了。”

掌柜的一听这话,更是乐开了花,连声道谢:“多谢贵人夸奖!您放心,今个的角儿可是汴京一绝,保管让您满意!”说罢,又躬了躬身,才乐呵呵地退了下去。

戏台上锣鼓声陡然铿锵,帷幕轻启,只见一花旦身披五彩绣衣,手持双剑,莲步轻移间顾盼生辉,甫一登场便博得满堂彩声。

兰涉湘端起茶盏,浅啜一口,目光流连于戏台之上,柔声问道:“此乃何戏?那女子舞剑的身段,兼具刚柔,别有风姿。”

石韫玉只摇了摇头,将茶盏缓缓置于案上,低声应道:“我也不太清楚,只是看着台上你来我往,倒也热闹。”

二人本就对戏曲不甚热衷,故不知这一场唱的原是——诸宫调霸王。

戏至**,已演至乌江之畔。台上鼓声转急,如催命之符。四周的楚兵们垂头丧气,甲胄歪斜,尽显败军之态。

项羽身披玄铁铠甲,手持虎头金枪,枪尖斜指地面,立于戏台中央,眼神中翻涌着不甘与绝望,似困兽犹斗。

“苦战数日饥难忍,乌骓水草未沾唇。且住!后有追兵,前是大江,这便如何是好!八千子弟俱散尽,乌江有渡孤不行。怎见江东父老等?”

“罢!罢!不如一死了残生!”

曾记得破秦关何等得意,到如今败垓下无脸见人。

兰涉湘与石韫玉这才恍然大悟,好死不死,原来这是一场乌江自刎。

这虽是时下最风头最盛的戏码,可如今逢辰在外生死未卜,苏锦绣见了这般生离死别的戏,怎会不触景伤情?

可二人扭头一看,苏锦绣却神色淡然,只入神欣赏,全然沉浸在台上的表演中,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故而她们也不便旁生枝节,只得屏息凝神,继续看下去。

此时台上的虞姬见项羽意气已尽,不肯过江东,便要拔剑自刎,先行而去。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大王,妾妃若是不能见,来世与大王再成双!”

虞姬抽出那柄青锋,柔腕一旋,剑刃已贴在颈。

项羽急步欲拦:“妃子!住手!”

虞姬踏着碎步,在项羽面前逡巡。指尖兰花暗结,水袖随旋身舒卷,似惊鸿振翅,又似流雪回风,带起满台凄清。

最终,两道身影同时自刎倒地。台上烛火摇曳,映着满地残躯与散乱水袖,悲壮到了极致。

台下先是死一般的寂静,继而有低低的啜泣声响起,旋即喝彩声如潮:“好一个生死契阔!”“此乃千古绝唱!”

石韫玉与兰涉湘却未敢鼓掌,亦未敢喝彩。二人只以眼神暗中交汇,仿佛在无声地嗔怪对方。

然而苏锦绣脸上却无半分波澜。她缓缓抬手,轻轻鼓了鼓掌,语气淡然地对身旁二人说道:“此戏唱得极好。虞姬以死相殉,当真难得。他们二人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这般生死不离,于乱世之中,也算是一种圆满了。”

这话原是寻常戏评,可搁在今日处境,她又站在近乎虞姬的立场上说出来,竟让两人听得心惊肉跳,不知该如何接话了。

三人步出画堂春,石韫玉搜肠刮肚,将生平乐事过了一遍,仍觉无从启齿。

走了几步,她忽然福至心灵,转向苏锦绣柔声道:“今岁中秋,镇国将军需往军营调度,故家宴提前至今夜。巧巧,你可要随我去逢府赴一趟家宴?”

兰涉湘在侧接口道:“不去逢府也成,去我那吧。我近日得了些时新的闺阁玩物,正等你来挑选。”

逢辰虽临行前让逢府认自己为义女,然这一月来,她并未主动拜见过。思忖片刻,苏锦绣颔首应道:“好,韫玉姐姐。涉湘,改日再登门叨扰,今日先往逢府拜谒将军与夫人,再不去,倒显得我不知礼数了。”

二人遂与兰涉湘作别,登车前往逢府。

入府之后,苏锦绣刻意敛目,生怕那廊下旧竹、庭前海棠入了眼,勾起往昔在此共度的片段时光。

那时她满心嫌恶,只觉他负尽深情,待他从未有过好脸色。可他却总是那般不厌其烦地寻来,他赠她各式新奇玩器,说尽那些本不该从他口中说出、却又偏偏动人心弦的温软言语,只为博她片刻展颜。

苏锦绣默然随石韫玉绕过几重回廊,行至将军府深处,便见一座小楼阁孑然矗立。它不似前院大殿那般轩敞巍峨,倒像是家眷家常栖止、共话食膳的温煦去处,少了几分肃穆,多了些烟火气。

逢岩庭与逢夫人叶凌波已端然坐于主位,眉宇间自有世家气度,旁侧侍立的侍女竟逾十数人,皆屏息敛声。桌上玉食珍馐罗列,金盘玉盏交相辉映,流光灼灼,尽显门第风华。

石韫玉带她跨进门槛,二人同步敛衽屈膝,行下全礼。苏锦绣垂首恭声道:“拜见将军,拜见将军夫人。”

逢岩庭面色沉凝,自带不怒自威之态,未发一语。逢夫人虽面上堆着和善笑意,骨子里那份与生俱来的贵气却藏不住,抬颌端详她时,目光里隐有世家贵胄的审视。

二人只沉声吩咐“起身吧”,语气里并无多少暖意。

一顿饭罢,苏锦绣心中便有了底。逢家本是一品簪缨世家,累世沐恩,勋贵满门,而她不过一介绣坊女子,竟能得附义女之名,在他们眼中,定是心机叵测,不知用了何等手段蛊惑了逢辰。故而,即便面上过得去,内心实则疏远。

苏锦绣对此洞若观火,却只敛定心神,不卑不亢。席间依足礼数侍奉,不妄言,亦不攀附。饭间更尽了儿女应尽的奉养本分,端茶布菜皆恭谨有度,分寸拿捏得丝毫不差。

叶凌波自小长于钟鸣鼎食之家,其父乃前朝御史中丞。她见惯了深闺女子的种种做派,练就了一双识人慧眼。可这顿饭下来,她竟有些拿不准苏锦绣,一时难下判断。不知这妮子是心机深沉,伪装得滴水不漏。还是自己看走了眼,她本就是个纯真善良之人。

席间静得落针可闻。逢将军夫妇皆缄默不言,唯有箸勺偶尔碰撞玉盘的轻响。石韫玉坐得浑身不自在,便想说话活络气氛。

她刚启唇唤了声“婶母”,叶凌波却已放下玉箸,抬眸看向苏锦绣,声音平淡无波:“锦绣啊,我与将军结缡数十载,膝下嫡出却仅有两子。长子之渡,外放成都府为官,二子……”说到此处,她话音微顿:“其实不提也罢,他如今远在沙场,生死未卜。府中虽有其他子女,却也早已各自成家,开枝散叶,另立门户。故而我在这偌大府邸里,反倒尝尽了天伦寂寥。”

叶凌波凝视着苏锦绣,目光复杂难辨:“不管你我是因何种机缘走到一处,如今你既入了我逢家的门,便是逢家的义女。日后便常来府中走动,陪我闲话解闷,或是一同做做针线女红,也好让这冷清的院子添几分人气。”

苏锦绣心中一动,便知这是叶凌波先松了口,她立刻敛衽应下,又行一礼,柔声道:“多谢夫人垂怜,锦绣铭感于心。日后定当常来探望,陪夫人解闷。”

这顿饭堪堪算是圆满收场。

苏锦绣本以为等待自己的会是一场兴师问罪。毕竟,无论是不是闻时钦冒名顶替,逢辰都是他们捧在手心的嫡子。以逢家的势力,定能查到些蛛丝马迹,知晓他为何会突然请缨,远赴沙场。

想来,自己在他们眼中便是那个魅惑其子、导致他赴死的罪魁祸首。如今能得这般不动声色、甚至称得上和颜悦色的对待,已属侥幸。

然而,就当苏锦绣暗自松了口气,与石韫玉步出庭院时,却有一小厮疾步奔来,躬身道:

“姑娘留步,将军有请姑娘移步书房一叙。”

标注: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引用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虞兮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