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奸臣洗白计划 > 第13章 漱玉集

奸臣洗白计划 第13章 漱玉集

作者:若得阿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3:36:45 来源:文学城

翌日,晨雀啼鸣如常。

苏锦绣睁眼,额间的胀痛还未散去,昨夜争执的余味却先漫上心头。

叹息罢,素手纤纤掀开罗帐银钩,姜桂的辛香便钻入鼻端。

苏锦绣好奇寻源,只见床头小凳的托盘上,一盏霁蓝釉白瓷碗里盛着姜汤,热气袅袅氤氲。端起欲饮,方见一张素笺压在碗底,是闻时钦那手遒劲的行书。

“晨食在镬中温着。”

寥寥数字,竟让她鼻尖微酸,细细再想,昨日之事她也有错,是而匆匆净了手,换上一身豆绿绫裙,想着去寻闻时钦致歉。

然而她转遍了整个院子,青砖角、绣架旁,连柴房的门都推开看过,却始终没见闻时钦的身影。

灶上温着的真君粥还冒热气,就着他留的瓜齑吃下,又端起那碗温度刚好的姜汤一饮而尽。想来是算着她醒的时辰热过,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愧疚却在心头愈沉。

离漱玉诗会只剩三日,左右寻不到闻时钦,她便转身坐回绣架前。

架上搭着的云墨山水裙已绣出大半,裙上风物仿的是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以墨色丝线为底,用银灰、石青细细晕染,针脚起落间,泼墨入绢,山水跃然。

她故意绣到暮色四合,累极了就坐在矮凳上打盹,想等闻时钦回来,却终究抵不过困意,歪着头睡着了。

再醒来时天已微亮,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被角严严实实地掖着,才知他昨夜回来过。

灶房里又有新熬的姜汤、温着的琼酥叶和梳儿印,房里连她绣到一半的杂乱丝线也都按颜色排好,可他又不见了踪影。

这般过了两日,闻时钦总在她睡时归来,醒前离去。

苏锦绣一边绣着山水裙上的渔舟晚唱,一边忍不住猜他在忙些什么。

第三日清晨,泼墨裙的最后一片远山落定。

苏锦绣放下绣针,一阵咳嗽紧过一阵,虽有姜汤暖身,她还是染上了轻微风寒。

看着裙上完整的潇湘景致,她心里忽然发空,格外念着闻时钦的好。

大抵人总是在脆弱时,才懂得把寻常日子里的暖意,挂念出来当慰藉。

第四日,苏锦绣无心上妆,只取妆奁中那盒玉女桃花霜薄薄涂了一层便罢,又着了身嫩麹罗裙,腰间碧带轻束,外罩纱衣,气韵飘渺如仙,戴上幂篱,径直往漱玉诗会举办地清晖榭而去。

入内后苏锦绣未凑热闹,只拣榭内角落蒲团坐下,静看案上墨痕。

这便是汴京每半年一次的漱玉诗会,无需拜帖,不问出身,只要胸有文墨皆可入内,久而久之成了文人墨客争相赴会的雅事,更有“一席漱玉,名动京华”的说法。

席间佳作则会收录进刊印的《漱玉集》,这诗集常成为汴京街头巷尾传唱的风雅谈资,上至贵胄下至市井,皆以能入集为荣。

榭外忽然起了阵轻风,携着满池荷香掠过朱栏,众人下意识抬眼望去,只见玉笙踩着碎步而来。前两场比试中,她以锦心绣口的才情攫住全场目光,此刻要做最后一场知己赏评,竟特意换了身别样行头。

那是件云墨山水裙,绢面上近水含烟,墨色浓淡间藏着孤舟蓑笠翁的清寂,又透着行到水穷处的疏朗,恰好扣住了题眼。

她行至榭中琴案前,屈膝坐下,素手轻抬,便有泠泠琴音流淌而出。

眼前人、衣上景、指间音,雅韵天成。

“好一个琴画相融!”人群里忽然有人开口,正是如今风头正劲的诗人元徵明,他端着酒盏起身,笑着摇头:“方才还愁没个由头赠诗,这下倒有了。”

只见他略一沉吟,声音朗然:“墨染潇湘缀素裙,指尖琴韵落行云。不施粉黛添娇色,自有清光映榭群。知己同评诗画意,才情暗与雅风分。休言风月输鸿儒,一曲能令四座闻。”

诗句刚落,满榭顿时爆了声好。玉笙的琴音刚好收在尾音,她抬眸望向元徵明,眼底脉脉:“元兄这诗,倒比我自己还懂这身裙、这曲琴。”

元徵明笑着举杯:“你我相交多年,若连这点心意都品不出,倒枉称知己了。”

诗会既散,玉笙携着苏锦绣的手向外行,语气里满是赞叹:“锦绣,你真是个经商的好料子。我方才那几身绣衣,已被文人们写入诗集,我也依你所嘱,将华韵阁苏娘子的名头顺势传开,明日阁中订单定要盈门了!”

苏锦绣莞尔温声道:“你是最大的功臣,往后你要多少绣裳,我便给你做多少。”

玉笙激动得当即抱住她,方才诗会上的温恭自虚荡然无存,惹得苏锦绣哭笑不得。

刚走出清晖榭,路过假山时忽闻争执声,苏锦绣比了个嘘,玉笙会意,两人便弯腰悄悄凑过去。

假山后的滴水观音铜盆积着隔夜雨,水面悠悠,映出芭蕉叶后缩成两团的影子。

假山前争执声里,凝珠的哭腔格外可怜,她攥着官家子弟崔澄的衣袖,泪落不止:“三郎,你可知妾字怎写?”话音未落,她猛地抬手,银簪尖狠狠划破掌心,又扯破袖口锦缎,蘸着血在石上写:“立女为奴!”

“可家族已然为我定亲,是父亲故交侍郎家的嫡女,我实在抗逆不得。”崔澄脸色煞白,伸手想握她的手,却被凝珠狠狠甩开。他急从袖中掏出锦盒,打开时金镶玉镯的珠光晃眼,“这是我母亲给未来正妻准备的金镶玉镯……我偷出来给你,你先委屈些时日,待我……”

“待你什么?”凝珠突然冷笑,“待你洞房花烛?待你官拜九卿?”她一把推回锦盒,指尖的血蹭在盒面上,触目惊心,“崔三郎,你若真心疼我,便该知晓,我要的从来不是这些身外之物!”

芭蕉叶后,两小团已压低声音讨论起来。

玉笙撇着嘴:“你看凝珠那样,还想逼宫做正室?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苏锦绣则轻叹:“最可怜的是侍郎家嫡女……说到底,千错万错都是崔澄的错,一个大男人优柔寡断,四处留情,害了两个女人。”

玉笙若有所思时,一声咳嗽突然从身后传来,两人惊得浑身一僵。苏锦绣转头,见是半边脸还肿着的应不寐,忙比了个嘘声,又偷瞄了眼假山,幸亏那边两人吵得正凶,倒没察觉。

岂料应不寐偏要作对,故意扬高了声调道:“哟,这不是方才在诗会上大放异彩的……”

话未说完,苏锦绣与玉笙已一左一右架住他的胳膊,不由分说地将人往外拖,一路拽向不远处的湖心亭。

应不寐被二人架着,却仍笑得自在:“两位方才在诗会上何等清雅端方,转头便在此处偷听墙角?可真有意思。”

到了湖心亭,苏锦绣目光先落在应不寐脸上,前几日闻时钦那一拳力道极重,他半边脸颊还肿得老高,连太阳穴都泛着青紫,眼尾还坠着浅浅的淤红。

苏锦绣心中的愧疚漫上来,忙从袖中摸出罐青瓷药膏。递过去时,语气不自觉放软,赔着笑道歉:“这是我特意寻的消肿膏,据说敷上一夜就能消去大半淤青,明日就能恢复。”

应不寐双手抱胸,斜倚亭柱,淡淡望着那罐药膏,半晌才道:“给我涂。”

一旁玉笙看得稀奇,刚要调侃两句,就见知夏跑来说坊里来人催着回去,只好朝他们告别,转身快步走了。

苏锦绣自知理亏,乖乖旋开瓷盖,取了少许乳白药膏在掌心揉开,药香清冽弥散。她踮起脚尖凑近,指尖刚触到那片青紫,就听应不寐突然抽气,吃痛抱怨:“不妨再用点力,直接帮贫道毁了这张脸,倒也清净。”

“我轻点便是。”苏锦绣放柔声音,指腹沾着药膏轻轻打圈揉着淤青,又忍不住为闻时钦辩解:“阿钦他……并非故意的,那日许是一时情急……”

事到如今,她还是这般偏袒那混小子,应不寐闻言气结,伸手攥住她的手腕,迫使她的掌心严丝合缝按在青肿处,语气沉了几分:“你看着我的眼睛,再说一句他不是故意的?”

“他分明就是容不得你跟任何男子说话,连贫道帮你接个活都要动手,那往后要是有王公贵族看上你……”

“不会的!”苏锦绣疾声打断。

应不寐本是斜倚着亭柱,闻言却直起身,惯有的浪荡笑意骤然敛去,带着一片执拗的认真发问:“你怎知不会?”他桃花眼亮得惊人,仿佛非要从她口中抠出个答案,“姻缘之事,素来由天不由人,你怎能笃定?”

苏锦绣偏过头避开那道灼热的目光:“如何不能?若遇不到真心待我的良人,终身不嫁便是。”话音未落,她又回头,转守为攻:“先前那笔金子,你可曾送还?还有你那日帮我接活……莫非是想利用我?”

这般带着答案的诘问,原是多余。只因多次承应不寐照拂,已不知不觉把他当朋友来看,在心里有了分量,才非要刨根究底。

一问既出,湖心亭云沉,天水寂寂。

“是。”

一字落地,如珠玉坠石,如此坦陈,半分迂回也无。

“好。”

苏锦绣猛地动了动腕子,想抽回被攥着的手,却被应不寐握得更紧。

他气息骤然粗重,眼底翻涌的情绪如惊涛骇浪,几乎要破眶而出,却又被他硬生生压着,只化作一句低沉急切的质问:“你就不想知道,我后来为何又反悔了?”

往日里他总是浪荡不羁,哪怕对她好,也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意味,可此刻他眼底的情愫浓烈得让她心惊。

应不寐喉结滚动,眼底翻涌着万千情绪,那句“因为我舍不得”就堵在喉头,呼之欲出。

“应道长!安老板派人来寻,说有急事相商!”廊外突然传来玉笙清脆的声音,打破了亭中的静谧旖旎。

应不寐闭了闭眼,眸底的翻涌已被强行压下,随即松了苏锦绣的腕子,随玉笙而去,未再一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