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贾元春的自救攻略【红楼】 > 第13章 第 13 章

贾元春的自救攻略【红楼】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奔跑的胡萝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4 16:06:08 来源:文学城

王夫人惦记着贾府的爵位,可惜老太太再喜欢宝玉,仍然点了大房的孙媳妇来管家。

好在凤姐也姓王,且比起亲婆母刑氏,平日里更亲近王夫人,所以府中的平衡才勉强维持住了。

娘家就是出嫁女的底气,正值王子腾荣升之际,凤姐就是犯再大的错,也不过是重拿轻放罢了。

张家这一场祸事,若是元春不提,不往宝玉前程上面攀扯,便是老太太从外边听到了,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能让众人放一只眼在凤姐身上,对她的行为稍加节制,已是最好的结果。

听说当日凤姐为了脱清罪责,还借着贾琏的手毒哑了来旺,并把来旺一家子都打发到庄子上严密看管起来了。

来旺一家都曾是凤姐得用的人,她这般狠辣无情,日后谁还想冒险为她办差,都要掂量掂量自己骨头的分量。

内宅妇人再是智计百出,没有了下人替她卖命跑腿,就相当于断了一双臂膀,危害有限。

如此也算间接保住了她,以后事有不好,贾府之中,也就她还勉强能顶门立户,不至于使无辜女眷流离失所。

这也是元春一番折腾的原因,凤姐是女子队伍中难得的脂粉英雄,有志气有胆量有才干,可惜生来就困于四方天地之中,见识短浅、胆大妄为。

这样的心性,若生为男子,得一番好的教导,还有望利国利民,光耀祖宗。

偏生为女子,长于朱门绣户之中,不识甘苦,利欲熏心,视人命为草芥。

有小巧而无大德,不打痛了她,终究会祸及家人,贻害无穷。经此一事,元春盼着她能多些敬畏之心,行事有所顾忌。

至于后头放印子钱一事,更比以权谋私的干系更大,如今来旺媳妇被罚去做苦力的,少了牵线搭桥的人,想来这一桩伤天害理的事大可消弭了吧!

三月底,风光怡人、花鸟争春。本是人间好时节,却不想一封急奏打破了了大朝的平静——

御史台风闻,京畿一代发生重大时疫,百姓死伤无数,且灾民快速向皇城周围逼近,阻拦不及。经查确有其事,一时间朝野哗然,皇帝震怒。

平安州州郡长官以及京畿太守上表请罪,请罪的折子呈到御前,勤政殿损失了一个冻石摆件。

朝廷紧急召开内阁大臣会议,派遣钦差以及太医院属官携带应急药物、食品前往救治。

并着令州县长官戴罪立功,安置难民,协同京畿驻守军队一同严密防守,避免疫情蔓延。

户部、工部从旁协助,全力支持难民营工事修筑以及灾区物资调配。

一道道折子如雪花般往平安州地区发去,周高昱的脸色却一日黑过一日。

内阁之中尸位素餐的人太多,平时不显,关键时刻就格外碍眼。

时疫蔓延,为了不危及更多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难民集中起来治疗,不让他们慌乱之下四处流窜,扩大态势。

可总有人揪着围困灾民、有伤天和一事,指责皇帝擅权独断,触怒上天,应该斋戒沐浴,下罪己诏。

还有声音隐隐指出,皇帝拿回玉玺一事操之过急。若有太上皇坐镇,平安州一代属官怎敢隐瞒雪灾一事,也不至于酿成今日祸事。

民脂民膏养出来的高官厚禄,关键时刻只想着争权夺利。

南安郡王一党就差指着皇帝的鼻子内涵,就是因为你犯了不孝的大罪,上天才降下这般惩罚。

养心殿里,太上皇不置一词,看样子也是想等着皇帝先去低头。

周高昱咬紧了牙根,硬是顶住了这一波压力。此时要真放权去沐浴斋戒、罪己讨罚,出来之后就该改天换地了。

以南安郡王一党素来行事的风格,必定不会对灾民多加救治,只等着耗死了这一批,焚烧掩埋了事。

于情于理,此时都绝不能退……

前朝政事胶着,后宫里,各宫室寝殿已被御林军严密看管起来,严禁妃嫔宫人四下走动。

其中,尤以太上皇的养心殿、皇帝的勤政殿,皇后的交泰殿以及两位有子嫔妃并褚香薇的启祥宫防护最为严密。

艾草、苍术、防风、黄芪等药材也都尽着以上宫殿使用,其余人等如无症状,只叫“内养外防”。

毓秀宫里一时人心惶惶,此时就能看出有皇嗣的好处,抱琴整天嘀嘀咕咕,恨不得元春的肚子里立刻就能揣上一个小皇子。

好在时疫也算控制的不错,暂时还没听说京中有人患病。

正当众人松懈之际,内务府管花草的一个小太监突然高烧惊厥,四肢发青口鼻流血,正是时疫的症状。

不到五天,不少宫室都有人上报患疫。

这些患病的奴才们被匆匆拉到了空闲宫室隔离收治,可到底能不能囫囵个儿出来,谁心里都没底。

毓秀宫中也有人染病,内务府派人来连夜拉走,又烧了艾草驱邪。

被拉走的小太监意识昏沉已不能回话,只有口中溢出哀哀惨叫,盖在他身上的白布染了血,看起来触目惊心。

越竹抱琴赔着笑,拿了银子,想多留下些艾草、白醋等物,都被内务府冷着脸拒绝了。

匆忙之际,玉罄等人只能给来抬人的太监们多塞些银两,谎称那小太监是主子跟前得用的人,求着领事太监多多看顾,盼能保他一条小命。

领事太监见此情状反倒对她们客气了不少,还勉强安慰了两句,嘱咐她们可以用闲置的茶炉子烧些热水烫煮衣物,求个心安。

抱琴得了这一句立马来请示,元春摆手让她去了,算是给她找个事做。

元春自然也害怕,她更加清楚这次时疫的杀伤力,疫区说是十室九空也不为过。

为了后宫安定,前头传来的消息都是打了折扣的,现实情况还要更严重些。

勤政殿日夜灯火通明,太医院只留守了五位太医,其余人等全被派去研讨治疫良方。

大把的人力物力投下去,三月末总算渐渐稳住了疫情蔓延的趋势。

四月中,平安州传来好消息,古方荆防败毒散确有疗效,只是灾民熬过了一冬,底里空虚,不耐药性。

如今已研制出了改良新方,平安州、京畿一带均有人痊愈。

周高昱大喜,命不惜成本,全力救治。并派惠妃庄齐云的堂弟庄齐泰为钦差大臣,前往疫区善后,配合各州县分流、安置难民。

因管制的好,皇城之中,平民百姓还算安定。倒是宫里内外交通频繁,没防住!

为了安定人心,宫中进行了消息封锁,所以大多数人还以为一切平安,受灾的只是平安州地区。

宫里奉先殿日日灯火通明,皇后娘娘亲自沐浴斋戒,向祖宗祷告,祈求平安。

唱经的声音荡涤人心,一时也稳住了宫中惶惶的人心,众人只盼着这一遭能够平安过去。

混乱中,刘常在住的清风阁却传来好消息,刘常在有孕已一个半月。

刘常在一贯恩宠平平,一朝有孕,众人都没防备。皇后大喜过望,深信相人说的话,料定刘氏这一胎必定一举得男。

为给这个孩子抬身价,皇后立马给皇帝送了信,称此事上上大吉,必是一切不顺即将云开雨霁的征兆。

皇上对此不置可否,只下旨赏了刘常在,令她安心养胎,却始终没到清风阁中看望她。

刘氏虽然失望,却也知道前朝政事繁忙,不敢含怨。

她本想在胎象稳固之后再上报消息,奈何宫中突发恶疾,所有的供应都紧着几个主位去了,怕肚中孩子有所闪失,不得已只好自爆。

好在宫里禁严,又有皇后看顾,估计一时半会儿的,没人能把手伸到清风阁。

皇后更是借口刘常在疫中保胎委屈,下令给刘常在的待遇提了一个档次,宫中一应药品供给都和褚香薇一样,让刘氏好好养胎,可却绝口不提晋位的事。

后宫众人都羡慕刘氏的好运气,在这个档口上,不仅为清风阁众人争取到了一份安全的保障,还狠狠出了一次风头。

还有不少人想亲眼去探看探看的,奈何皇后下了死命令:

孕妇体弱,况时疫未消,不准任何人靠近清风阁附近。

甚至连皇后本人都只有赏赐没有派人去看过刘氏,众人的心思也就歇了。

启祥宫中,褚香薇的脸色更差了,她的身子越来越笨重,精气神却不足。

且连日来多思多虑,早和前些时候与众人谈笑风生时判若两人。

她本就不相信仇昌,此时又无法联系上母家找的太医,更是心绪烦躁,疑神疑鬼。

仇昌让她躺着保胎,切忌大喜大怒,也不宜走动,她却疑心甄太妃要去母留子。

强撑着身子起来走了几步,下面又见了血,穗儿吓得脸色青白,她却不肯透出一丝风声去。

褚香薇靠在床上静静地想着,如今刘氏也有了身孕,她的孩子再算不上后宫的独一份。

之前甄太妃虽然暗示过她,小皇子出生之后,后宫必得要清净两年才好。最好等这个孩子站住了,其他嫔妃才有孕,如此方能给小皇子留足生长的空间。

可如今大家都困守愁城,皇后又格外关照清风阁,指望甄太妃去干扰刘氏的胎,简直是痴心妄想。

褚香薇翻来覆去,所思所想都是些烦心的事。且连日里做梦,都梦见腹中的胎儿啃食她的肌骨,甄太妃去母留子,自己黄粱大梦一场空。

褚香薇在这般心力交瘁之下,甚至不止一次的觉得这个孩子来的不合时宜。

皇帝曾经那般喜欢她,若能徐徐图之,等两厢情好之时再有孕,那才是顺理成章,锦上添花。

何必针灸吃药,强要了这个孩子,如今皇帝身边又有了新人,等她产后休整好,不知后宫是否还有她一席之地。

还有腹中这个耗尽了自己所有气力心血去保住的胎儿,终究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褚香薇越想越气,觉得自己犹如海中的浮木,无可依托,不禁怔怔滴下泪来。

穗儿也不知如何劝她,只能含泪说:“娘娘,您宽宽心,奴婢再给您读卷书!”

说完擦干眼泪,翻开了书页。外面伺候的小太监看见这一幕,悄悄换走了窗边略显萎靡的盆栽……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