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家养小夫郎 > 第17章 大钱

家养小夫郎 第17章 大钱

作者:一根电缆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5-17 07:04:07 来源:文学城

忙乱的一夜过去,最终是在黎明时分,柳官睡醒的时候,徐归远、赵秀年和揭青谷才把摘来的一共近五十斤蝉衣收拾好。

糟糕的是,此刻外头又飘起了雨丝,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这如何好,药材是晒不干的。”赵秀年如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顿时着急起来。

柳官正被揭青谷扶着坐起来。他此时还虚弱,看得出手脚还无力,难以支撑,好在已经可以起卧。

徐归远也陷入沉思。

“炕。”就在此时,柳官吃力地说道,“炕能,烘干。”

徐归远和赵秀年不约而同地一拍脑袋。

“果然是小福星,不,智多星。”徐归远不由得又夸赞起来,把赵秀年等听得云里雾里,柳官却想起那日种种,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面上再次有些发红。

一时半会儿,他还是有些不惯于被夸奖。

赵家屋子大,炕也大,还有两铺,那就没的说了,揭青谷立刻回家烧火,徐归远二人将蝉衣平铺在炕上。觉得热度差不多了,这才各自找了个地方打盹。

前一晚没睡好,昨日更是一夜没睡。徐归远尚能维持神采,揭青谷和赵秀年是不大行了的。所以,这火候,就交给徐归远看顾。

烘干比想象中快得多,也就一头晌的功夫,徐归远去捏蝉衣,已经可以应声而碎了。只是不知这样炮制的蝉衣,是否影响药效。不过,蝉衣也不是独门的药材,可替换之物甚多,平日里人买一两二两就够使许久了。既然纯粹是为了应付万春堂找的茬子,药效低些,谅也不甚要紧。

他去看了看柳官,见他吃了药又沉睡了,就反身回来,立刻叫醒了赵家两口子,娶麻袋来拾装,最后过秤一称,制出四十斤有零!

“那不就是……四吊大钱!”揭青谷眼睛都放光了,一丝困倦也无了,立刻就催着汉子套驴,和徐归远去送货,“柳官交给我,你们放心。”

事实证明,徐归远的投桃报李,并没有报错人。

“二、二百文一斤!”赵秀年站在李桢前,话都说不明白了,一双眼珠子瞪得简直要凸出来。

“嗯。”李桢拨弄着算盘,笑得诚恳,“市价一百文的东西,多亏你们费心,连夜上山,点灯熬油的替我搜括、炮制,拿个双份是应当的,要是你们还嫌我就不敢说了。”

徐归远就欣赏他这点,无论对一个皮匠,还是一个农夫,无论对方说不说得文话,他都这样彬彬有礼的,不让来人觉得受轻慢。

“这还有什么可嫌的,要多少才够呀!”赵秀年老老实实地道。

徐归远对此有点异议:“今日头晌阴雨绵绵,这些是用火炕烘干的,恐怕药效……”

“这无妨。”李桢点点头,“蝉衣炮制,烘干也可,没甚高下之分。”

徐归远这才放下心来。

立刻就有昨日去村里的那个黑小子和之前见过的小厮出来,领着两个觅汉模样的人,将东西都卸下了车,粗粗过了秤,那小厮就眉眼带笑地捧出一个托盘来:“四十二斤七两,这一共是八两银子和六百文的钱串子,徐爷,赵爷,您二位收收好。”说着,他还喜滋滋地说,“铺子里自己这几日也炮制了差不多八十斤,加上这些,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够了的。”

果然,李桢也没有把宝尽数押在徐归远身上,他自己这两日一定也是累得喘不过气。不过看他那胜券在握的神色,似乎是一点也不感到疲惫。

徐归远由衷地替他高兴。

……………………………………………………………………

两人在铺子里呆了没多一会儿,已经又各色人上门来,专要金蝉衣了。李桢忙着出门招呼,徐归远和赵秀年趁机告辞离开。

“这东西真能值这老些钱!”在街上走了好一会儿,赵秀年还两眼发直,“这能给小谷买多少个佛手柑了!”

徐归远本来也在换算,能买多少只鸡,听了这话,不由得抿嘴笑:“赵老弟,这钱咱们一人一半,但佛手柑那东西尝个味儿就是了,可不能多买,抛费得很,回家郎君要骂你了。”

“那肯定不能。”赵秀年连连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就摆摆手,“一人一半怎么行?这都是你的主意、你找的门路,给我一半的一半,我和小谷就心满意足的。”

都不是贪婪的人,这争论自然也是平和的。最终,商定了给赵家三两银子六百文钱,剩下的五两整银子归徐家。

“大哥,托你的福,我这辈子还能见到整银子哩。”赵秀年笑得憨乎乎的,像个傻子,连对徐归远的称呼都近亲了许多,“昨日还看见东村卖棉花的陈老六和他媳妇推着车卖棉花哩,赶明儿撞上了,咱也买个白暄暄的六斤六两厚棉胎,扯三尺花布做个里外新的好被,等入秋下冷雨,两口子钻被窝,那才美呢。。”

徐归远被他语气中那种诚挚热切的憧憬感染了:“那你们要是瞧见他,来我家叫一声,我们也买棉胎,还有小柳过冬的棉袄棉裤也得提前买。”

“哎。”赵秀年喜滋滋地应了一声。

“卖糖嘞——细甜的饴糖来——细甜的虾糖来——”

或许是他俩傻乐的模样过于明显,一个货郎特意挑着担子走来,极有眼力价地就笑道:“二位老兄哪里发财呀?这里有刚上的好饴糖,还有精精的虾糖,买些甜嘴吧?”

“这糖怎么卖的?”徐归远被他逗乐了,就问。

货郎一看有谱,立刻殷勤介绍:“饴糖是五块给一文钱,虾糖是两块给一文钱。”

饴糖,就是见惯的高粱饴糖,软软弹弹的,外头裹着薄薄一层高粱面儿。虾糖则是京师人口中的虾酥糖,是饴糖、花生、芝麻等料经熬、炒、放凉、扒丝等数道工序方成,其实与虾无关,只是因成型后是半寸长一指粗,外表又有环形纹路,加之外脆里酥,与虾口感有些相似,故称虾糖。

真不贵哎,徐归远痛快地摸出十五文钱钱:“饴糖给包五文钱的,虾糖包十文钱的。”

赵秀年较谨慎,硬要货郎将糖拿出来看了一番,自己挑拣出一小包:“饴糖两文钱,虾糖三文钱,这里一共是五个大钱。”

货郎脾气好,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好,二位买的不少,俺给二位一人饶一块冰糖。二位这是给家里小的买糖呀?”

冰糖价格又比饴糖便宜些,货郎是个会做生意的人。徐归远就一面等着他包糖,一面随意攀谈:“不是,我们都还没孩子,是……”

说到这里,突然就卡壳了,原来是他嘴快,“夫郎”二字差点脱口而出。这个词,又与称呼“内人”“内子”等不同,似乎带着些别样缱绻,叫人一时咬住了舌头,面红耳赤。

赵秀年不害羞,他只会嘿嘿傻乐。

货郎察言观色,就打趣道:“哦,想必是给屋里头买的了。我瞧你二位都是李逵的体格,想必屋里现有个观音在世才配得起,不知道是娘子、还是夫郎哩?”

“我家是夫郎,他家也是。”赵秀年就道。

“夫郎好呀,顶多半个男人。”货郎立刻恭维。

徐归远也忍不住笑了。

夫郎、哥儿或者小郎、郎君、官人,都指一类人,即介于男女之间的、能传宗接代的男子们。一户人家但凡娶得起娘子,就不会考虑夫郎。所以,可见这货郎机变得很,是个可造之材。

想到这里,徐归远脑海中又浮现出柳官高烧时,眼角那殷红的痣。

“咳咳。”他用拳头抵着嘴唇,就赶紧咳嗽了两声。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货郎并没察觉他的走神,而是兴致勃勃地继续推销,“再给官人买个小玩意吧,瞧这针头线脑多好,还有这簇新的手帕子、南边来的抹额,杭州流行的穗子,正合适哥儿家插戴,还有这发带,您瞧瞧,这都是正经的绸缎……”

果然,货担子前的两个大男人即刻心动了。赵秀年拿起一个胖乎乎的不倒翁娃娃,爱不释手;徐归远则捡起了一柄牛角梳,指尖摸索着温凉如玉的梳背。

货郎忙道:“那娃娃好看,不贵,卖得最好了,我这都进了三起货了,还供不上呢。这位老兄,你拿的这是水牛角哩,可养人了,官人使它梳惯了头,那七老八十头发都不带黑的。”

徐归远想起柳官干枯的黄发,不由得心中就是一动:“如何作价?我们两个人都要买的,你可要实在些。”

“老兄你可捡到了”货郎说话的表情略显夸张,“这是最后一件了,又难为你这样疼官人,俺怎么好要谎价,十二文,我就替你老包起来。至于那一位……”他好像痛下决心的样子,“那个给八文就是了。”

这些物件的市价,徐归远倒还真不懂得,不过赵秀年显然深谙此道。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徐归远接过赵秀年递来的五文钱,连同自己的九文钱,一并交给了货郎。而后者则苦着脸将东西包好,口中作念:“本钱都卖不到,就是跟老兄你交个朋友,以后要啥,可得来照顾生意。”

徐归远二人满口答应。

货郎挑着担子走远了。

今日不是集日,因此,摆摊卖东西的还真不多。徐归远找到肉铺子,又买了几块大骨头和肉,算计回去继续熬汤,想要买母鸡,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最后只得决定回村里问问,谁家有老母鸡愿意卖的。

两人遂就快步穿过主街,打算直接回家了,却没想到,才走几步,徐归远突然被一个小哥儿拉住了,只听此人一张口就是愤愤不平:“徐哥夫,你来的正好,有人骂我哥呢,你快去助他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大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