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一个小佐领(清穿) > 第14章 太子胤礽

嫁给一个小佐领(清穿) 第14章 太子胤礽

作者:空巢独居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5:08 来源:文学城

沈婉晴高兴不起来,另一边毓庆宫继德堂内也气氛凝重,凌普和王掞站在一旁谁也不敢先出声。

“凌普,让你去查的事情查得如何了。”

“回太子爷的话,被万岁爷革除的侍卫奴才已经打听过,都好着呢。听说主子派人专门去问他们,个个都感激涕零……”

“孤要听的是这些?都说凌普凌大人升任内务府总管以后说话声气都和以前不一样,孤原本只不信,如今看来不全是假的。谁给你的胆子跟孤说这种话,把我当傻子哄?”

“太子息怒,奴才绝不敢糊弄主子。只不过这事主子不好过问,便是奴才也没法明着派人去问。还是托了旁人找了家中喜事的由头,借机往各家走了一趟。主子,眼下您可得小心着些。”

凌普的妻子是胤礽的奶娘,元后走得早,太子连自己额娘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因此胤礽对自己的奶娘及其全家一直厚待,凌普此刻才敢把话说得这般直白。

去年七月康熙征噶尔丹,途中病倒急召胤礽前去。身为监国太子收到这种口谕脸都吓白了,口谕里还提了让老三胤祉跟着一起去,两人当夜就出了京城,一路换马不换人地赶到御前。

胤礽是康熙从小养在身边长大的孩子,是太子更是最心爱最看重的儿子。感情是相互的,康熙对儿子毫无保留,胤礽这个太子那一路上心心念念牵挂的也是康熙。

但他毕竟是储君,两岁被立为太子,虚岁六岁首次出阁,康熙点了汤斌、耿介两位大儒给太子开蒙。

那一次出阁只能算是一个象征意义,一来表示从今往后太子之位稳了,二来也是做给天下汉人和读书人看,这个刚入关几十年的清廷,也学会你们汉人正统续位那一套了。

之后一直到五年前,胤礽虚岁十三时独自搬到毓庆宫住,开始上朝参与政务,代康熙祭祀太庙,才算是正式出阁。

胤礽从懂事起就是太子,从小到大学的也都是治世之道。赶去御前那一路他固然担心自己的亲阿玛,心里也不得不考虑,这么着急把自己叫到御前去,万一有个万一,到时候自己该怎么办。

人呐,最怕自己吓自己,胤礽想了一路吓了一路,等真正见到康熙的时候,本该担心忧虑皇父的太子,整个人看上去都阴沉沉的。

这样的姿态,或许外人看了还会觉得太子是在担心万岁爷的病情。但康熙是亲爹,还是个极英明的君主,他如何能看不透太子心里在想什么。

当即便斥责太子面无忧色,略无关切之意,整个大帐里的人都傻了,就那么呆愣愣的看着还在病中的万岁爷把太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胤礽能说什么呢,他什么都不能说也没法说。只能跪下连连磕头,当夜还留在康熙的大帐中,堂堂太子跟太监没区别,一整晚就睡在康熙床旁的脚踏上侍疾。

到底是自己最最心爱的儿子,气生完了又自己替儿子往回找补。胤礽才十八,连太子妃都没娶,毓庆宫还没个能养住的孩子。没当过阿玛的人自己都还是孩子,又哪里会懂得当阿玛的是一颗什么心。

找补完了,回到京城康熙看太子又怎么看怎么好了。与此同时,身为帝王,这位爷又开始琢磨起儿子身边的人来。

儿子是自己亲手带大的,读书写字衣食起居没有一件小事自己没过问过。既然儿子处处都是好的,那不好的自然就是儿子身边的人。

朋党,这两个字在康熙心里是天大的忌讳。

不管是前朝末年阉党和东林党之争,还是早年间八王议政和四大辅政大臣,归根究底其实都是底下的臣子们手里权利太大,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反而成了摆设。

康熙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更加不可能由着底下这些臣子奴才,借着胤礽这个太子的名头把太子党做大,真要是有那么一天,胤礽这个太子可就废了。

回京以后康熙先是找了个‘校考功课’的由头,给太子挑了一堆毛病,把太子代理朝政的权利彻底收回来,平日除了上朝听政,太子连参与重要政务的机会都少。

他这么一动作,好些依附太子谋权的人自然就露了出来,好些沉不住气的就都被康熙杀鸡儆猴率先处置了。

紧跟着今年年初,又指派的张英等人给太子当师傅,把顾八代高士奇送进詹事府为詹事与副詹事,牵制索额图和凌普等人。

胤礽的詹事府跟前朝的詹事府压根就是两码事,前朝乃至盛唐的詹事府说是以东宫为核心的小朝廷不为过,胤礽的詹事府就是他阿玛亲手给他挑了一堆人,是辅佐也是教导,更是时刻看着太子,不能让太子行差踏错。

詹事府本来就里里外外都是康熙的人,换了谁添了谁,其实也就那样。胤礽心里明白这些变动还是因为去年大帐里的事,这事在皇阿玛心里成了疙瘩,一天过不去就这事就一天没完。

果然,好不容易过了半年安生日子,一个月之前又因为一件小事,非说太子身边伺候的人不用心,罚了好些奴才和侍卫,挨了打之后全部遣散出毓庆宫,连回侍卫处去守宫门的机会都没有。

胤礽沉着脸不说话,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处境,亲口听凌普说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他很想眼下立刻冲去乾清宫,跟皇阿玛把自己的一颗心原原本本的表白清楚。

跟自己的亲阿玛说清楚,自己不是活傻子,不是不知道底下的臣子依附在太子这杆旗是想要谋求什么,自己也没有盼着您一病不起,自己继位登基。

可这些话都不能说也不敢说,不光不能说,还得装作自己全然不觉得皇上这些安排动作有什么不对劲。自己是太子,也必须是最能理解皇阿玛一片苦心的儿子。

“革出去这么些侍卫,由哪些人来补上。”

毓庆宫里的侍卫、太监、宫女,甚至是最下等的苏拉,都是康熙亲自指派的。胤礽此刻沉着脸问缺了的人什么时候补齐,看似怒火中烧,但凌普和王掞都清楚,太子是真没招了。

“回太子爷的话,李玉已经把补上来的名单送过来了,后日换值就能全部到位。”凌普从袖袋里抽出一份折子双手捧着递到太子案头,“李玉还说,万岁爷体贴主子,留了三个侍卫的缺,等主子定夺。”

瞧瞧,瞧瞧康熙这体贴儿子的劲儿,就是能让胤礽明知道这不过是大棒之后给的甜枣,心里却还是忍不住升起一股窃喜,觉得皇阿玛心里肯定还是在意自己的,要不然也不至于留了三个侍卫,等着自己来挑选。

这三人该怎么选,胤礽没有再同旁人商量。第一个要的是耿额,镶黄旗人,康熙二十年入侍卫处,两年前升任一等侍卫,算是御前的亲信。

胤礽把他要来,便是在主动跟康熙示弱:把皇阿玛跟前的人要来,自己这个当儿子的太子,一言一行保证都在您的眼皮子底下。不用您跟前的人来秘奏,我自己原原本本地摊开来,一点儿都不藏着。

第二个要的是镶白旗的鄂缮,这人之前就在胤礽跟前当过差,后来太子搬到毓庆宫来,他没跟着过来罢了。现在胤礽还点名要他,便是念旧。

太子念旧不是坏事,对于依附太子的臣下来说,念旧的人大多心软,心软的主子就比心硬的要好。对于康熙来说,储君心软虽不是为君之道,但有这样一个儿子,总比有一个挑不出毛病的太子要强。

至于第三个,胤礽想了半晌才问起那日从南苑回来,在宫门口碰上的赫舍里毓朗。

南苑猎场离皇宫近,是宫里这些皇子得空最常去的猎场。因为隔得近,出宫去南苑只需跟宫里报备好,带上侍卫就能去。

但这份自由也不是胤礽能有的,他是太子,他什么时候出宫都得提前净街。也就这段时间胤礽身边的人被无缘无故换了一批,康熙给儿子的甜枣之一,让他带人去南苑住了几天,散散心。

回来的时候正好碰上毓朗带着酒往护军营值房那边走,或许是毓朗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忒扎眼,太子扬一扬下巴就让身边的侍卫把毓朗给召过来了。

人到了跟前一问,才知道毓朗是赫舍里家的人。希福这一脉近几年虽只有赫奕在御前勉强能露个脸,不过对于额娘早逝的胤礽来说,赫舍里家的人,天生就比旁人带着亲近的味道。

两人同年生人,毓朗正月的生日,胤礽五月初三生,那一天也是元后赫舍里氏薨逝的日子,只能说那一年赫舍里家着实是大喜大悲,全是说不出的滋味憋在心头。

问清楚了毓朗是刚成亲,正打算拿些酒给同班的护军,胤礽有些随意地问他,孤能不能也讨他一口喜酒喝。

这话说出口就是天大的恩典,却也是在难为毓朗。太子是什么万金之躯,自己的酒肯定没问题,但要是给了太子万一喝出个什么问题来,自己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好在胤礽也就这么一说,他没有为难底下人的习惯。身姿挺拔地骑在马上,下次吧,这顿酒你替孤记着,下次得了空孤再同你讨。

“去问问看他亲事办完没有,他还欠孤一坛子喜酒。”胤礽想了想,继续道:“要是办完了,把人带来看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太子胤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