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璨和谢清发在新家过的第一个年,热闹得能把房顶掀了。
三十那天,崔璨他爸拄着拐杖来了,谢清发父母也破天荒登门。三位长辈坐在客厅里面面相觑,气氛比修复室的恒温恒湿系统还稳定。
"这房子不错。"谢父率先打破沉默。
"小了点。"崔璨他爸哼道。
"够用就行。"谢母微笑。
崔璨在厨房手忙脚乱地包饺子,把面粉抹得满脸都是。谢清发看不过去,接过擀面杖:"去陪客人。"
"我这不是怕他们打起来嘛..."崔璨小声嘀咕。
结果客厅里传来他爸的声音:"...你那对核桃,我找人看过了,确实是乾隆年的。"
谢父推推眼镜:"司法拍卖会上拍的。"
"亏了,"崔璨他爸摇头,"要是走私下交易,能多这个数。"
两个老头居然聊起了收藏经。
年夜饭上桌时,崔璨显摆地端出一盘奇形怪状的饺子:"我包的!"
三位长辈很给面子地各尝了一个,表情都很微妙。
"不错。"谢父率先表态。
"有创意。"谢母保持微笑。
"...熟了。"崔璨他爸言简意赅。
等长辈们去客厅看春晚,崔璨戳着碗里的饺子:"我包得真这么难吃?"
"还行。"谢清发面不改色地吃掉最后一个。
"那你再教我包一次?"
"明年吧。"
窗外响起鞭炮声。崔璨看着身边人被烟火照亮的侧脸,突然说:"谢清发,咱们就这样过一辈子吧。"
"嗯。"
"你都不问问我为什么?"
"不需要。"
崔璨笑了,把脑袋靠在他肩上。春晚里正在唱《难忘今宵》,吵得很,他却觉得这一刻安静得刚好。
开春后,崔璨接了个新戏——演个文物修复师。导演本来想请谢清发当顾问,被崔璨一口回绝:"不用,我家里有现成的老师。"
结果开拍第一天就露了馅。崔璨拿着修复刀的手势不对,被导演喊了十几次卡。
"谢老师,"他半夜抱着枕头蹭到书房,"再教教我那个握刀的手法嘛..."
谢清发放下手中的书,握住他的手:"手腕下沉,食指用力。"
"这样?"
"嗯。"
崔璨就着这个姿势,顺势亲了他一下:"学费。"
这部剧播出后意外爆红。尤其是崔璨修复文物的镜头,被专业网友夸"堪比纪录片"。最绝的是有场戏,他即兴加了句台词:"修文物如修心,急不得。"
谢清发在电视前看到这句,轻轻笑了。
夏天的时候,两人回了趟敦煌。
还是那个熟悉的洞窟,还是那尊美人菩萨。崔璨举着软毛刷,动作已经像模像样。
"谢老师,"他边清理积尘边说,"我好像真爱上这行了。"
"看得出来。"
"要不我以后少接点戏,专心跟你学修复?"
"你看着办。"
清理到菩萨裙角时,崔璨突然"咦"了一声。壁画脱落处,露出底下的一行小字:"愿天下有情人..."
后面几个字已经斑驳不清。
"这该不会是..."崔璨激动地扭头,却发现谢清发单膝跪地,手里拿着个丝绒盒子。
"崔璨,"谢清发看着他,"我们结婚吧。"
盒子里是对素圈戒指,内圈刻着敦煌纹样。
崔璨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抹了把眼睛:"你这人...怎么总是在这种地方..."
"不愿意?"
"愿意!"崔璨扑过去抱住他,"就是...能不能先让我发个微博?"
婚礼办得很简单,就在博物馆的院子里。崔璨穿着改良中山装,谢清发还是那身白大褂。
苏师姑当证婚人,念祝词时激动得老花镜都掉了。王晓东带着修复组的同事起哄,非要两人喝交杯酒。
崔璨他爸和谢清发父母坐在主桌,三个老人居然相谈甚欢。
"以后常来家里吃饭。"谢母说。
"一定一定。"崔璨他爸点头。
夜幕降临时,宾客散去。两人坐在院子的石阶上,看星星一颗颗亮起来。
"谢老师,"崔璨靠着身边人的肩膀,"你说咱们这算不算修成正果了?"
"算。"
"那以后你要继续修文物,"崔璨仰头看他,"我呢,就修你。"
谢清发低头,吻了吻他的额头:"好。"
月光如水,倾泻在相拥的两人身上。远处传来隐约的钟声,像是千年前的祝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