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璨这阵子算是跟画笔杠上了,连做梦都在琢磨怎么把飞天的衣带画飘逸。有回半夜灵感来了,一骨碌爬起来开灯画画,把起夜的助理吓得差点报警。
"璨哥,您这是中邪了?"助理揉着眼睛问。
"去去去,别打扰我创作。"崔璨头都不抬,"这飘带的弧度总算找到感觉了。"
助理瞅了眼画纸,心说这跟昨天那幅没啥区别啊。但不敢说,只能赔着笑:"您慢慢画,我给您泡杯咖啡去。"
这边谢清发也没闲着。馆里新来了个实习生,叫王晓东,美院毕业的高材生,仗着有几分才气,眼睛长在头顶上。第一天报到就指着谢清发修复的一幅明代山水画评头论足:"谢老师,您这处补色是不是太保守了?我觉得可以更大胆些......"
苏师姑在旁边听得直皱眉,谢清发却只是淡淡回了句:"修古画不是搞创作,得按古人的规矩来。"
王晓东碰了一鼻子灰,转头看见崔璨在角落临摹,更是嗤之以鼻:"现在什么人都能来学画了。"
崔璨正好在画关键的几笔,被这么一打岔,手一抖,一幅画全毁了。他"啪"地把笔一搁,扭头盯着王晓东:"你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晓东被他的气势吓住,但嘴上还不服软:"我说错了吗?你们这些明星不就是来镀金的......"
"镀金?"崔璨笑了,拿起旁边一瓶矿物质颜料,"知道这玩意儿多少钱一克吗?比你一个月工资都贵。我要真想镀金,买它一吨回家泡澡不好?"
谢清发出声打断:"要吵出去吵。"
两人顿时都蔫了。
这天崔璨有个商业活动,主办方非要他现场表演书法。他推脱不过,硬着头皮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字。没想到视频传到网上,居然收获一片好评。
"可以啊璨璨,这字有几分功力了!"
"听说他跟谢清发学的,看来是真下功夫了。"
李姐趁热打铁,给他接了个文化类综艺《笔墨生香》。节目里都是些老艺术家,就崔璨一个年轻明星。录制现场,有个叫赵一鸣的老书法家,看崔璨的眼神那叫一个不屑。
"现在的年轻人,会写两个毛笔字就敢称书法家了。"赵老阴阳怪气。
崔璨也不恼,笑眯眯地回:"赵老说得对,所以我这不来跟各位老师学习了吗?"
节目有个环节要临摹《兰亭序》,其他嘉宾都在炫技,唯独崔璨老老实实照着拓本一笔一画地写。镜头推近时,他额角的汗珠都拍得一清二楚。
录制结束,赵老破天荒走到他身边:"小伙子,今天这几个字,写得还算端正。"
就这一句话,让崔璨乐了半天。
回到博物馆,崔璨发现王晓东还在跟谢清发较劲。这次是为了修复一幅清代花鸟画,王晓非要用新型化学颜料,说色彩更鲜艳持久。
"胡闹!"谢清发难得动了气,"古画修复讲究的是修旧如旧,你当是画年画呢?"
"可是谢老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什么年代也得尊重历史!"
崔璨在旁边看热闹不嫌事大,插了句:"王同学,要不咱俩打个赌?你用你的新方法,我用传统方法,各修复一幅画,让苏老师评判。"
王晓东年轻气盛,一口答应。
赌约就这么立下了。崔璨白天赶通告,晚上泡在修复室,跟着谢清发学习传统技法。有次拍到凌晨,直接在修复室打了个地铺。第二天助理来找他,看见他抱着《营造法式》睡得正香,差点以为走错了门。
一个月后,两幅画同时完成。苏师姑带着几个老专家来评判,结果毫无悬念——崔璨那幅虽然手法生涩,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画神韵;王晓东那幅颜色鲜亮得像印刷品,完全失了古意。
王晓东看着两幅画的对比,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憋出一句:"我认输。"
崔璨拍拍他肩膀:"哥们儿,传统这东西,能流传千年总是有道理的。"
这事不知怎么被媒体知道了,第二天就上了热搜:#崔璨赌约赢了美院高材生#。评论区炸开了锅:
"卧槽,崔璨来真的啊?"
"这波装逼我给满分!"
"只有我注意到他瘦了吗?肯定是熬夜练的。"
李姐趁机放出一段崔璨深夜在修复室看书的视频,又圈了一波粉。连那个赵一鸣老先生都特意发微博:"后生可畏,望持之以恒。"
庆功宴上,王晓红着脸给崔璨敬酒:"崔哥,之前是我不对......"
"打住。"崔璨跟他碰杯,"以后好好跟谢老师学,他肚子里干货多着呢。"
谢清发在角落看着,嘴角微微上扬。苏师姑凑过来:"怎么样?这孩子没让你失望吧?"
"还早着呢。"谢清发抿了口茶,"不过......确实比某些科班出身的强。"
窗外月色正好,窗内灯火通明。崔璨被众人围着,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角落里的谢清发。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当个文化人好像也不错。至少,能理直气壮地站在那个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