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凰权弈罪 > 第13章 第 13 章

凰权弈罪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蓝冰不打酱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2:42:03 来源:文学城

上元节对女学来说是个大日子。卯时三刻,将将解了宵禁,咏絮书院门口便停满了马车,各府主母领着仆役,一趟接一趟将过节所需用品以及崭新的笔墨纸砚搬进书院。

另一侧的太学较往年倒是沉寂了许多,毕竟最爱出风头的三人接连殒命,剩下的学子们言行间自然添了几分谨慎,连说笑都少了。

李璟序为追查许少钦的死因,已奔波一天一夜,此刻回到学舍,她反倒寻得了一丝难得的喘息之机。

她顾不得什么仪态,趴在书案上,脸颊贴着桌面,目光有些放空地追随着那些忙碌的身影。

淮王妃贴身侍女来唤:“李小姐,院正大人请您过去一趟。”

这一声,将贵女们的目光都引了过来。众人这才注意到独自趴在角落书案上的李璟序,议论声四起。

有人说她不思课业,总往大理寺跑,与那些男人厮混,意在勾搭方家大公子。

又有人压低声音,说她怕是前大理寺卿沈倾的私生女,终日与死人打交道,一身晦气,早晚和沈倾一样,要遭阴邪反噬。

李璟序缓缓直起身,对那些或鄙夷或探究的目光视若无睹,只理了理衣衫,便对那侍女道:“有劳带路。”

淮王妃处理事务的厢房与学舍相邻,十分雅致。李璟序踏入时,她正在翻阅近日学子们的课业考核,头也不抬,随手点了点身旁小桌。

桌上已备好一碗清粥,并几碟清爽小菜。

“先用了早膳再说。”

淮王妃的声音平和,李璟序却不敢忤逆,乖顺地坐下,执起银匙,小口啜着粥,耳畔唯有书页翻动的轻响,以及淮王妃不时的叹息声。

直到最后一口粥喝完,李璟序才敢借着放下瓷碗的间隙,小心翼翼地抬起眼帘,悄悄打量主位上的淮王妃。

然而,就在她目光即将收回的刹那,王妃却忽然抬眸,李璟序的心猛地一跳,慌忙垂首避开了视线。

“可知我为何唤你来?”

李璟序立即起身,拱手行礼,答:“学生愚钝,请院正明示。”

“我问你,前日策论中‘如何平衡寒门与士族,以广纳贤才’一题,你是如何作答的?”

李璟序稍显迟疑,而后一咬牙道:“回院正,学生认为,如今莫说寒门子弟,便是邺京之外的官员子女欲入京应试,亦须经过层层筛选。而邺京世家子弟,尤以方、沈、谢三家为首,无需多力便可直赴科场。故而学生以为,此题自根基处已有偏斜,实为无解之题。”

“哦?无解之题?”淮王妃声音依旧平和,周遭空气却凝重了几分,“那你可知,圣上近年来为何力排众议,增设制科,又为何命御史台严查科场请托舞弊之事?”

她端起早已放凉的茶盏,吹了吹沉浮的茶叶:“水至清则无鱼。朝廷取士,虽急需破格求新,但更重要的仍然是维系眼下纲常。你这答案倒是与你舅舅当年如出一辙,只见其弊,未见其变。”

李璟序垂首不语,心中却是一动。她如今的观念,的确沿自舅舅。

“罢了,”淮王妃忽然话锋一转,“今日寻你来,另有一事。上元佳节,我有一位闺中密友特从江南来邺京赏灯。你是个常在外头走动的,见识也多,可愿代我尽地主之谊,陪她在城中走走?”

“学生遵命。”李璟序低头应下,心中却升起一丝疑虑,“不知王妃的这位友人,该如何称呼?”

“唤她夫人便可。好了,你早些回去准备吧。”

“学生明白了。”

李璟序恭敬地退出厢房,正看到姜府的下人离去。姜且对人多的活动一向不感兴趣,想必今日也是睡足了时辰才来。

河倾月落,姑娘们精心扎制的各色花灯缀满回廊,太学士子们也带着各自的花灯踏入咏絮书院。

正堂之上,红绸铺地,两国子监祭酒与淮王妃端坐高位。左侧女学弟子身着胭脂色窄袖襦裙,言笑晏晏;右侧太学生青衿玉带,气度从容。两厢对望,在架势上已分不出高低。

邺京城内最出众的年轻人聚集于此,众人执杯敬天子、敬明月、敬恩师,正当飞花令行至"春"字、好诗好词不绝于耳时,一道身影悄然退了出去。

李璟序来到淮王妃厢房,果然看见一位妇人在房中踱步。

虽无华服珠翠,只一身素衫亦难掩其清贵气质。

李璟序叩响门扉,妇人闻声转头,目光触及她的刹那便再挪不开,一言不发地凝望着,眼底翻涌着难以名状的情愫,仿佛要将她的脸刻进骨血里。

李璟序被盯得有些不自在,轻声开口:“夫人。”

“你叫我什么?”

李璟序依旧保持着恭谨的姿态,“夫人,院正大人命学生前来,陪您夜游邺京,共赏上元灯会。”

她终于移开视线,望向窗外的璀璨灯火,良久,才极轻地应了一声:“好。”

不知为何,分明是从未谋面的两人,李璟序却对这位夫人莫名流露的亲昵生不出半分抗拒,任由她挽着自己的手臂,并肩走向闹市。

安仁坊灯火如昼,人流如织。

夫人对沿途所见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彩塑泥人、字画面具,她都要拿在手中细细把玩。

她身后跟着两名随从,始终保持着三五丈的距离,凡她触碰过的东西,那二人都会上前付钱买下,又退后,如此反复。

行至一处卖绢花的小摊前,夫人拈起一朵海棠绢花,不往自己鬓边比划,反是轻轻簪在了李璟序的发间。

“很衬你。”她轻声道,眼底漾着暖意。

李璟序一愣,恭敬道谢:“多谢夫人。”

夫人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转身又走向下一个摊位。

“听柳英说,你常在大理寺做差事?”夫人语气温和,路过一排走马灯,灯内光影流转,映得她脸明明灭灭。

李璟序垂首应道:“是,蒙方少卿不弃,常在寺中学习些刑名琐事。”

淮王妃身份尊贵,这位夫人却能直呼其名讳,可见二人关系之亲厚。但也有可能是这位夫人的地位远在淮王妃之上,李璟序心中有了些大胆的猜测。

“学习?我听闻,近日几桩案子你都出了大力。连宋国公那样难缠的人物,都叫你寻出了破绽。”

“夫人远在江南,竟对邺京城中发生的大小事务如此了然。”李璟序依然大步走着,目光却不着痕迹地瞥过对方的神情。

“京城的风,吹得总是比旁处急些。想知道什么,总有法子能听到。”夫人神色未变,说话时从袖中取出一枚金锭,随手买下一盏兔儿灯,递到李璟序手中。

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后面的路,二人都默契地不再交谈。

火树银花,月上柳梢,不知不觉到了护城河畔。一盏盏莲花灯顺水漂流,载着无数祈愿,墨色河面宛如星空。

“你可有什么心愿?”夫人问她。

李璟序颔首。是人,总是有愿望的。可她的愿望不能写在灯上,只能压在心底。

夫人挥了挥手,那两名随从拎着大包小包迅速靠近。

“今夜多谢姑娘作陪,我心中甚悦。天色已晚,我该回去了。”

她的目光落在李璟序脸上,声音轻柔,又似带着眷恋:“我们有缘再见。”

说罢,她转身登上早已候在路旁的马车。两名随从将采买的物件安置妥当后,也翻身上马,护着马车缓缓驶入夜色。

李璟序站在原地,看着车队慢慢消失。这位夫人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这一场相见,就像一场梦。

发间的绢花被夜风拂过,微微颤动,她抬手拂了拂,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本该在书院的淮王妃不知何时出现在行驶的马车内,裹着狐裘,挨着暖炉,借着车窗透进的灯光,依旧专注地批阅着手中的课业。

看着她拧眉一丝不苟的模样,夫人叹了口气。“当初让你接下这咏絮书院,担起院正之职,也不知究竟是对是错。你瞧你,如今眼里心里,除了这些孩子,怕是再装不下别的了。”

柳英头也不抬,语气却有些不悦:“你既盼着让她安稳度日,又何故现身去招惹她呢?”

“我……”

她终于放下书卷,一字一句道:“你可知这孩子有多聪明?你今日种种反常举动,只怕她心里早已生出猜疑!”

良久,夫人才幽幽开口:“柳英,我只是想亲眼看看她。看看她过得好不好,看看她……长得像不像……”

柳英端正身形,在车内微微欠身,行了一个官礼:“臣妇方才言语失当,不过是出于师者之责,关心学生罢了。还请皇后娘娘莫要怪罪。”

“你这是生我的气了。”姐妹多年,她再清楚不过,每当柳英真正动怒时,才会用这般恭敬的礼数。

柳英不语。

沈岚终是妥协,轻轻推了她一下,“好了,我答应你,日后不再与她相见。有你,有父亲,有几位兄长在,我自是安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