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消的第二日。
太阳露了头之后,穗禾便告别了一家三口,她头上什么都没有,只规规矩矩的盘着,象征着身份的簪子再也没有露头。
穗禾走了,她得去往天府了。
临走的时候,她似乎眼神中都带着决绝的神情,可当走出了那院子的门,再转头去看那一家人,老的腿脚有些不便,年轻的看起来瘦骨嶙峋,小的脸上红扑扑的,抓着大人的裤腿就这么看着穗禾。
穗禾仔细的打量着这幅场景,雪被打扫的很干净,屋顶上也是一样的,雪地的屋檐上还挂着一块用布遮住的玩意儿,不用仔细看就知道是一块老腊肉。
天府的繁华似乎是带着热气的人间,当穗禾踏了进来,雪都随着踩在了脚下的青砖上慢慢融化成了一滩水。
进了天府之后,第一个招牌就是安家。
穗禾看着那写着安家的药房,撑着的伞也不由微微的倾斜。
她并没有急着去找上一世的恩人,而是摸索着口袋里的钱去路边的摊子上吃了碗馄饨。
馄饨摊子就在安家药房的正对面,穗禾走到了摊子前叫摊主给了自己一碗馄饨。
“一碗馄饨。”穗禾开口。
摊子上有五张桌子,如今只有两张桌子是没人的。
摊主抬了抬头,“姑娘,这伞你打和不打没有区别的。”
零零星星的雪像是稀碎的柳絮,要说起柳絮却要比这场雪要大一些。
“这雪还没春天时候柳絮落下来的大,下又下不干净的。”有人哄笑说是像是孩子把尿,等着人去惯嘞。
穗禾不慌不忙的收起伞,“不瞒摊主说,我这篓子里的东西沾不得雪。”
“那好办,你把你那篓子放到桌子下不就成了?”
穗禾有些局促的望了望那桌子下,“敢问这一旁的石板还用吗?”
那板子就立在摊主的一旁。
“嗨,用吧!”
穗禾将石板搬了过来,把篓子放在了上面,随后又把篓子放在了石板上。
“老板,两碗馄饨,待会儿送到安家。”
顺着声音望去,穗禾看见了一个夫人,那夫人却不一般,一头黑发,一支金簪却格外的耀眼,尤其那上面镶嵌的暗红的宝石,穗禾的馄饨还没有上来,于是便随处打量,穗禾还想这京城的有钱人还要自己买吃食的时候,只听那老板说道,“李妈妈,您又是给安家公子买的馄饨吧?”
“谁让你这手艺了得,公子啊,就爱吃这口。”那奶娘的眼神落在一旁的穗禾身上却多了几份狐疑,她看了眼后。
“哟,今天可是有新客了。”
“今日来往人多了些,多的过路人怕是你还没见过嘞,前两天一队什么行商过来了,约莫有个一二十个人。”
“妈妈,买完了馄饨就走吧。”车里传来了一声弱弱的声音。
“公子今天也出来了?”摊子老板像是很新奇一样。
李妈妈看着馄饨老板人说道,“馄饨快好了吧。”
穗禾饿的不行,可听到了那安公子也来了,不由的就端坐了仪态,若是那公子看到自己的才情就好了,只可惜她人生地不熟,到底还是无根的浮萍。
穗禾看着那掀开的帘子的公子,却只见到一双泛着苍白的手指就这么捏着窗帘,如何都看不到里面。
“这天冷的奇怪。”馄饨的摊主摇了摇头,随后就又忙了起来。
穗禾也等着,肚子不争气的响了响。
李妈妈余光朝着一旁的穗禾看去,“小摊儿,我们是后来的,该给人家先来的就给人家先来的,大冷天的,总不能拿了银子还要饿肚子吧。”
“哎呦喂,您可真是难得的大好人,这么着吧,下了这一锅的,我给这位......”那摊贩看着穗禾,始终不敢确认。
“叫我穗姑娘就好了。”穗禾微微一笑。
那李妈妈就坐在穗禾的正对面,眼睛扫过来的同时,对于她回答的话却有些意外,但眼神就像是一片叶子,一只飞鸟,只是轻轻的落在了她的身上便移开了。
“我就不等了,什么时候做好,什么时候送过去就成了。”那人似乎嫌弃这儿脏了她一样,就只是沾了一下便起身离开。
“天冷了,多备点儿热汤吧,让那些过路的能免费的喝上一口。”
馄饨摊主只是点着头,“得嘞,善人您慢走。”
随后搓了搓手接着做活。
走了以后,穗禾如愿的端到了碗,却不料刚碰上的瞬间就让那碗沿给烫到了,手指尖痛的发麻,其他的地方还是冷的,她两个手猛得松开,随后两只手捧着耳朵的边缘道,“好热!”
“想喝汤了就往锅里打就成了。”
穗禾的面部被热浪熏陶着,沉浸的回想着刚刚的那双白手,鲜美的馄饨让她忘却了一切的烦恼。
徒步了几天也算是到了,路上的店铺很多都没了人,要不就是要价死贵,可这混沌摊主却要价低的可怜,穗禾虽心中疑惑,可碍于面子还是没有去问,回想起刚刚的那些事儿,也就猜的**不离十了,这安家也是一家好人,只是上一世她没有听到过罢了。
“这就是那安家?”
“那还有几个安家。”
“要不说你们固若寡闻呢。”那另一桌上的带头的书生模样开口。
“据说这公子体弱多病......”
书生点到为止,剩余的两个人也没在吭声。
穗禾吃了饱后将钱放在了老板面前的桌前,她往前走了几步又折返了回去,她看着老板,随后又像是看其他的地方,“敢问这附近可有考生的住所?”
那书生模样的听到这话举了举手,其他两个人直摆手都没让那书生模样的人住嘴,“姑娘也是考生?”
穗禾点了点头。
“就在那城墙脚下。”顺着书生往墙下看去,一排排的直立的木屋就这么依靠在墙角。
“要是有些钱的就可以来前面的客栈里住下,用不了多少,只不过。”摊主老板看着穗禾,看她身上并无其他东西傍身,“若是不想受冻,就得买炭火,不划得来的。”
穗禾往前走了两步。
“穗姑娘。”那书生叫住了穗禾。
“姑娘也是考生,不如我们拼两间房吧?”
穗禾没有理会,只是往前走。
“等等姑娘,听说这家客栈一个房子分了两个房格,每个格子都有自己的木门,若是一人去租,怕是要贵上一贵。”书生的话让穗禾站立了下来,见有戏,书生接着道。
“我叫孙全林,也是今年的考生,我与孟兄,崔兄,李兄也是一同过来的路上遇见的。”
穗禾只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四个人租两个房每人均摊多少钱?”
“不多,一个月一两银子,不过白日里得给人家让让位置,还得待客。”
穗禾摸索着口袋里剩下的银两,也是能点了点头,可现下住的地方虽然是有了,可是还是要找个活计的,若是找的活能送些笔墨纸砚更是好。
“那我等几位吃完?”穗禾说着也作了下来。
那叫孙全林的人看穗禾坐下来有商谈的余地于是便就打了一碗热汤给了穗禾,“像姑娘这样的人真的不多见。”
“女子科考,本就胡闹。”说话的人姓孟,似乎很不喜欢穗禾这类人,仿佛眼下天下的风气就是因为这类女子太多一般。
穗禾看着那说话的男子,只是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心中却想着气性这么大的人,怕是心里也没个底气吧,穗禾没有去和那人较量,“女子科考能有这一次已是难得,自然有人想要抓着往上爬了。”
“我与孟兄的雄才大志却不同,只是像谋个小官照拂家中的人罢了。”穗禾确实没有大志向,除了爱钱想要吃饱饭。
“敢问姑娘是从哪里来的?”那人说完之后便开口道。
“我姓崔,崔磊。”
“西河。”穗禾说完,只觉得双手双脚发冷,这样的天气若真的在外面待,怕是一个夜就叫她再次复生了。
那姓孟的人却抬起了头。
“孟老兄,这可以算是你的老乡了啊!”说话的还是那孙全林。
“早就听闻那一块疫病横行,如今好了?”
聊到这儿,那姓孟的和穗禾斗住了嘴,似乎在这么一刻,两个不同阵营的人终于短暂的想到了同一件事儿。
“嗨,不说了,鄙人姓李,名明庆,望乡人士,家中开了间私塾。”李明庆开口道。
雪却越来越大,就像是穗禾的心里,她像是永远走不出那个温暖的故乡,父母,兄弟姐妹,祖母,越想这心中的雪就越大,大到能压塌所有的房屋,内心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废墟,若是能遇春天,或许还能冰消雪融。
可春天还是路途遥远,冻伤的人该如何走出这废墟呢?
夜晚,穗禾再也不必害怕受冷,她盖上了柔软的被子,原来想要暖和只需要一两银子,而看好一个人的寒毒也只需要四两银子而已。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总是抓不住个树枝,她就该这样被埋葬在那场大雪吗?
“穗姑娘好字啊!”穗禾抱着一篓字帖只想着看看能不能卖一些出去。
却不料让那同行的孙全林看到了,他捡了起来后,只是连说了三声妙。
“多谢,若是孙公子有代笔的事儿,还望给我介绍一下。”穗禾从来没有觉得这样是辱没了自己。
反倒觉得如果他真的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又怎么不算是自己的恩人呢?
孙全林看了看,随后点了点头。
住在这儿的都是穷书生,若是有钱,就在天府买了宅院了。
可穗禾不懂这一句话,孙全林业不懂穗禾究竟有多急需用钱。
冬日漫长夜不会太长了,四五个月也是要住下的,除了吃喝,下个月的钱穗禾还没凑出来。
交钱的时候,穗禾没有露出一丝怯,似乎那个口袋里还有很多钱,她将钱交给了那人后便上了楼,屋子很小,是原本一间大屋子隔开了两间,穗禾裹了裹自己的上衣。
就这么躲开了孙全林往外面走,多走几家,总有人要的。
“你去哪里?”他还是叫住了她。
“出去一趟。”穗禾攥紧手里的篓子,步子也跟着快了些。
有的是新家开店总要写门匾的。
穗禾走了很久之后,突然看到了一个挂着陆家腰牌的人,穗禾跟了上去后,便直接拿出了自己字迹,“要帮忙写字吗?”
穗禾认得这腰牌,上一世她险些饿死的时候,就是挂着这个腰牌的人给了她一个馒头,她才活了下来,有机会进入考场。
凭借着上一世的记忆,或许自己可以帮助陆家躲避一场家族祸事,穗禾看着那人。
“你是谁?”那人看着穗禾,可看到字的时候还是接了过来。
“一个卖字的,若是......”
“富桂!”只听有人叫了这个名字后。
店里走出了一个身穿华服的白须老者。
穗禾愣在了原地,可她不想放过这个翻身得劲机会,于是就跟着那叫富桂的人。
“老爷。”富桂说道。
穗禾看着两人,随口说道,“请先生把我的字还我吧,我好回考舍。”
“这是你写的?”
穗禾只等这一句话,穗禾抬起头回禀那人,“我知晓老爷正在找一个写门匾的人。”
陆家老爷看着穗禾,随后转过头,他这店开的这么偏还被人找上了,或许是有些缘分的,陆家老爷爷最在乎缘分,故而答应了下来。
“三百文可好?”
穗禾没想到这人的给价这么大方,连连点头。
“三百文,一个字。”陆老爷伸出了四个指头。
“写完去他哪儿拿。”
穗禾略带震惊的看着面前的人,心中又多了些感谢。
就这样,下个月的房费也有了。
就连夜里都暖和了起来,穗禾用被子将自己裹的严实,密不透风,闭上眼,所有的辛酸血泪仿佛都成了祝福,祝福她变成更好的人。
她想,爱她的人一定也在祝福她越来越顺吧,喜悦从未被悲伤压过,只不过却在尝到了微微的甜头让生活有了盼头罢了。
2025/10/20 第一版,待找错别字。[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