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64章 第 64 章

皇城有好事 第64章 第 64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3 00:43:01 来源:文学城

第六十四章

庄和初的话刚一说罢,前面正传来渐行渐近的脚步声。

时机掐算之巧,让千钟不禁觉得,这人方才立在那假山顶上,就是为了给她与梅重九放哨的。

银柳带着几个仆婢寻声而来,与千钟和梅重九拜见过,便将这几人遣去各自的差事上,自己则照庄和初的吩咐,引千钟去看各处的布置是否合意。

“这处沉心堂是宅中主院,县主待嫁这两日就住在这里,县主看,可还有什么需要改换添减之处?”

昨夜一唱一和哄走那为着手谕之事而来的梅重九之后,银柳就与她说过一些这座宅子里与众不同的规矩了。

这座宅子是先帝明旨赐给梅知雪的,即便有皇后手谕赐梅重九住来这里,这宅中的主院仍是梅知雪的,千钟便是不住也要空置着,旁人谁都住不得。

可昨夜银柳没提过,这主院已取好了名字,题好了匾。

千钟一进院子就看到那方悬在堂屋门檐下的乌木金字匾额,与这宅子门口的那方“梅宅”一样,一看就是庄和初的字迹。

“这名字,是大人取的吗?”

“奴婢不知。”银柳也抬头望望那块崭新的匾,“不过,看这匾上的字,不像是大人题的。”

这不是庄和初的字?

可这分明与庄和初誊给她的那些话本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她如今虽已识得一些简单常见的字了,可最是眼熟的字,还是庄和初写的那些,换成别人的字,诸如街上那些铺面的匾额幡子,她认起来都要有些犹豫。

唯独庄和初写的字,只要是认识的,她一眼就能认个清楚。

但要说熟悉,银柳在庄府当差这些年,定然比她更熟悉庄和初的字。

这要不是庄和初的字,还能是谁的字?

庄和初给她誊写话本稿子学识字的事,至今也只有梅重九知道,梅重九又是看不见字迹的,这里头的玄机该向什么人求证才好,千钟一时也拿不准了。

揣着这疑问进了堂屋,看过一圈,又去到后面卧房,越往细处看,那匾额上字迹间的疑问就越不算什么了。

上次来时突遇急情,没来得及往这些屋子里看过。

便是如此,千钟也能觉得出,前些天,这些屋子里该还不是眼前这样子。

那日庄和初分明与她说,这宅子从前都是宫里人在打理着,在他们来看这宅子的前一日才交给庄府,由姜浓带人仔细收拾了一番。

可眼前看着,绝不止一个“仔细”。

窗明几净也就罢了,那窗边的白瓷花觚里竟插着几支开得正好梅花,那股鲜活气一看便是新折的,还有那脸盆架子,盆中有清水,架上有手巾……

这像是昨夜或是今日一早才收拾过。

再仔细看,房中每一处物件的摆设,都像是经过一番仔细揣摩的,无论巨细皆是在最顺手的位置上,虽处处都是崭新的,却又没有因崭新而带来的那种陌生的不适。

这些收拾起来,可就不是一时半晌的功夫了。

想来梅重九住的院子也是一样。

如果这一切都是庄和初的安排,那就是说,即便她昨日没有请得皇后那道手谕,即便她今日没有带梅重九来看这宅子,庄和初也是早就准备着让她与梅重九住过来的事了。

照先前与庄和初说好的,她办完帮庄和初查找那眼线的差事,就是要与梅重九住来这里的,庄和初预先做下这些安排,也是好意使然。

可千钟就是觉得,这番已极尽周详的安排,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不对劲。

“银柳姐姐,”千钟细细环顾着这间打哪儿都挑不出半点儿毛病的卧房,“大人刚才说,让我在这里待嫁,待嫁是干什么呀?”

“照先帝旨意,县主是该从宫中出嫁的,但之前……”银柳话音顿了顿,轻描淡写地略过十年前那难言的一段,“庄府已接过出宫那一段了。这回,县主一应嫁妆还是由宫里来备,但都会送到这里来,庄府接亲,也就到这里来接了。”

银柳看她眉头收紧着,俨然一副不知在纠结着什么的样子,只当是日子临近难免紧张,便又添了几句与她宽心的话。

“县主不必担心,婚仪前后事事都会有专人安排妥当,何时该做什么,都会有人来知会您的。只是婚仪繁琐,您必得好好歇息,养足精神才行。”

待嫁要做些什么,千钟弄不清楚,但从前在街上也没少听过人念叨筹备接亲送亲的事,准备到这一步上,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再想悔婚,也只能像当年梅知雪那样不管不顾地一逃。

可看着眼前这些周到的布置,庄和初显然是没打算让她走梅知雪的老路。

那也总不能是这一回换成他逃跑吧?

一个堂堂三品大官,又牵系着大皇子的名声,裕王还要请两国外使一起凑这成亲的热闹,怎么想,庄和初也跑不了。

这亲事已准备到这份上了,他俩谁都不跑,又怎么才能如庄和初说的,虽然退不掉,但也成不了呢?

见她好像不但没宽心,反而像是更愁了,银柳忙又道:“还有,大人让拿来一笔银子,说是给您连日辛苦的报偿,已送到库房里去了,晚些您也亲自去点点吧。再有……”

银柳自怀中取出一只没有封口的信笺,从中拈出一页写满了几行字的纸,递给千钟。

“这是一份去京兆府衙门代领赔偿的凭证,姜管家已在上面行了手印,县主只需在这上面添上您的手印,姜管家便能代县主去京兆府领一贯钱来了。”

一贯钱?

千钟忽然想起来,这是先前庄和初帮在她京兆府翻了那偷盗的冤案,京兆府因为错判要补偿她的那一贯钱。

她都差点儿忘了这茬了。

才一接过这页凭证,千钟又是一怔。

千钟讶然看着手上熟悉的字迹,这就是写在那些话本稿子上、题在这处宅子门匾上的,她一直以为就是属于庄和初的字迹。

“这上面的字,是姜管家写的吗?”

银柳摇头,“不是姜管家的字迹,也不知是谁写的。姜管家托付奴婢时,就已经是写好的了。”

凭着这些日子识得的字,和这些最是熟悉的字迹,千钟连猜带顺,大概也能看得明白,这里头就是说她自愿托付姜浓替她去取这一贯钱的意思。

这凭证没什么不妥。

可就是瞧着这凭证,千钟才霍然明白那种不对劲的感觉是打哪儿来的了。

庄和初这些周详的安排实在是有些……太过周详了。

周详得,好像他们不是在婚仪前不便相见,而是他与她,从今往后,就再也不见了。

昨日在停云馆时,她就有过一瞬这种感觉。

庄和初要她学着留意往后一顿吃多少才不伤身,嘱咐她那些话的时,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这辈子都再不会与她一起吃饭了。

所以她才不由自主地问出来,她以后还能不能再见着他了。

庄和初那时也说了,只要她想,随时可以。

可是庄和初的话绝不能只用耳朵听。

千钟捏着这凭证思量片刻,蓦地想起一桩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许是与眼前这一切缠着莫大干系的事。

“银柳姐姐,”千钟一边拿着这页凭证慢吞吞挪到摆有印泥的桌案前,一边故作随口一问,“我来时看到街上好几处封了路,那架势,该是那南绥和西凉的使团已经进城了吧?”

“是。”

那印泥是全新,还不曾搅成团,银柳随着她一道过来,请她稍待,自己取过扁头骨棒来搅。

千钟边看着银柳捏着那骨棒从印泥盒子边沿顺下去,一下一下将原本像冰封水面一般平整的印泥往中心处搅,边又随口好奇似地问。

“那他们进城以后,要干点儿什么呀?”

“该是在怀远驿落脚,稍加休整就要入宫觐见了,晚上宫里还有酒宴,为他们接风。”

“大人也会去吗?”千钟又饶有兴致问。

为着这两国使团来朝的事,皇城探事司已焦头烂额地忙了不少时候,但前头那些还只是预备而已,这两队人马进了皇城,才是正经要忙的日子。

一般忙到这般地步的日子里,庄和初为着行动方便,都是要闭门称病的。

都是习以为常的事,银柳搅印泥的手停也未停,就道:“大人还要养病,不会去的。”

千钟不死心地追问:“那明天呢?”

“明天……”银柳捡着些即便自己不答千钟也能从街面上听见的来说,“听说,朝廷为表与这两国修好的诚意,明日要移交几个南绥与西凉在雍朝境内被抓的犯人,让他们带回自己朝廷去处置。”

千钟心头蓦地一亮。

这种事,一听就不是裕王能甘心情愿让它顺顺当当办成的。

裕王想要捣乱的事,庄和初八成就要管一管。

“这跟大人有关系吗?”千钟明知故问。

这几句话间,银柳已熟门熟路地印泥搅拌均匀,团成一个圆润小球,搁下那差事已毕的扁头骨棒,将印泥重新呈递回千钟手边最顺手的位置。

“这奴婢就不清楚了。县主请用。”

*

梅重九住的院子,是庄和初引他过去的。

这处院子不大,在宅院里略深处,清幽安静,梅重九虽目不能视,可在这座为了置景而有意建造得弯弯绕绕的宅子里,忽然走上一段平坦顺直得全然不讲置景法则的路时,便足以猜出,这里定是专为着他大刀阔斧做过一番修整的。

“时日仓促,来不及做更多修整,且先住段日子看看,若还有不便之处,随时修改就是。”

庭院被修整得极为简洁,不但地面整过,那些有碍行动的假山石也都尽数挪去了,只在一株粗健的海棠树下留了一块平整的原石作为茶台。

梅重九被庄和初引着在这茶台边坐下来,刚一坐定,手中就被塞来一个圆溜溜、软乎乎又凉飕飕的东西。

这是个……柿子?

梅重九一怔间,就听那顺势坐到茶台上的人客气地劝道:“刚从你家树上摘的,尝尝吧,别客气。”

“……”

但凡梅重九眼睛看得见,这柿子也要拍到这已然不想要脸的人脸上去了。

“别来这些没用的。”梅重九板着脸把柿子往茶台上一撂,“我问你,你从前与我说过的话,还算数吗?”

“那一句?”庄和初坦然问。

梅重九压低话音,也压着被他一句话窜起来的火气,“从前我答应你指认梅知雪的时候,你也曾答应过我,无论我最终指认的是什么人,你绝不会伤害无辜性命。”

庄和初笑笑,“这句当然算。”

“那现在这样……”梅重九把话音压得更低了,火气却更盛几分,“算什么?”

那柿子虽是被梅重九颇没好气地撂下的,可到底也没使什么力气,那吹弹可破的果皮还是完好的。

天光之下,这颗熟得恰好的柿子晶莹剔透,如质地绝好的玛瑙。

可惜梅重九看不见。

庄和初有些惋惜地一叹,将它重新捧回自己掌中。

“你抱过她吗?”

“什么?”梅重九被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句问得一愣,还没待辨清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什么,就听那人又接了句更加匪夷所思的。

“我抱过她两次。”

这话说得坦荡,坦荡里就只有些悲悯,毫无轻浮之意,越是如此,梅重九越是听不明白了。

“你想说什么?”

“一次是你与她在大理寺认亲的前夜,我带她去九监密牢,向她说明我在皇城探事司的身份。再一次,就是昨日,我抱她跃下马车。”

庄和初端详着手里的柿子,无声地一笑。

“短短数日之隔,就沉了不少。你说的伤害,是指这个吗?”

梅重九脸一沉,还没开口驳他这歪理,就听那人长长一叹,叹出一股子比说书还要假的幽怨来。

“倒是我呀,这些日子里每天忙完那些要命的差事,还要专程抽时间一笔一划地誊写那些话本给她识字用,昨夜还将《千秋英雄谱》的本子连夜誊完了,而今这脸色看着,都不必有意装病了。”

“……”

这还不算完,接着又有气无力地咳上几声。

“如此看来,将她认成梅知雪这件事上,便是当真有什么伤害,也是庄某伤得更深些吧?”

梅重九一双眼睛在缎带之下朝他翻了个谁也看不见的白眼。

“你别在这儿东拉西扯!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千钟:我成长了!(从内到外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第 6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