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32章 第 32 章

皇城有好事 第32章 第 32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3 00:43:01 来源:文学城

第三十二章

萧廷俊话音未落,伺候在御驾旁的万喜就已经想起来了。

庄和初入朝这么多年还没成家,全是因为这桩孽缘。

当年他三元及第,从蜀州山中一介无名书生,一跃成为各方皆想拉拢的朝堂新贵,为防各世家望族在他婚事上打主意,先帝很快便给他赐婚了一位与朝堂毫无牵扯的内廷女官,为彰恩宠,特将这女官册为了县主,尊同亲王之女。

单论门第出身,庄和初自然不比皇城里的世家公子,但眼见他一朝折桂,必定前途无量,又是性情温良之辈,相貌也生得不俗,那时身子骨更不似如今这么孱弱,怎么看,都不算委屈了那女官。

可任谁也不曾想到,成婚之日,那女官竟在接亲的路上逃之夭夭了,留庄和初一人被满堂前来贺喜的同僚看了个绝世大笑话。

如今已十年过去,那女官一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龙椅上的人都换过了,庄和初还是不肯把这篇儿揭过去。

说是碍着先帝旨意,但要叫万喜说,八成还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

这件皇城里的陈年旧事,除了何万川不清楚,在座无人能忘,萧廷俊也不在这大庭广众间赘述那些他也是长大后才听说的细节,只捡着与今日堂上要裁决之事相关的讲。

“母后曾多次对我讲起,当年明明是那女官的错,先帝却一味怪罪到先生头上,害得先生忧愤之下大病一场,落下了病根,这些年身子才一直养不好——”

“大殿下,”萧明宣为数不多的耐心已经耗尽了,恼然道,“朝中事忙,大理寺公堂也不是听你扯这些闲篇的地方。”

“就是这些闲话,三叔从不当回事,可我一直记着,这些年,无一日不在想着把那个害人不浅的女官抓回来,还先生一个公道,也还先生一个自由身。”

萧廷俊说着,蓦一转身,灼灼的目光再次落到堂中那被他套着麻袋捉来的人身上,一字一声恨道。

“今日,这罪魁祸首,总算是让我抓着了。”

罪魁祸首……这个小叫花子?!

何万川刚理清这话里的意思,还没来得及惊诧,堂下萧明宣已霍然起身,凤眸圆睁,直瞪在那被萧廷俊抓来的人身上,好像要生生把她瞪出个窟窿来。

“你说,这是先帝指给庄和初的那个梅……梅什么……”

“梅知雪。”萧廷俊补出了这个一度响绝皇城的名字。

乍然间,一众目光尽聚于堂中那破破烂烂的一小团上。

听到这个名字,被抓来的人好像也终于明白自己惹上了什么祸事,一双湿漉漉的眼睛里一下子盈满了错愕,慌得连连摇头不止。

“胡闹。”一直在旁默然喝茶的萧承泽终于忍不住开了口,皱眉看着那通身一股子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当年你才几岁?朕都没见过梅氏长什么样,你凭什么认定她就是梅氏?”

萧廷俊还未答,庄和初已起身道:“陛下容禀,是臣请托大皇子去寻她的。”

一见庄和初勉力起身,萧廷俊忙去扶他。

今早去庄府时,萧廷俊心里揣着事,肚子里揣着怨,再加上灯火昏暗,实在没有留意他这先生的病情,来到这儿才发现,庄和初今日脸色实在不好。

也不知是昨日为他的事累着了,还是今早被他给气着了。

萧廷俊心里不安,扶了庄和初起身,又留在他身旁照护。

叫萧廷俊这么一关切,这原就看着满面病色的人愈显得弱不禁风了,再一垂目颔首,莫名让人觉着,整个人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哀而不伤的感怀。

“下雪那日,臣奉召进宫,半路无意中看见她,便觉得她有几分面善,因而助她解一时之困,只当是结个善缘……”庄和初说着,朝万喜一望,“此事,想必万公公还有几分印象。”

何止有些印象,万喜差点儿因为他这道“善缘”被裕王削了脑袋,这辈子怕都忘不了。

那天万喜在那包子铺前就觉得,庄和初这道善心发得实在有些莫名其妙,这会儿再想想,若是这孽缘使然,那就都能讲得通了。

“禀陛下,确如庄大人所言。”万喜笃定道。

庄和初这话显然是才起了个头,萧承泽也不急着追问,一抬手,示意庄和初继续说。

“此后一直有事分神,臣也未作他想,直到昨日,臣才陡然想起,竟是这位故人。然而,再想找她问个清楚时,她已骗过臣府里的人,又逃之夭夭了。”

千钟一边随着庄和初的话呜呜地直摇头,卖力演着惊惶之态,一边忍不住暗自惊叹。

一堆八竿子打不着的,却又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竟就这么被他三言两语串出了一个严丝合缝的新说法,难怪自己先前骗他的那些,一个也糊弄不住他。

不光是编故事的手艺,他这神情语调也拿捏得恰恰好,既让人看得出心绪如海沸江翻,又让人看得见那层竭力维持的体面,整个人就像只熟透的绿豆荚,似乎只要轻轻一碰就会一下子崩落一地,碎得拾都拾不过来。

要不是早知道今日唱的是什么戏码,千钟也得忍不住同情他了。

骗人这门手艺,竟还有这么多可以精进之处!

这手艺精到的骗子隐忍又哀怨地朝她看了看,才接着把话说完。

“今晨,大皇子来大理寺前,专程到臣家中探望臣的病情,臣便斗胆请托大皇子,借大理寺消息之便,帮忙找回她。”

庄和初说到面善那话时,萧明宣就已捧着茶坐了回去,耐着性子听他一句句说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嗤笑出声。

“庄和初,你是觉得皇兄好脾气,还是觉得皇兄好戏弄?”

“下官不敢——”

“你已经敢了!”萧明宣厉声冷道,“面善?你和那个梅氏,是先帝指婚,你俩盲婚哑嫁,到她跑的那天,你俩还谁也没见过谁呢,你能面个什么善?”

庄和初恭顺地低着头,话里却没有什么低头的意思。

“诚如王爷所言,下官此前确不曾当面目睹梅氏芳容,但当年有幸在先帝处见过她一张小像,刊心刻骨,至今难忘。”

“小像?”萧明宣眉头一剔,面色一沉,声寒如刀,“这么多年,你怎么从没提过这小像的事?”

找寻梅氏这件事,虽跨了两朝,却一直都没有个画像做参照。

先帝朝时,衙门里还没有专门培养只靠口述特征就能描摹出陌生人面貌的画师,所以当年搜寻梅氏,只是照那点宫中卷册上记录的体貌特征去找。

后来有了这些画师,可时隔已久,乾坤已换,当年宫里接触过梅氏的人早已散的散,去的去,忘的忘,愣是找不到一个能说清梅氏面貌的了。

线索之少,就连皇城探事司都没辙。

“各衙门要是有张画像,能少费多少人力?兴许早几年前就找到了。”萧明宣怒叱,“本王看,先帝一点儿也没委屈你,你摆明是不想把梅氏找回来,你这是欺君之罪!”

“三叔找人哪用得着什么小像?”萧廷俊讪笑,话里藏话道,“那玉轻容的画像被三叔贴得满城都是,到头来怎么样,您抓着人了吗?三叔可别说,您是故意不抓她的呀。”

萧明宣额上青筋一跳,“你——”

庄和初一步上前,将萧廷俊半掩到身后,不着痕迹地把话拽回自己身上。

“陛下恕罪,王爷息怒,小像之事,非是臣存心隐瞒。只是,赐臣看小像是先帝的恩典,但终归不合礼法。当年梅氏出逃后,先帝也未曾将那小像拿出,供寻人使用,许是早已销毁也未可知,臣岂敢妄言。”

萧承泽皱皱眉头,好似想起些什么,唤过立侍身后的万喜,“先帝朝时,你就在宫里伺候了,你见过梅氏吗?”

“陛下抬举奴婢了,奴婢哪有这个福分呀!”

萧承泽又放眼在堂上堂下一扫,道出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便是说,现下在这里,就只有庄和初知道梅氏长什么样子了?”

何万川在公案后一直如坐针毡,听得这句,好像终于抱住根救命稻草。

这一听就是个麻烦官司,在大理寺断不了最好,何万川正想提一句,不如今日到此为止,交给内廷去核查清楚了再议,还没等张嘴,就听庄和初又开了口。

“陛下容禀。诚然,世间不乏容貌相肖者,事关重大,臣只凭一己印象,亦不敢擅断,是与不是,可以请位人证前来,一验便知。”

庄和初能如此笃定说出这话,定是有个现成的名字在嘴边,萧承泽毫不拖泥带水问:“请谁?”

“广泰楼的梅先生。”

这是个什么人物,久居深宫的人一时对不上号,萧明宣也着实愣了一下,才忽地反应过来。

“你是说,广泰楼里那个说书的瞎子,梅重九?”

“是。当年梅先生不远千里来到皇城,就是为了协助搜寻梅知雪的下落。想来他虽然目盲,说不出梅知雪的面貌,但兄妹之间,总有些别于外人的办法可以辨明身份。”

梅重九是怎么回事,谢宗云前些日子刚把这人死去活来地审过几遭,倒是记得比谁都清楚。

梅氏原籍宁州,出身小门小户,当年梅氏一跑,先帝就旨令当地衙门协助抓人,同时,也让他们将当时还居于宁州的梅重九送来皇城,提供与梅氏相关的一切线索。

后来自然是没派上什么用场。

一个千里寻亲无依无靠的瞎子,身无长物,偏还颇有几分骨气,不肯寄于庄府篱下。

他虽有说书这门手艺,可皇城里但凡养得起说书先生的地处,无一不忌讳着他那个刚刚闯下大祸的妹妹,全都躲之不及。

那时广泰楼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酒肆,原是没有说书先生的,梅重九挨家求到这儿来时,形容落魄已如行尸走肉一般,掌柜的一时心软,就把他留下了。

说来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早些年因为梅重九,广泰楼的生意的确是艰难了一阵,但自先帝驾崩,新君即位,皇城万象更新,庄府这桩只成了半截的倒霉婚事渐渐就没人再提了。

再不久,梅重九就似一株从他乡移来的树木,终于在皇城里扎好了根,生机焕发,不久便花繁叶茂,秀然于林,广泰楼也因他而声名鹊起,成了终日宾客满座的大酒楼。

直到前些日子出了玉轻容那档子的事。

梅重九人还活着,就好好关在京兆府的牢房里,带到大理寺来是不难,可显然易见的是,萧明宣并没这个打算。

“这是大理寺,这么多吃官家饭的在这儿,一个个都长着眼,还要让一个瞎子来分辨,传出去岂不是笑话?”

萧明宣说着,抬眼朝对面一望,正望到那时刻在等他吩咐的人。

“谢宗云,何寺卿对皇城里的旧事不熟,你来问。”

他早就有一肚子疑问了。

谢宗云应声而出,径直走到庄和初面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浑身酒气却分毫不带醉意,“敢问庄大人,十年前先帝赐婚的时候,您多大年岁?”

“庄某时年十七。”庄和初答。

“梅氏又芳龄几何?”谢宗云又问。

“与庄某同年。”庄和初又答。

谢宗云一笑,垂手朝堂中一指,“梅氏与您同年,您如今都二十七了,您再看看她,像二十七的吗?”

去了昨日那些脂粉的修饰,在清透的晨光之下,越发看得一清二楚。

常年吃不饱饭的人,面色上难免有些黯淡,但那被堵嘴布塞得圆鼓鼓的两腮上,肌肤分明如鲜果一般光滑饱满,一双眼睛更是黑白分明,尽是少年人才有的澄澈明亮。

无论怎么看,也都只是和萧廷俊大差不离的年纪。

庄和初却视而不见,“容貌与年纪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绝对的。”

早先在那孟记包子铺里见识过这人的一张嘴,谢宗云对这诡辩也不意外,一笑了之,也不驳他,又一扬声,“万公公。”

“啊?”万喜被叫得一怔。

“请问万公公,宫中女官,可有不穿耳的吗?”

“这……”宫规如铁,明摆着的事,任谁都拿不出第二种答法,谢宗云明知故问,万喜也只能如实作答,“按本朝规制,女子入宫,皆要穿耳垂珠以约束仪态,概无例外。”

“请庄大人上眼。”谢宗云又垂手一指。

穿耳垂珠之风最初是自宫中兴起的,一如所有自宫中兴起的风,先是吹入高门大户之中,再遍扫寻常百姓之家,如今雍朝女子不穿耳者,也就只多见于尘俗之风吹不进的空门之内。

再有,就是这些野生野长一般的人了。

她这一双耳珠生得圆润饱满,有无耳洞,一目了然。

“庄某浅见,耳洞乃透穿皮肉而成,应是与寻常伤口并无二致,如无外物隔阻,经久必愈,若她一直如此漂泊在外十年之久,想来——”

一旁听着的萧明宣忍无可忍了,“那也该有个坑!”

萧承泽也皱眉,却是皱在谢宗云这儿。

“谢宗云,裕王让你问话,是要你问清这堂下之人究竟是不是那个梅氏。庄和初也只是看她长得像,你揪着庄和初能问出什么?你倒是问她啊。”

谢宗云一滞。他从庄和初下手,就是因为不想问她。

早先在广泰楼,他就亲眼见识过裕王怎么吃了这小叫花子的亏,那路子实在是野得很,与她对上,干打嘴仗,能有几分成算,谢宗云也没什么把握。

可天子亲口点到这事上,那定然是绕不过了。

“下官愚钝,谢陛下赐教。”

谢宗云好生提了提精神,刚走上前去,揪出她嘴里那团布,不等问句什么,人已泪汪汪地喊了起来。

“皇帝老爷饶命!我冤枉……皇帝老爷火眼金睛,上通天庭下达地府,您保准看得出来,我不是那个梅知雪啊——”

谢宗云:王爷,我尽力了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 3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