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124章 第 124 章

皇城有好事 第124章 第 124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9 04:57:44 来源:文学城

第一百二十四章

怨她什么?

庄和初微一怔,垂眸看向千钟指尖上那金灿灿也颤悠悠的一小团。

马车行进,微微颠簸,圆润饱满的一颗栗子仁被她小心地捏在指尖,捏紧怕碎了,松些又怕掉了,手指不得不在细微的颤颤间不时调整着力道,整个人都随之紧绷着。

愈显得那些还揣在她肚子里的话关系重大了。

且不论萧廷俊这件事内中曲直情由她究竟悟出多少,单看这回她只剥了一颗递来,就足以说明,比起上回扛了一麻袋栗子到他面前,眼前这件让她判定为惹祸的事,该还没有超出他的承受之力。

庄和初坦然伸手,接过那颗栗子仁,稳稳拈在自己指尖,却也不往唇边送,只端详着问,“为何怨你?”

“怨我昨晚放水仙花灯祈愿的时候,挑的愿望不好。”千钟老实道。

“什么愿望?”

昨日庄和初与她说了要同梅重九一起放灯祈愿时,她便一直在想,还能向各路神仙求点什么,想来想去,眼前的日子已经圆满到让她时常有些不安了,实在不敢再多求什么。

直到在饭桌上,才忽然想到一项不算太过得寸进尺的。

千钟有一下没一下地揪着还绕有缕缕栗子甜香的手指尖儿,怯怯道:“我许愿,盼大人您能少一点烦扰缠身,多一点清静日子,能和我,和兄长,常常一起吃饭。谁承想,应到这样的事上了。”

马车在转弯处略有颠簸,晃得庄和初心头微微一动。

祈愿时他先合了目,也先睁了眼,恰清楚地看到身边人满面虔敬郑重祈愿的样子,原想着她该是还有什么很重要的心愿未曾与他提过,打算着这些日子观察着看看,摸个清楚。

却无论如何没想到,她那般虔敬郑重向天祈求的,竟是这样一件事……

轻如鸿羽,也重比千山。

千钟只见这人定定看着那颗栗子,眉宇间似是有什么闪了一闪,没等看真切,便已化进一道笑意里。

“这不该怨你,该谢你才是。”庄和初话音轻了一轻,“让大皇子换一位在朝堂上说得上话的先生,于他于我,眼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朝廷上怎么算是好,怎么算是不好,千钟不大懂,但庄和初这话里还有一个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千钟小心地也把话音压低了些,几乎没在那些穿窗而入的沿街叫卖声里,“这事儿,原本也在您今天的筹谋里呀?”

“算是吧。”庄和初微一点头,目光盘桓在指尖的栗子上,眉目又弯了几分,“而且,这也该算是我昨夜的愿望达成了。”

千钟一奇,“昨晚您许的愿,是不再教大皇子读书了?”

“是盼你们的愿望全都实现。”庄和初轻道。

千钟一愣,愿望还能这样许的?

可转一想想,倒也不为怪。

凭着庄和初自个儿一身的本事,和那位天下最尊贵的人对他的信重,他哪还有什么愿想值得仰仗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天地之力?

千钟心头落定,身上一松,嘴上也轻快起来。

“大人积善积福,我这愿望,肯定是托了大人的福才灵验的,也不知道兄长他们许了些什么,保准也都能实现!”

庄和初笑意一深,伸手过去,将那颗大概不及她嘴甜的栗子仁送到她唇边。

剥这颗栗子给他,原就是为赔罪的,现下一切分明,这人把栗子交还回来,便是不以为罪的证明。

千钟忙张口,把栗子叼进自己嘴里,转拿给庄和初两颗枣子。

“您吃这个,我记着您说过,枣子养气血。”

庄和初笑着接过来,拢在掌中,“今日也托了你的福,不然,免不得要同裕王多纠缠上许多。”

提到裕王,千钟忽想起另一桩早也在宫里就想弄个清楚的事,嚼着栗子的唇齿顿了一顿,将口中的东西咽尽了,才微微紧起眉头,郑重问。

“大人,我总说起街上的事,真会误了您的前程吗?”

噎住裕王的那些话,是那般场面上一时间能想到最周全的话,可细想想裕王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哪家配婚不讲求个门当户对?

就连李惟昭这样的探花郎,只是中探花前出身不算是高门大户,和晋国公府的婚事便已是皇城里的被人说道不休的奇闻了。

先帝圣旨配给庄和初的,不管怎么说,也是宫里精挑细选后正经封为县主的。

她一时报不了庄和初的厚恩,至少也不该给他抹黑。

但这些权贵门户里究竟有多少讲究,庄和初从没叫人对她细讲过,这些日子下来,只学会了些皮面上行止间的规矩,深里的门道就再没有个合适的人能让她学样儿了。

“我还得仰仗您过好日子呢不是?”千钟恳切道,“您就跟我说个实话吧,要真像裕王说的那样,我一定牢牢记着,再不说那些了。”

“没什么不好。”问得恳切,便是格外在意,不是轻描淡写一句可解的。

庄和初又细细道:“独自一人能在皇城里守住性命活下来,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件很厉害的事。那些化险为夷的经历弥足珍贵,是独属于你一人的宝物,你肯拿出来与人分享,旁人该谢你才是。只要你愿意说,就没有任何不好。”

在皇城里活下来的经历,确实不容易,但要说这是什么宝物,千钟还是有些糊涂,垂眸思量片刻,忽地想到一处,一双眸子立时亮闪闪地抬起来。

“大人觉得街上那些事是宝物,是因为您给兄长写那些说书用的故事用得上吧?”

庄和初一愣,哑然失笑。

南辕北辙,倒也不算错。

见庄和初轻一点头,千钟不禁长叹一口气,叹得颇有些伤春悲秋。

“眼见着广泰楼没了,兄长不说书了,您也不写书稿了,那一出《四海苍生志》入冬前才开,那么火热,比《千秋英雄谱》还火热,就这么断了,真是可惜。《千秋英雄谱》已经很精彩了,我拿它学识字之后,细细听了,更觉得《四海苍生志》比它还要精彩些呢。”

千钟一边感叹着,一边偷眼瞄着那面上无动于衷的人,“您说,昨天晚上过顺星节,皇城里会有多少人许的愿是这辈子能听完整个《四海苍生志》呀?”

庄和初险些绷不住笑出来,这到底是谁在许愿?

何况,就算真有各路神明,也真有人许了这样的愿望,天地间诸多关乎疾苦的愿望神明且还顾不过来,又怎会在这些无关痛痒的愿望上耗神费力?

“那便看天意吧。”庄和初淡淡道。

话都抛到脸前了,这人还是不接,千钟识趣地掀了这篇,心虚地一转眼,不经意就落到庄和初一上马车来便安顿到身旁的那只包袱上。

她之前一直没琢磨明白,南绥正使的这件披风里究竟有什么玄机,现在总算是悟出几分眉目了。

千钟正愁没处转话锋,忙道:“南绥正使那天给我这件披风,就是想借着还披风的时机,好好见您一面吧?”

这件披风同早些时候万喜在街上赏她的那件不同。

这件不是赏人的,是借人的。

有借就有还。

使团的人不能随意更改行程,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旁人也不能随便去见他们,所以才有南绥使团以琴音传话悄悄约见庄和初的事。

照理说,南绥正使要想见庄和初一面,要么得等到下一场宫宴,要么就得像她那天去怀远驿一样,乔装改扮,偷偷摸摸。

如今有了这件披风,也就等同有了一个光明正大见面叙谈的机会。

庄和初也朝那包袱一垂目,轻点头,“想来这位南绥公主确有些关乎紧要之事,非面谈不可。”

“公主?”千钟讶然。

“这位南绥正使,是南绥的一位公主,名为百里靖。”庄和初说罢,好似想到什么,又补上一句,“绥靖四方的靖。”

绥靖四方这个词,在《千秋英雄谱》前几章里就出现过,梅重九当时与她做过解释,大概说得是安定天下的意思。

千钟不禁又朝那包袱望过去。

那日在怀远驿,她辨出这位南绥正使是个女人的时候,已经万分诧异了,没承想居然还是位公主。

千钟诧异间不禁奇道:“咱们雍朝的公主都是生在宫里养在宫里,到了年纪出绛,就在皇城里盖一座公主府,跟驸马一起继续过富贵日子,从没听说过公主还跟朝廷上的事有什么相干。南绥的公主,竟然还能当官吗?”

庄和初轻一笑,“南绥这位公主,非同寻常。”

怎么个不同寻常法,千钟还等着他细讲,庄和初却已一转目光,伸过手来,捉起她手腕放到自己膝头,按在她脉上。

“出来许久了,有觉着身子不适吗?”

他这问的是什么不适,千钟一听便明白。这两日服过庄和初开的药,昨夜又经庄和初揉过穴位,晨起就再没有那可怕的痛意了。

千钟摇头,“出来走动走动,身上还更舒坦些了。”

“那就好。”

千钟忽有些明白,“大人有事差遣吗?”

庄和初轻叹,“还这件披风,会有一点小麻烦。”

南绥今日为玉皇诞做祈福法事的太平观,是皇城里常年香火鼎盛之地,虽是凡俗里的尘外一隅,本应不拒众生,但每逢有这等官家的安排,不必朝廷下令,观中自觉便会婉谢其他香客。

照观中道长的说法,少凑这种热闹,是修身养心的好事,拦着人不让人凑这种热闹,自然就是莫大的功德了。

是以今日太平观里里外外都森严戒备着,附近街面上行人都比常日少了许多。

庄府的马车凭万喜就着包袱一并送过来的宫中的牌子,才在重重守卫中一路驶进那片渐渐浓重的香火气里。

马车在离着观门远近合宜处停下来,庄和初取了那包袱起身掀开门帘,一步尚未迈出去,身形便微一顿。

千钟跟在庄和初身后,顺着他撩开门帘露出的空隙看出去,第一眼就是满目披甲执刃的羽林卫,再看一眼,便看到了庄和初顿住身形的缘由。

观门附近除了层层叠叠的羽林卫,还有一个人。

那身影她先前只见过一次,但已毕生不会忘记。

庄和初略略转头,朝里低低嘱咐了千钟在马车里稍等片刻,转也将手中包袱交给千钟,才缓步下了马车。

一来二去,那道身影已不疾不徐地走到庄府马车近前了。

庄和初一下马车,不远不近,正能与这人道个礼。

“谢老太医。”

千钟宝贝:许愿果然还是不说出来比较灵QAQ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4章 第 1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