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淮阴县主·邯郸道 > 第5章 明月下西楼

淮阴县主·邯郸道 第5章 明月下西楼

作者:薄荷枸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8:16 来源:文学城

“大公子又被抢走了?”碧芜背着琴盒走过来,站在一边冷冷说道。

“是啊。”桓清与目光留在竹林深处,笑道:“不错了,整整陪了我一刻钟。听说冷泉边上有一株上百年的红梅,我们去瞧瞧。”

桓清与仪态端庄,神色自若地穿过人群,俨然还是以往桓相在位时,最受魏帝宠爱的桓县主。

在大魏,这样百官云集的宴会,一直都是贵族男女争奇斗艳的绝佳场合。世家大族通过儿女联姻巩固家族地位,品级较低的官宦人家也希望自家儿女在此大放光彩,若得当朝名士几句赞誉,将来出仕时在中正官那里也好挣一个更高的品级,若得一朝攀上高门,往后便更利于提携家门。

不过如今门阀势力越发强盛,无论个人仕途还是婚姻,人品资质倒在其次,首要考虑的还是个人背后的家族门第。因而这宴席上的主角终究是世家大族,低阶士族不过陪衬尔尔。

桓清与出身高贵,早已看厌了这样的场面,不愿参演,也不想看热闹。她知道,桓安辞官,桓家是从一流门第的位置上下来了,她不再是士族们争相追捧的对象,这等场合也自有新贵们粉墨登场。众星拱月或是无人在意,她都已试过,并不觉得新鲜。

此时冷泉边,一树红梅照水,异香扑鼻。

连云拿张毯子垫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让桓清与坐下,再将食盒一层层取出,几盘精美的糕点摆上食案,周遭景致瞬间从清冷孤寂变作惬意悠然。

桓清与一双眼望着山上各处人潮,偶尔喝上一口自家酿的桃花酿,时不时和连云、碧芜两人闲话几句,行个酒令。见时辰差不多,人渐渐多起来,纷纷涌向山谷中心,便起身往竹径方向去寻桓俭。

路过山谷时,崔菀忽然叫住她,“清与,我可算找着你了,还以为你迟迟未到。”

“刚在冷泉边歇了会儿。”桓清与略带歉意地笑起来,亲昵地拉上崔菀的手,欣赏起她的妆扮,“你今日真好看,恰似清风拂素波,芙蓉向脸开。”

“就你嘴甜。”崔菀挽着她往竹径方向走,“你可是去听乐府令的新曲?”

“嗯。”桓清与点头。

“祭酒大人必定也在那儿了。说不定正拉着桓大公子、山大人还有钟大人先下几盘棋。”

“正是。他知道自己棋臭,所以专挑高手来练手。这和他教我们读书的法子倒挺像。”

“就你爱拿祭酒说笑。”崔菀以帕掩面,轻声笑起来,“对了,去年你协助祭酒编写的《左氏春秋》注疏我已看过,内容详实,见解独到。”她压低声音,“年初有几位五经博士调离国子监,这事你可有耳闻?”

“嗯。”桓清与略一停顿,浅笑道:“他们攀上了高枝,自然有更好的去处。”

“良禽择木而栖,我们管不着。只是如今五经博士的职位空了出来,你不妨一试?”

桓清与想了想,“爹爹辞官之前,我的确想过入国子监任职,但如今,我想去参军做个武将。至于五经博士,你在我们这一辈里学业出众,最受祭酒喜爱,你去任职岂不是更合适?如果崔大人不便出面,我去跟舅舅举荐你。”

崔菀轻轻抚上桓清与的手背,笑道:“不必了。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只是,父亲现下正在给我物色亲事......况且,朝堂局势多变,无论家人还是我自己都不想涉足,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桓清与听到“亲事”二字,还想问什么。崔菀看了一眼朝他们走来的一位贵仆,目光温柔地止住了她的询问,“多事之秋,改日我再与你细讲。”

桓清与转头看向来人。

“小的见过桓县主。我家二公子想请县主阁中一叙,还望县主赏脸。”

从衣着可知是许氏家仆,但桓清与记不起自己和他们家二公子许范能有什么关联。她几乎不曾和他说过话,顶多是早年和许家四小姐许蔚交好时,打过几次照面。

“敢问,二公子可有说所为何事?”

“小的不知。我家公子只说有要事相商,命小的务必请到县主。”家仆有些面露难色地说道,“这里人多眼杂,还请县主不要为难小人。”

越来越多人打量起这边的一举一动,桓清与朝崔菀说道:“我去去就来。”说完,不紧不慢,往山谷中央的清心阁走去。

清心阁地处山谷中心,建有三层楼高,可远眺诸峰野际,近览山泉飞瀑,奇花异草。阁中布置精细,一楼座椅、软榻、茶席、棋台一一具足,可供宾客们欢聚一堂。二楼设为书画室,笔墨纸砚备的都是当世奇品,便于名士们吟诗作画。

三楼陈设简单,一矮几,一茶台。传闻正是上一任乐府令“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地方,当年一首《风入松》,让一曲、一人、一阁都在数典阁天下榜上留了名。

桓清与走入清心阁,四面轩窗洞开,清风徐徐。厅中独坐一人,素色衣襟,轻裘缓带,随着他转身,日光流转于袖袍上,金丝银线绣的流云暗纹便熠熠生辉起来。

许范双手作揖,一派谦谦君子的风度,“许范见过桓县主。”

恰此时,墙上悬挂的一幅幅画卷依次打开,如飞泉挂壁,倾泻出金陵城一年四季各处的绝妙景致:曲江水畔的桃花林、国子监的竹霭松烟、郊外马场的一碧千顷、许蔚闺阁前的香玉雪海......还有一幅,正是今日太玄山冷泉的一树寒梅映水,每一幅画中都有一妙龄女子的身影。

而那女子的面容,依稀都是桓清与的模样。

“许公子这是何意?”桓清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脸颊到耳后微微热了起来。

许范淡笑着,看了眼窗外洒落的斑驳碎影,复又抬头道:“许范倾慕桓县主多年,想求娶县主。”

此话一出,窗外顿时一片哗然。饶是金陵贵眷们见多识广,也从未见过光天化日下如此直白的求亲,东海王这场宴会实在是来的值当。

桓清与脸上的红晕,直被这一句话吓住了,换做一片惨白。她稳住气息,说道:“儿女婚事,一向由家中长辈做主。许二公子此举恐怕不太妥当,还是尽早将这些画卷收起,以免惹了些风言风语传出去。”说完便欲离开。

“县主误会了。”许范叫住她,“许某自会上门提亲。只是,就算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一事终究关乎一生幸福,范想知晓县主的心意。”

“我无意。”桓清与脱口而出。

心中懊恼自己说得太直,但对于许范,先不提她对此人毫无心思,加之两家关系并不和睦,她断不可能和他之间有什么。

话音刚一落地,窗外又是一片嘘声。

许范这时脸色也有些浮动,未料她会拒绝得如此直接。

“二公子人中龙凤,是桓清与配不上你。况且,现今三国局势初定,正是大魏勤修内政、励精图治之机,清与愿承先母遗志,为陛下开太平盛世尽绵薄之力,但不论儿女情长。”

萧漪清失踪后,有密探在石头城江边发现其疑似落水的证据,但桓安父女和萧启始终不相信萧漪清身亡一事,直到三年后仍旧搜寻无果,萧启才为萧漪清发丧。因而在大魏人心中,晋国长公主已然仙逝。久而久之,追寻萧漪清的下落只是桓家父女两人的执着,对外,桓清与不再争论,言语上也接受了“先母”和“已故晋国长公主”此类说辞。

许范面带赞赏地笑道:“许范正是欣赏县主深明大义,我愿与县主一同匡扶社稷。”

桓清与气结,一时拿不定主意该如何了结。

“看来我让县主为难了。”许范清俊的面容上,添了几分愧色,“县主可是早已有了意中人?”

“二公子多虑了。”桓清与答得极快,生怕有半分的犹疑令人多想,她见许范还想说些什么,索性直言:“此事和旁人没有任何干系,是你我二人没有缘分。今日之事最好到此为止,别扰了公子清誉。桓清与告辞。”

说罢,转身而去,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目光。

许范留在厅中,呆了片刻,最后只默默笑着让侍从将壁上的画一一收起,独自一人上了楼。

桓清与步出清心阁,便看见许蔚着一袭紫色胡服坐在左侧亭中,一人独饮。

仿佛察觉到桓清与的视线,许蔚将酒盏一放,拎起箭筒,背上长弓,一步跃上骏马,拍马而去,在幽幽竹影中,留下一抹飞驰的紫虹。

“你和许蔚还是老样子?”崔菀走过来问道。

“老样子。许家人都奇怪得很。”

崔菀知道她是恼许范的事,忍不住笑道,“今日这事你怎么看?”

桓清与一听到这话就头疼,一副认输告饶的神情说道:“我也不知该怎么看,我们还是去看祭酒大人输棋比较解气。”

崔菀会意,没再说什么。两人相伴走进竹林,转过西桥,来到棋亭,见桓俭正和尚书令山洵对阵,黑白棋子胜负难分,严道林和钟仪在旁观战。

崔菀一见这情形便加入了观战之列,神色一时赞赏不已,一时暗藏机锋。

桓清与看了眼棋局,从连云手中接过食盒,拎出一壶桃花酿、几只酒杯、几碟梅花酥放在旁边石案上,倒上酒分给众人,最后再给自己倒了一杯,坐在桓俭身侧的石凳上,自顾自地喝起来。

严道林将拂尘一甩,坐下来喝了口酒,又闻了闻杯底的酒香,笑道:“清丫头棋艺不精,这酒还不错。”

桓清与一笑,又给他续了一杯。

棋局一时不见进展,钟仪也坐下吃了些酒食,笑道:“入口清甜,回味甘醇,微辛而不烈,清神醒目,用来佐棋确是不错。”桓清与也给他续了一杯。

山洵正愁眉不展,右手食指在棋台旁点了几下,才将目光从棋盘上挪开,“能让这两个老酒鬼都交口称赞,可不多见,桓县主也给老夫尝一尝这桃花酿是何风味罢。”

桓清与立即拎着酒瓶,行云流水一般给山洵斟满一杯。“这一壶是取年初雪水新酿的,比往年多添了几道工序,又加了肉桂、忍冬等几味料。山伯伯尝尝味道如何?”

山氏和桓氏两家自来交好,新政时期,山洵任尚书仆射,为时任尚书令桓安的副手,桓清与也和山家二公子山玥、小公子山凌打小相识。桓安辞官后,山洵升任尚书令,周旋于多方势力之间,虽难与中书令容铉、侍中许遵抗衡,但对桓家的态度依旧如故,待桓氏旧党也算尽力维护,几名新政的得力干将被贬谪离京,免于罢官,已是他几番抗争得来的结果。

故而桓清与对他敬重中又带有几分亲近。

山洵浅尝了一杯酒,忽然灵光乍现,执黑子破局,一时占了上风。“哈哈哈,不错不错,这酒确实令人神清气爽。”

“今日只带了这一壶,诸位大人若是喜欢,新一批酒出了我再送几壶到府上。”桓清与轻声说着,一边给桓俭再倒上一杯,酒声方止,桓俭落子,局势再次扭转。

桓俭的棋艺是桓安亲授,打六七岁起他就爱跟在桓安身边观摩顶尖棋手的对弈,十九岁时首次打败当时棋圣,亦是时任乐府令的古微先生。桓俭性情随和,待人接物总是温和有礼,只有在棋局上杀机四伏,从不退让。几乎要把桓清与宠上天的他,唯独一次对桓清与面露不悦,便是桓清与七岁时不小心将他收藏多年的棋谱落入湖中。

从那起,桓清与就知道棋在他心里有多重要,但凡遇到桓俭与人对弈,她不吵不闹,话也不多一句,唯恐扰了他的思绪。

此刻也是如此,她手里还握着酒壶,一动不动地盯着棋盘,寻思山洵这棋怎么下都是死局。在座几人皆屏息凝神了好一会儿,山洵才道了声:“我输了。”

桓俭轻轻作了一揖。

“我以为你离京一年,棋艺会有所退步,哪知反而功力大涨。”山洵一手抚须感慨道。

桓俭一边收拾棋盘,一边说道:“今日战况激烈,晚辈不过侥幸而已。改日再向各位前辈讨教。”

“当然得再杀几场了。”严道林手持拂尘点着山洵和钟仪说道,“今天说好了和我下三盘棋,结果他们两个一人抢了我一盘。改日你得给我还回来。”

桓俭起身,抚了抚衣袖笑道:“祭酒别担心,学生替你记账上了。”

言罢,桓徵前来禀报称容大公子已入园,在清心阁被几位世家公子贵女拦下,说要比试一场。容珩最终就选在清心阁抚琴一曲。

桓俭看了一眼桓清与,后者浅笑道:“我有些乏了,哥哥你带碧芜过去吧,顺带把容大公子的新曲偷学过来。”

桓俭只道了声好,未细究她今日的反常,又叮嘱道:“在此处歇一会儿,有任何事派人告知我。”说完便和山洵一行人往清心阁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