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妖医经 > 第47章 政变

花妖医经 第47章 政变

作者:清旷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2:01:19 来源:文学城

一身黄襦衣裙的宫娥打扮,依旧苍白细弱的女孩子,原本正借着挂在低枝上的那盏宫灯的一片光亮,采着树下蒿丛里堇草的花籽,随着问话出口,仰起头来看他。

“嗯。”

他止了调,不奇怪她为什么知道。

从五岁上起,他就常常来在这儿,吹叶大多时候都吹《陟岵》,只有在心情极好的时候才吹旁的调子。

“今天,又做了件坏事。”略拿开唇边那片叶子,嘴角微微一扬,神情散漫里带着一点儿得意。

“哦。”小娥应了一声,继续低下头去采花籽。

晕黄的灯火下,女孩子纤细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黄褐色发皱的花果,放在手心里轻轻一揉,随着“哔嚗”几声轻响,轻轻一吹,干皮散尽,掌心只留下十几粒细细黑润的种子。

安静又仔细,认真得近乎虔诚,仿佛这世上除了手底下这片野花杂草,什么都不重要似的。

跟小时候一模一样,好像这些花草真是她的朋友似的。

“喂,你都不好奇我干了什么坏事?”他不满地皱了皱鼻子,扬了扬声道。

“殿下想说的话,也用不着问啊!”

小宫娥十分憨直,继续采着自己的花籽,诚实地回答。

他一回气噎在了喉咙里,顺了半天。然后,第一万零一次说服自己不和这蠢丫头计较……否则,早被她气死八百回了!

可,天地之大,却只独这一个地方,可以任他肆无忌惮地说话,所以在她面前他一直有点儿话唠。

“三月初,先皇宾天,各地诸侯入京赴丧。”

提到父亲的死,他仿佛在说不相干的陌生人似的,语气平波无澜:“都乡侯刘畅,入了窦太后的眼。打那以后,就时常出入宫禁。”

那位才死,窦氏就开始作死!

“太后比较看重这个后辈?”小娥没大听懂,只就字面意思理解道。

“不是。刘畅生得俊美,太后……嗯,如今也不过二十九,还年青。”刘庆看着小丫头和小时候一样不知所以的懵懂模样,叹了口气决定放弃,“算了,小孩子不用知道这些龌龊。你只要晓得,他们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就好了。”

“哦。”

“今晚,刘畅留宿永安宫,我用了点儿小伎俩,把皇帝引了过去……这会儿估计,嗯,能逮个正着。”

“哦,太后会有麻烦。”小娥简单粗暴地下了结论,同时采完了花籽,抖了抖衣裾站起身来。

“嗯!”刘庆愉快地点头。

这几年,他一直表面装乖,背后使坏,不遗余力地给窦氏添堵,不过哪回都没有这次致命。

——母慈子孝?呵,若为母不慈,再孝顺的儿子,又能孝到几时?!

“殿下,这个给你。”

树下,小娥已经把刚才采好的花籽,仔细收进了一只小小的漆奁里,仰着脸朝他道。

女孩子生着一双尾端略圆的鹿眼,瞳色偏浅,干干净净,清澈得像冬日里淌过白沙的一脉浅水,澄明见底。

“你摘了半天,原来是……”

刘庆愣了下,而后不自觉地绷直了脊背,有什么温暖的东西从心头潺潺淌过,竟冲淡了他原本兴奋中的燥意。

“今年的堇草结子很繁,院子里就这么点地方,怎么算都不够种。多存一二年,花籽可就闷坏了,所以……”她仰着头,一双鹿眼小孩子似的明净无垢,认真地同他解释,“殿下住的丙舍,地方比这儿宽敞多了,花圃里旷处也多,能否辟出几厘给它们?”

刘庆当年被废之后,因为先帝怜惜,一直与太子刘肇同寝同食。直到近年才刚刚搬出东宫,住到了丙舍。

那里远离章德殿,算是偏远地儿,以往自然没有宫人用心打理,以致花木不盛,旷地颇多。

“……我就知道!”

听罢她最后一个字,刘庆忍无可忍地磨了磨后槽牙——这蠢丫头脑子都给她那堆野草塞满填实了,哪里还余得出地儿来想旁人?!

他恨恨瞪了她一眼,径直跳下了树,一把夺了漆奁,扬长而去。

“嗳,怎么还是这么爱发脾气呀?”

……

几天后,即便小娥远在冷僻的掖庭,也听说了宫中近日的大事。

就在刘庆兀自发了脾气离开的当晚,天子去永安宫向太后请安,不知出了什么事,竟被罚跪整夜。直到凌晨时,当场晕厥了过去,整个北宫的侍医忙乱成一团。

再后来,就听掖庭的小姊妹们闲磕牙,那位都乡侯哪日宿在永安宫,几时又得了太后什么赏赐。

当然,大家闲聊时提到最多的还是窦家,今儿哪位侯爷又进了爵,明儿哪位公子又得了官。女孩子们尤其上心的是,窦家哪位女公子受了厚赏,赐了些珍奇物什。什么五寸大的青玉谷纹双螭璧、两尺高的云纹漆锺、嵌绿松石的透雕白玉,薄得蝉翼一样的印花敷彩纱丝袍……每件儿都够一天半天的谈资。

掖庭冷清,事少悠闲,老老小小的宫人就指着贵人们的逸事消磨光阴。

小娥从小心思简单,除了她家阿姊和刘庆以及暴室里的花花草草,旁的事情一概不怎么上心。听闲话,也就偶间听上一两句与天子、清河王相干的。

清河王刘庆,在大家眼里是个懒介读书、不求上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纨绔。

而天子,很奇怪地,作为一国之君,偌大宫城真正的主人,反而很少出现在大家的闲话里。

或许是因为,天子年纪尚小,还没有后宫,整日里待在章德殿里读书,连朝臣都见不到,生活实在乏善可陈罢。

简直像个寻常人家被严苛的长辈幽禁一隅、闭门读书的孩子一样,而且自从上回夜里被太后罚跪之后,就关得更紧了。

印象里,关于天子的闲聊好像只有几回,都是猜测太后什么时候归政。

小娥仍记得一堆老阿监们说得口沫横飞,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险些都要开赌押注。

“要我说,太后压根儿没有归政的意思!眼下,窦家炙手可热,长安城里头一份儿的显贵。归政?太后哪儿舍得?!”

“就是!早先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先帝研读章奏,熟习民情了。如今登了基,百官章奏反倒径自送去了太后的永安宫,连手都不经咧!要是打算归政,哪儿会是这样?!”

“胡扯!陛下可是太后独生的亲儿子!亲的!陛下一天天大了,她不归政,难道等着娘俩儿反目?!”

“对呀!到底是亲生的……”

亲生……的么?

小娥路过,只隐约入耳这几句,但听到“亲生”时,心情少见地沉重了起来,有点难过。

她就想到了许久以前的一件事……那么久了,不晓得为什么,她竟一直清晰地记得。

那是她与刘庆相识的第二年。

有一天,她早上来到暴室,照例见到了坐在木瓜树上的那个孩子。

但,很奇怪,那天他话特别少,极罕见地心事重重的模样。

她好奇心一向不重,所以并没有问,反倒是他自己憋不住,开了口倾诉——唔,其实,他真的有点儿话唠。

“今天,我、我大概做了一件坏事。”他目光有些空洞,喃喃说。

“我带着阿肇玩,听宫女们说闲话,有个姓梁的妃子死了,她姓梁……阿肇真可怜,什么也不晓得。”

她那时并不知道阿肇是谁,所以没有听懂。

最后,树上那个小小的孩子低低地,自言自语似的说:“他不晓得,他也没有阿母了啊……”

而如今,北宫之中,并非太后亲生的天子,正一年年长大起来。

四年后,掖庭,暴室。

拂晓时候,远处的山峦上,厚厚抹着一层灰雾般的浓云,渐而淡淡的醺红从灰雾里渗出来,水似的洇漫开,向上渐浅渐白,缓缓回青,到了中天,就成了清透的琉璃青。

“你想离开这儿么?”

两个少年人像以往十年那样,并肩坐在木瓜树最高的那根粗枝叉上看日出。刘庆忽然有些突兀地问。

他目光一反平日的漫不经心,定定看着她,里面多了许多深藏的,她看不明白的东西。

“去、去哪里?”

她似乎一下子有些懵。

“左圣,也就是你家伯父,当年因妖言坐罪,家中男丁斩首,女眷没官。”

“但,左氏是个大族,若真要用心,应当寻得到涅阳的本家,日后,可以作为你们姊妹的庇护。”他难得耐心地同她解释,语气温和得不像话。

“阿姊也这么说过。”她垂眼想了想,又抬眼看了眼红云渐盛的天穹,“可是,她也说过,离开掖庭难于登天。”

刘庆听了,极轻地笑了下——

“难于登天么?”

十五岁的少年平看着远处东边的天空,眼见一轮灿金的太阳浮出云头,原先那大片灰雾似的浓云,仿佛融化一般迅速变浅变淡,只余一抹抹铅白的云痕,又过了会儿,连云痕都消逝无踪,高空晴日,一碧万里。

“或许,很快就会变天了。”

他侧过脸来看着她,说:“现在,可以想想了。”

“殿下,你要做什么?”一惯天真憨直的小宫娥,近乎直觉一般地,终于意识到了些什么,蓦地偏头与他对视,嗓音不由得有些发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