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花溪纪事 > 第22章 第 22 章

花溪纪事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一条兰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6-15 14:45:09 来源:文学城

四月初八,佛诞日。

花溪县,春满楼。

晌午,阳光正浓。

四月的日头不算毒辣,晒的人暖洋洋,格外舒服。

春满楼-花溪县最大的酒楼,与其说是酒楼道不如说是一座小园林。

春满楼内并非只有一座楼宇,春满楼内大大小小的亭台楼阁有一十八座。这十八座亭台楼阁分布在春满楼的不同方位,相互间各不相连。春满楼顾名思义,楼内一年四季如春,花开常年不败。而花不败的原因,除去有能工巧匠的尽心呵护,亦是每当花期一过,楼内便重新移栽另一批新的花卉,使得春满楼内四季如春般,百花争艳。

颜从安坐着马车来到香满楼门前。

抬眼望去,宅院的围墙向小巷两侧延伸,一眼望不到边。院墙正中,是一扇比普通房屋还要高上三尺有余的红木大门,门房横梁上悬着一块乌木大匾,上书‘春满楼’三个烫金大字。

门外的小厮看过宝匣手中的请柬,躬身领着二人向内走去。

正对着大门的巨大照壁,雕刻的是花溪县山水图。绕过照壁,院内的树木郁郁葱葱,只中间有一条仅供两人并排通过的小径,刚走进小径便能听到潺潺流水声。

果不其然,走出五米开外,眼前景色豁然开朗,小径的出口处是一座红色的雕花木拱桥。小桥长约十尺,桥下涓涓流水,水上漂浮着荷叶,流水澄清,隐约能看见水中游动的小鱼。桥的另一边连着一条青石板路,石板路两侧栽种着各色名贵花草。

再往内走去,出现了三条岔路。

小厮领着二人走向南侧的那条石板路。这边景色与方才来路又大有不同,青石板路的两侧种着翠竹,竹林幽深,吹过的风亦带着一丝清凉。竹林的尽头是一衫雕花汉白玉拱门,拱门上方,凿有沁芳园三字。

走过门,是一片宽阔的庭院,庭院内面对面摆着两排矮桌。

还未进院门,颜从安便听到院内有嘈杂的人声传来。将二人引到院内,小厮就退了出去。

此时院中早已来了不少人,颜从安二人刚一踏进院门,便瞧见颜如玉穿着锦缎襦裙,笑意盈盈的向二人走来。

颜从安望向她身后,面色无异,心下却起了厌烦之意。

那里站着七八个衣着华丽的妇人,这些人见到颜从安无一不喜笑颜开,随后便低头私语起来。

“姑母。”颜从安俯身行了礼道。

颜如玉满面桃花,亲昵的拉过颜从安的手,笑着道:“几日不见,从安越发好看了。”

颜从安微微颔首,眸光微敛,淡声道:“姑母谬赞了。”

“姑母说的可是实话,从安如今正如这院中盛开的娇花,美艳动人。”颜如玉一边说着话,一边拉着颜从安向院中走去

颜从安低眉不语,状似害羞,眸间闪过一丝嘲讽。

颜如玉将她带到那群妇人身前,面上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得意:“这便是我们颜家的嫡亲三姑娘,知书达理,相貌端庄。”

一众妇人上上下下,轮番打量起颜从安。这些打量的目光太过□□,颜从安心中更加厌恶,敛了眉眼,身上的清冷之气尽显。

颜如玉似是有所察觉,心下暗暗腹诽:这些偏房的夫人当真是上不得台面,不知收敛。

收起心中不屑,颜如玉又接着方才的话道:“我们家这三姑娘的外祖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当朝帝师,陆侯爷。”

颜如玉此言一出,在场的众妇人,有的面色不变,似是早已知晓,有的盯着颜从安的眼神越发贪婪。

颜从安懒得与她们寒暄周旋,便寻了托辞走开。

颜如玉见她面色不善,也未出言挽留,却有些不满颜从安当中落了她的面子。

方才的一番介绍中,颜从安发现,在场的一众妇人,其中除去大家世族偏房,便都是富商之妻。

颜老太爷当真是想把她卖上一个好价钱。

许是她方才面色不善,一直到薛萱的及笄礼结束,也未有妇人再过来与她搭话。

及笄礼结束,就是宴席。

席间,颜如玉带着薛萱游走在那些妇人们的案桌旁。

方才及笄礼,颜如玉为了彰显重视,硬是多加了几个礼仪流程,又耽误了不少时间。

颜从安心里想着与荀飞白一事,她随意的用了些吃食便不想再多留。她唤来宝匣,让其将带来的礼物转交给薛萱,就起身独自走到院内的小湖边。

小湖离着宴席有些距离,酒宴正酣,显得清净许多。

湖岸边沿湖搭了一间小茶室,茶室再往西便是院子的另一扇侧门。等宝匣回来,二人从此门离开便可。

湖边种了不少翠竹,竹林茂密,人站在院中,若是不细看,便是不能发现这边有人。

城南,荀家。

荀飞白用过午饭后,便收拾齐整,坐在院中等待颜从安派来接人的车马。

今日早间艳阳高照,可过了晌午反而有些昏沉起来。

看着远处不太浓稠乌云,荀飞白想着,若是一会下起雨来,庙会怕是逛不成了。但想到今日之约本就是她所提,若是再爽约,怕是又要惹颜从安不快。她想了想,便进屋拿了一把油纸伞。

不多时,荀家的门便被人敲响。

荀飞白跟林竹交代了几句,就出开了院门。

荀家门外站着一个穿着短褐的男子,男子见到她开门便问:“这里可是荀小娘子家?”

荀飞白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道:“我便是荀飞白。”

“荀小娘子,小的是颜三娘子的仆从。三娘子派小的来接您。”

男子先躬身行礼,随后又从怀中拿出半块木牌递给荀飞白。

荀飞白接过木牌,与自己手中板块接在一起后,确定契合后,笑着道:“有劳这位兄台。”

“荀小娘子客气了。”

男子驾车极稳,车行了不到半刻钟,停到了春满楼门口。

见到马车,门口的小厮迎向前来。

荀飞白见马车停下,便准备起身下车。可她刚刚撩起车帘,赶车的男子便出声阻拦道:“荀小娘子稍后片刻,前方还有一段路程。”

闻言,荀飞白停了动作,只是手中的车帘却也并未放下。

驾车的男子也不在意她的举动,他依旧坐在车上,随后在怀中掏出一块木牌递给小厮。

小厮仔细打量了半晌后,脸上面色微变,恭敬之色尽显。他将木牌递还给男子,随后小跑几步,引着马车向前走。最后他停在一扇小门前,摸出怀中的钥匙开了门,恭敬的候在一侧。

男子并未多言,驾着马车进了小门。

荀飞白见到这一幕,先是震惊万分,旋即又疑窦丛生。

往日里她曾路过春满楼,远远地瞧见过不少达官贵人。但在她印象中,那些人无不是到了正门后,下了马车走入宅院。她唯一见过一次车马驶入这扇小门的,据说是春满楼的掌柜。

荀飞白震惊之余还隐隐带着一丝忐忑,她曾经听几位同窗玩笑间提起过几回春满楼,每每谈起这间花溪县最大,宛如一座私家园林的酒楼时,那几位同窗的脸上,无一不是艳羡之色。

春满楼的掌柜是一位梁姓女子,并非花溪县人士,身份甚是神秘。春满楼每日里引来送往皆是非富即贵的客人,曾经有一位外地客商,豪掷千金,一桌酒席花了整整三千两贯钱。三千贯钱对荀飞白这样,超一页经书只得十文钱的人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

当日她听过后也之事一笑置之,并未放在心上。

如今坐在车内,荀飞白有些惴惴不安。

颜从安与这春满楼又是何关系?

为何她的车马亦可以驶入春满楼?

颜从安这样的身份,自己当真能与其做好友吗?

不知自己约颜从安逛庙会一举是对是错?

马车驶入小门后,走了不到半刻,又停了下来,车外传来驾车男子的声音:“荀小娘子,我们到了。”

荀飞白心中虽是有些慌乱,但也未失了分寸,她定了定心神,下了马车。眼前景色,并不是荀飞白想象中的那般,高大的楼宇,雕梁画栋,奢靡至极。

车子停在了一座清幽的小院前,竹子编制的围墙与门扉,篱笆外种着两排翠竹。

男子将马车拴好,上前推开院门,引着荀飞白向内走去。

跨过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略显空旷,却又清雅静谧的庭院。

院中造景别致,偶有一块地上栽种着花卉、矮树或者翠竹,其余的空地铺满了白色小石子,石子上有一条铺着圆形石板的小路,小路的尽头,是一座木质房屋,木屋青瓦,木屋并非紧贴地面而建,离地一寸高,门扉上一块黄木匾额,上书‘静室’二字,十分朴质典雅。

男子引着荀飞白踩着圆形石板路向内走去,石板路的尽头是一座不足半尺的竹制石桥,桥下流水潺潺,水很浅,只有半指深浅。水流自西向东,流经竹笕,汇聚到了东侧的约么一尺见方的小池塘内。

竹笕装满水就会倒向一边,打落在石头上发出清脆敲击声。

男子走到木屋门前,停住脚步,躬身行礼示意荀飞白独自进入木屋:“荀小娘子,您在静室稍候片刻,三娘子一会就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