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哄骗书呆子状元郎后 > 第33章 第 33 章

哄骗书呆子状元郎后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鱼猫一起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8:43:40 来源:文学城

宋识愣住,“陛下,臣之前已经说过,关于公主的婚事,还是让公主自己决定为好。”

良成帝哈哈大笑,“爱卿,你难道不知道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吗?恐怕公主决定不了了。”

“陛下,恕臣直言,那些大臣的话并不可听信。”

“哦?此话怎讲啊?”

宋识道,“今日朝堂之上,大臣们刻意提起公主的婚事,是为了阻止陛下让公主负责江南贪墨的案子,所以关于公主的婚事,陛下大可不必着急,而是直接将一切都交给公主,等公主将江南贪墨的案子处理完毕,自然也就不会有其他的声音了。”

“那依爱卿之言,蒙国那边又该如何处置呢?”良成帝笑着问道,“蒙国今日在朝堂上求娶公主,让朕很难拒绝啊。”

“陛下,蒙国的时辰之前刺杀过公主,光是凭这一点,公主就绝不可以远嫁蒙国,陛下也可以用这个为借口,直接拒绝蒙国的提议。”

良成帝笑着道,“爱卿所言极是。”

宋识叩头,道,“陛下,公主的婚事关乎她一声的幸福,是重中之重,还请陛下不要将公主随便许配给他人。”

“可公主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啊。”良成帝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了。眼下我已经将江南贪墨的案子交给公主来处理,爱卿作为公主的夫子,务必在旁边时时教导。之前二皇子私下用银钱让这女子改口的事情传了出去,朕面上无光,爱卿这次务必要将此事办的漂亮。知道吗?”

宋识点头,“诺。”

等从御书房离开后,宋识回去的路上,恰好碰到周明月过来,周喜跟在周明月左右,看到宋识,笑着道,“公主,宋大人在这呢?”

宋识看到周明月,有些拘谨,“公主。”

“你怎么在这?”周明月随口问道,“我正要去找你呢。”

宋识今日青色衣袍,衬得人清俊无双,宋识想到今日来宫里的目的,突然变得支支吾吾起来,“我有点事情。”

周明月没有想其他的,只道,“今日发生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父皇把江南贪墨的案子交给我了。我正好要出宫,你就跟我一起去吧。”

宋识道,“我正有此意。”

两人出了宫门,立刻便坐上了马车,周明月看了一眼宋识的胸口,突然问,“你的伤怎么样了?”

“多谢公主挂怀。”宋识道,“已经好多了。多谢公主为臣寻来的人参,最近太医也总是给我弄一些药膳调理身子,我觉得身体比从前好上很多。”

太医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跟宋识说了,宋识对于公主的这般照顾,自然是非常感激的。

周明月:“这些都是小事,你伤口痊愈便好。”

周明月端坐在车厢中,两人相顾无言。

宋识斟酌片刻,又开口道,“公主,听说今日朝会上蒙国皇子向您提亲了。”

周明月点了点头,“是有这么回事?怎么了?”

宋识:“公主,蒙国狼之野心,之前又曾想过刺杀您,您万万不可答应。”

周明月心说她当然不会答应,但看到宋识认真的目光,她心中突然起了坏心思,问,“为何我不能答应呢?李恪允武功高,人长得也不错,又是蒙国的皇子,论人品,相貌,都是不错的。而且他看起来,对我也是一片真心,我嫁给他,应该也会幸福的吧。”

“不会!”宋识着急道,“藩国此次进京目的本就不纯,更何况他们之前还刺杀过公主,焉知这次求婚是不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如今蒙国人的阴谋还没有被揭露出来,公主怎可嫁给他们?”

宋识说得很着急,脸上涌起了一层薄红,周明月被他这副样子逗得咯咯直乐。

宋识这才意识到自己表现的太夸张了些,他清了清嗓子,“公主,臣说得句句属实,事关公主的婚姻大事,还请公主慎重。”

不知道为何,宋识表现的越郑重,越认真,周明月就越想欺负他。

她哼了一身,“可是我嫁给他,不就离他更近,更容易揭穿他的阴谋了吗?”

“公主!”宋识面色严肃,,“婚姻大事,公主岂可儿戏?”

“那也是我的婚事,宋大人着什么急?”周明月把玩着自己的一缕头发,斜睨了一眼宋识,“我偏要嫁给他,你又能怎样?”

见她认真,宋识更是紧张,怕她冲动之下答应李恪允的婚事,忙道,“公主不可置气,京中好儿郎众多,公主若是想要成婚,从京城中挑一个便是。”

周明月皱了皱眉头,“从京城里挑?”

宋识点了点头。

“京城中哪里有合适的,家世高的太过自信,才华好的又品行不好,看来看去,也没一个合适的。”周明月看了一眼宋识,突然道,“要我说,他们还比不上宋大人你了。”

宋识呆住,“公主,这话不能乱说,宋某身份低微,配不上公主。”

周明月哼了一声,没说话。

宋识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刚刚公主是认真的,还是在说笑。

正在这时,周喜敲了敲车窗,“公主,大理寺到了。”

周明月嗯了一声,率先下了马车,宋识坐在车厢中,心还砰砰直跳。

证人现在呆在大理寺,之前她从二皇子的监禁下逃了出来,便跑到大理寺,击鼓鸣冤,将这件事情闹得天下皆知,再也没有人敢伤害她。

周明月到的时候,大理寺卿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见到周明月出来,连忙上前迎接,“公主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别说这么多了。”周明月道,“证人现在在哪?”

“已经在正厅中等着了,听说今日公主要来,臣便一早就让证人准备好。”

周明月“嗯”了一声。

宋识跟在周明月身后,听到这话,道,“还请让我们见一面证人。”

大理寺卿听到簪着花,愣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个穿着青色衣袍的男子,“这位是?”

“在下宋识,是公主的文夫子,这次出来,是陪同公主审理此案的。”

大理寺卿恍然大悟,忙道,“原来是状元郎,久仰久仰。”

宋识毕竟只是状元郎,官职也不算高,朝中不认识他的人多的是,他自己也对这些并不在意,当下笑着回了一礼。

大理寺卿将人带到正厅,那里已经有一个女子在等着了。这女子身躯有些瘦弱,皮肤有些黄,穿着一身略显崭新的衣服,坐在原地动来动去,一副很着急的模样。

大理寺卿扬声道,“木娘,公主驾到,还不快来拜见。”

木娘听到动静,忙转头往这边看来,就见她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大理寺卿话音落下,木娘在原地愣了片刻,便站起身,立刻跪下,“求公主为木娘伸冤。”

周明月皱了皱眉,“这是做什么,起来吧。”

她走到正厅前的两个凳子上坐下,大理寺卿坐在她下首,木娘坐在另一边。

周明月道,“你先将你的事情说一说。”

“是。”木娘道,“我原是江南木陵县人,前段父亲想要外出经商做生意,朝廷有令,家中有经商者,今年的税赋可以降至三成,但县里的官兵下来收税时,还是按找以前年份的收的。父亲去县里找县令,希望今年朝廷统计经商人数时,能将父亲的名字报上去,这样等父亲经商走后,我们就可以少交一点税,但那县令推三阻四,就是不把我们的情况上报上去。”

周明月沉思,宋识在一旁道,“公主,朝中是有这么一条政策的。当初圣上鼓励百姓从商,便定下了这条政策,凡是家中有从商者,来年赋税可以减至三成,江南一带,好多人因为这条政策都去从商了。”

周明月点了点头,“那之后呢?知县不将你们的事情报上去,你们是如何做的?可有报官?”

“哪里敢报官,他们官官相护,都是一伙的,曾经有人状告知县受贿,就被直接打出来了。”木娘抹了抹眼泪。

周明月皱眉,“我记得地方不是有录事参军吗?他们是专门负责监察各州县的,怎么?他们难道也不管?”

“他们收了钱,和那些知县自然都是一伙的,哪里会将我们的事情报上去。”

“岂有此理!”周明月满脸怒容,“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欺下瞒上,这样的人,简直枉为臣子。”

木娘道,“可不是吗?”

周喜见公主生气,忙给她递来一杯茶,“公主消消气。”

周明月接过茶,朝木娘挥了挥手,“你继续说。”

“是。”木娘缓缓道,“我父亲见事情行不通,就去找人打听。以前家中曾做生意的便给我父亲出主意,说知县大人爱财,父亲空着手可办不成事,就让我父亲送点钱给那知县,我父亲回去后一合计,觉得报上去一次,以后只要一直经商,税赋就一直降低了,还是减免税赋划算,便将家中藏着的几两银子拿出来,又找亲戚借了点,凑够了十两,给知县送过去了。”

周明月听到这里,心中觉得太过荒唐。那木娘看她满脸怒容,不敢再说下去。

“你说下去就是,我总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才能知道应该如何做。”

木娘称“是”。又接着说道,“但没想到知县收下了钱,却没有办事,等到官兵下来收税赋,我们还是跟去年的一样,我父亲觉得不对劲,便去找知县理论,谁知那知县却说,“你给的这点银子都不够本官喝茶的,想让将事情办成,再拿二十两过来。”

“天菩萨。”木娘泪水涟涟,“我们穷苦人家,一年到头,地里的收成也不过八两银子,县太爷一开口,便要将我们两三年的收成拿去,何其狠心。”

在场的人,除了大理寺卿,皆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宋识和周喜都面露惊讶。

周明月更是气得一拍桌子,“岂有此理,朝廷颁布的条例,本是为了鼓励经商,这些人却用来谋财,真是该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