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黛玉魂穿贾元春 > 第2章 惊人语黛玉拒封妃

红楼之黛玉魂穿贾元春 第2章 惊人语黛玉拒封妃

作者:洛洛沐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9 02:24:59 来源:文学城

当晚,中秋夜宴上。太上皇、皇太后并皇上、皇后以及众王爷王妃在宴上同乐。宴上歌舞并无甚可详记之处,只有一小小插曲略可一述。还要从圣人按例赐菜说起,太上皇不知为何,突然对圣人说“当年朕率兵亲征,四王八公一干老臣为朕浴血奋战,因着他们,朕才得以平安回朝,这些事情朕还念着。朕退位这些年,恐对他们关心不够,皇帝要替朕多加关心才是。”

皇上并没有料到太上皇突然当众说这些事,心中颇有不悦,但也忙起身应是,说“这番话,父皇早年就与儿臣说过,儿臣一直记着”。太上皇点头,又继续说道“你的孝心朕清楚,这些年你将这天下治理得很好,百姓的日子过得愈发好了,你也要记得自家的兄弟亲人,万不可忽视苛待了他们。”太上皇一直盯着皇帝,直听得皇帝躬身应是,方罢。

经此一遭,宴上难免冷了下来。倒是皇太后见状道,“太上皇,尽管放心,皇帝向来谨遵孝悌之道,又何尝违逆过太上皇的意思。这不皇后身边的马女史,我记着就是治国公家的孩子吧,长得倒是标致模样,皇后待他们又十分友善,太上皇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太上皇听闻,点了点头。又向皇后说“我恍惚记着,你身边还有一位女史,是谁家的来着?怎么今儿没见呢。”

皇后听闻,忙起身笑达到“还有一位贾女史,是荣国公的嫡亲孙女。贾女史贴心得很,担心臣妾宫中无人看管,故而今日自请留守宫中。”太上皇听后,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看起了歌舞。

因着太上皇与皇太后年纪到底大了些,故而过了些许时间,他们就退席了。皇上因为刚才的事情,也没什么心思继续宴饮,因而,中秋夜宴竟是早早就散了席。皇上携着皇后乘撵回宫,一路上静默无言,两人回到皇后的未央宫时,果然色色妥帖,黛玉请过安后,便与马婉儿不远不近地站着,宫女们服侍皇上皇后喝了醒酒茶,收拾妥当后,服侍二人睡下,便只留了红雪、蓝樱在殿外留侍,各自退下了。

但是,寝殿内,皇上皇后在床上相对而坐,却都觉心中烦闷,今日宴上太上皇此话已经把自己的不满之心展露无遗,静默无言间,还是皇后劝慰道“圣上不必多心,如今之计,我们也只有更加小心罢了。今日您也累了,早早歇了吧。”

许是太上皇年纪大了,记性愈加差了些,有些话说过便也忘了,宫中到过了一阵平静日子,转眼便到了年下。黛玉的日子过得愈加平静,心中除了惦记着远在扬州的父母,倒也并无甚烦心之事。这日,正值黛玉轮休,屋外正在下雪,她难得地来赖了会床,待抱琴服侍她简单用了些早饭后,突然想起找出元春带进宫中的琴,轻声拨弄起来。抱琴见状,也十分欢喜,进宫将近三年,她已很久没有见到自家姑娘如此抒怀的样子了。只是,宫中规矩甚多,黛玉也不愿出门冲撞了谁,不然这样的天气,正适合赏梅。恍惚间,她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那个时候的大观园,外祖母尚在,姐妹们和气赏梅、吃酒、作诗的日子。只是,已经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她自知自己再没有这样的心气了,不若就这样平静的过日子罢了。

只是,虽想要平静,但平静又何曾真的驻留过。只是在当晚,抱琴从外面回来后就悄声对黛玉说,皇后刚从皇太后宫中回来,脸色似乎不大好,皇上也赶了过来,不知是在说什么,提醒黛玉明早见皇后时一定要小心些。

果然,次日一早,皇后脸色并不好看,用完早膳,便让众人退了出去,只留下了黛玉,拉着黛玉坐在炕上,黛玉再三推辞不过,便只斜斜地搭了个边,皇后见她如此,点了点头,斟酌着说道:“昨日皇太后同我说,你和婉儿年纪不小了,不应该就此耽搁下去,恰巧圣人身边人不多,便想让你服侍圣人。昨日,我也和圣人说了这话,但圣人的意思还是要看你们自己的意愿,我想着也该如此。因此,不知你如何想?”

黛玉听这话说了一半,便早早低下了头,惶惶不安,正想着该如何回话,就听皇后说道:“有什么想法,你只管与我说便是,若是作了圣人身边的人必然也不会亏待你,若是不肯,也无妨。”黛玉听了这话,忙站起来回答道:“今得娘娘垂青,臣女倍感荣幸。”然后抬起头看向皇后说:“但臣女蒲柳之姿,实在福薄,惟愿好好侍奉娘娘,并不做此想,望圣人娘娘体谅。”

虽然近来黛玉行事,皇后都看在眼里,看得出来黛玉是个本分的,不然,也不会先来问她的意愿,若是她愿意,那么既可以堵住皇太后的话头,自己也能省些心,不曾想,她竟当真拒绝了。因此也不由问出口:“你...不愿意?这我倒不懂了。”

黛玉听了这话,不由苦笑,也不愿旁人诧异,当初家人送元春进宫,为的是什么想头,世人有谁不知,但是自己今时今日,又怎不知元春当时得到的荣华富贵仅是虚妄而已,而自己又怎愿意为了贾家,踏上元春当初的旧路。只是这些话无法说出口,也不能说出口罢了。因此,她只行礼认错,望皇后再做别的考量。

皇后见她如此,只得作罢,让她出去了。不过两日,便听闻马婉儿被册封为德嫔,宫中也着实热闹了几日,太上皇、皇太后特特赏赐了几件物品给了马婉儿。抱琴听闻这消息,在黛玉面前难免露了些情绪,她自认为马婉儿无论样貌、品行均不及自家姑娘,不想倒是她得了位份。黛玉见状只说“如今瞧着好的未必就是真的好,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了。”抱琴见黛玉到不十分在意,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想着若是贾家得到了消息,不定要如何心焦。

也正如抱琴所想,王夫人听说马婉儿被封为德嫔,着实惋惜了几日,而自己的元春自从那日送信出来后,便再无半点消息,竟不知她在宫中如何了。因着她如此,连带着贾家下人都实实在在地小心了几日,生怕惹了王夫人不快。而贾母听说这个消息,虽然也为元春着急,更多地也是担心元春的年纪,怕她就此蹉跎下去。不过很快贾母便接到女儿贾敏的来信说刚刚诞下一子,身体健壮,眼瞧着倒是个调皮的,并且林如海近来将身边的妾室、姨娘都打发了出去,如今只他们一家四口清清在在地过日子。因着女儿的好消息,贾母便一扫之前的郁闷之气,开怀了许多。

而黛玉虽然还不知晓父母之事,但因着她对封妃之事的拒绝,在皇后宫中行走到更松快了许多,黛玉自己也觉胸中一块大石卸下,如此一来,想必皇后对自己的疑心必然少上许多,做起事来虽然仍然谨慎,但并不过分紧张。抱琴见黛玉如此,自然也十分欢喜,只是她也担心自家姑娘的终身之事,若是不愿为后妃,若是再在宫中苦熬七年出宫,哪里有好出路。

而王夫人焦灼了几日,终是忍不住向宫中去信询问元春近况,贾母听闻,略加思量,也写了封信一同送进宫,一来是担心孙女的处境,二来上次黛玉信中所念贾敏之事,今日既得了好消息,也应告知于她,让她安心。

黛玉得到父母平安,十分欢喜,便也不怪王夫人擅自向宫中送信之事了。简单回信,只让他们安心,便不再提。

因着马婉儿被封为德嫔,而近期宫中也不会再有采选,故而黛玉接管了她的一部分职责。这日,黛玉正为皇后核对宫中账务,皇后听着所报数目,不由念叨“如今宫中的花销愈发得大了,得想法子减省些才好。”看着黛玉也略微点了点头,便想起道:“元春,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黛玉听闻起身回道:“臣女愚笨,虽有些想法,却不敢在娘娘跟前献丑,想必娘娘心中定是有了绝佳的方法,不如娘娘教教我们倒好。”皇后听她这话,只是笑着说:“你这丫头,太过谨慎了些,如今只咱们娘儿们在,便是说得不好了又如何,你有什么办法,只管说出来我听,若是不好也无妨。”

黛玉略一沉吟道:“臣女原先在家中,虽然饮食不如宫中精细,但是从老太太起到姑娘们,每日饮食剩得颇多。有时膳房做得不合各人胃口,往往还需重做,如此一来便是两样花费,衣服、首饰等自然也是如此。另外家里奴仆上百人不止,往往职责混杂,偷奸耍滑之人也不在少数。因此臣女私以为若是从这两处着手,或可减少些使费。然宫中上下均有定例,怕是不好着手。”

“你说得不错,如今圣上即位不久,上面又有太上皇、皇太后在,我们自是不能急于此处,须得缓缓图之。倒是你,是个明白人。以后在咱们宫中,不用过于谨慎,看你这样,我都替你累得慌。”黛玉听闻,躬身应是。

其实皇后并不是古板的女子,只是在这皇宫之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故而用人难免要小心些。她在宫中多年,也颇有识人之明,观察黛玉多日,自知她不是个多事的,反而颇有些大智慧,只是不愿显露罢了。而且说到底,她心中明白黛玉也不过是一苦命之人罢了,何不让她在自己宫中多少松快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