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黛玉魂穿贾元春 > 第10章 喜洋洋贾珠结良缘

红楼之黛玉魂穿贾元春 第10章 喜洋洋贾珠结良缘

作者:洛洛沐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9 02:24:59 来源:文学城

且说黛玉自再次回到贾府后,就多留了一份心思,免得如上世一般无知无觉中着了什么人的道。便在贾母、王夫人等处留了眼线,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丫鬟均是在元春进宫前服侍过她一段时间的人,因着规定,元春当时只能带一个丫鬟进宫,便将这些人都留给了贾母、王夫人,这次元春回来,贾母本想让这些人回来伺候,但黛玉并不知这些人的品行,并不愿意用元春原来的旧仆,只抱琴自小服侍元春,虽然看事并不甚明白,但好歹心中只有元春一个,又不是贾家的家生子,便留下了。然对于这些曾经伺候过元春的人,她也多加优待,私下赏了许多东西,因此他们心中也算是惦记着黛玉。黛玉也趁这个机会,另外选了几个小丫鬟,并借机将鹦哥要了过来,改名紫鹃,跟着抱琴一同学着掌管黛玉院内之事,虽然紫鹃此时年纪不大,不过十岁左右,但行事也是颇有规则的了。

却说贾母、王夫人争端缘由,倒真与黛玉相关,细说起来确因某日晚膳后,贾母命人将宝玉及三春等人送回,只留下了王夫人,并叫贾政前来回话后发生的事。黛玉见贾母这般行事,似有大事似的,便让贾母房内的这个小丫头,看着情况给自己回话。

因想着这事儿,黛玉这晚并未早早睡下,只披着衣服看书,到掌灯时分,这丫鬟方得了空来回话,万没想到确是贾母欲要同林家结亲,让小黛玉嫁给宝玉亲上做亲,贾政听了无有不愿,只担心林如海和贾敏不同意,倒是王夫人十分不愿意,情绪露了出来,惹得贾母不快,婆媳二人难免有些口角官司,但是据丫鬟所说,即便王夫人不愿意,却也没有办法,贾母和贾政已定好明日给扬州去信,询问林家的意思,贾母自认为他们必是没有不同意的,面上喜气洋洋,自觉得意。黛玉听了这话不免怒气上头,万没想到,当时父母尚在,贾母便有了这个念头,倒也不想想,巡盐御史的嫡长女作什么要下嫁给一个五品官的嫡次子呢。黛玉艰难地定了定心绪,让紫鹃给那丫鬟抓了一点子金瓜子,让她退下。

那丫鬟回去后,黛玉便让紫鹃、抱琴服侍自己睡下,内心翻覆,不觉落下泪来,心中所念所想,不外是贾敏临终前的那些嘱托,想着定是觉得自己年幼,许多事情无法和自己明说,便时刻告诉自己“王夫人生得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这说得可不就是宝玉的做派吗?想到这里,不觉又转悲为喜,想道,“如今想这许多又有何用,当时的自己,在这家中,无人看顾,本就容易为着别人的一点子好意,回报自己的全部善意,更何况在当时的自己眼中,宝玉为了自己作了许多事,又如何能看得到那么许多。好在自己重得一世,又何必再为这不值得的人和事作此行状?”故而缓缓睡去。

黛玉既知贾母今日必会向扬州去信,便早早起身,与贾敏书信一封,信中只道:

姑母尊前,敬禀者:

多年未见,不知姑母安否?昔者,姑母离京,侄女尚幼,而后,奉父母之命进宫,无法与姑母联系;今者,忽有此信,恐姑母惊异,不知缘由。实是幼年时亦曾承欢于姑母膝下,甚为想念,并日前忽觉心安,又有噩梦缠身,唯有担心姑母、姑父之康健,又心念表妹、表弟之安,故有此信,万望莫怪。

且侄女得一消息,恐祖母与您信中已提,侄女心中自知此举不妥,然知难劝说尊长,望姑母勿要吃心,以保重身体为要方好,此事定不能成,不必记在心中。

谨此奉闻,盼即赐复。

贾元春

写毕,黛玉扶着紫鹃、抱琴前去贾母、王夫人处请安,又回贾母处用早膳,果听闻,鸳鸯回禀贾母向扬州寄信之事,黛玉便趁机说,有一封信寄给姑母,想要一同寄去,贾母听闻,笑着应了。

京城与扬州相距甚远,黛玉接到贾敏回信时,已进腊月,府中正在忙碌贾珠婚事。不说贾母看到心中所言心中如何愠怒,黛玉看到心中所言,却不免奇怪,虽然贾敏信中多有宽慰之词,又云全家安好,不必担心,但信中却又许多疏离在其中,黛玉不知其中缘由,细细想过,只道是多年不见,元春年幼时虽然与母亲相处过几天,但无甚感情之因,便也放下,只帮着王夫人筹备贾珠婚事。

却说贾珠婚礼这日,因着是在冬日,王夫人特意命各房丫鬟,用丝绸、纸张做了假花系于树上,因此,虽然天气寒冷,但却不失喜气,四王八公有一半到场,便是人没来的礼也到了,另有一些其他亲友,却也是热热闹闹。

另有忠孝郡王冲着黛玉的原因也到场祝贺,只是来得颇晚,酒宴将开始时方到,贾政见到他来,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便是贾赦、贾珍也觉与有荣焉,看了他,忙行国礼,又往里让,笑道:“王爷亲临,蓬荜生辉。”

忠孝郡王见他们如此,未多说话,笑着抬腿便往里走。

却说王夫人在后院招待女客,听得前院来报,笑容难掩,看了看黛玉,自觉得意,又有谁家女儿比元春有福呢?各位女眷也知忠孝郡王来也是重视元春的意思,更是拉着黛玉夸得她似神仙一般。倒是南安王太妃见黛玉有些不自在,才掩住了口,问王夫人道:“家里其它女孩儿们呢,怎么不见?”

“他们还小呢,怕冲撞贵人,便在屋里玩儿呢,太妃想见,我让他们出来。”

见南安王太妃点了头,王夫人便吩咐金钏去屋内把姑娘们叫出来。随着三春一同出来的,还有湘云、宝玉以及保龄侯史鼐自己的大姑娘湘玥。众人见了他们,也是无有不夸的,瞧瞧这个,看看那个,似是看不过来一般,只道都是好的,宝玉、湘云以及湘玥便罢了,素日都是见的,只三春姐妹今日是第一次见客,各人具有表礼送上。倒是北静王太妃、南安王太妃见了湘云、湘玥,拉倒身旁,又笑骂道:“知道我们来,也不知道出来,可见素日是白疼了你们。”镇国公家牛继宗之妻张夫人、理国公家刘芳之妻梁夫人笑说:“二位太妃说得很对。”史鼐夫人见状也忙笑说:“这两姐妹自小喜欢和贾家的三姐妹玩,怕是喜得忘了时间,在家里倒是时常念着你们得好,哪里会忘呢,便是我这个作亲娘、婶娘的都嫉妒呢。”

黛玉在旁见了这番景象,不免诧异,往常只听湘云抱怨说史家对她不好,时常要做活计。如今细细想来,史家又教她读书,也让她和家中其它女孩儿一般见客,可是比贾家的姑娘处境好得多了,是为着她的长远着想方才如此罢了。想着这些黛玉不觉摇了摇头,又听得说开席了,便忙带着弟妹同一些女孩儿们入座,稍稍吃了几口,自觉无趣,便让抱琴在这儿看着,只扶着紫鹃的手四处逛逛,不觉间走到了梨香院,这也是今日荣国府内最安静的所在了,少了许多丝竹悦耳之声,自觉清净。

不觉黛玉正自闲坐之时,却撇见一男子走了进来,正欲掩面躲开,便听得那人喊道:“玉儿!”

黛玉听闻自觉惊诧,已经许久没有听到人叫自己“玉儿”了,忙用衣袖掩面回头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看,却见这人不是别人,却是忠孝郡王明哲,不觉松了一口气,放下衣袖,说道:“你怎么在这儿?”顿了顿说道:“你怎得叫我‘玉儿’?”

明哲听闻委屈道:“难道玉儿忘了不曾?你那日明明同意了我取的表字’晅玉‘的。”

“所以你才叫我‘玉儿’的?”

明哲抿着嘴点头。

黛玉看着他自觉好笑,说道:“可是委屈了?”又见明哲只撇过头不回话,说道:“没有忘记,只是偶然听到别人如此叫我,有些诧异而已,嗯?”

明哲自然也没有真的委屈,只是想呕黛玉笑一笑罢了,也不再纠结于此,此次来,他却是由正经事要和黛玉说的,但他还未等得他说出口,便听黛玉道:“你是特意来寻我的?你怎知我在这儿?”

“怎么,我好歹也是个郡王,想知道这些还不容易?”

“少贫嘴?是谁给你通风报信的?”

“我收买了、一个、王夫人身边的丫鬟。”

黛玉点点头,又说道:“只一个?”

明哲不好意思,用手摸了摸鼻头,沉吟道:“大概两三个吧,还有在别人那儿的。”又拉着黛玉的手道:“玉儿,你可生气?”

“我生气作什么?”

“我派人监视你的家人。”

“那你可会害我?”

明哲听得此问,忙摇头道:“自然不会。”

“那我生气做什么?”

明哲听闻不由呵呵一笑,自是欣喜。又听黛玉问说:“你这次来见我,可是有事?”

明哲忙扶额,说道:“倒是忘了。这次来是想和你说,皇兄早先和我说过,江南那边将有大事,想让我婚后便去扬州一趟,这一次怕是要住上几个月,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跟我同去。”

黛玉听得这话,心中喜不自胜,自己本就想着要须得机会去扬州,如此机会岂不甚好?虽然如此,面上却装作镇定,低头说道:“为何不愿。”

二人又说了会子话,便见抱琴过来,见到明哲面上一惊,又向黛玉说道:“太太叫姑娘呢。”

明哲听了,便让黛玉回去,看着她走远,自己也未让人和贾政等人说,便自回府去了,毕竟他今日本也不是为了恭贺贾珠新婚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