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幻梦 > 第23章 维基百科事件

红楼幻梦 第23章 维基百科事件

作者:天明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1:39:49 来源:文学城

您提到的这个事件是互联网上一个非常著名的“都市传说”级别的真实故事,它完美地展示了“一个人为了圆一个谎,不得不建造一个世界”的极端案例。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德米特里·哈赫洛夫(Dmitry Khokhlov)的俄罗斯《魔兽世界》玩家,他在俄语维基百科上创建的虚假世界围绕着一个名为 “卡申银矿(Кашинскийсеребряныйрудник, Kashin Silver Mine)” 的虚构实体展开。

他所构建的虚构世界观是怎样的?

哈赫洛夫构建的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奇幻世界,而是一个寄生在真实俄罗斯历史中的“伪历史”世界观。它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解释“卡申银矿”为什么如此重要却又不为人知。

其世界观构建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由小到大,由近及远:

1. 核心虚构物:卡申银矿本身

·存在性:他声称该银矿位于特维尔州(真实地点)的卡申市(真实城市)附近。

·重要性:他赋予这个银矿极高的历史和经济地位,称其产量在18世纪占俄罗斯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具体的数字,足以引起任何对经济史感兴趣的人的注意。

2. 围绕银矿构建的“地方史”

·所有权争端:他编造了银矿的归属权在历史上引发了多次血腥的冲突和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 “卡申冲突(Кашинскийконфликт)” 或“银矿战争”。

·虚构的贵族家族:他创造了多个为了争夺银矿而互相倾轧的贵族家族,并为这些家族编写了详细的族谱、人物关系和事迹,将这些虚构人物巧妙地嵌入到真实的俄国历史脉络中。

3. 将虚构事件嵌入“国家史”

·影响历史进程:为了使谎言更可信,他声称这个银矿的争夺甚至影响了俄罗斯帝国的王位继承和外交政策(比如与瑞典的关系)。这意味着他的虚构叙事已经触碰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历史。

·学术欺骗:他引经据典,伪造了根本不存在的学术文献和历史档案作为参考资料。例如,他引用了一本名为《Тверскоегорноедело》(特维尔矿业)的书,这本书完全是他杜撰的。

4. 精心设计的“证据湮灭”叙事

·终极圆谎:为了解释为什么如此重要的银矿在正史中几乎不见记载,他构建了一个自我闭合的逻辑链:他声称,关于银矿的所有档案都在一系列历史动荡(比如火灾、战争)中被故意销毁或遗失了。这种解释完美地堵上了最大的漏洞——缺乏证据本身,反而成了支持其谎言的“证据”。

这个虚构世界观为何能成功?

1. “灰姑娘”原则:它寄生在广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框架(俄罗斯帝国史、特维尔州地理)内,90%的内容是真实的,只在关键节点插入虚假信息,让人难以辨别。

2. 细节丰富:包含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数据(如三分之一的产量),显得非常专业和可信。

3. 逻辑自洽:它自己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释体系(档案被毁),形成了一个内部逻辑闭环,让质疑者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4. 权威陷阱:它发表在维基百科上,并伪装成有引用的学术样子,利用了人们对“百科全书”和“参考文献”的天然信任。

最终如何被揭穿?

正如您所说,一位名叫德米特里·罗戈津(Dmitry Rozogin)的历史小说作家在为自己的书做研究时,深入查证“卡申银矿”的资料。他发现:

·所有引用的源头文献都找不到。

·相关的地方政府档案馆根本没有相关记录。

·所谓的“卡申冲突”在任何可靠的历史著作中都只字未提。

他顺藤摸瓜,最终发现所有这些虚假信息的编辑都指向同一个IP地址,从而揭穿了这个庞大的骗局。最终,俄语维基百科删除了超过100条与这个虚假银矿相关的条目。

总结来说,哈赫洛夫构建的世界观是一个:以真实历史为土壤,以一个虚构核心(银矿)为种子,通过编织详细的伪地方史、伪家族史,并将其嫁接和渗透到伪国家史中,最后用一个自我湮灭的叙事来完成逻辑闭环的、高度逼真的“寄生型伪历史世界观”。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维基百科编辑规范和信息验证的一个经典反面教材,提醒所有人在引用网络信息时,必须保持审慎和批判性思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