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后方,有一片被竹篱隔开的狭小庭院。几块未经雕琢的石头随意散落在苔藓间,一株年岁不小的五叶松伸展着苍劲的枝干。这里不似前院那般开阔,却独得一份幽深静谧。
岩田喜久子推开那扇有些年头的木格门时,清晨的露水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根叶的清新气息。盐田刚三背对着她,立于庭院中央,正对着那株五叶松进行着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她的动作与在道场内指导技法时不同,更接近于一种古老的导引术,每一个细微的起伏都仿佛在与周遭的环境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岩田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安静地跪坐在廊下,观察着。她注意到盐田的呼吸绵长得惊人,吸气时,周遭的寂静似乎都被她纳入体内;呼气时,又仿佛有肉眼不可见的浊气被缓缓排出,连她身前松树的针叶都随之微微颤动。
这就是更深层次的“呼吸力”修炼吗?岩田心中暗忖。
约莫一炷香后,盐田缓缓收势,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落在岩田身上。“从今天起,每日卯时,你在此处与我一同修习呼吸法。”
“嗨!感谢师范!”岩田压下心中的悸动,俯身行礼。她知道,这并非普通的入门指导,而是一种近乎内传的授业。
“合气道的呼吸,并非仅仅是肺腑的运动。”盐田走到她面前,示意她起身站好,“它是连接内在之‘小宇宙’与外在之‘大宇宙’的桥梁。呼吸力,即是生命本源之力,亦是调动天地之‘气’的钥匙。”
她开始详细讲解并示范“丹田呼吸法”。要求岩田将意念完全集中于脐下三寸的丹田,吸气时,想象宇宙的能量如光似气,由头顶百会穴灌入,沉入丹田,使之充盈鼓荡;呼气时,则想象体内的浊气、杂念,连同那凝聚的气息,由丹田出发,透过四肢百骸,乃至每一个毛孔,缓缓排出体外,弥散于虚空。
“关键在于‘松’与‘沉’。”盐田的手虚按在岩田的小腹位置,虽未直接接触,岩田却感到一股温热的压力感传来,引导着她的意念下沉。“气沉丹田,如石沉大海。唯有沉得下去,才能发得出来。周身关节,需节节松开,如串珠相连,气方能畅通无阻。”
岩田依言尝试。这远比在道场内单纯的站姿要困难得多。意念的集中与身体的放松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她要么过于刻意引导气息,导致呼吸急促,胸口发闷;要么思绪飘散,难以维持那种深沉的入静状态。
盐田并不急躁,只是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偶尔出声纠正。
“眉心紧锁,神意上浮,气便散了。”
“肩胛未开,气息阻塞于背。”
“意在气先,过犹不及。跟随它,而非驱赶它。”
她的指点精准而简洁,每每总能切中岩田问题的要害。岩田摒弃所有杂念,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调整,感受着那微妙的内在变化。汗水逐渐浸湿了她的内衬,额角也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恍若未觉。
时间在寂静的呼吸间流逝。当盐田宣布今日修习结束时,岩田才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感袭来,仿佛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体力训练,但精神却有一种奇异的清明感。
“修行如同打磨璞玉,急躁不得。”盐田递过一杯温水,目光扫过她疲惫却明亮的眼睛,“今日你已初窥门径,感受到了‘气’的沉降。记住这种感觉,在日常行走坐卧间,亦不忘时时回归丹田。”
“嗨!”岩田双手接过水杯,恭敬应道。温水入喉,滋润了她因专注呼吸而有些干涩的喉咙,也让她心中涌起一丝暖流。盐田师范虽然严厉,但这份亲自引领的恩情,重如山岳。
自此,岩田的生活形成了固定的节奏。清晨与盐田在后院修习呼吸法,上午与众多弟子一同进行基础体能和技法形态的练习,下午则进行配对稽古或理论学习,晚上则独自复盘、站桩,巩固白日所得。
在一次次呼吸法的修炼中,岩田对身体内部的感知变得越来越敏锐。她开始能模糊地感受到体内气息的流动路径,哪些地方通畅,哪些地方仍有阻滞。她也逐渐理解了为何盐田说她的“气”乱——过往刚猛的训练方式,虽锻炼了肌肉力量,却也无形中在体内留下了许多紧张的结点,如同河道中的顽石,阻碍了气的自然运行。
这一日,道场内进行“四方投”的技法练习。岩田的对手是一名身材高大、力量雄厚的男弟子。对方显然知道岩田是新人,且是女性,出手间带着试探,却也未尽全力。
岩田摆好姿势,按照所学,试图运用呼吸来引导对方。然而,当对方强劲的力量真正压迫过来时,她身体本能的反抗意识瞬间抬头,肩背肌肉下意识绷紧,试图以力相抗。结果可想而知,她的引导被对方的力量轻易冲破,自己反而被摔得有些狼狈。
“意念不纯。”盐田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她不知何时已走到他们这组附近,“心中存有对抗之念,你的气便已与对方形成冲突,而非调和。再来。”
岩田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紊乱的呼吸和心绪。她回想起清晨呼吸时那种“松沉”的状态,尝试将那种感觉带入技法中。当对手再次攻来时,她强迫自己放松紧绷的肩颈,意念沉入丹田,不去想如何摔倒对方,只是去“感受”对方力量的来势。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当她的身心真正放松下来,对方的力道似乎变得清晰可辨。她顺着那力量的流向,手腕轻轻一转,步法自然随之滑动。那高大弟子的冲势被她引偏,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向前踉跄了好几步才稳住,脸上写满了惊愕。
成功了?岩田也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己的手。虽然动作远不如盐田那般圆融写意,但确确实实,她第一次在没有使用蛮力的情况下,凭借引导化解了攻击。
盐田微微颔首,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认可。“记住这一刻的感觉。合气道,始于不争。”
那高大弟子收起轻慢之心,向岩田郑重行礼:“受教了,岩田师姐。”
岩田还礼,心中涌起的并非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原来,“不抵抗”并非软弱,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大。是容纳,是转化,是顺应自然之理。
傍晚的修习结束后,岩田主动留下来擦拭道场。这是弟子们轮值的工作,但她做得格外认真。湿布划过光洁的榻榻米,带走汗水和尘埃,也仿佛将她一日修行积累的疲惫与杂念一并涤荡。
当她擦拭到道场中央,盐田平日示范技法所站的位置时,动作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她仿佛还能看到那个玄色的身影在此处移动、旋转,举手投足间牵动着无形的气之漩涡。
“你的进步很快。”
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岩田手一颤,几乎将水桶碰翻。她急忙转身,只见盐田刚三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暮色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师、师范!”岩田连忙躬身。
盐田缓步走进来,目光扫过被她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榻榻米。“呼吸法的修炼,让你开始能感知并调动自身的气。但合气道的最终目的,并非独善其身。”
她停在岩田面前,伸出右手,掌心向上,虚悬于空中。“尝试用你的气,来感知我的气。”
岩田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进入那种“松沉”的状态,然后缓缓伸出自己的右手,掌心向下,虚悬在盐田手掌上方约一寸的距离。
起初,她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夜晚微凉的空气流动。
她闭上眼,摒弃视觉的干扰,将全部精神集中于掌心那小小的区域。呼吸放缓,意念沉入丹田,再引导那微弱的气息缓缓流向手臂,透至掌心。
渐渐地,一种极其微弱的、如同电流般麻麻的触感开始出现在她的掌心。那感觉并非来自实体接触,更像是一种能量的场。温润、磅礴、深不见底,如同静谧的深海,又如同运转不息的星穹。
这就是……盐田师范的气吗?
岩田心中震撼莫名。她尝试着微微调整自己掌心气息的节奏,试图去“迎合”那股磅礴的气场。然而,她的气如同涓涓细流,而对方则是浩瀚汪洋,她的任何细微调整,都如同石子投入大海,只能激起微不足道的涟漪,根本无法影响其分毫。
但盐田似乎感知到了她的尝试。那股磅礴的气场忽然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清风拂过。这波动并非排斥,更像是一种……回应?一种引导?
岩田福至心灵,不再试图去“迎合”,而是彻底放开自己的防御,让自己的气如同水滴般,自然地融入那片汪洋之中。
就在那一瞬间,仿佛某种屏障被打破了。她“听”到了——不是声音,而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感知。她感知到盐田那圆融无暇的气场中,蕴含着无比的宁静与强大,以及一种对万物包容的、近乎“爱”的意志。那正是植芝盛平宗师所言,“神之爱,爱护万有的精神”在气之上的体现。
同时,她也清晰地感知到自身气的渺小与杂乱,但在融入那片汪洋的瞬间,所有的杂乱似乎都被抚平、净化,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宁与调和。
这玄妙的连接只持续了短短数秒。
盐田缓缓收回了手。那股磅礴的气场也随之隐去。
岩田睁开眼,眸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畏。她看着盐田,嘴唇微动,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任何语言在此刻的体验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感受到了吗?”盐田看着她,目光深邃,“这就是‘调和’。非是力量的叠加,而是频率的共鸣,是气息的合一。”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与他人之气相合,与宇宙之气相合,方为合气道之终极。你已触摸到了门槛。”
说完,盐田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道场,留下岩田一人独自站在逐渐被暮色笼罩的空旷空间中,回味着那短暂却震撼灵魂的接触。
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温润磅礴的触感。岩田缓缓握紧手掌,仿佛想要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感悟。
她终于明白了。
合气道,不仅仅是武技,更是一种沟通,一种连接。连接自身与天地,连接自我与他人。
而她对盐田刚三那最初源于武道追寻的倾慕,在这一次次的气息交融与精神引领中,似乎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那不再仅仅是弟子对师长的崇敬,或者后进者对强者的追逐。
一种更为私密、更为炽热的情感,如同地底涌动的岩浆,在她尚未完全察觉的心湖深处,开始悄然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