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荷碾 > 第13章 水漫石桥,众志筑长堤

荷碾 第13章 水漫石桥,众志筑长堤

作者:不爱吃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4:22:57 来源:文学城

荷碾

第二十一章水漫石桥,众志筑长堤

入秋后连降十日暴雨,枫桥镇外的河水暴涨,眼看就要漫过石桥,淹进镇里。镇民们站在岸边,看着湍急的洪水,脸上满是恐慌——那石桥是进出镇子的唯一通道,一旦被冲毁,不仅行人断绝,镇上的田地也会被淹没。

“必须立刻加固河堤,守住石桥!”宋茜站在岸边,对着众人喊道。陆昭当即扛起身边的沙袋,往河堤跑去:“大家搭把手,一袋沙袋顶用得很!”苏砚和阿芷则带着药铺的药材,在岸边搭起临时棚子,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伤员。

李静怡和沈清辞、柳如眉一起,在镇上挨家挨户召集妇人和孩子,收集门板、绳索和干粮。柳如眉扛着自家绸缎庄的厚实布料跑来,气喘吁吁地说:“这布料浸了水更沉,能填进河堤的缝隙里!”沈清辞则抱着琴跑过来,将琴交给李静怡:“我去帮着搬沙袋,琴你帮我收好。”

洪水越来越近,已经漫过了河堤的脚边。陆昭赤脚站在泥水里,指挥着众人堆沙袋,脚底被碎石划破也浑然不觉。宋茜和阿芷轮流扛沙袋,两人的衣衫早已湿透,头发黏在脸上,却没停下脚步。苏砚在棚子里煮着驱寒的姜汤,见有人滑倒摔伤,立刻上前包扎,指尖被雨水泡得发白。

李静怡端着姜汤,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河堤边,给众人递上温热的汤水:“大家慢点,别摔着。”有个孩童被洪水的声响吓哭,沈清辞放下沙袋,蹲下身给他唱了首童谣,孩子渐渐止住了哭声,还拿起小铲子帮着铲土。柳如眉则和几个妇人一起,将布料撕成条,缠在沙袋外,防止沙袋被洪水冲散。

整整两天两夜,众人轮流值守,终于将河堤加固好。当最后一袋沙袋堆上去时,雨停了,太阳从云层后钻了出来,照在众人疲惫却坚毅的脸上。河水渐渐退去,石桥安然无恙,镇民们欢呼起来,声音传遍了整个枫桥镇。

第二十二章岁暮围炉,诗酒话平生

寒冬腊月,一场大雪将小院裹成了银白。院中的老槐树枝桠上积满了雪,墙角的腊梅却开得更盛,清冽的香气混着雪的寒意,透过窗缝飘进屋里。

宋茜在炉中添了块木炭,火苗“噼啪”作响,将屋子烘得暖意融融。李静怡坐在炉边,手里绣着一幅荷花图,针脚细密,花瓣栩栩如生。苏砚和陆昭坐在对面,正对着一本医书讨论药材,时不时传来几句争执,又很快归于平静。沈清辞靠在窗边,拨弄着琴弦,弹出的旋律轻快悠扬,驱散了冬日的沉闷。

阿芷从外面回来,身上带着雪的寒气,手里提着一壶刚温好的黄酒:“雪下得这么大,正好喝酒取暖。”柳如眉也来了,带来了刚做好的梅花糕,放在桌上,甜香四溢:“这糕用了腊梅的花瓣,你们尝尝。”

众人围坐炉边,倒上黄酒,尝着梅花糕,说起了这一年的经历——春日的疫症,夏日的匪患,秋日的洪水,每一次难关,都靠着彼此的扶持才平安度过。“还记得加固河堤那回,你摔进泥水里,还笑着说没事。”宋茜看向陆昭,眼中带着笑意。陆昭挠了挠头:“那点泥算什么,苏砚还帮我包扎伤口呢。”

苏砚端起酒杯,对众人说:“这一年,多谢大家。若不是彼此相守,我们也走不过这些难关。”阿芷笑着碰了碰酒杯:“说什么谢,我们本就是一家人。”沈清辞也举起酒杯:“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一起面对。”

李静怡靠在宋茜肩上,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满是安宁。她轻声说:“有你们在,真好。”宋茜握紧她的手,低头在她发顶印下一个轻吻:“以后的每一年,我们都这样围炉赏雪,喝酒聊天。”

窗外的雪还在下,屋内的炉火却越烧越旺。众人举杯共饮,黄酒的暖意从喉咙滑进心里,驱散了所有的寒冷与疲惫。那些并肩作战的时光,那些相互守护的情谊,都在这炉火与酒香中,沉淀成最珍贵的回忆。

夜深了,沈清辞弹起了新学的琴曲,陆昭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苏砚和阿芷说着北方的故事,宋茜和李静怡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温柔。炉火映着众人的身影,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正如诗中所言:“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历经风雨后,仍有知己围炉,诗酒相伴,共话平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