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海棠未眠 > 第2章 假面骑士

海棠未眠 第2章 假面骑士

作者:栖雪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0:54:04 来源:文学城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沈清棠的手机在沉寂中亮起,是许尽欢发来的消息,伴随着一个吵闹的表情包:「宝!回北京了!江湖救急!江既白那木头也在,老地方,三缺一,速来!」

后面紧跟着江既白言简意赅的证实:「嗯。」

沈清棠正靠在卧室的沙发上看一本艰涩的外文设计杂志,目光在那些扭曲的图形上停留,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手机震动让她回过神,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信息,她沉寂了几天的眼底,终于有了一丝微弱的、属于活人的光彩。

她放下杂志,起身走到衣帽间。

这一次,她没有选择那些包裹严实的、带着防御意味的衣物。她挑了一件黑色的吊带长裙,裙摆有细碎的流苏,走动间会漾出细微的波纹。

外面搭了一件短款的皮夹克,中和了裙装的柔媚,添了几分不羁。她仔细化了妆,烟熏眼影,饱满的红唇,将苍白的脸色彻底掩盖,镜子里的人瞬间变得明艳夺目,带着一种富有攻击性的美丽。

下楼时,沈砚秋和盛景还在客厅。看到她的装扮,两人都微微怔了一下。

“欢欢他们叫我去‘school’坐坐。”沈清棠主动开口,声音比前几日清亮了些,带着一点刻意营造的轻松,“哥,盛景哥,要一起去吗?”

她发出邀请,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她不想一个人待着,也不想只面对哥哥和医生审视的目光,她需要真正的、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喧闹和烟火气。

沈砚秋几乎没有犹豫,站起身:“好。”

盛景也笑了笑,拿起外套:“正好,我也很久没放松了。”

“school”是一家沈清棠常去的店,乐队现场演出,氛围火爆。

他们到的时候,许尽欢和江既白已经在了。

许尽欢一看到沈清棠,就扑上来给了她一个结实的拥抱:“想死我了!回老家这几天无聊透了!”她穿着亮片上衣和牛仔裤,活力四射。

江既白还是那副冷冷清清的样子,穿着简单的黑色毛衣,冲沈清棠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又转向她身后的沈砚秋和盛景,算是打过招呼。

“砚秋哥,盛医生,”许尽欢嘴甜地叫人,然后拉着沈清棠坐下,“快坐快坐,给你们点了‘莫吉托’,招牌!”

沈清棠脱下皮夹克,露出线条优美的肩膀和锁骨,在酒吧迷离的灯光下,黑丝绒衬得她肌肤胜雪。

她自然地接过酒杯,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带着复杂的甜辣滑入喉咙。

有许尽欢在,气氛永远不会冷场。她叽叽喳喳地说着回家过年的趣事,吐槽亲戚家的熊孩子,分享拍到的搞笑视频。

沈清棠听着,唇角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偶尔被逗得笑出声,那笑声不像之前那样空洞,带着真实的、轻快的颤音。

她甚至会和许尽欢一起吐槽某个难搞的客户,言语犀利,眼神灵动,恢复了那个聪明、敏锐、甚至有点毒舌的沈清棠。

江既白话不多,但会适时地给沈清棠的杯子里添上温水,或者把她可能喜欢的小食推到她们面前。他的沉默是一种包容的陪伴。

沈砚秋和盛景坐在稍远一点的卡座,看着这边。沈砚秋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过妹妹,他看到她和朋友说笑时眼里的光,看到她放松地靠在沙发背上的姿态,看到她甚至随着音乐轻轻用指尖敲打节奏……

这和前几天那个砸东西、弹悲曲的女孩,判若两人。

“看起来好多了。”盛景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专业的评估,“和朋友在一起,尤其是这种轻松、非治疗性的社交环境,对她的情绪有积极的疏导作用。她能暂时放下防御,允许自己感受快乐。”

沈砚秋“嗯”了一声,紧抿的唇角微微松动。他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只要她能开心一点,哪怕只是暂时的,也好。

中间,沈清棠甚至起身,和许尽欢一起去了一小段舞池。

她没有跳得很夸张,只是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摆,黑丝绒长裙的流苏晃动,在灯光下划出迷人的弧度。她微微闭着眼,脸上带着沉醉的表情,仿佛暂时将所有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

那一刻,她是鲜活的,美丽的,散发着二十岁女孩应有的魅力。

回到卡座时,她额角有细密的汗珠,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眼睛亮晶晶的,拿起水杯喝了一大口。

“开心了?”许尽欢搂着她的肩膀问。

沈清棠用力点头,笑容灿烂:“开心!”

她看向旁边的沈砚秋和盛景,举起酒杯:“哥,盛景哥,谢谢你们陪我出来。”

她的眼神清澈,带着真诚的感谢。

这一刻,她的病情似乎真的稳定了许多,那层笼罩在她身上的、挥之不去的阴翳,被酒吧里温暖的喧嚣和朋友的陪伴暂时驱散了。

夜渐深,离开“school”时,沈清棠脚步轻快,甚至哼着刚才酒吧里听到的一小段旋律。外面的冷风吹在脸上,她也不觉得难受,反而深吸了一口气。

“下次还来!”她对着许尽欢和江既白说,然后又回头看向沈砚秋和盛景,眼睛弯弯的,“哥,盛景哥,下次也一起?”

沈砚秋看着她眼中久违的、真实的光彩,点了点头:“好。”

盛景也微笑着应允。

坐进车里,沈清棠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流逝的夜景,脸上的笑容慢慢沉淀下来,变成了一种安静的、满足的疲惫。

她知道病没有好,那片黑暗依然蛰伏在心底。但至少今夜,她真切地触摸到了“正常”的、快乐的滋味。

这让她有了一丝微弱的希望,或许,她真的可以一点点,从那个泥潭里爬出来。

而沈砚秋和盛景都知道,这条路还很漫长。但能看到她此刻相对稳定的状态,看到她能发自内心地笑,能享受朋友的陪伴,这本身,就是黑暗中一丝珍贵的曙光。

初春的北京,大学校园里的梧桐刚抽出嫩绿的新芽,空气里还带着料峭的寒意。

沈清棠抱着几本厚重的心理学教材,从教学楼里走出来。

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卫衣,外面套着一件米色的风衣,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素面朝天,看起来和周围那些青春洋溢的大学生并无二致。

只是她眼底偶尔掠过的一丝超越年龄的沉郁和锐利,泄露了她的不同。

讽刺的是,这个自己深陷心理泥潭的人,选择的专业是心理学。或许,她只是想弄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又或许,她只是想从那些艰涩的理论中,找到一丝能自我救赎的微光。

除了学生身份,她和好友许尽欢合开的那家设计工作室也渐渐走上了正轨,成了她逃离家庭、证明自我价值的另一个堡垒。

与此同时,比她大几岁的沈砚秋,刚刚从顶尖大学的金融系毕业,正在几家顶级投行和基金公司之间做最后的选择。

他的人生,像一条被精确规划好的航线,平稳,高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这天下午,沈砚秋回母校办理一些毕业后的手续,顺便取回留在研究生公寓的一些私人物品。

事情办得顺利,他比预计的时间早了一些,便想着回家一趟,看看沈清棠在不在家。

他用指纹打开家门,玄关处很安静。张妈大概在厨房准备晚餐。他换了鞋,正要往客厅走,却听到从里面传来母亲林玉臻拔高的、带着怒意的声音。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搞那些不务正业的东西!开什么工作室?那是你该操心的事吗?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毕业,然后……”

沈砚秋眉头一蹙,快步走了进去。

客厅里,林玉臻背对着他,站在沈清棠面前,姿态依旧是那种惯常的、不容置疑的强势。沈清棠则站在那里,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但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成了拳,指节泛白。

“妈。”沈砚秋出声。

林玉臻闻声回头,看到儿子,脸上的怒意稍微收敛了些,但语气依旧不好:“砚秋?你怎么回来了?”

“回来拿点东西。”沈砚秋目光扫过妹妹紧绷的侧影,心中了然,“怎么了?”

“怎么了?你问问你妹妹!”林玉臻的火气又被勾了起来,指着沈清棠,“我好心给她介绍梦叔叔家的儿子,一起吃个饭认识一下,人家青年才俊,哪点配不上她?她倒好,当着人家的面,把人从头到脚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了一遍,说人家有潜在的控制型人格障碍倾向!直接把人气走了!我的脸都被她丢尽了!”

沈清棠猛地抬起头,一种冰冷的倔强和嘲讽,摊开手表示无奈:“难道我说错了吗?他那种看待女性的眼神,说话的支配性语气,难道不是典型特征?妈,您不是最讲究‘门当户对’、‘择优而选’吗?我帮您提前规避风险,您不该谢谢我?”

“你……!”林玉臻气得浑身发抖,扬手就要打下去。

这一次,沈砚秋的动作比思绪更快。

他一个箭步上前,精准地握住了母亲即将落下的手腕。他的力道控制得很好,既阻止了那个巴掌,又没有弄疼母亲。

“妈。”沈砚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冷硬的、不容侵犯的力量,“清棠二十岁了,她有权利选择见谁,不见谁。她的判断,也未必是错的。”

林玉臻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子,似乎没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儿子会如此直接地反抗她:“砚秋,你…你也要跟她一起气我吗?”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沈砚秋松开手,目光平静地看着母亲,“您和爸常年不在家,对清棠的了解,或许并不像您以为的那么多。她学心理学,开工作室,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她做得很好。”

他侧过身,挡在了沈清棠身前,形成一个保护的姿态。

“如果您回来只是为了指责她,那不如像以前一样,继续忙您的事业。”

他的话像一盆冰水,浇在了林玉臻的怒火上,也浇在了这看似华丽、实则冰冷的关系上。

林玉臻看着站在统一战线的儿女,看着儿子眼中那份陌生的疏离和维护,看着女儿躲在儿子身后那带着刺的、胜利般的眼神,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颓然地放下了手,脸色灰败地转身上了楼。

客厅里只剩下兄妹二人。

沈清棠看着哥哥挺拔的后背,鼻尖猛地一酸,但很快又被她强行压了下去。她扯了扯嘴角,用一种故作轻松的语气说:“哥,你刚才还挺帅的。”

沈砚秋转过身,看着她发红的眼眶和强装的无所谓,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拧了一下。他没说什么,只是抬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

“晚上想吃什么?让张妈做。”他转移了话题,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淡然。

“糖醋排骨。”沈清棠立刻说,声音里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依赖。

“嗯。”

沈砚秋拿出手机,给张妈发信息。

他学的是金融,将来要掌控的是庞大的资本和复杂的市场,但此刻,他觉得,能护住身后这个看似坚强、实则脆弱得不堪一击的妹妹,比任何一笔成功的投资都更重要。

他知道,妹妹选择心理学,或许是一种绝望的自救。而他这个学金融的哥哥,能做的,就是为她构筑一道坚固的财务和情感防线,让她在自救的路上,不至于跌得太惨。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进来,将兄妹俩的身影拉得很长。这偌大而空旷的家,因为这一点点无声的守护,似乎也暂时有了一丝微弱的暖意。

春意渐浓,北京城褪去了冬日的萧瑟,街边的树木抽出嫩绿,连空气都变得柔和起来。沈清棠的生活,似乎也随着季节的转换,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

许尽欢从老家回来后,几乎天天黏在沈清棠身边。工作室里,两人头碰头地讨论设计稿,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下一秒又因为一个搞笑的段子笑作一团。许尽欢像个小太阳,用她没心没肺的乐观和毫无保留的陪伴,驱散着沈清棠周身的寒气。

江既白也时常出现,他话不多,往往只是安静地坐在工作室的角落看书,或者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存在感极强。他会记得沈清棠喝咖啡不加糖,会在她和客户电话沟通到眉头紧锁时,默默递上一杯温水。他的陪伴是沉默的基石,稳固而可靠。

在这种密集的、轻松的友情的包裹下,沈清棠的状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

她不再需要刻意用购物和赠礼来填补内心的空洞,也不再动辄就弹奏那些哀伤得令人心碎的曲子。她开始真正投入到工作室的工作中,灵感迸发,接连敲定了几个颇有亮点的设计案。她甚至主动约了盛景一次,不是以患者的身份,而是像朋友一样喝了杯咖啡,简单聊了聊近况,虽然依旧避谈深层的情绪,但态度是放松的。

在旁人眼里,沈家这位漂亮得过分、家境优渥的大小姐,只是“阴晴不定”的脾气好了很多。

她出现在社交场合时,依旧明艳张扬,谈笑风生,言语间带着特有的犀利和敏锐,偶尔毒舌,却不会真正让人难堪。她对朋友大方,对工作室的员工也算体恤。

没有人会把她和“抑郁症”这三个字联系起来。顶多觉得她性子比较极端,爱憎分明,高兴时能把人捧上天,不高兴时眼神都能冻死人。

但这在她优越的外貌和家世背景下,甚至被解读为一种“真性情”和“个性”。

只有最亲近的几个人,才知道这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曾经历过怎样惊涛骇浪的挣扎。

沈砚秋看着妹妹脸上日渐增多的、真实的笑意,紧绷了许久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他依旧沉默寡言,但会在沈清棠熬夜画图时,让张妈送去宵夜;会在她工作室遇到一点税务上的小麻烦时,不动声色地帮她处理好;会在她偶尔因为父母一个突如其来的、带着控制意味的电话而瞬间阴沉下脸时,适时地出现,用一个简单的理由将她带离那个令人窒息的话题。

张妈则是用她朴素的关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稳定。她变着花样做沈清棠爱吃的菜,把家里收拾得温暖舒适,绝口不提年前那场骇人的砸东西事件,仿佛那只是她不小心做的一个噩梦。

盛景定期会和沈砚秋通个电话,了解情况。他谨慎地保持着距离,既不过度介入引起沈清棠的反感,也时刻准备着在她需要专业帮助时伸出援手。他提醒沈砚秋,这种稳定期非常宝贵,是修复和积蓄力量的阶段,但也要警惕可能的反复。

这天下午,工作室里阳光正好。沈清棠和许尽欢刚送走一个难缠的客户,两人都松了口气。

“我的天,这大姐可真能挑刺儿,”许尽欢瘫在沙发上,毫无形象地伸着懒腰,“要不是看在钱的份上,我真想用你的心理学知识给她分析分析她那个完美主义强迫症!”

沈清棠正站在窗边喝水,闻言笑了笑,阳光在她脸上跳跃,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分析客户是另外的价钱。”她的语气带着轻松的调侃。

江既白从里面的小办公室走出来,手里拿着车钥匙:“晚上想吃什么?我订位置。”

“火锅!”许尽欢立刻举手,“庆祝我们又拿下一个难啃的骨头!”

沈清棠也点头:“可以。”

她看着窗外车水马龙,感受着身后朋友吵闹而真实的陪伴,心里是久违的平静。那种仿佛整个人被掏空、只剩下无尽疲惫和黑暗的感觉,似乎暂时远离了。

但至少此刻,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朋友在身边商量着晚上要去哪里大吃一顿,工作室的项目在稳步推进……这些琐碎而真实的日常,像一块块坚固的砖石,在她摇摇欲坠的世界里,暂时垒起了一堵可以依靠的墙。

她转过身,加入许尽欢和江既白关于火锅店选择的讨论,脸上带着浅淡却真实的笑意。

“就去上次那家川味吧,够辣。”她一锤定音。

“得令!”许尽欢笑嘻嘻地跳起来。

江既白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彩,几不可见地弯了弯唇角,拿出手机开始定位。

沈清棠拿起自己的包,动作利落。

春深四月,大学校园里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沈清棠抱着书本和画具,穿梭在不同的教学楼之间,步履匆匆,却带着一种久违的、属于校园的轻快。

她的生活似乎真的步入了某种“正轨”。

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依旧繁重,那些关于人类意识、行为、情感的复杂理论,对她而言,既是探索的领域,也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她自身的挣扎。

她不再像最初那样,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审视去学习,而是逐渐尝试用一种更抽离、更专业的视角去理解。

甚至在一次关于心境障碍的专题讨论中,她还能结合一些前沿文献,提出相当有见地的分析,让教授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除了心理学,她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艺术选修课和设计工作室上。

这不再是单纯为了逃避或者证明什么,而是真正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和表达的可能。

她在素描课上捕捉光影,在色彩构成中大胆尝试,将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微妙地转化在线条与色块之间。

许尽欢依然是那个咋咋呼呼的快乐源泉,拉着她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只是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聊八卦。

江既白的存在则像定海神针,他总能在她需要安静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现,或是一起在图书馆自习,或是默默陪她走过从教学楼到校门口那段长长的林荫道。

沈清棠的脸上,那种刻意营造的、阳光下的明媚渐渐少了,是一种更沉静、更内敛的神情。

她依然会笑,会和朋友们打闹,但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阴郁,似乎被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冲淡了些许。

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她只是个有些个性、偶尔情绪化,但专业能力突出、很有想法的漂亮女生。

沈砚秋正式入职了那家顶尖的投行,开始了忙碌的职场生涯。早出晚归,会议和项目充斥着他的生活。

但他依旧保持着每天和沈清棠发信息的习惯,内容简单。

“吃饭了吗?”“降温,加衣。”“周末回家吗?”琐碎,却是一种无声的锚定。他知道妹妹在好转,但不敢有丝毫松懈。

盛景的诊所运营平稳,他按部就班地接待病人,进行学术研究。

他与沈砚秋保持着定期的、简短的沟通,确认沈清棠情况稳定。

他没有再主动约见沈清棠,给予她充分的、不被打扰的“正常”空间,这是一种专业的尊重和等待。

一切看起来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天下午,沈清棠刚结束一节艺术史课程,抱着厚重的画册从阶梯教室走出来。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走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微微眯起眼,看到等在门口的江既白。

“下课了?”他自然地接过她手里沉重的画册,“尽欢被导师抓去开会了,晚上不能一起吃饭了。”

“嗯。”沈清棠应了一声,和他并肩走在熙熙攘攘的校园里。初夏的风带着暖意,吹拂着她的发丝。

“工作室那边,新的设计稿客户反馈还不错,只提了几个小修改意见。”江既白汇报着情况。

“那就好。”沈清棠点点头,目光掠过路边盛放的蔷薇花丛,神情平静。

没有激烈的情绪波动,没有刻意的强颜欢笑,也没有深不见底的悲伤。

这只是一种…寻常的、专注于当下的平静。对她而言,这已是弥足珍贵。

她甚至开始规划暑假,想着或许可以和许尽欢他们一起去哪里写生,或者把工作室的业务再拓展一下。

沈砚秋在一次深夜加班后,收到沈清棠发来的一张照片。

是她刚刚完成的一幅水彩习作,画的是校园一角的老图书馆,光影处理得很有味道。

附言是:「哥,好看吗?我觉得我能靠这个吃饭了。」

他看着手机屏幕,唇角微微扬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回复:「好看。但心理学也不能丢。」

放下手机,他望向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

盛景在某次与沈砚秋的通话中,谨慎地表达了乐观:“稳定的时间越长,建立起的积极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就越牢固。她正在学习与自己的情绪共存,而不是被它吞噬。这是非常好的迹象。”

然而,无论是沈砚秋还是盛景,心底都清楚,眼前的平静固然可喜,但未来的某一天,风暴或许会再次来临。

只是此刻,阳光正好,学业有序,朋友在侧,沈清棠正小心翼翼地走在一条看似平坦了许多的路上。她珍惜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正常”,哪怕它脆弱得像清晨的露珠。

日子过得极快,窗外的梧桐叶从嫩绿转为深碧,转眼便是五月初,空气里开始漂浮起初夏特有的、带着植物蒸腾气息的暖风。

五一假期,北京难得迎来了连续的好天气,天蓝得澄澈,阳光热烈却不灼人。

“走吧走吧!再躺下去我要发霉了!”许尽欢一大早就冲到沈家,把还窝在床上的沈清棠拖了起来。她穿着一身亮黄色的运动装,像颗活力四射的小太阳。

沈清棠被她吵得没办法,揉着惺忪睡眼爬起来。她确实很久没有进行像样的户外活动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教室、图书馆和工作室里。盛景之前也建议过,适度的运动和阳光照射对情绪有积极作用。

她换上一套灰色的速干运动衣,将长发高高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晰的下颌线,看起来清爽利落。

她们今天参加的是一个环保组织举办的徒步净山活动,地点在京郊一处尚未被过度开发的野山。集合地点已经聚集了不少年轻人,大多是学生和上班族,穿着各色运动服,脸上洋溢着假期的轻松。

许尽欢天生是社交能手,很快就和旁边几个同校的女生聊得热火朝天。沈清棠则安静些,她戴着一顶棒球帽,帽檐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默默地听着领队讲解注意事项和安全须知。

徒步开始。山路有些崎岖,但沿途风景很好。林木葱郁,鸟鸣清脆,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点。沈清棠一开始还有些呼吸急促,但慢慢找到了节奏,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带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她很久没有这样专注于身体本身的感受了,肌肉的酸痛,呼吸的深浅,脚下泥土的松软。那些盘旋在脑海里的、纷繁复杂的思绪,仿佛暂时被隔绝在了这片山林之外。她甚至能闻到泥土和青草被阳光晒过后散发出的独特气息。

“喂,棠棠,你看那边!”许尽欢指着远处一片开阔的山谷,兴奋地喊道。

沈清棠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层峦叠翠,视野极佳。她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胸腔里那股时常萦绕的滞涩感,似乎也被冲淡了些许。

沿途,她们和其他志愿者一样,认真地捡拾着被丢弃在路边的塑料瓶、包装袋。弯腰,拾起,放入垃圾袋。动作重复,却带着一种简单的、直接的满足感。看着原本有碍观瞻的垃圾被清理干净,露出山野本来的面貌,心里会升起一种微小的、确凿的成就感。

“没想到做志愿者还挺解压的。”休息时,沈清棠拧开水瓶喝了一口,对许尽欢说。她的脸颊因为运动泛着健康的红晕,眼神清亮。

“是吧!”许尽欢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比在城里逛街有意思多了!而且你看,我们这是为环保做贡献,多有意义!”

沈清棠笑了笑,没说话。意义与否,她不太确定。但此刻身体和心灵的短暂放空,是真实可感的。

活动结束时,已是下午。夕阳给群山镶上了一道金边。每个人都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很饱满,互相道别,约定下次活动再见。

回城的车上,沈清棠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山林远去,城市的轮廓逐渐清晰。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上来,但不同于以往那种精神被榨干后的虚无疲惫,这是一种身体劳累后的、沉甸甸的踏实感。

许尽欢在她旁边已经睡得东倒西歪。

先把许尽欢送回家,沈清棠才独自返回沈宅。

家里依旧安静,张妈迎上来,看到她一身运动装扮和脸上的倦色,心疼道:“小姐累坏了吧?快去洗个热水澡,晚饭想吃什么?”

“随便做点清淡的就好,谢谢张妈。”沈清棠的声音带着运动后的沙哑,但语气温和。

她上楼,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的汗水和尘土。穿着柔软的睡袍出来时,感觉浑身的筋骨都松弛了下来。

窗外,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她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处理了几封工作室的邮件。思绪清晰,效率不错。

没有突如其来的悲伤,没有难以抑制的焦躁,也没有需要刻意维持的“正常”。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这种平静,不同于之前那种用力过猛后的“代偿性平静”,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从身体内部生长出来的安稳。她知道这可能是暂时的,是运动和内啡肽带来的效果,是志愿者活动提供的短暂价值感,是朋友陪伴注入的能量。

但即便如此,她也心怀感激。

她拿起手机,看到沈砚秋发来的信息,问她假期过得怎么样。她回了一句:「和尽欢去做志愿者徒步了,刚到家,很累,但挺好。」后面跟了一个小小的笑脸。

又点开和盛景的对话框,犹豫了一下,还是发了一条:「今天户外活动了很久,感觉还不错。」

没有多说,但她想,盛景会明白的。

放下手机,她走到窗边。城市的夜景璀璨依旧,但今晚看出去,似乎少了几分往日的冰冷和疏离。

病情很久没有发作了。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份稳定,像呵护一朵风中摇曳的、脆弱的小火苗。

她知道前路依然漫长,黑暗可能仍在某个角落蛰伏。但至少在这个五月的夜晚,在经历了汗水、阳光和简单的劳动之后,她感觉自己真切地活着,并且,有力量继续走下去。

她轻轻拉上窗帘,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准备迎接一个或许能安稳入睡的夜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