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海棠未眠 > 第11章 逃离

海棠未眠 第11章 逃离

作者:栖雪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0:54:04 来源:文学城

她需要空间。需要远离这个充斥着太多复杂情感和回忆的地方。

第二天,沈清棠向沈砚秋提出了想去旅行。

“想去哪里?”沈砚秋没有反对,只是平静地问。

“还没想好,可能去南边,或者西北走走,看心情。”沈清棠的语气很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一个人。”

沈砚秋看着她,看了很久。他从妹妹眼中看到了决绝,也看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逃避。他知道,她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厘清。

“好。”他最终点头,“保持联系,注意安全。”

没有过多的叮嘱,没有刨根问底的关心。他给了她最大的自由和信任。

沈清棠的动作很快。她没有带太多行李,只背了一个简单的旅行包,订了最近一班飞往青海西宁的机票。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具体的目的地,只给沈砚秋发了一条信息:「哥,我出去走走,归期未定,勿念。」

然后,她关掉了常用的手机,换上了一张新的电话卡。

飞机冲上云霄,离开北京这片让人窒息的天空时,沈清棠靠在舷窗上,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如同模型般的城市,心中一片奇异的平静。

她逃离了。

逃离了那个有着盛景气息的房间,逃离了哥哥深沉担忧的目光,逃离了父母永远缺席的“家”,也逃离了那个时而疯狂、时而脆弱、连自己都感到陌生的自己。

她不知道这趟旅程会带给她什么,是救赎,还是更深的迷失。

她只是需要走,需要离开,需要在广阔而无情的天地间,重新寻找那个支离破碎的“沈清棠”,或者,寻找一个能够容纳她所有黑暗与光明的、新的答案。

青海湖的蔚蓝,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戈壁滩的苍凉……陌生的风景在眼前展开。

她一个人走着,看着,用相机记录下那些壮阔与寂寥。她很少说话,很少与人交流,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地行走,或者坐在某个地方,一坐就是半天。

外在的风景越是辽阔,内心的动荡似乎就越发清晰。

那些关于盛景的回忆,那个夜晚的吻,他怀抱的温度,他最终离开时沉默的背影……如同鬼魅,在她独处的每一个间隙,悄然浮现,啃噬着她试图建立的平静。

她开始明白,有些东西,不是物理距离能够隔绝的。

真正的旅程,不在脚下,而在心里。

而她这场仓促的逃离,或许,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拥有足够的力量,回去面对那片她亲手搅乱的、无法逃离的战场。

她坐在青海湖边,看着夕阳将湖面染成一片瑰丽的金黄,风吹起她的长发,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冷。

前方,路还很长。

青海湖畔的风,带着高原特有的凛冽与清澈,吹拂着沈清棠单薄的身影。

她裹紧了冲锋衣的领口,望着眼前那片仿佛没有边际的、蓝得近乎不真实的湖水,试图让这壮阔的景色吞噬掉内心所有的纷杂。

然而,有些东西是逃不掉的。

就在她以为自己成功地将所有情绪冰封在心底,能够独自面对这片天地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带着咋咋呼呼的呼喊,像一颗不合时宜的、却无比鲜活的小炮弹,撞破了她的伪装。

“沈清棠!你个死没良心的!跑这么远也不跟我说一声!”

许尽欢穿着一身颜色鲜艳夸张的羽绒服,拖着个小行李箱,脸蛋被高原紫外线晒得红扑扑的,气喘吁吁地跑到她面前,二话不说就给了她一个结实的熊抱。

沈清棠的身体有瞬间的僵硬。

许尽欢的到来,像一道强光,骤然照进了她刻意维持的、灰暗平静的世界。那些被她强行压抑下去的、关于北京,关于盛景,关于所有混乱情感的碎片,几乎要冲破堤防。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带着湖水腥气的空气,强行将那瞬间翻涌的情绪压了回去。脸上,迅速堆起一个足够灿烂、甚至带着点惊喜的笑容。

一个属于“正常”沈清棠的笑容。

“欢欢?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她回抱住许尽欢,声音刻意拔高,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热情,“也不提前说一声,吓我一跳!”

许尽欢松开她,上下打量着,眉头皱着:“你还说!给你发信息不回,打电话关机,问砚秋哥他也说得含糊其辞!我要不是黑了你的航空账号查到你飞西宁,又根据你发那几张照片的背景一路摸过来,我上哪儿找你去!”她说着,眼圈有点红,“你知不知道我多担心你?一个人跑这么远!”

沈清棠看着她眼底真切的担忧和风尘仆仆的疲惫,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泛起细微的酸涩。但她脸上的笑容弧度丝毫未变,甚至伸手捏了捏许尽欢的脸蛋。

“哎呀,我这不是想一个人静静嘛?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她转了个圈,动作刻意显得轻快,“这里多美啊,天高皇帝远,什么烦心事都没了!”

她的语气轻松,眼神明亮,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出来散心、享受自由的旅人。

许尽欢狐疑地看着她,敏锐地觉得有哪里不对。眼前的沈清棠,笑容太标准,语气太活泼,反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刻意感。不像她平时那种带着刺的鲜活,更像是一层精心涂抹的油彩。

“你真没事?”许尽欢不放心地追问,“你跟盛医生……还有你家里……”

“能有什么事啊?”沈清棠迅速打断她,挽起她的胳膊,力道有些紧,不容置疑地将她往湖边的观景台带,“都过去了!出来玩就别提那些扫兴的事了!快看,那边有好多水鸟!我们拍照去!”

她岔开话题的技巧娴熟而自然,指着远处湖面上盘旋的飞鸟,语气兴奋,仿佛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那美景吸引。

许尽欢被她拖着走,看着她侧脸上那无懈可击的笑容,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了解沈清棠,当她不想说的时候,谁也撬不开她的嘴。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棠扮演了一个完美的旅伴和导游。

她带着许尽欢环湖骑行,在湛蓝的天空和湖水间放肆大笑,拍下无数张搞怪又美丽的照片;她领着许尽欢去探访周边的藏族村落,对着一脸懵的许尽欢现学现卖那些拗口的藏语问候,然后两个人笑作一团;她甚至在许尽欢因为高原反应头晕眼花时,像个没事人一样忙前忙后,递水递药,语气轻松地调侃她“缺乏锻炼”。

她表现得那么正常,那么快乐,甚至比在北京时还要“阳光”。

只有在夜深人静,许尽欢因为疲惫而沉沉睡去后,沈清棠才会睁着眼睛,躺在客栈的床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和偶尔传来的犬吠。

那时,她脸上所有的笑容和活力都会褪去,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空洞。

她会拿出那个关掉的常用手机,摩挲着冰凉的屏幕,却始终没有勇气开机。

她会想起盛景离开沈家时沉默的背影,想起哥哥欲言又止的眼神,想起那个混乱而灼热的吻……所有的情绪,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疯狂地缠绕着她的心脏,带来窒息般的痛楚。

但她不会允许自己沉溺。

每当那种熟悉的、想要崩溃的冲动涌上来时,她就会狠狠地掐自己的手心,用疼痛强迫自己清醒。然后,她会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

“都过去了。”

“我很好。”

“不能再想了。”

她用强大的意志力,将这些翻涌的情绪死死地压回心底最阴暗的角落,再用那层厚厚的、名为“正常”和“快乐”的泥土,将其牢牢掩埋。

白天,她是许尽欢身边那个没心没肺、活力四射的旅伴。

夜晚,她是独自对抗内心风暴、不敢泄露一丝脆弱的囚徒。

许尽欢能感觉到那份刻意维持之下的不对劲,但沈清棠的伪装太好了,好到她几乎要相信,好友真的已经走出了阴霾。

直到有一天傍晚,她们坐在湖边看日落。

绚丽的晚霞将天空和湖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美得惊心动魄。

许尽欢看着美景,忍不住感慨:“真好啊,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旁边的沈清棠,脸上依旧带着浅浅的笑容,望着远方的落日,眼神却像是透过那绚烂的色彩,看到了更深、更远、也更荒芜的东西。她轻轻地、几乎听不见地呢喃了一句:

“是啊……要是能真的感觉不到,就好了。”

那句话太轻,消散在风里,许尽欢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清了。

但她转头看向沈清棠时,只看到她侧脸上被霞光勾勒出的、平静到近乎漠然的轮廓。

那一刻,许尽欢终于确定,沈清棠并没有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好。

她只是在用一种更极端、更消耗自身的方式,压抑着心里所有汹涌的情绪。她把那个真实、脆弱、会痛苦会崩溃的沈清棠,紧紧地锁了起来,只展示出一个符合所有人期待的、“健康”的空壳。

许尽欢心中涌起巨大的担忧,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而沈清棠,依旧对着落日,维持着那个完美的、仿佛无忧无虑的笑容。只有她自己知道,那笑容之下,是正在一点点被掏空的内心,和一场无人知晓的、沉默而激烈的内在战争。

许尽欢的家庭,是那种典型的、充满烟火气和欢声笑语的家庭。

父亲是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带着点文人的清高和幽默,母亲经营着几家连锁美容院,性格爽利,做事风风火火。

家里不算大富大贵,但小康富足,氛围开明又温暖。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许尽欢,像一颗永远朝向太阳的向日葵,热情、直率,有点小聪明,也有点没心没肺,但她对朋友的赤诚和维护,是刻在骨子里的。

她一直知道沈清棠家里情况复杂,父母忙,哥哥冷,觉得这个漂亮得过分、家境好到离谱的朋友,偶尔有些阴晴不定、说话带刺也挺正常,谁还没点脾气呢?直到那次,沈清棠在家里晕倒,被紧急送医,最后查出来是“严重营养不良”。

那一刻,许尽欢才真正被吓到了。

她不是傻子,“营养不良”四个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她隐约能猜到。再加上沈清棠之前那些反常的、时而亢奋时而消沉的状态,还有沈砚秋和那位盛医生过于紧张和小心的态度……一个她从未深入了解过的词汇。

抑郁症,带着沉重的分量,砸在了她的认知里。

她私下偷偷查了很多资料,越看心越沉。那些关于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食欲改变、甚至产生无用感自责感的描述,竟然都能和沈清棠某些时候的状态对上号。

她感到心疼,也感到一阵后怕。原来她那个看起来张扬肆意、无所不能的好朋友,一直在独自承受着这么巨大的痛苦。

她想过直接去问沈清棠,想过抱着她说“你别怕有我”,但资料里也说了,患者的病耻感可能很强,不当的关心和过度关注,反而可能是一种压力。

许尽欢在自己那个洒满阳光、堆满毛绒玩具的房间里,抱着膝盖想了很久。最后,她做了一个决定。

她选择“不知道”。

她决定像以前一样,没心没肺地缠着沈清棠,拉她去逛街,去发现好吃的店,去吐槽奇葩的客户,去分享无聊的八卦。她绝口不提“抑郁症”三个字,也从不刻意去问“你最近感觉怎么样”。

她只是用她自己的方式,笨拙又坚定地,待在沈清棠身边。

所以,当她在青海找到明显是在“逃离”的沈清棠时,看到她脸上那过于灿烂、反而显得不真实的笑脸时,许尽欢心里跟明镜似的。她知道沈清棠在强撑,在演戏,在用尽力气扮演一个“正常人”。

但她没有戳穿。

她配合着沈清棠的演出,和她一起在湖边疯跑,对着镜头做鬼脸,在高原的星空下大声唱歌,吃那些可能并不合胃口但据说很有特色的当地食物。

她叽叽喳喳,闹腾得仿佛真的是来度假的,用自己最大的嗓门和最夸张的笑容,试图填补沈清棠周围那份令人心慌的寂静。

只有偶尔,在沈清棠转过身去,望着远处雪山发呆的瞬间,许尽欢才会收起脸上的笑容,眼神里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心疼和担忧。

她会记得在沈清棠看似随意只吃了几口的晚餐后,“恰好”拿出她爱吃的、从北京带来的小点心,“强迫”她再塞一点。

她会在沈清棠以“累了”为由想提前回客栈时,死皮赖脸地拖住她,指着天空一朵奇形怪状的云或者路边一只憨态可掬的土拨鼠,硬要她看,试图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分散她可能沉溺在负面情绪里的注意力。

晚上,她们住在同一间客栈房间里。许尽欢会故意把被子踢到地上,然后可怜巴巴地说“棠棠我冷”,等着沈清棠无奈又习惯性地把被子分她一半。

黑暗中,她能听到旁边沈清棠极力压抑的、细微而均匀的呼吸声,知道她可能根本没睡着,只是在假装。但她不会说破,只是会翻个身,装作睡迷糊了,把手脚搭在沈清棠身上,像一个温暖又吵闹的人形挂件,用这种笨拙的肢体接触,传递着无声的陪伴:“我在这里,你不是一个人。”

许尽欢是真的,真的很喜欢沈清棠这个朋友。

喜欢她的聪明和敏锐,喜欢她偶尔毒舌却一针见血的犀利,更喜欢她藏在坚硬外壳下,那颗对在乎的人无比柔软和重情重义的心。

她不懂得那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也不知道该怎么专业地帮助一个抑郁症患者

她只知道,沈清棠是她的好朋友,好朋友难过的时候,就要陪着她。不能问太多,不能表现出可怜,更不能离开。

所以,她选择做一个“无知”的快乐傻子,用她向日葵般的热量和看似没心没肺的陪伴,在沈清棠那片风雨飘摇的内心世界里,固执地撑起一小片没有阴霾的、虚假的晴空。

哪怕这片晴空是演的,哪怕沈清棠可能永远不知道她早已洞悉一切,许尽欢也觉得值得。

因为她是沈清棠啊。是她许尽欢认定了的,一辈子的好朋友。

青海湖的辽阔与寂寥并未如预期般涤荡尽沈清棠内心的纷杂,反而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她更深沉的孤独。与许尽欢看似热闹的旅程结束后,那种强行压抑情绪后的疲惫感,如同高原反应的后遗症,沉沉地附着在她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