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 > 第38章 菊花火锅

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 第38章 菊花火锅

作者:岑清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1 10:42:38 来源:文学城

起因是李寿上山伐木头的时候救了个女人。

这女人是住一条巷子里的寡妇林氏,三十多岁,风韵犹存。

当日梦见死去的相公了,才上山给他烧纸,迷了路,又被猎户设下的捕兽夹给夹住了脚,呼救时被李寿听见了。

李寿给人救了出来,临时敷了点草药,因伤口较深所以是背着林寡妇下山的。

这一路上就被不少人给看见了,完了阿雁还不知道呢,出去买菜回来路上被人“告状”,听得满头雾水,回家后,那林寡妇又一瘸一拐地提着两条新鲜鲤鱼上门来了。

说是道谢,还特地打扮了一番,红裙子、粉衫子,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还戴了花,脸上擦了粉,整个人娇美得很。

胡娘子嘴坏得很:“阿雁站在一边,简直惨烈。”

她后面又和阿雁起了几次冲突,早就想搬走了,只是碍于当初交了一整年的赁金,还难抽身,勉强忍着。

这么憋屈,可不得找点口舌之乐么?

乔琬笑道:“这林娘子难道也与阿雁有过?”

胡娘子听得嗤笑:“阿雁和谁没过?”

这林寡妇可不是个什么老实人,曾经,陆虎便是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然,乔琬认为这只是陆虎的一面之词,多半还是他自个儿脑子不太好使,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陈生可不就是这么个例子?

这八卦越来越精彩了,乔琬剥好一个螃蟹,往阿余面前推了推,兴致盎然地拿起下一个继续剥——类似听八卦时嗑瓜子的行为。

胡娘子把想说的话咽了咽,惊异道:“这是剥好的螃蟹?这、这再拼起来,骗我说是一整只都信!”

乔琬得意一笑。

胡娘子叹完,阿余两人便紧催着她继续往下说。

“还能怎么的?”胡娘子鞋底子也不纳了,专心看乔琬剥蟹,精彩的部分说完,嘴上也敷衍起来,

“阿雁什么德行,你们也知道。没影的事儿也能被她说得三分真似的,像是亲眼所见。她疑神疑鬼,认定了李郎君和林娘子勾勾搭搭,又嚷叫林娘子勾引她丈夫,甚么沉塘都说出来了,气得林娘子不顾脚伤与她打起来,李郎君从中拦不住,脸上添了数十道血痕啧啧...”

阿年来得晚,没见过阿雁,听了之后张大嘴巴说不出话。

“自家的郎君什么样的德行,她难道不清楚?还是这位李郎君平日喜爱拈花惹草...”

“那倒不是,李郎君是难得的老实本分,她二人性子简直天差地别。”胡娘子评判。

说得好听是老实本分,难听点儿是没主见、软弱,倒也...还算合适。

“行了,说了这么久的闲话,我还得回去准备饮子呢,就不打扰你了。”胡娘子临走,艳羡地看了眼她这铺子,“真好,什么时候我们家也能有间铺子。”

“会有的。”乔琬笑着送她。

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胡娘子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自然是笑着应了。

八月底九月初,天气骤冷,畏寒怕冷的柳廷杰已经偷偷在襕衫里穿上了夹袄。

这时候火锅真就成了他的救赎,守着热气腾腾的锅子,不仅口舌生津,身上也暖了。

这时节除了螃蟹,倒还有一物正应景。

菊花此花,或许是因有位文化造诣极高的祖师爷偏爱,传下来的诗里、文中处处可见菊花身影,名声大噪。

远江湖者,深觉与“花之隐逸者”气节相投,居庙堂者,又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国子监里亦是随处可见。

浓郁者,有黑中带红的墨菊、艳丽的紫菊、金背大红与紫龙卧雪相互依偎。

素雅者,瑶台玉凤温润清淡,仙灵芝如万千发丝倾泻。

乔琬想赶波潮流,以花入食。

菊花入馔最早可追溯至屈子《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子高洁,时人感怀,亦有模仿者。

时《全芳备祖》中也写道:“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也。”便是菊花。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已形成风俗。

平民家里最流行的是用盐炒,简单方便,讲究的还会加枸杞叶进去一起炒。

宫里头则会做时令花饼,菊花饼择□□去蒂捣汁,白糖和匀,印饼,压饼的模具小小一个,还印有精致的菊蕊图样,细如发丝,根根分明,寻常人家吃不起。

抑或采枝头嫩甘菊与叶子,细细切丝,同精米熬粥,辅之以珍贵补药,谓之菊苗粥的。

乔琬这是火锅店,要做的自然是菊花火锅了。

这倒不是她自创的黑暗料理,相传是陶渊明首创。

到了慈禧那儿,老佛爷是菊花不折不扣的狂热粉丝,也将菊花的吃法改进得淋漓尽致,极尽奢靡尽。

传闻,慈禧吃的菊花锅中的菊花品种叫做“雪球”,色洁白,花瓣短而密实,珍贵异常。

深秋时,宫女们将花瓣拆下来浸泡温水,再沥去水分。

御膳房准备好热气腾腾的骨汤,盛在银质小釜里头端上来,配的涮菜是鱼片、鸡片等一应气味小而鲜美的食材,味碟也仅仅只是醋和清酱,不让喧宾夺主。

一桌子满满当当的菜色,其中洗净的菊花花瓣被装在精致的银盘中,放在最显眼、老佛爷伸手可触的地方。

吃的时候,先下入鱼片鸡片,几分钟后,放入菊花瓣,待清香渗透汤里食材,食材也尽熟了。

菊之气味清香,食之绵软爽口,于人体亦是大有裨益,可补气除燥,解渴明目。

乔琬有样学样,只是名贵的雪球不可得,只能祸害最普通的□□。

应景的东西总是最好卖,更何况在国子监读书的,谁还没受到点君子、气节的熏陶呢?

时赏菊、爱菊、食菊之风盛行,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这批文人了。

吃花的多是文人墨客,喜欢哪种花,便要吃了人家,仿佛这样自己就和那些俗人区分开来了,也具有了花的美好品行。

乔琬心里调侃,数银子的时候毫不含糊。

门口的那块木牌已成了广告牌,每次上新尽写些吸引人的词句。

现下就写满了“无酒有金菊,食之且忆秋”、“闲听竹枝曲,常食菊花锅”等等化用前人诗句的俏皮话。

有俏皮人故意问她:“小娘子,这菊花锅有了,竹枝曲可没听着。”

乔琬愣了愣,笑道:“竹枝曲倒不难,只是小店几人都是五音不全,恐怕李监生听了要吟咏半日‘呕哑嘲哳难为听’,奴是为李监生好。”

李监生哈哈大笑。

在这触景生情的时节,窗外应景地下起了雨。

淅淅沥沥,绵绵不绝,打湿地面,冲刷净一连几月来的灰尘。

趁着这场雨,乔琬在无人的巷角为乔家一家烧了点纸。

“乔小娘子?”柳廷锴愣在原地,不知道这时候该不该贸然上前。

乔琬抬起湿红的眼,借着细雨的遮挡,擦去脸上不知是泪还是雨的液体,露出个艰难的笑:“柳二郎怎么会在这?”

......

一锅炖不下里,这时候还早,没有开门,店里只有他们二人。

乔琬裹了干燥的布巾,擦着头发上的水珠,一面在局促羞涩的柳廷锴面前坐下。

两个人的面前都放了碗热茶,乔琬不爱喝姜茶那玩意儿,所以勉强喝些热的驱寒。

“方才是...乔小娘子的家人么?”柳廷锴艰难开口,尽量不使自己显得冒昧,再勾起她的伤心。

“嗯。”乔琬嗯了声,低头一笑。

这样的乔小娘子看上去...脆弱又美丽。

柳廷锴胸中一窒,下意识道:“是发生什么了?某记得三郎说过,小娘子是今春放出宫的宫女?小娘子可是因罪没入掖庭的?”

华裔出口,就后悔,怎么问这些呢?刚刚还提醒自己不要提人家伤心事的。

可能是他太想安慰她了。

柳廷锴懊悔又带着点期待地看着她。

“奴的事,柳二郎还是不知道的好。”

看到她这样,柳廷锴的心几乎快随着她一起碎了。

自己琢磨起来:“乔...小娘子芳华正茂,莫非,莫非是当年逆党乔氏的族人?”

乔琬没反驳,也没承认,只是笑着:“家破人亡,哪还有族人。”

柳廷锴便确认了,只见她长得与乔家大郎不像,于是便猜测她可能是二房三房或者哪个旁支,受乔相一脉牵连。

他觉得自己太傻,这么明显,自己竟一直没看出来。

可乔家,正是因他父亲得到的消息,呈送陛下才...

“二郎不必内疚,我从第一日便知晓两位郎君的身份的。”面前的乔琬轻声道。

柳廷锴内心更踌躇了。

竟还是乔小娘子反过来安慰自己...

他自然没忽略那一句较“柳二郎”和“郎君”更为亲近的“二郎”,心中既喜悦又煎熬。

喜的是,乔琬对他敞开心扉,煎熬的是她的身份,原本五成的可能,现在一下就剩三成了。

“族人犯下滔天大罪,我自知无可饶恕,也只是...午夜梦回,触景伤情。偷偷地烧些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多来梦里看看我。”

乔琬凄然一笑,“二郎不会告发我罢?”

“抱、抱歉...”

柳廷锴呆不下去了,借口匆匆离开。

他走得急,自然没看见身后刚刚还满目戚然的乔小娘子,此刻因欣赏他仓皇离去的背影而微微翘起的唇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