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水果众多。
刚入秋的时候,夏青就让铃兰和铃珑两个人盯着东西街集市的各种商贩走卒。这个时代想要买到好的蔬菜水果不仅得靠钱,还得靠抢。
有些菜贩子是酒肆茶楼的特约供应商,又或者是专门供给官家豪门。剩下的能在街上叫卖的,质量还不错的人少之又少。
但春婶是铃珑发现的。
最开始是藏在东街的集市,就算西街已经逐渐形成了集市但热闹程度比东街还是差了不少。不少商贩在初来京城的时候,最开始的落脚点都是东街。夏青也是,春婶更是其中之一。铃珑发现她的时候,她正在东街的角落里卖她的杂七杂八的一堆东西。
一串串的,不像别人装在竹筐里。春婶的葡萄直接坠在地上,柠檬躺在纸上,还有几个芒果。五花八门的水果,种类非常丰富。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水果店,但是周围人却屡见不鲜不太理睬。铃珑从进入桑果坊工作开始就始终跟着福顺在厨房里工作。对食材也有一定的辨识度,回来的路上买了一串,之后就汇报给了夏青。
这才知道,这个地方周围的果农还不少。
但是每一个都和之前的吴广一样住得远离京城,所以上京做买卖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一般是由几个商贩收了果子之后统一在京城售卖,春婶与其说是果农,不如说是一个纯粹的水果贩子。
夏青缺的就是水果贩子。
她早就想给自己的桑果坊找到靠谱的供货商,一个类似吴广一样的长期的供应链。而春婶的出现帮她真正意义上解决了这一点,几次谈下来之后,双方的印象都很不错。在品控和种类这边,夏青提出的条件是需要提前带点货品,来看看这一季的食材质量。
春婶就是为此而来。
很有个性的水果贩子,来的时候手里有一盆柿子。装在她自己编织的小筐里面。橙黄色的,好看的。圆滚滚地在里面打转,一看就汁水充沛。
被铃兰喊进来了之后也不惶恐。轻轻把柿子往夏青面前一放,无需任何夸赞和介绍。她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夏青。
——这是对自己手上的货很有信心的表现。
夏青明白,这是春婶在表达对和桑果坊合作的诚意。
好东西。
确实是好东西。
这种就算在整个京城的集市都很少见,夏青看了一眼眼前的女人发自内心地感叹。
好手段。
“这些我们桑果坊都要了。”夏青说。“铃兰,去唤丘零结钱。”
她唤了一声铃兰,铃兰就的命而去。她准备去外院把丘零拉进来。至于夏青嘛,她当然还要和供应商聊聊。
“春婶的货向来都这么好。”她发自内心地夸,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能够弄到这么新鲜的时令食材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弄到多种水果更是难上加难,眼前的女人一定有自己的生意经,夏青也很想学。
打好关系准没错。
“都是托少夫人的福。”春婶却是含蓄地摆摆手,“现在桑果坊的名气大了,西街也热闹了。一听是少夫人要的货,果农们都挺高兴的。”
经过之前的几件事,夏青在贵族眼里的怪胎属性虽然没怎么变,但桑果坊的名誉在西街已经向正面发展了。不少人都知道救火那件事。再加上秦先生和冰老板吴广的努力宣扬,现在西街的诸多商贩们已经开始隐有着以桑果坊为首的趋势。声望甚至有些传到了附近的果农耳朵里。
“还有一件事呢。”春婶语气有些神秘“听说少夫人给那狐假虎威的王老爷子给摆了一道?”
这怎么能算摆一道呢,这个明明叫作碰瓷未遂。偷鸡不成蚀把米。但夏青没有解释,她只是轻轻地笑了笑,不说话装高冷。
春婶道:“这可是好事一桩。王老爷子成天就知道说自己是淑妃娘娘的护卫,到处骗吃骗喝。这一遭啊,少夫人做得真是解气。”
惯犯就是这样。一次两次还行,三四次之后就必定会被人唾弃。夏青来到这条街上的时间不长,趁这个时候打听打听情报也好。
“怎么说?”
“王老爷子确实是淑妃娘娘的护卫。但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听说当时就是做错了什么事给赶出来,那时候淑妃娘娘脾气可还好着呢。”
私下议论妃嫔在夏青印象里应该是大忌,但是这个时代的大家似乎都不怎么在意。要不然也不会有个最开始以传播小道消息为中心火起来的茶楼。但春婶对这件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说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只抛下一句。
“就现在那位的脾气。送官而已也便宜了王老爷子,要是被娘娘知道了,可就真是脑袋不保了。”
夏青这几天对这位淑妃娘娘有了一个比较浅显的认识,大概知道她是一个对脑袋款瓜切菜的妃子。但是夏青井水不犯河水,她也不想招惹皇上的表妹。
这话题再说下去是真的大不敬,春婶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又把话题转到了今年新收的水果上面。
“少夫人我来时路过了桑果坊,看外头摆了好些的工具,难不成是在准备秋社?”
柿子金黄,秋风好景。
水果成熟了,秋社确实不远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夏青嫁入段家之时也是因为段岚峰的噩耗传回京城,所以段家上下始终没有这样的氛围。但这次不同,节日正是商品销售的好时机。
今年夏青想和银子做朋友。
秋社面点的设计图从很早之前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定制。依旧是以各式各样的面点以及花式的面馍馍为主。为了应对这次的秋社,她还特意把面点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秋天的造型,装进了不同的盒子里。
这是最新一批秋天的面点。主打预热,在承大师把第一批加班加点打造的盒子送来之后,桑果坊秋社的礼盒就算是正式开始发售了。根据盒子的大小和繁复程度分为亲民款还有高端款。亲民款以红薯栗子作为主打造型的面馍馍搭配橡木食盒,量大实惠外表看起来也很有意思。适合一些普通稍微有点小钱的商贾世家和爵位官位并不高的官员。一般都是用来送礼,中等款则是以枫叶南瓜作为主色橘色棕色为主搭配酸枝木食盒。至于高端的,则是一些如柿子红枣红豆为主点缀的用梨花木做成的小小食塔。
承大师不愧是承大师,专门做工艺的手艺人就是不一样。最开始夏青还担心让专门制作首饰的匠人来做食盒会不会不合适,但是从工艺还有造型的巧思来看,承大师简直是天才。
光是高级款的食塔,从外观看上去就是一个五边形的食盒,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拉开里面可以藏不同的点心,而掀开最上面的盖子,则是一个完整的柿柿如意的造型。
用的自然是春婶的特意带来的秋柿。新鲜柿子去核去皮,再然后一同和果肉捣碎。加面成团,不仅做出来的馒头和点心有柿子的口感,就连颜色都是好看的橘色,之后再做回柿子的形状,和其他的红豆红枣一起装饰,特殊的柿柿如意就完成了。
夏青有着十足的把握,当然,事实上和夏青想得也差不多。
三种特殊的礼盒一旦在桑果坊推出之后,整个京城的达官显贵都对此十分有兴趣。毕竟秋社送礼的传统从很早之前延续到现在,大家都想要送出一份有面子的礼物。且此时天气已经逐渐转凉,食物保存的时间也比夏天更久。
桑果坊就在这个秋社即将开始的时间以一种极其强势的姿态杀入了京城的秋季送礼的热潮。
“好夏青,我听说柿柿如意礼盒一天只卖十份,前两天有别家的小姐来寻我,问能不能买到呢。”
商品火了之后紧接着就是供不应求。西街排队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每当桑果坊推出新产品之后,这样的景象就已经成了日常。但是桑果坊的员工们却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每个人轻车熟路地介绍产品,完成自己的工作。
优秀的新产品可以打出名气,也可以带动老产品的贩卖。来往桑果坊的人很多,西街的生意也不错。新产品在发酵和造型上,夏青又做了新的变化。就算东街的那些山寨商家试图对这些新产品进行一个模仿,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差了太多。
买到桑果坊的点心盒子已经成为在京城可以值得炫耀的事。
有人想要托关系买也是很正常的事。
这种事情夏青其实没法拒绝,因为开口的是颜伽。
这位段府的二夫人不仅是桑果坊第一批点心的特约试吃员,也是桑果坊在夫人小姐里的第二代言人。她成功地把夏青的点心带到了那些经常举办的茶会里,就算是见惯了各种精致点心的官夫人们,也对柿柿如意趋之若鹜。
当然也会有一些特别的烦恼。
譬如,这回颜伽又带着生意上门。夏青无奈地看着眼前这位第二代言人。
“这是第几回了,同样的话术。”她无奈。
“才第五回!”颜伽笑嘻嘻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