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关于在古代开面点房的二三事 > 第3章 第一顿

关于在古代开面点房的二三事 第3章 第一顿

作者:Mare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16:12:47 来源:文学城

夏青之前和师兄下乡。

做非遗帮扶这条线其实很烦琐,不仅要根据手艺来决定生产商品的内容。还要和性格迥异的人打交道,但是怎么样的人要去怎么相处,夏青对这方面有些门道。

她让钱嬷嬷打水把灶台清理干净,自己整了整身上的嫁衣,开了门。

送饭的小厮没想到这回是那位新夫人,着实一惊。他后退了两步,手里的东西都忘了递,毕竟这三天来他接触最多的都是里面那位粗使嬷嬷。几乎是没见过这位段家新媳真容,却见虽是蓬头垢面但眼神极清澈。

“多谢小哥。”夏青仿佛没注意到此人的窘境,自顾自接过那提饭的篮子。对他轻轻一笑,“这几日都麻烦了。”

“啊,哦。小的只是奉命。”客客气气的,小厮本就是个外门打杂的。平时面对的贵人极少,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只是胡乱粗鲁地回复了,但想到眼前的人和她身上的名号。又想起主家的嘱咐,他又挺了挺胸膛,做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

“怎么是夫人来应门,那做工的婆子呢?”

“原本小哥是从住宅而来,就是要我亲自接待的。只不过这两日身子不适。”夏青侧了一点身子,露出在灶台里头忙碌的钱嬷嬷背影。“且实在是我脏得厉害,想取些热水……”

“主母有吩咐,偏院不可擅自开火。”

“实在缺少器具,只得出此下策。”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神色有几分凄苦,“且来之前本就听段家是好人家,却不曾想沦落此地。每日与腌菜馒头相伴。”

她不动声色地从怀里掏出两块银子,借此塞进小厮手里。却又道,“时也命也,可再怎么说我也为段家妇,既然段夫人每日让小哥来送饭,也是不愿见得我殒命于此,不然到时候问起责来反倒要为难小哥。”

她说得冠冕堂皇,却见面前此人的注意力全放在手里的银子上。也明白此人究竟是何种类型,“若是小哥能行个方便……帮我寻点东西,我且必有重谢。”

“夫人想要什么?”

夏青指了指自己的衣服,“想要一套尚且能穿的衣服,想要一只铜壶。”

-

没点钱真的是什么都做不到。

有了钱之后生活品质直接上升一大截。

她不仅能喝上真正意义上的白开水,甚至还能用热水洗手洗脸甚至擦了铜镜。

这是夏青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自己究竟长成什么样,虽说不算很惊艳,但五官鼻子都勉强过得去。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奇妙地让人觉得亲近的感觉,就算不做表情但远看似乎也有笑容。应该是夏三小姐常年讨好赔笑时养成的习惯。

夏青咧了咧嘴,注意力没放在自己身上太久。

厨房那边炊烟袅袅,钱嬷嬷看不出来是生火的好手。热水一被装在破碗里依次上桌,像罗列在棋盘上的棋子。夏青把油纸摊在桌上,逐次往里倒入面粉,加水,揉面。

这里没有酵母,所以一切面团都要自然发酵。夏青对这样的步骤熟门熟路,虽说这样的自然发酵会让馒头里随之带来一股酸味,但随着高温蒸煮会让这些面团的味道散去不少。

——况且夏青还有后手。

钱嬷嬷烧完火,举着手里的铁板问夏青。

“夫人,这个是用来做什么?”

“这个东西叫作箅子。”夏青说。

在古时,所有扁平长条的东西都可以被叫作箅子,譬如偶尔会用在排水系统之上,但是在现代这种东西自然而然就成为制作美食的器具。上面已经拜托匠人开了几个长条的规则的孔,再底上铺好洗净的石头支撑,发酵完毕的面团在上面一个个铺好。

远远看上去如同白玉。

这就是最简单的蒸锅雏形。面团在里面逐渐涨大,变成夏青想要的样子。出锅的时候夏青用手轻轻捏了捏,软硬程度比她想的还要好。和段家送来的那个瘦小的馒头比简直天差地别,而真正不同的,是吃进嘴里的味道。

钱嬷嬷瞪大了双眼,“夫人,这馒头居然是甜的。”

自然是甜的,所有经历过初高中生物课的人都知道淀粉在嘴里会被分解成麦芽糖,所以米饭和馒头都会越嚼越香。但是夏青知道钱嬷嬷说的不是这个,夏青的馒头没有一丝的酸味和苦味。

“因为我在里面加了秘方。”

是让馒头内酸味减少的秘方,这是中国多年下来无数手艺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在夏青同师父学手艺时候知道的一个小秘密。只要在面团里加入一点点的蜂蜜。不仅能综合面团自然发酵时产生的酸味,也能增加馒头的口感。

偶尔夏青会觉得成为一位非遗博主,就是为了把这些即将失传的小秘密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除此之外,用买来的菜肉简单地抄了一碟小菜,接连强行拉着钱嬷嬷坐下一起,这是夏青来到这个世界吃的第一顿饱饭。虽然非常简单,但还是吃的夏青几乎落泪。

这才是人吃的东西嘛。

夏青在吃饭的间隙甚至瞥了一眼钱嬷嬷,发现她的脸上和自己同样充斥着感慨。

“夫人,那剩下的这些面团是留到明天吗?”钱嬷嬷吃的很快,大概是没有经历过这样和主家一起坐在一块儿用餐所以吃得很是忐忑。等到夏青放筷,她才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看到那边用油纸盖着的还有几个小小的面团很是疑惑。

这几个面团和刚刚蒸馒头的不一样,这几个面团混合了各种蔬菜水果的汁液。变得颜色更为好看。

夏青吃饱喝足之后几乎瘫在椅子上不想动。许久没有感受过的足量碳水让她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听到钱嬷嬷的问话,只支起上半身摇了摇手。

夏青说,“这个啊,是可持续性发展。”

钱嬷嬷:“?夫人又在说一些新奇的东西了。”

其实很简单。

手艺,不是只能填饱了肚子这么简单。而如何把一门手艺发展成可以谋生的技术,这才是夏青一直想要研究的方向。老祖宗给后人们留了这么多文化瑰宝和遗产,而面又是本国古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古代的人对面的研究本就很是精细透彻,作为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夏青自然知道光是这几个小小的面团能做出哪番事业。

用各种面食摆成图案花纹的花馍馍,以及用各种颜色面团捏成的面塑。夏青决定先从后者入手,面塑又叫面果,听说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记载成型。是好吃又好玩的代表手艺,而制作方法又和平日里的泥塑陶艺有几分相像。

二十五两银子暂时只能让她和钱嬷嬷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但是这些钱总有用光的一天,夏青觉得就凭这边那酸馊的馒头水平恐怕在面食面塑这方面,这个时代的研究还差得远。只不过她才刚来,对这里的了解知晓甚少,若是明天能试试看能不能先用面塑赚点材料费回来,顺便在大街上打听一些有关这里的情报。

而也不知是她吃饱了之后有些犯困,还是实在是绷紧的神经在这一刻稍稍放松。夏青竟然真的在那张破烂的床上睡熟,而第二醒来的时候已是日上枝头。

她央着钱嬷嬷给她拿着新取来的布料缝了一个小巧的挎包挂在腰上,剩下的布料做成一面小旗。又用油纸把各色面团都分别装好。等了许久,才见昨日嘱咐那小厮。

和昨日一样,手提一篮。里头多一铜壶,而右手则是挎着三两件衣服。脸上神色不太好看。

“给你的。”语气很冲,但手上却递过来。夏青看着那件除了嫁衣以外她自己的第二件衣服着实有些开心,是一件虽说不算太好,但是材质勉强算得上细腻。没有繁重的花纹锁边,有的只有简单花朵样式,恐怕应该是某位这府里主人的旧衣,但这已经好上许多这意味着她终于不用被紧身衣束缚。她要发誓这世界上最难穿的衣服绝对是嫁衣。

她收下了衣服,却又换回了钱嬷嬷的旧衫,又给自己脸上蒙上一块掩人耳目的纱来。

“夫人,为何不穿新衣?”

“当然是为了掩人耳目。”背上小包里头材料齐全,夏青在树上冲钱嬷嬷挥了挥手。“我们可是偷跑出去的。”

她仿佛能看到自己的美好未来还有入手的银子。

这条街她昨天已经大致逛过,确认整条街上没有她的同行,而她要干的位置其实已经选好。就在昨日,卖她果蔬的大婶说愿意给她匀个凳子。又花了几枚铜钱让书信先生在旗子上写了面人二字。

所有材料一字排开,削好的竹子成了她手上的刀。挂上旗帜,先无须叫卖她动手速度极快。手里是用竹子削成的简易小刀。夏青手在这些五颜六色的面团里揪下几朵,在油纸上铺成一团。只是几下压捻揉搓,夏青做这个熟门熟路。

整个街上的人们本就对这个支在卖菜大婶边上的小摊有几分兴趣,现在更是围了一层。光看夏青在那里表演手上功夫,而不一会儿,一个憨态可掬的小面人就在手上成型。载在削成长条的竹签子上。

七彩斑斓的,很是好看。

“姑娘,你这卖吗?”当然,最能吸引的自然是姑娘和小朋友的视线。面人栩栩如生,而小家伙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表演,只觉有趣。

夏青一听这话也并未回答。只是手指了那面垂下的旗帜。

正面写着的是面人二字。

夏青把它翻过来,众人发现反面居然也有东西。写的是:

“新店开张,要啥捏啥。”

夏青点点手上的面人,“二十文一只。”

这赚钱的生意,不就自动上门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