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家生子的生存指南 > 第1章 第 1 章

古代家生子的生存指南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明玥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1:37:08 来源:文学城

大周,泰和县。

时值寒冬腊月,北风萧瑟,陈府下房皆被皑皑白雪覆盖,院内老树枯枝,叶落殆尽,偶有寒雀栖树,亦被冻得簌簌坠下。

胡姣在东屋的土炕上醒来,只觉得全身骨头像散架了一样,额角疼得要命,耳朵里嗡嗡响。她迷迷糊糊地恢复意识,脑子一片混沌。屋里还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劣质药膏混合着血腥气的苦涩味道,熏得她脑仁儿一阵阵发晕。

半梦半醒之间,她好像听到耳边有断断续续的呼唤声,“儿”一声“肉”一声,带着哭腔,硬是钻进了她混乱的意识里。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她终于彻底清醒过来。猛地睁大眼睛四下张望,整个人顿时像被冻住了一样,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这地方根本不是公司的办公室,也不像是医院的病房。只见这屋子不算宽敞,四面墙壁刷了白灰,但时间长了,已经泛出一种陈旧的米黄色。墙角并排放着两个桐油刷面的柜子和几只看起来沉甸甸的大箱子。房间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这让她心里更加惶恐不安。

这是哪儿?她怎么会在这里?她明明记得昨天晚上还在公司通宵改方案,怎么一睁眼就到这里了?难不成是她压力过大出现幻觉了?

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门“吱呀”一声轻启,打帘子走进一个妇人,瞧着不过三十二三年纪。身上一件半旧的酱色棉袄,外罩青灰色滚边坎肩儿,下系一条土黄的棉裙。乌油油的头发挽作寻常圆髻,斜斜插着一根木簪。

她面色微黄,眼带倦容,手里捧着个粗陶大碗,里面热气氤氲。步履匆匆,径自走到炕沿前。

妇人先是一愣,随即面上倦色一扫而空,涌上又惊又喜之色,脱口唤道:“椒姐儿,我的心肝肉!你……你可算醒了!”忙不迭将药碗搁在炕边小几上,扭身便朝门外扬声唤道:“豆哥儿,快来!你姐姐醒了!”

话音未落,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子便如炮仗般蹿了进来。正是那唤作豆哥儿的。

胡姣强忍心头那股恶心反胃的感觉,看着炕沿前这一大一小两个人,心里暗暗猜测:看这俩人的打扮,自己应该是穿越了,他们十有**就是这具身体的母亲和弟弟。

又想到自己大好年华,居然因为加班猝死而穿越了,心里不禁将前世的老板骂了千百遍。

她娘见女儿醒转,悲喜交集,一把搂入怀中,喉间哽咽难言:“我的儿……真真唬杀了阿娘!”话音未落,泪珠儿早如断线之珠,扑簌簌滚落下来,沾湿了胡姣肩头衣衫。

“天杀的小孽障!黑了心肝的豺狼种子!竟下得这般死手!你若有个山高水低……叫我和你爹,还有豆哥儿可怎生是好……”她泣不成声,只将胡姣搂得更紧,仿佛一松手,这失而复得的珍宝便要化风而去。

唤作豆哥儿的小童,见阿娘哭得哀切,一张冻得红萝卜似的小脸更添了惶急。他往前蹭了半步,努力挺起单薄的小胸膛,鼓着腮帮子,攥着小拳头,做出凶煞模样。

“姐姐莫怕,豆哥儿在此!豆哥儿护着你。往后……往后哪个再敢欺辱姐姐,我定与他拼了性命不要!”稚嫩的童音带着颤,偏要学那豪杰气概,倒是叫人好笑又好叹。

胡姣望着眼前这泪眼婆娑的妇人,又看看那强撑勇毅却难掩惊惶的小小身影,心头那点前世今生的隔膜与疏离,便如滚汤泼雪,悄然消融。一股暖流混着酸楚,直涌上鼻尖眼底。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

她轻轻回握住母亲那双大手,声音虽弱,却透着温软与真切:“阿娘,豆哥儿,莫慌。我……这不是好端端的了么?”

妇人被女儿这罕见的温顺举动和那一声熨帖的“阿娘”唤得心头滚烫,泪反是落得更凶了。连声道:“好,好!醒了便好!醒了便好!菩萨保佑,祖宗显灵……”又忙不迭地端起药碗,让女儿趁热服下。

胡姣就着阿娘的手,大口吞咽着那黑漆漆的苦药汁子。药力裹挟着一股暖意,渐渐散入四肢百骸,额角的剧痛也稍缓了些。

她缓缓靠回土墙,感受着豆哥儿依偎过来的小小温热身躯,属于“椒姐儿”与“胡姣”的斑驳记忆,如潮水般交融重叠。

原来,原身是泰和县大户陈家的下人之女。这陈家倒也稀奇,祖上原是田舍耕夫,传到陈太公手里,时来运转,偶得机缘,竟积攒下泼天富贵,成了县中数得着的殷实门户。

陈太公是个有见识的,深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兼“商贾终是贱业,官身方显贵胄”,便倾尽家私,为独子陈老爹捐纳了一个九品的虚衔。虽则是个“芝麻绿豆”般不入流的官儿,却也改换了门庭,从此陈府门楣之上,高悬起“耕读传家”的匾额。

陈老爹娶妻吴氏,育有二子一女。长子陈敏,天资聪颖,弱冠之年便中了举人,前程似锦,又娶了本县王员外家嫡出的幼女为妻,端的是郎才女貌,夫妻和顺。

孰料天妒英才,陈敏中举不过数载,竟一病呜呼,撇下孤儿寡母,撒手时尚未过而立之年。王娘子痛不欲生,本欲随夫同去,谁知却诊出已有身孕,次年诞下一女,取名兰娘,这便是陈大郎的遗腹骨血。

次子陈枚,表字文卿,便是如今陈家的当家相公,年纪轻轻,便官拜七品县令,坐镇一方。娶的是座师梅翰林家的庶出小姐。

这梅娘子虽是庶女,然举止娴雅,颇通文墨,与陈二郎倒也琴瑟相谐,育有二女一子:长女蓁娘,长子晖哥儿,幼女英娘。如今陈二郎又升了润州推官,独自赴任,只留下妻儿侍奉在爹娘身旁。

另有第三子,名唤陈数,乃通房姜小娘所出。这姜小娘为人本分,侍奉陈老爹、陈老娘多年,十分勤谨小心。陈数亦已娶妻,乃是本县李县丞之次女李氏。奈何成婚数载,膝下犹虚,亦是家门一桩憾事。

陈家家大业大,奴仆众多,其中,原身这一家子便是当年随梅娘子从汴梁陪嫁来的。父亲胡舫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常年在外替梅娘子打理田庄。她娘刘氏则是管着二房浆洗上的活计,为人泼辣,原身的性子便是随了她,所以又有个诨名叫“小辣椒”。

然而,做奴婢也是有讲究的。得脸的,比如梅娘子跟前的赵妈妈,既是她的奶妈妈,又得她看中管着二房一切琐事,连几个哥儿、姐儿见了也得唤一句“妈妈好”,可以说是风光无限。而不得脸的,便是被人欺负死也无人知晓。

显而易见,原身这一家子属于后者。不然原身也不会因为口角,便被二门上王管事的儿子推倒,又摔在石头上,血流如水,高烧几天不退,差点连命也丢了。哦,不对,椒姐儿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现在是胡姣。

次日侵晨,薄雾未收,寒气透骨。胡姣额角伤处还在隐隐作痛,却已挣扎着起身。坐于炕沿,她娘刘氏小心地与她篦头发。豆哥儿乖巧,紧偎在阿姐身侧。

刘氏见女儿面白如纸,恨得牙根咬碎,骂道:“来哥儿那杀千刀的小泼才!仗着他老子在二门上管些事,惯会拣软柿子捏!平日便专寻豆哥儿的晦气,那日见你护着兄弟,竟下这般死手!”

胡姣听了娘亲言语,只默默无言。形势比人强,谁让人家在府里得脸呢,自己这样没根基又长得有几分颜色的小丫头,可不是容易受欺负。

正说话间,忽闻门外脚步杂沓,一个妇人声气尖利,拔高了嗓子嚷道:“刘嫂子可在家么?我们特来瞧瞧椒姐儿!”话音未落,那厚门帘子“唰”地一声被掀开,冷风裹着三条人影,抢将入来。

打头一个妇人,三十上下年纪,身穿簇新蜜合色棉袄,罩着茄紫色的比甲,头上明晃晃插一支银簪子,正是王瑞的浑家,人称姜嫂子。

她身后拖着一个垂头丧气、约莫六七岁的胖小子,便是那闯祸的根苗——来哥儿。

末了是王管事王瑞本人,沉着脸,手里拎着一提精致点心。

姜氏堆下满脸笑,眼珠子却早滴溜溜在胡姣额角伤处转了一圈,登时“哎唷”一声,拍手跌脚道:“我的天爷,瞧瞧咱椒姐儿这伤,真真疼煞人了!来哥儿!你这孽障还不滚过来,与你椒姐姐磕头赔罪!”

她一把将扭扭捏捏的来哥儿搡到前头。那小子偷觑胡姣冷冰冰的目光,又见他老子面色黑沉,只得含含糊糊嘟囔一句:“对……对不住。”

刘氏一见这三人,尤其姜氏的那副虚情假意的嘴脸,新仇旧恨齐涌心头,气得浑身乱颤,脸都白了。

她“腾”地跳将起来,指着来哥儿厉声喝道:“一句‘对不住’便了了?我豆哥儿平日里不是被掷泥巴便是遭言语奚落,我椒姐儿又险些被你家的混世魔王送了性命!恁般欺人太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