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功名半纸 > 第1章 匪祸

功名半纸 第1章 匪祸

作者:青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16:42:09 来源:文学城

绍治十七年,严溪城。

夜风穿巷而过,水汽雾蒙蒙浸着砖瓦,泡开料峭的春寒。夜深人静时几盏灯笼移过青石路,晕出一小片澄黄的影。寅时方到,巡夜的更夫敲了敲手里的梆子,一慢四快的竹梆声有气无力,空荡荡回荡在街巷。兵马司的士兵被这声音敲得心底一片凄凉,不由照着他脑袋拍了一巴掌:“怎么这么丧气。”

更夫垂着头,摇摇晃晃又走过半条街,才小声说:“髡头贼都闹到城外了,也不知道……”

“瞧你那点出息,不就是海匪吗,从前又不是没见过。十三年的时候何贵狂成那个样,连永南县令都敢杀,最后不还是栽在俞将军和文清先生手里。”那士兵目光里不由带出点嫌弃,“再说,真打起来,也是哥几个先替你顶着,你怕什么。”

他的同伴却舔了舔嘴唇,小声道:“这次可不一样,绍台和建州那边逃下来的倭寇都往横州挤,和海匪混到一块去了,这些可都是不要命的——什么人!”

更夫惶然抬头:“怎……怎么了!”

“有个黑影闪过去了。”

几个士兵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拔出刀来,戒备前行。更夫踉跄几步,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走。

前面……前面是严溪衙署来着。

更夫咽了咽口水,心跳惴惴震着肋骨,几乎要从胸膛里冲出来。

一行人走到官廨前,却见檐枋吊着个东西,沉甸甸垂在匾额下面,几盏灯笼憧憧亮着,光影飘摇间,照见知州大人瞪圆的双眼。

那更夫呆立半晌,蓦地丢了灯笼,连滚带爬跑远:“杀——杀人啦——”

绍治十年,东岛国内乱,多方势力混战三年有余。期间,溃败的浪人武士裹挟治下百姓出海逃窜,另有本岛岛民为避战乱冒险渡海。这些人汇集在东南海面,不断骚扰宣朝及南洋诸国,时称倭寇。

劫掠几年,倭人以近岸大岛为寨,逐渐在东南沿海成势。为平倭患,宣朝于绍治十三年设江岭总督职,总掌东南军务。十五年夏末秋初,狭泾大捷,踞守绍台狭岛的倭人主力溃败,余寇南下逃窜,退守横州府一带岛屿与宣军对峙。

横州府位于江岭道南缘,绍治十年以前,海上贸易发达,百姓安居。至东南海乱,海匪趁势而起,据沿岸野澳和岛屿为塞,劫掠过往商船,至十六年时,已至猖獗。

十七年春,残寇勾结横州海匪,自松田一侧登陆,一路往严溪抢掠。

严溪知州誓死守城。

是夜,巡城士兵发现他的头颅悬在官廨前,死不瞑目。

“这可怎么办啊……”

城内众人看着官衙大门上飘摇的素帷,愈发恐惧。

“听说是……是倭贼干的?”

战事在即,知州却横死官衙。消息清晨早传开,说是浪人作乱,专程来报复赵知州。

“倭贼混进城来了?那我们……”

这几年赵知州整备城防,可没少杀海匪髡贼。

“诸位稍安勿躁!”一个穿盘领右衽杂花青袍的官员扬声开口,“朝廷既然把严溪交给我们,我等定不负皇天列圣,誓与城池共存亡。”

他转身,视线划过堂署众人,神色坚毅:“俞参军,传讯各哨点齐兵马,各照汛地昼夜严防。敢有倡言惑众者,军法处置!为防浪人奸细作乱,全城戒严,清查可疑人员。我一定揪出凶手,为赵知州报仇!”

知府同知的一番豪言掷地有声,众人也不由定了神,互相感慨几声,三两散去。马显纯见事态平息,才压低声音,对衙署内几人道:寿和、建永、清乐皆有敌情,三城参将二死一逃。金绍一带撤退的参寇也正往严溪合兵。在总督署的援兵到之前,我们得撑住。”

官署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变了脸色。严溪为江岭沿海关口,若严溪城破,横州府难逃兵燹。

“我自知平日脾气急,言语间多有冲撞诸位,招人厌烦。”马显纯叹了口气,诚恳道,“可如今形势危急,我们更得齐心。还望诸位不计前嫌,尽快议个诛贼的法子才是。”

马同知讲这话时,视线有意无意落在严溪参军俞行简身上。

俞参军看起来未至不惑之年,面目威仪,左脸一道旧疤,此刻被这目光一激,正要开口,忽然觉得一道力拽在衣袖。他回过头,和自己的幕僚秦文清对视片刻,秦文清轻轻摇了摇头。

俞行简看着那双琥珀色眼睛里凛然的戒备,只好咽下嘴里的话,沉默避开马显纯的注视。几个守备和判官因赵知州骤然遭害,尚且惊魂未定,又见暂掌严溪军政的两位长官都不说话,一时也没什么好主意。最后有一人勉强讲,得先抓住害赵知州的凶手,若真是混进城的浪人,绝不能让他们里应外合。

马显纯自然看到秦文清的小动作。他一向不喜欢这人,俞行简带来严溪的书吏,性子孤介,不是个好相与的。可他前面才立了众志成城的话,这会儿也不好发作,只得压下心中的气闷,道:“俞参军,城堞的防务就拜托你了。”

俞行简与秦文清出了签押房,皱眉问:“你方才为什么拦我?”

“如今的海匪头目陈海十三年时就和我们有过接触,我们对他也算了解。若能像之前那样设计离间海匪与倭寇,逐个击破,眼下困局可解。”

他身边的人方过弱冠之年,穿月白巾服,眉目清俊明秀,一双凤眸的颜色比一般人要浅些,光映在里面,便愈发显出薄冰一样的泠冽。

秦书吏一向寡言,与同僚少有交际,骨子里又带点清傲,但因其胆识过人,曾助严溪清剿海匪,乡民平日也愿意尊一句文清先生。只是文清先生身量矮了些,和戎武出身的俞参军站在一起,显出格格不入的孱弱。

秦文清见无人,垂眼轻声与俞参军回话,声音里带一点风寒未愈的病态沙哑:“赵知州死得蹊跷,衙署中难保没有内奸。”

“况且事成未必有功,通倭却一定会死。十三年时我们尚且有赵知州和李部堂作保,如今重回严溪,却是做多错多。”

四年前海匪引倭寇犯严溪,他们招安部分海匪,迫使其为官府带路反剿倭寇,断了当时匪寇的勾结。

不料战后横州指挥使弹劾俞行简媚敌怯战,献计的秦文清险些以通倭罪羁捕下狱。赵知州说案情不明,硬顶着不让州府把人带走,和衙署众人上书辩陈。

和海匪谈判的事他们做得谨慎,衙署只有极少人知情,事后呈报也有意隐去这些微末细节,未想还是予人口实。

最终时任江岭总督李良符以嫉功讪谤的论断把事情压了下来,又称赞俞参军胆大心细,行事缜密,算是断了横州的非议。

俞参军知道秦文清是在劝他明哲保身,牵马的动作不由顿住,握着缰绳静了半晌,终究忍不住道:“战事危机,我怎么能把个人安危放在百姓前面。若是林大人在,他也一定——”

“他已经死了,甚至罪名里还有一条轻启边衅。”

秦文清猛然转开脸,俞行简却看到那双琥珀色眸子里一闪而过的,水光凄惶的讥诮。

“这些年的有功坐罪,我们见的、经历的难道还少吗?”

为民请命者尸荒野,恶鬼伥傀脑满肠肥。

佞人当道,忠良见疑,无辜者横死。

多可笑。

“京城里的贵人都不在乎,您又何必往前冲呢。”

“俞叔父,我不能看您重蹈覆辙。”

李良符绍治十六年坐罪处斩,俞行简受此案牵连,再贬严溪参军。

十三年的飞来横祸,十六年的血雨腥风,江岭的官场倾轧至此,秦文清实在不愿再冒险,也不想赌新任制台大概率不存在的良心。

这位可是踩着李部堂尸体爬上来的。

俞行简张了张口,旧事沉甸甸坠在心里,终究没有再驳什么。秦文清也很快收敛情绪,道:“我们运气还算不错,调防严溪三所的俍兵都是李部堂留下的精锐,和倭寇作战经验丰富。您只要守住城关,撑到总督署来援,余下的,什么都不要做。”

“那赵知州遇害的事……”

“先看看马显纯查的结果吧。”秦文清慢慢叹了口气,“如今赵知州殉国,同知暂掌政务,您总不好急着越权。”

援军来得比众人预想快许多,江岭总督陆明钦领先锋部队连夜奔袭,在严溪城被围的第四日趁夜偷袭倭寇营寨,倭匪措手不及仓皇逃窜,城内守军见状出城合兵乘胜追击,斩俘千人。

严溪之困暂解,衙署众人却依然愁云惨淡。赵知州遇害一案毫无进展,马同知在俞参军忙着领小股部队骚扰倭寇营地时,同样苦熬三夜,几乎翻遍全城,莫说浪人,连一条钵卷都没见着。

赵知州鳏居数载,平日住在衙署后堂,只有三两老仆相伴,连带着值守的两名差役,皆是一刀毙命,伤口形状似是倭人的打刀。人证物证疑犯俱无,眼看要成无头悬案,马同知实在怕陆制台问责。

出乎意料的是,总督大人进城安顿之后,不问案情,却点名要见文清先生。

这位陆制台二十有三,身形高挑,生得一副极好的皮囊,眉目间稠艳几近放浪,绮丽如醉花流霞。如今似笑非笑看着秦文清,目光里的威慑却是山倒海啸,千钧万钧。

“我看过横州府的行军志,四年前多亏先生离间横州海匪与倭寇,不然匪寇南北两面夹击,整个江岭难逃兵祸。”陆制台颇有兴趣地盯着秦文清,“有这样的才能,只在严溪施展,实在是可惜。”

“总督署缺个文议,不知先生有没有兴趣共商剿倭军计,平定海患。”

横州海匪为祸多年,奸诈阴险,降叛反复如家常便饭,当地官府吃了不少亏。严溪招安的那些人,至今却还安安份份在永南做工。

而且对秦文清这个名字闻之色变。

有意思。

总督大人惜才,想招文清先生做幕僚。

然而秦书吏无动于衷。

“陆总制过誉了,在下自知没有这样的能力,大人另请高明吧。”

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陆明钦没呵斥秦文清的唐突,只看着眼前人的背影,问:“你们读书人不是常讲什么修己以安百姓。如今国难危机,先生自囿于乡野,不觉得可惜吗?”

“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撙,以相耻怍,君子不若也。陆大人,在下无心功名。”

陆明钦:“……”

陆制台行伍出身,寻常人在他面前这么掉书袋阴阳怪气骂他,他早拔刀了。

人未尝不欲仕又恶不由其道是吧?

拐着弯骂他呢。

妈的,最烦你们这帮臭读书的。

然而陆明钦舔了舔后槽牙,只当是文人狷狂,终究没动手,秦文清也就真自顾自走了,又简单和俞大人讲过情况,在俞参军的叹气里告退回了家。

文清先生的青梧居在城东田水巷尽头,是座不起眼的青瓦小院。隔墙可见庭内一棵梧桐枝干高大,推枝布叶,可惜此刻时节不对,未能见青叶繁茂清晖满庭的盛景。

秦书吏换了衣服,洗去脸上刻意强调轮廓的矫饰,眉眼显出原本的清素柔和。正想着赵知州的案子出神,听见院内似有人推门。

她走至屋外,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跑过来,欢喜扑进她怀里,一双水汪汪的杏眼娇俏可爱,笑:“姐姐竟然先回来了。”

是她的妹妹,秦长忆。

秦文清摸了摸怀中人的头,一个蜂腰猿背的年轻男人跟在秦长忆身后进来,和她略打了个招呼。

青梧居的护院,蔺靖。

院中两人,加上俞叔父,是严溪城仅有的,知道她真实身份的人。最初她到严溪,女扮男装在俞行简身边做幕僚,是真想为剿匪出一份力。

如今却只求亲人平安,远离是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