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富民强国才是王道 > 第15章 刘守光急救父、刘守文哭救民、冯道治平州

冯道四人看刘守光暴怒,忙围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自李茂贞、李克用围魏救赵出师不利后,刘仁恭虽尽起境内二十万大军扛住了朱温,可也不好受,毕竟朱温的十万是精锐,而他的二十万却是百姓凑的。

当然朱温也不好受,十万对二十万,哪怕是精锐对百姓,人数差距也有些大。

所以两方打了一阵,朱温突然一改行军策略,挖了一个大沟,开始只守不攻。

按理说朱温是远道而来、刘仁恭是本地做战,两方相持,应该是刘仁恭占便宜,毕竟行军打仗打的是粮草,打的供应。

可如今,却恰恰相反,朱温虽然是远道而来,可却有罗绍威提供军粮,朱温用着罗绍威的家底是一点也不心疼。

而刘仁恭,他急着救儿子啊!

刘守文已经被困在沧州城快五个月了,沧州城里已经开始卖人肉,他再不救,整个沧州城就成人间惨地了。

所以反而是刘仁恭一次次带大军进攻,拼命想要打通进入沧州。

可朱温是吃素的么?

于是刘仁恭一次次进攻,一次次失败,最终两边只能对着大沟对峙。

刘仁恭看着被朱温困在圈子里的大儿子急跳脚,一发狠,想出一个东边不亮西边亮的主意。

刘仁恭决定分精兵三万,从幽州转道去太原,去帮李克用打潞州。

别人围魏救赵不给力,我自己围魏救赵救我自己!

刘仁恭火速分出一支三万的精锐,而且把自己所有骑兵都塞里面,让自己的掌书记马郁管行军策略,让自己最信任的太监张居翰管行军粮草,至于统帅,刘仁恭可不放心别人统领自家这点家当。

于是,刘仁恭想起在平州的二儿子刘守光。

儿啊,你先别管什么契丹了,契丹就是一群抢匪,抢抢就走了,先统着爹给你的三万大军去帮李克用打潞州吧!

刘仁恭把最近的事详细的写了一封信,然后送到了平州。

接到信的刘守光:!!

好啊,我说你怎么不来救我,原来救你大儿子去了。

感情你大儿子是亲生的,二儿子不是亲生的!

刘守光气疯了!

刘守光在院子里叮叮当当摔了一阵东西,发泄了一通后,决定回幽州救爹。

爹什么的不重要,幽州可是他家的!

刘守光看着旁边的四个人,刘雁郎得留守平州,冯道是文人,于是吩咐道:

“刘雁郎和冯道守平州,行钦、小喜,走,跟着我回幽州!”

四人应声:“是,谨遵二公子令。”

*

刘守光快马加鞭赶回幽州,会合了他老爹的三万精锐,就带着三万精锐火速往晋阳赶去。

李克用看着刘仁恭连自己亲儿子都派来了,知道刘仁恭是真撑不下了,也不敢再耽搁了(再耽搁刘仁恭就真死了,刘仁恭一死,朱温下个打的就是他),直接派了自己麾下首员大将周德威,率轻骑和刘守光一起去支援打潞州的李嗣昭。

打了好几个月还没摸到潞州的李嗣昭看到援军,顿时感动的泪流满面。

谢天谢地,终于来援军了!

朱温那老不死的,居然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将都塞这了!

他李嗣昭虽然是晋中名将,可也没本事一次揍这么多啊!

好在如今风水轮流转,是他李嗣昭仗着人多势众欺负人了。

李嗣昭于是和周德威刘守光会师,一起攻向朱温塞在这的这些老将。

李嗣昭憋了一肚子火,自然是冲在最前,周德威虽然不紧不慢,可他兵法娴熟,带兵有道,打那些老将游刃有余。

让人惊奇的是刘守光,这家伙舞文弄墨虽然不行,可自幼弓马娴熟,打仗是好手,再加上他带的人最多,救的又是自己的幽州,最拼命,最后居然是他和李嗣昭一起冲过重重阻碍,两人带兵最先抵达了潞州城下。

姗姗来迟的周德威:一不小心,居然让两小辈落在后面。

三人领兵在潞州城外顺利会师后,就开始朝潞州推进,准备开始攻城,结果刚到城下,还没竖梯子,潞州城守将丁会居然大开城门,投降了。

理由是见朱温威逼大唐皇帝,心中不满,特开门投降。

李嗣昭:……

周德威:……

刘守光:……

丁会老头,你老糊涂了么?

你忘了自己是黄巢军出身,当初就是你把皇帝吓得逃到蜀中去的啊!

您老啥时候忠过大唐啊!

不过不管这理由有多扯,三人还是上前陪着丁会哭一会先帝,哭了一会先先帝,哭了……哭了一会唐太宗,哭了一会唐高祖,哭了唐朝祖宗十八代,又高度赞扬丁会对大唐的忠贞,然后接受丁会弃明投暗……投降。

*

朱温本来正悠哉悠哉和刘仁恭对峙,尤其看到刘仁恭每天在对面急的上蹿下跳,他就心情极好。

可谁想到乐极生悲,后方潞州居然传来失守的消息。

“丁会误我!”

五十五岁的枭雄朱温,看完战报,悲愤地怒吼。

他此次出兵,是打着一仗定天下的念头,事事安排周全,可谁想到,丁会居然不战自降了。

什么看他威逼皇帝不忍?

你丁会逼皇帝逃难时怎么不说不忍!

朱温恨的将丁会咒骂了千万遍,更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只是同时又疑惑,丁会为什么会背叛他?

丁会是从黄巢起义就一直跟着他,是他的心腹,他自认为一直待他不薄,他为什么反而会投了李克用。

朱温一边恨着,一边疑惑着,开始下令撤军。

虽然沧州已经措手可得,可潞州离洛阳却不过几百里,若是轻骑,哪怕有黄河,也阻不了多长时间。

所以从潞州失的那一刻,朱温就只有撤军一条路。

朱温让兵士收拾好东西,然后下令烧毁带不走的粮草。

本来这些粮草是为了和刘仁恭对峙用的,如今用不到了,自然不能留下资敌,再说这些粮草是罗绍威提供的,朱温烧起来也不心疼。

朱温在下面烧的是不心疼,可城墙上的刘守文却心疼死了。

他被朱温困了半年,整个城都快饿死了,现在看到朱温居然在烧粮食。

刘守文顿时在城墙上对着朱温大哭,“城中百姓数万,已经好几个没有吃的了,您的粮食与其被烧为灰,能不能留下点救他们一命!”

朱温见刘守文哭的凄惨,又想起当日劝他投降他哭着说“今日降公,明日何颜见父”,再一对比丁会,顿时对刘守文起了好感,居然真留了一些粮食给他放在城外。

刘守文大喜,等朱温撤走后,忙让人取了分给城中百姓,这才让沧州百姓没全被饿死。

朱温撤军走到魏州,想到来时风光,和此时的失意,想到他今年已经五十五,只怕再没机会一统天下,越想越气,越想越难受,居然一下气的病倒了,只能在魏州停下养病。

朱温这一在魏州养病,可吓坏了魏博节度使罗绍威。

他倒不是担心亲家生病他担责,而是实在担心朱温在这赖着不走。

罗绍威已经被朱温吃穷了。

朱温自从带十万大军来了后,就打着帮罗绍威平沧州的名头要钱要粮,罗绍威势弱,自然不得不给,所以朱温的十万大军的粮草几乎是罗绍威全部承担。

这半年来,为了供应朱温的大军,罗绍威祖上几代积蓄都已经全被掏空,罗绍威甚至懊恼的对亲信说:“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铸成大错的罗绍威,自然不能让朱温再在魏州住下去。

但罗绍威也不敢撵朱温,于是心生一计,决定祸水东引,开始鼓吹朱温称帝。

在罗绍威的拼命鼓吹下,本来打算等自己定了天下再称帝的朱温,觉得用称帝这个办法抵消此次的出师不利也不错。而此时他的身子也慢慢好起来,于是朱温终于决定回去称帝。

罗绍威知道朱温打算走后,忙送了朱温一笔称帝贺礼,然后欢天喜地送走了朱温和他的十万大军。

得知朱温终于走了,刘守文也放心了,刘仁恭更放心了,和儿子见了一面,勉励了刘守文几句,刘仁恭就将那凑起来的二十万大军解散,然后回大安山,接着玩自己爱妾去了。

*

平州城内

冯道一边把今年所有的收入登记造账,一边思考着平州的规划问题。

如今平州城里不仅有犯人、有俘虏、有男、有女、有粮食、有羊、有马,还有开垦的大片土地……诸事烦杂,如果这么放任下去,只怕会混乱起来。

冯道想了想,打算给平州城立个规矩。

冯道先把所有土地统计出来,打算按人口分给这些人,然后把这些人按五户编成一排,二十排编成一里,每一里,也就是百户,选一能干的人为里长,然后让他收税,这样以后就不用他带着人种地了,这些人想种什么种什么,只要按一定份额交税就行了。

既然要交税,那就需要粮官,冯道决定亲自去看看,选个精于账目又清正廉洁的人来担任。

不过这里都是犯人,只怕这样的人才很难找,不过冯道不在意,他可以找品行好的自己教啊!

既然分田了,那各自生产,只怕就无法避免纠纷,冯道决定再找个性子正直的人,把他培养成管狱讼的官。

有了田地,又有了自由,这些人肯定还会成亲生子,冯道想了想,又添了一个管户籍的官。

成了亲生了孩子,若是生活富裕,只怕会想让孩子读点书,冯道想了想,干脆建个孔庙,看看犯人中以前谁家道中落,读过书,让他来做夫子好了。

………

刘雁郎惊奇的发现,一个冬天过去,他的平州城居然从军营变成真正的城了,城中有衙门、有百姓、有集市、有孔庙,虽然人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他的将军府,居然也多了一个名,刺史府,只不过刺史不是他,而是冯道。

虽然这些名头都没任书,可是刘雁郎还是想说一句。

乖乖,二十五岁任一州刺史,年轻人,厉害啊!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刘守光急救父、刘守文哭救民、冯道治平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