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君这不妥吧? > 第16章 第16章

夫君这不妥吧? 第16章 第16章

作者:山海咸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2 00:09:52 来源:文学城

琰婆婆的宅院远离京都城中心的地界,街道破落,屋舍老旧,略一打眼竟不觉此处有人烟,仿佛如鬼城,倒是很适合做些秘辛之事。

房里被搜了个遍,能藏匿机关的地板下、书架后也搜过了,没有发现秘道。

屋内有许多祭祀用具,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傩面,神龛中插着的香还没烧完,看来房主离开也不算太久。

那对宣称逃婚的男女被绑得严严实实的,背靠背坐在神龛旁的地上。

“不管怎么问都说冤,可他们的马车明明就是从这里出去的。”

不然他们怎么能追错了。

程毅心里憋着气。

顾景淮示意人把他们口中的布取出,压着心里的火气问:“为何逃婚?”

女子先开了口,嗓音微哑:“大人这问的,当然是父母不同意我们的婚事,不然谁会逃呢。”

“因为她与别人有婚约。”男子也答道。

顾景淮闻言,眉尖几不可见地沉了沉。

“把他二人分开审。”

“审过了。”程毅随顾景淮移步到角落,

“女子是京城人士,父母做些小生意买卖,男子就是一车夫,俩人认识好些年,私定终身,可女子的父亲非要把她嫁给友人之子,反抗不过这才逃婚。问他为什么驾车从这间屋舍出发,他们说了那琰婆婆一堆好话,救命恩人再生父母什么的,就是不知道人去了哪儿。”

“是给那婆子当替罪羊,拖延时间?”

虽是问句,顾景淮却肯定了这个猜想。

逃婚……还挺有勇气的。

他思索了片刻,又问:“那婆子查过了吗?”

“她以前就是个助产婆,后来成功帮人驱过几次鬼,名气就起来了,我倒觉得就是一江湖骗子,我可不信她真会什么巫术、呼风唤雨什么的。”

助产婆?

顾景淮脑中飘过死婴的样貌,灼灼的目光锁在那年轻男女身上,盯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

半晌,他从宽袖中掏出包着银针的帕子来,摊在手掌中给那二人看。

“认得此物么?”

两人皆摇头。

“它是从一个死婴身上取出来的,从那孩子的头顶直着扎进去。”顾景淮面无表情地说着残忍的话,“这根针,是你们认识的那个琰婆婆扎进去的。那么,孩子是从哪来的?”

话音刚落,男子瞳孔皱缩,一副骇然的样子;女子却半张着嘴仿佛被定身了一般。

见他们这副反应,顾景淮知道自己猜对方向了,紧接着说:“那孩子约四五个月大,男婴,左脚是个六指儿。”

女子忽然发疯般大叫起来,要不是被绑住手脚,她定会张牙舞爪地向顾景淮扑来,仿佛一个中邪的人,眼睫都在颤抖。

“他怎么了!他怎么了!”她吼完,忽然停顿了一下,“我知道了,你在骗我!你说的不是真的!”

而顾景淮只是背手冷静地看着他们。

“本将的时间金贵得很,骗你们做甚?”

神龛上的香突然烧断了,香罐中的香灰堆积成小山,几粒灰从罐边缘落下。

男子蜷着身子,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顾景淮缓缓蹲下,平视着女子的眼睛:

“我们查到这根针尾上的符号代表琰婆婆家的主神,千真万确。人死不能复生,但你不想她得到报复吗?”

女子像没了骨头,瘫软地靠在男子背上,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面如死灰地瞪着顶棚。

“我知道暗道在哪……”

许久,一声喑哑破碎的男声响起,男子决绝地抬起头,恶狠狠地冲这些身着轻甲银剑的人喊:“一定要抓到那个老不死的!给我们的孩子报仇!”

屋后面低矮的花坛上摆着数个晒谷子的簸箕,程毅把其中一个掀开,正好可容纳一人身宽的圆洞出现在众人眼前。

程毅:……

顾景淮:……

他们找了半天机关,屋里的摆放都摸遍了,结果这个密道它是个朴素至极的地道,真是一口老血咯喉咙里吐不出来。

折腾到现在,斜阳渐没,马上就要全部落下了。

顾景淮翻身上马,顺了顺马鬃,对程毅说:“把他二人押到军营……”

他想了一下,改口道,“送到大理寺罢,你们回去歇着,叫他们继续派人顺着地道搜,再留下几人守在这里。”

“您要去哪儿?”

顾景淮一扯缰绳:“回府。”

约定的时间早过了,她不可能傻傻等他到现在。

他一回府,发现竹楦也在,了然地靠坐在扶手椅上,随口问道:“她回来了?”

竹楦却一脸焦急,支支吾吾了片刻,突然猛地跪下磕了个头:“世子恕罪,少夫人她、她失踪了。”

顾景淮刚抬起玉盏,还未碰到杯口,闻言动作顿住,眸底闪过凌厉的光:“你说什么?”

“少夫人祈福结束后,顺路去了灵山山脚下的重阳庙会,遇到一友人,相携伴游,让我在门市口等着,用不了半个时辰就会回来。”

“我想着是白日,她又有人陪同,不会出什么事,没想到等了足足一个时辰还不见人,这才遣人去找,但没找到。”

竹楦语速很快,甚至没有谢罪的时间,“现在那一片城坊已封锁,奴只好先赶回来通知您。”

他每说一句,顾景淮眉宇间的寒意仿佛又凝一层霜。

“胡闹!”

竹楦浑身一激灵,缩着脖子刚要磕头,就见顾景淮像阵风一样从他身边掠过,留下吱吱呀呀的木门轻轻晃动。

***

重阳庙会的重头戏在晚上,不过白日就已布置好了街景,树梢屋檐上挂着灯笼彩旗,酒肆二楼琴音曲声倾泻而出,叫街上的旅人驻足倾耳。

苏照的丈夫也食言了,整整一日未曾现身,她只好按照约定,先来庙会找了个客店打尖儿,没想到竟又碰上了姜初妤。

两个女人同病相怜,相偕逛了一会儿,苏照等到了姗姗来迟的夫君,与她摆手告别。

姜初妤咬着酸甜的糖葫芦串,笑着与她挥手道别。正好半个时辰也快到了,她朝庙会出口的方向走,却忽然被人拽住了衣袖。

她偏头而视,是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妪,佝偻着背,气喘吁吁的。

“大姑娘,我瞧你自个一人,可有些闲工夫帮我老太婆一个忙?”

她粗糙的手不由分说地搭了上来,姜初妤下意识拖住她的胳膊,察觉到她身子细微的颤抖,忙问:“阿婆身子可有恙?”

“我要去给我小孙儿买花灯,半路却把拐杖丢了,走也走不动了,大姑娘能否帮个忙,把我送到我家马车上?”

庙会内不让车马通行,姜初妤见她腿脚不便还要为孙儿买花灯,心生恻隐,同意了她的请求。

姜初妤顾念着时辰,搀着阿婆的步子稍稍加快,或许是看出她的心急,老妪忽然停住,指着旁边一处小巷说:“大姑娘是不是有些累了,从这里走是条近路,能快些。”

姜初妤没做多想,就搀着她踏入小巷。

不过比不大街上道路宽敞,巷子狭长又冷清,宽度正好容纳两人身宽,两侧是透着吵嚷声的高楼,人走在这里,有些许逼仄。

她们走到中间时,忽然在小巷的尽头出现了一个男人,牵了一个约三四岁的女童,二人背着光,看不清面容。

几乎与此同时,阿婆惊叫着“玉儿”,甩开她的手向孩子冲过去,把她另一只手上的糖葫芦都打掉了。

吃力架着阿婆大半身子重量的手臂忽然卸力,姜初妤心下一紧,琢磨出不对劲来。

不是去找马车吗?不是没了拐杖走不动道了吗?

她转身想跑,忽然身后一堵肉墙贴了上来,姜初妤猛得打了个寒战,刚张口想呼喊,就被一只手捂住口鼻,舌尖触到又苦又甜的药末,拼命挣扎。

这可是光天化日!

可她力气再大也敌不过一个壮年男子,扳着男人手臂的双手渐渐脱力,滑下来的瞬间,她看到阿婆与女童被那名男子带走,尽头的光重新照了进来,可她再不能走过去了。

她的耳廓似有毒蟒爬过,令人脊背发凉。

“啧,终于得手了,差点以为要没机会了。”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1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