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翎于归 > 第3章 凯旋

凤翎于归 第3章 凯旋

作者:奔跑的番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0:56:58 来源:文学城

春雨初歇,碧空如洗。

然而此刻的京城,却比任何一场暴雨都要喧腾。朱雀大街两侧,万头攒动,人声鼎沸,几乎要将刚刚露头的日头重新掀回云里去。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人群瞬间如同煮沸的水。孩童被父亲扛上肩头,妇人踮着脚尖,书生们挤在茶楼窗口,连临街客栈的窗格都被推开,露出张张殷切的脸。

地面开始传来沉闷的、整齐划一的震动。

先是黑压压的旌旗,如同移动的森林,缓缓迫近。旗面上沾着北境的风沙,破损的边缘带着烽火的气息,却依旧在风中猎猎作响,昭示着不屈的意志。

紧接着,是马蹄声。

并非散乱的嘚嘚声,而是如同滚雷碾过天际,沉重、肃杀,带着金属摩擦的冰冷质感,一下下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口。喧闹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被这纯粹的、力量的美感所震慑。

队伍的最前方,一骑突出。

火红的战马,如同跃动的烈焰。马背上的人,一身玄色铁甲,肩头猩红的披风在疾驰中拉成一道笔直的线。她未戴头盔,墨发高束,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眸。阳光洒在她身上,甲胄折射出冷硬的光,与她本身散发出的灼热英气交织在一起,竟让人不敢逼视。

“秦将军!”

“是秦昭将军!”

人群中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鲜花、香囊、彩绦如同雨点般从两侧抛下,落在冰冷的铁甲上,又无声滑落。

秦昭端坐马上,面容沉静,并未因这盛大的欢迎而有丝毫动容。她的目光平视前方,穿过欢呼的人群,望向那巍峨皇城的轮廓。只有紧抿的唇角,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以及……厌烦。

她不喜欢这样的场面。与其在这里接受万众瞩目,她更愿意留在北境,留在那片辽阔而真实的土地上,与她的兵,她的马在一起。

“阿姐!阿姐!”

一个格外清亮的声音穿透鼎沸的人声。秦昭目光微移,在人群中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蹦跳着挥手的身影——她的弟弟秦朗。少年脸上是毫无阴霾的兴奋与崇拜,用力挥舞着手臂,仿佛要将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

秦昭冰冷的唇角,几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朝他微微颔首。

队伍缓缓行至皇城前。礼官早已候在宫门外,繁复的仪式和冗长的唱喏声响起。

秦昭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铁甲碰撞,发出铿锵之声。她单膝跪地,接过内侍宣读的封赏圣旨。晋爵,赐金,增食邑……一堆华而不实的名头。

“臣,秦昭,谢陛下隆恩。”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沙场磨砺出的金石之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仪式完毕,她起身,将圣旨随手交给身后的亲卫,动作随意得像是在处理一件无关紧要的杂物。

一名面白无须的礼部官员上前,陪着笑脸:“秦将军,陛下在宫内设宴,为您接风洗尘,您看是否先……”

“不必。”秦昭打断他,声音没有起伏,“本将军鞍马劳顿,需先回府休整。宫宴,晚些再去。”

那官员脸色一僵,还想再劝,却被秦昭一个眼神扫过,顿时噤声。那眼神里没有怒意,只有一种久居上位、掌控生死的漠然,让他脊背发凉。

秦昭不再理会他,径直走向自己的战马。她不需要对这些繁文缛节低头,她的功勋,是用敌人的头颅和麾下儿郎的鲜血铸就的,不是靠这些虚与委蛇的宴席换来的。

镇北侯府,依旧是她离京时的模样,沉静,肃穆,带着武将世家特有的刚硬气息。

秦朗像只欢快的雀鸟,围着她叽叽喳喳。

“阿姐!你可算回来了!你都不知道,你不在京城,可无聊了!”

“阿姐,北境的狄戎人是不是都青面獠牙?你的伤都好全了吗?”

“阿姐,我跟你说,最近京里可出了两件新鲜事!”

秦昭卸下厚重的甲胄,换上常服,听着弟弟絮叨,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什么新鲜事?”她随口问,走到兵器架前,习惯性地拿起一柄长枪,用软布擦拭。

“一个是女子恩科!夺了魁首的是沈太傅家的孙女,叫沈清辞!听说她在殿试上把张太傅都驳得哑口无言,可厉害了!”秦朗眼睛发亮,“另一个是西市云锦绣坊来了位苏姑娘,绣的花能引来真蝴蝶!大家都说她是仙女下凡呢!”

沈清辞……苏姑娘……

秦昭擦拭枪杆的手微微一顿。这两个名字,一个关联着打破陈规的朝堂新贵,一个带着市井传奇的色彩。她想起宫门外那惊鸿一瞥,那个撑着青竹伞、眼神清冷的碧衣女子。原来,她就是沈清辞。

至于能引蝶的绣娘……秦昭唇角几不可察地撇了一下,江湖把戏罢了。

“嗯,知道了。”她反应平淡。

秦朗有些泄气,但很快又振奋起来:“阿姐,你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陛下肯定会更加重用你!看朝中那些老古板,还敢不敢再说女子不该为将!”

秦昭放下长枪,转过身,看着弟弟天真热情的脸,目光微沉。

“秦朗,”她的声音严肃了些,“功劳越大,盯着你的人就越多。京城……不比北境简单。”

这时,老管家来报,侯爷在书房等她。

书房内,镇北侯秦岳负手立于窗前,身形依旧挺拔,鬓角却已染上风霜。他转过身,看着英气逼人的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更多的却是凝重。

“昭儿,辛苦了。”

“父亲。”秦昭行礼。

“北境一战,你打出了我大晏的威风,也打出了我秦家的赫赫军功。为父……以你为荣。”秦岳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正因为如此,你更需谨慎。”

他走到书案前,手指敲了敲桌面:“你可知,你此番大胜,朝中已有御史弹劾你‘穷兵黩武’、‘耗费国帑’?”

秦昭眼神一冷:“狄戎犯边,岂能不战?难道要学那些腐儒,割地赔款,摇尾乞怜?”

“并非要你退缩。”秦岳压低了声音,“而是要你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军功太盛,又是个女子,不知碍了多少人的眼,挡了多少人的路。陛下虽圣明,但朝堂之上,波谲云诡。有人,不希望我们秦家一直手握重兵。”

秦昭沉默。父亲的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心底。她在战场上可以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但面对这无形的刀光剑影,却觉得比面对千军万马更让人疲惫。

“女儿明白了。”她沉声道。

“明白就好。”秦岳看着她,语气缓和了些,“宫宴去吧,该有的礼数不能废。记住,多看,多听,少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宫宴依旧设在集英殿,丝竹管弦,觥筹交错,一派歌舞升平。秦昭坐在武将席位的上首,身着御赐的常服,面容沉静,与周围喧嚣格格不入。

她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有钦佩,有好奇,有审视,更有毫不掩饰的嫉妒与算计。

席间,果然有官员借着敬酒,语带机锋地试探北境军务,或明或暗地提及军费开支。秦昭谨记父亲之言,只以“军机大事,不便详谈”或“全赖陛下英明,将士用命”等套话敷衍过去,滴水不漏。

她的目光偶尔掠过文官席列,看到了那位新任女状元沈清辞。她独自坐在一隅,并未与人过多交谈,只是安静地饮酒,偶尔抬眼扫视全场,眼神清明冷静,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秦昭心中微动。这个沈清辞,似乎也并非易于之辈。

就在宴至中酣,气氛最热烈时,一名内侍匆匆行至御前,低声禀报了什么。皇帝脸上的笑容淡去,挥了挥手。

片刻后,一名风尘仆仆、背着赤色令旗的驿卒被引上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和急切:

“陛下!八百里加急!北狄左贤王部集结五万骑兵,突袭我云州外围!云州守将……殉国!云州城……危在旦夕!”

“啪嗒!”

一名官员手中的玉箸跌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整个集英殿,瞬间死寂。方才的笙歌燕舞,仿佛成了一场荒诞的梦。

秦昭猛地握紧了手中的酒杯,指节泛白。北境……又起烽烟!

她抬起头,目光越过惊慌失措的群臣,直直看向御座上的皇帝。

皇帝面色沉凝,目光扫过下方,最后,定格在秦昭身上。

“秦爱卿,”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山雨欲来的压力,“北境之事,你怎么看?”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她一身。

这一次,不再是凯旋的荣耀,而是战火的重燃,与如山般的责任。

秦昭放下酒杯,站起身,玄色常服衬得她身形挺拔如松。她迎着皇帝的目光,声音清晰,斩钉截铁:

“臣,愿再赴北境,荡平狄虏,扬我国威!”

烽烟再起,她的归途,注定与沙场相伴。而这京城的暗流,也必将因这突如其来的战报,变得更加汹涌莫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