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翎于归 > 第1章 殿前惊风

凤翎于归 第1章 殿前惊风

作者:奔跑的番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0:56:58 来源:文学城

隆庆六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都晚。

料峭春寒裹挟着细雨,笼罩着巍峨皇城。汉白玉石阶被洗得泛着冷光,一路延伸至紧闭的殿门。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蟠龙金柱,也映照着十二名女子苍白而紧绷的脸。

天朝开国以来首场女子恩科,终试便设在集英殿。

沈清辞站在最前方,一身素净的月白襦衫,在这富丽堂皇的殿宇内,显得格格不入,又格外醒目。她微微垂眸,听着身后传来压抑的、带着泣音的喘息,以及前方御座上那一道审视的目光。

“陛下问策,尔等听真。”内侍尖细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回荡,“北境连年战事,国库空虚,然今岁江南水患,灾民百万,流离失所。当此之时,是战是和,是赈是剿,汝等有何高见?限一炷香内,答于纸上。”

题目一出,身后几名女子几乎软倒。治国策论,竟问得如此尖锐直接,毫不留情。战与和,赈与剿,牵一发而动全身,多少朝堂老臣为此争论不休,如今却要她们这些深闺女子在此决断。

沈清辞却悄然抬眸,视线极快地从御座上扫过。年轻的皇帝面容隐在十二旒白玉珠后,看不真切,只觉那目光沉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而他左下首,坐着本次恩科的主考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张承弼,也是反对女子科举最力者。此刻,张老太傅花白的胡须微微抖动,嘴角抿成一条严厉的直线,目光如炬,正牢牢钉在沈清辞身上。

香已点燃,青烟袅袅。

其他女子或蹙眉苦思,或抖腕落笔,唯有沈清辞,依旧静立。她不是在想,而是在听。听殿外隐约传来的雨声,听张承弼那几乎不可闻的、带着讥诮的冷哼。

她在等。

果然,就在那炷香燃烧过半时,张承弼起身,向御座一揖:“陛下,老臣有一言。”

“讲。”

“女子见识,终究囿于内宅。此等军国大事,恐非其所能及。老臣观诸位才女,似已力竭智穷,不若就此罢止,以免……”他顿了顿,声音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徒惹笑话。”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那些正在书写的女子,笔尖僵在半空,脸上血色尽褪。

沈清辞就在这时,动了。

她上前一步,裙裾纹丝未动,声音清越如玉磬击鸣,瞬间划破令人窒息的沉寂。

“张大人此言,学生不敢苟同。”

刹那间,所有目光,惊愕的,担忧的,审视的,厌恶的,尽数汇聚于她一身。

张承弼眼皮一掀,精光乍现:“哦?沈姑娘有何高见?”他特意加重了“姑娘”二字。

“高见不敢。”沈清辞迎着他的目光,不闪不避,“学生只是疑惑,张大人未见我等答卷,何以断定我等‘力竭智穷’?莫非大人能未卜先知?”

“伶牙俐齿!”张承弼面色一沉,“老夫为官数十载,所见所闻,岂是汝等黄毛丫头所能揣度?治国非儿戏,更非尔等读几本《女诫》《内训》便可妄言!”

“大人说的是。”沈清辞忽然莞尔,那笑容极淡,却像投入冰湖的石子,漾开层层涟漪,“治国确非儿戏,所以陛下开此恩科,是为求真才,觅实干,而非寻章句小儒,更非选应声虫鸟。”

她目光转向御座,声音提高,字字清晰:“北境之战,是为保国门安宁,然连年征伐,耗损国力亦是事实。江南水患,民生疾苦,若处置不当,流民成寇,内乱一生,外敌必趁虚而入。故,战与和,赈与剿,并非对立,而是一体。”

张承弼冷笑:“一体?说得轻巧!钱粮从何而来?兵力如何分配?莫非你能凭空变出粮草,撒豆成兵不成?”

“学生不能。”沈清辞语气平静,“但学生知道,问题根源,不在北境狄戎,不在江南水患,而在朝廷法度,在吏治,在漕运,在税赋!”

她再次踏前一步,竟无视了张承弼,直面皇帝,袖中手指微微蜷紧,语调却愈发沉稳:

“北境军费,年年超支,其中多少用于实处,多少落入私囊?军械损耗,粮草转运,漏洞几何?若彻查军需贪腐,裁汰冗员,所省之资,足以支撑一场速战速决之役,同时拨付部分,用于江南赈灾。”

“江南水患,年年治,年年泛,是因只知堵漏,不知疏浚。朝廷拨款,层层盘剥,到灾民手中十不存一。为何不效仿前朝,以工代赈?招募灾民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既可安顿流民,防其生变,又可根治水患,此乃长远之策。所需钱粮,可由江淮盐税、漕运盈余中划拨,并请陛下特派钦差,专款专用,直达工地,绕过地方盘剥!”

“再者,”她语速加快,思维缜密得让人心惊,“学生闻听,镇北侯之女秦昭将军,日前大破狄戎王庭,北境压力已缓。此时正可借此大胜之威,与狄戎部分部落议和,分化瓦解,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边境数年安宁,全力应对内政。”

她微微喘息,殿内落针可闻。只有她清冽的声音,仿佛带着金石之音,在梁柱间回荡。

“故,学生之策,并非二选一。而是查军腐,治河工,行新政,以外和促内安!此三策并行,或可解当前困局。至于钱粮,”她再次看向面色铁青的张承弼,目光锐利,“不是没有,而是藏在积弊之下,藏在某些人的私囊之中!”

“哗——”殿内终于起了骚动。那些女子看着她,如同看着一个怪物,或是一个……神祇。她竟敢在殿试之上,直言贪腐,指责吏治!

张承弼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沈清辞:“你、你……信口雌黄!妖言惑众!陛下,此女……”

“够了。”

御座上,传来一声淡淡的制止。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帝缓缓抬手,拨开眼前的玉旒,露出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他看着沈清辞,看了许久,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探究与惊艳。

“沈清辞,”他缓缓开口,叫了她的名字,“你可知,你方才所言,会得罪满朝多少勋贵,多少官员?”

沈清辞心头一凛,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她深吸一口气,屈膝跪地,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金砖。

“学生知道。”她的声音从下方传来,依旧坚定,“但学生更知,陛下开女子恩科,绝非为了多选几位吟风弄月的才女,点缀升平。陛下要的,是能洞悉时弊、敢于直言的锥子,是能刺破脓疮、刮骨疗毒的利刃。”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直视天颜:“学生不才,愿做陛下手中第一柄锥子。”

寂静。

漫长的寂静。

香炉里的那炷香,终于燃到了尽头,灰烬跌落,无声无息。

皇帝忽然笑了,那笑声很轻,却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

“好一个锥子。”他站起身,身形挺拔,“沈清辞,朕记得你了。”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面如死灰的张承弼身上。

“张爱卿,朕看,此题已有最佳之解。今日殿试,到此为止。”

“退朝——”

内侍高亢的唱喏声响起。

沈清辞缓缓站起身,腿脚有些发麻,背心却已被冷汗浸湿。她知道,她赢了这第一仗,却也踏入了真正的龙潭虎穴。

她随着引路内侍退出集英殿,重新走入那片凄风冷雨之中。宫道漫长,朱墙高耸,将天空切割成狭窄的一道。

在经过一处宫门时,她与一行身着戎装的人马擦肩而过。为首一人,红缨银甲,身姿挺拔如松,马蹄踏在湿滑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虽是女子,眉宇间却英气逼人,周身散发着血与火淬炼出的肃杀之气。

那人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侧头瞥来。那是一双极其明亮的眼睛,如同雪原上的鹰隼。

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

沈清辞认得她,镇北侯独女,刚刚在北境立下赫赫战功的骠骑将军——秦昭。

秦昭的目光在她那身与众不同的襦衫上停留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好奇,随即漠然转回,催马而去。

沈清辞收回视线,心底却莫名一定。

这潭水,果然很深。

而在这宫墙之外,更广阔的天地间,一个身着水蓝色衣裙的女子,正将最后一针绣入绷紧的绢面。绢上蝶恋花图栩栩如生,竟引得一只真实的白色粉蝶,徘徊不去。

女子抬起纤纤玉手,那粉蝶翩然落在她的指尖。

她望着皇宫的方向,唇角勾起一抹温婉而神秘的浅笑。

风云,将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