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风灵 > 第123章 秘辛

风灵 第123章 秘辛

作者:山风过桥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5 18:37:43 来源:文学城

半月后的某天夜里,宗樊正在批阅奏折,抬头却发现本该回中宦府歇着的弗陵正立于殿门口,静静地看着她。

“弗陵?夜深了,你来做什么?”宗樊搁下笔想起身,刚迈出一步又坐了下来,让一旁的小太监去掌灯。

“这里有守夜的宫人呢,夜露重,你还在病中,若来回奔波着了风,医官们怕是要好一通忙活了。”

弗陵似乎来得匆忙,斑白的鬓发有些乱,一向熨烫得平整的袍服衣角也起了褶皱。他只是笑着,一双浊眼满是慈蔼。

宗樊看了眼弗陵身后,发现明徕没有跟来。

他是自己从中宦府走来的吗?

手中空空的没有掌灯,只抱着件狐绒大麾,是宗樊素日里常穿的。

“你怎么了?过了病气了吗?”她皱着眉问,倒也不是怪中宦府的宫人伺候得不好,只是她早已不把弗陵当作奴才。

如今弗陵太反常,让她心中难安。

弗陵这时才恍惚回过神,他一壁往殿内走,一壁动作轻缓地抖开那大麾,连咳了数声才压住话音,“深秋的夜风这样凉,君上素来畏寒,奴才怕您受凉,送了您素日喜爱的大麾过来。”

“朕不冷,刘悬的药膳起了效用,不像从前那般了,倒是你,安心在中宦府养着罢,这里伺候的宫人多得是,又不会慢待了朕。”

弗陵听罢,心中染了几分怅然,他将大麾轻轻搭在御案旁的软椅上,说了句奴才告退就慢慢往外走。

宫道湿滑,宗樊担心他独自一人走会出事,便对一旁伺候的小太监吩咐道:“去备下步撵,送窦中宦。”

小太监恭敬应‘喏’,还没来得及走出大殿,便被弗陵拦了下来。

“君上且安心批阅,沿路宫灯亮堂,奴才独自一人无妨的。”弗陵最后看了眼宗樊,便扶着殿门步履蹒跚地走出去。

他想,自己应当是太老了。

这些日子总觉得胸口闷得慌,不时为着些琐屑小事伤感失神,有时走路还得明徕搀扶,不知哪一天夜里,便会长睡不醒。

湿凉的夜风穿透皮肉,脏腑那莫名的燥热感快速降下。

弗陵知道,自己大限不远了。

他年事已高,又加之心里装着事,走得极缓,还没走尽那笔直的宫道,便看到明徕提着宫灯从尽头跑来,疾呼声和清脆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分外突兀。

“不是让你莫要跟来吗?”

明徕向来心直口快,说话也不留情面,“我是怕你被哪颗石头绊了摔了跟头,君上怪罪下来,我那点月俸又要不保了。”

其实他背靠弗陵这棵大树,没有月俸照样能在宫中过得滋润,这么说只是为了让弗陵宽心。

两个身影在清辉的月色下,渐渐消失在了拐角处。

弗陵并不知道,宗樊终究放不下心,派了个小太监不远不近地缀在他身后。等看到明徕从远处跑来,才打住脚步,不再上前去。

第二日,天色微醺。

弗陵有些奇怪。

宫人伺候君王穿好了朝服,还不见他人影。

宗樊睡眼惺忪,她昨夜挂念着弗陵的反常之举,并未睡好,此时看着旁边年轻的小太监,突然无厘头地问了句话。

“中宦今年庚舆几何了?”

小太监有些怕她,佩帝冕的动作顿住,“回君上,中宦大人年过花甲。”

按旧例,宫人若没有犯大错,四十岁便由宫正司拨钱遣送出宫。

弗陵已经六十二了。

宗樊心中极其不安,面色凝重地接过那些冗杂的配饰,动作稔熟地自己穿戴起来,还不忘嘱咐一旁的小太监。

“去瞧瞧中宦怎么还不来,不要误了早朝。”

长门宫原是旧朝冷宫,因弗陵受先帝喜爱,才赏了作他的居所,原作方便伺候皇帝的打算,距离这里并不远。

宗樊在殿中绞着手,左等右等不见人影。

约摸一刻后,她终究耐不住浮浮沉沉的心,豁然起身向中宦府,连御撵也不坐。

走至一半,却见小太监自己回来了,原还平静的脸恐慌万状,跑得满头大汗。

他身后只跟着熹微的晨光,没有人影。

不祥的预感涌上宗樊心头,小太监还没跪禀,她便迫不及待地问出声:“怎么?中宦过了病气么?”

她更希望弗陵只是病了。

小太监不敢隐瞒,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地上,气还没喘匀便期期艾艾地道:“回君上,中宦,中宦大人走了!”

宗樊仿若猛然被重物所击,她方寸已乱。没心思再听下去,丢下一堆宫人,顾不得君王仪态在宫道上疾跑起来。

等她赶到中宦府,一堆宫人正聚在葱郁的大树根下,将弗陵平日休憩的地方围了个水泄不通。

站在外围扫洒的一个小太监扭头,忽然发现门前多了个因疾跑而面色潮红的人,他身份低微,还没有御前伺候的殊荣,自然也不识得宗樊的面孔。

只是看着这身明黄的龙袍,他双腿发软,不听使唤地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那些围着的宫人纷纷转身侧目,而后一脸惶遽地跪作一团。

随着人潮散去,宗樊这时才看清里面的状况。

弗陵躺在树荫底那张竹编的藤椅上,手里攥着一个核桃,本来是一对的,其中一个已经掉在地上碎成了两半。

她这时候才忽然发觉,弗陵已经很老很老了,他躺在藤椅上,缩成极瘦小的一团。

“弗陵……”

宗樊轻轻唤了一声,无人应答。

她脚步虚浮地走上前去,看着弗陵泛着死气的枯皱面庞,始终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中宦什么时候走的?”她伸手拾起了那碎成两半的核桃,问得有些恍惚。

君王驾临,中宦府的宫人跪了一地。

明徕正跪于一旁恸哭,弗陵于他而言,是有血脉相连的远亲,亦是游刃有余行走深宫的底牌。

如今弗陵走了,他心中的难过和苦楚不比宗樊少半分。

“寅时刚过半刻,中宦,中宦大人忽然起身,命奴才搬了张躺椅搁到院中,奴才见他面上病色已经好了很多,精气神足,打心底里开心。”

“中宦又拉着奴才,断断续续说了好一阵子话,夜风凉,奴才想着去煨一壶热汤来给他暖身,回来时,回来时……”

明徕再说不下去,深深跪俯,哭得肩膀直抖,涕泗横流。

宗樊万念俱灰,想起昨夜弗陵的反常,后悔没有多留他半刻。如今看着凉透的尸身,她心如刀割,却只能竭力吞声忍泪。

皇城巍巍,人情寡淡,先帝先皇后去时,宗樊不过十三岁,主少国疑最凶险,弗陵替她稳了朝局,陪自己在这深宫中度过了近二十载的光阴,亦师亦友,如今只剩自己,如同当初她独自在广陵寺那般。

失去和错过突如其来,那些足以称得上生命转折点的巨变,总是发生在某个平静的清晨,人们永远不知今日的分别,是不是此生最后一面。

原来昨夜弗陵抱着病体去含光殿,竟是心中有了预兆,要在走前看自己一眼么。

宗樊把碎核桃塞回弗陵冰凉的手里,想了想又取出一半来,放入自己袖中。

宗樊走到明徕身前,看着这张年轻的面庞,心中酸楚再也压不住。

“弗陵走了,朕身边缺个侍奉的人,即日起,由你担任。”

弗陵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宁知微耳中,她深知这变故对宗樊而言是多么沉重的打击,连早膳也未顾得上用,形神担忧地匆匆入了宫。

早朝全程,宗樊神色如常地坐于上首,脸上看不出一丝悲伤,好似根本不在意弗陵之死。她逐字逐句地,条理清晰地回复着臣子们上奏的事,一点反常也没有。

直到朝会结束,宗樊都没有看一眼宁知微。

她越这样平静,宁知微心头不安越发浓重。

等明徕高声喊了退朝,朝臣们才发现弗陵平日的位置上站着个年轻的新面孔,正是早些时候还在中宦府痛哭不止的明徕。

宗樊听着他的声音,终于不得不彻底接受她刻意遗忘的事实。

弗陵死了。

死在一个寂静的夜里,死在天启十八年的秋天。

强撑而起如纸糊的意志迅速消沉下来,一坠谷底,她避开群臣的目光,步履匆匆出了殿。

隔着很远,宁知微清晰地看到了顺着脸颊滑落的泪。

她去到含光殿时,明徕明显地错愕了一下,他并不知道帝相之间的秘事,又觉宗樊此时正是伤心的时候,放一个外臣进去总归不好。

明徕本想让宁知微晚些时候再来,可弗陵在时,一再告诫他不要自作主张,妄自揣度君心。思及此处,他只能硬着头皮进殿通禀。

“让她进来罢。”

明徕恭敬地止步于内殿门前,被屏风和重重珠幔挡着,看不清里面的状况,他却听出了宗樊压不住的隐约哭腔。

明徕咽了咽口水,不敢多问地退出去,直到这时,他才摸清了弗陵在皇帝心中的份量。

宁知微走进内殿,看到了龙榻上高高鼓起来的一团,心中无奈却也心酸。

她走过去,却没有擅作主张拉开宗樊蒙头的锦被,她知道她在无声地哭着。

许久之后,宁知微才蹲下身,隔着厚重的锦被轻轻环住了宗樊,同时也被她的气息强势裹住。

是淡而温软的梨花香。

宁知微感受着怀中人的颤意,手一下一下地轻抚着,眼里柔波轻缓,涟漪一圈圈散开。

“阿难,我还在。”

我永远在。

作者有话说

第123章 秘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