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过竹犹响 > 第10章 问弦

风过竹犹响 第10章 问弦

作者:隅中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6:20:23 来源:文学城

沈闻竹的问题像一颗光滑而冰冷的石子,猝不及防地投入狭小器材室里那仿佛凝固了的空气中,荡开一圈圈无声却清晰的涟漪。

“你系统学过音乐?”

程清响的心脏像是被那石子的落点轻轻敲击,莫名漏跳了一拍,随即又更快地鼓动起来。他太习惯了被老师、被父母、甚至被孙骏韩那类人问“作业怎么又没交?”或者“这次考试能不能及格?等着拖平均分吗?”,却从未有人——尤其是像沈闻竹这样,一个似乎只与公式定理为伍、站在云端俯视众生的存在——如此直白、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纯粹学术探究意味地,询问他关于音乐的事情。

这感觉陌生而突兀,让他一时措手不及。

惯用的、插科打诨的否认在舌尖滚了一圈,像上了膛的子弹,却最终没有击发。面对沈闻竹那双过于专注和清澈、剔除了所有日常冷漠和疏离、甚至隐隐带着一丝纯粹求知意味的眼睛,他那些用来伪装和保护自己的轻浮话语,似乎都瞬间苍白无力,失去了所有的效力,显得幼稚而可笑。

他有些狼狈地撇开视线,不敢再与那目光对视,仿佛会被灼伤。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黑色耳机线的橡胶外皮,将那光滑的表面掐出几道浅浅的印痕。

他含糊地嘟囔了一句,声音比平时低了好几个度,几乎含在喉咙里:“……也不算系统学,就……自己瞎琢磨,以前……小时候,跟着少年宫的老师混过几天皮毛。”声音里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防御性僵硬。

这算是部分实话。他确实没有经历过音乐学院附中那种严苛系统的训练,更多的是靠耳朵、靠感觉、靠近乎本能的喜爱。少年宫那段经历也确实短暂得像夏天的阵雨,更多的是他后来自己抱着吉他、对着电脑和手机软件无数个小时的摸索和沉浸。

沈闻竹没有说话,没有评价,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果然如此”或“不过如此”的神情。他只是依旧那样看着程清响,那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仿佛能剥离一切随口的敷衍和刻意的低调,直抵核心。

程清响感到一阵强烈的不自在,仿佛自己藏在最深处、连对王浩周洲都未曾详细展示过的宝贝,被突然拖到了毫无遮拦的强光下审视,这让他下意识地感到恐慌,并迅速转化为恼羞成怒。

“问这个干嘛?”他语气重新变得冲起来,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试图用虚张声势掩盖心虚,“学霸也突然对‘不务正业’的东西感兴趣了?还是觉得……我这种门门挂红的差生,不配碰音乐这种东西?”他刻意把“不配”两个字咬得很重,试图用攻击性重新筑起防线,将对方推回那个冰冷而安全的、互不干涉的距离。

沈闻竹对于他这明显带刺的、试图挑起对立的话语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关注点奇异而执着地依旧停留在音乐本身这个客观事实上。

他微微偏了下头,露出一个极其细微的、类似于思考时的表情,阳光透过高窗照亮他耳廓细微的绒毛。然后他再次开口,问题变得更加精准,像手术刀一样切中要害:“你的绝对音感很好。是天生,还是后天训练的?”

程清响再次愣住,瞳孔微微放大。

绝对音感?这个词他从一些玩乐队、搞编曲的朋友那里偶尔听说过,指的是不借助外部标准音高,仅凭内心听觉就能准确判断出音程关系、和弦构成的能力。

他自己确实一直有这方面的天赋,随便听到一段旋律,无论是流行歌还是街边的广告音,很快就能在吉他或键盘上复现出来,甚至下意识地进行变奏和丰富。

但他从未深究过这到底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小时候那短暂训练的结果,只觉得这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沈闻竹能听出来?仅仅凭刚才那一段简单的、甚至是通过电脑键盘这种非标准乐器敲出来的、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音阶?这家伙的耳朵到底是什么做的?精密声学仪器吗?

“……不知道。”程清响老实回答,语气不自觉地缓和了些,带上了一点真实的困惑,他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好像……一直就这样。没特意练过。”他无法在这样精准的观察下再说出“瞎玩的”这种话。

沈闻竹得到了答案,极轻地点了点头,下颌线绷出一個冷硬的弧度,像是记录下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数据,满足了阶段性的求知欲,便不再追问。他垂下眼眸,长而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两小片淡淡的、扇形的阴影,很好地遮住了其中可能流转的思绪。他仿佛进入了一种内在的运算状态。

器材室里重新陷入沉默,旧风扇的嗡嗡声显得格外清晰。但这沉默却不再是之前那种充满了无形敌意和尴尬的、令人窒息的沉默,而是一种……近乎奇异的、类似于研究者面对一个突然出现的、有趣且无法立即解释的课题时的专注沉默。

程清响看着沈闻竹那副陷入内部思考的、近乎虔诚的认真模样,心里那种怪异和毛躁的感觉越来越浓。这家伙到底想干嘛?突然转性对音乐产生学术兴趣了?还是仅仅对他这个“异常数据样本”产生了分析欲?他感觉自己像被放在了解剖台上,被一种冷静到残酷的目光细细审视。

他想起那天在音乐教室门口,沈闻竹触碰钢琴键时那生涩僵硬、却又在瞬间迸发出惊人准确性的手指。一个试探的念头突然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喂,”程清响鬼使神差地开口,声音干干的,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小心翼翼的好奇,“那你呢?你会什么乐器?我看你那天……”他顿住了,没有说下去,但目光瞟向门口的方向,意思很明显——你那天在钢琴前的反应,可不像完全不会的样子。

沈闻竹几乎是立刻抬眸看他,那眼神瞬间又覆上了一层熟悉的冰霜,冷淡之外,还多了一丝清晰的戒备和疏离,仿佛被触及了某个不可触碰的开关。他沉默了几秒,那沉默带着重量,压得空气都有些凝滞,才淡淡地回答,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些:“不会。”

“不会?”程清响挑眉,脸上写满了明显的不信,那点小心翼翼被冲散,“那我怎么看见你……”他试图描述那天看到的情景。

“只是碰过。”沈闻竹生硬地打断他,语气变得硬邦邦的,像一块拒绝融化的坚冰,显然极度不愿多谈这个话题,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不算会。”他用了和程清响类似的否定词,但含义却截然不同,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切割意味。

程清响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份抵触,识趣地立刻闭上了嘴。看来那天的惊慌失措和瞬间的僵硬并非偶然,音乐对于沈闻竹而言,似乎也是一个藏着故事、不愿被外人触碰的禁区。

这个发现让他心里莫名平衡了一点,甚至生出一丝古怪的共鸣——原来这座看起来无懈可击的冰山,也有不擅长、或者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和领域。

两人之间再次无话。那种刚刚缓和了一点的气氛又迅速降温,跌回冰点。

沈闻竹合上那本他几乎没看几页的厚书,书脊发出轻微的磕碰声。他站起身,动作间带着一种明确的终止意味,似乎一刻也不打算再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待下去。

“那个……”在他经过身边,带起一阵微小的、带着干净皂角味的风时,程清响突然又开口,声音比刚才低了很多,几乎像是耳语,还带着点不自然的迟疑,“……你别到处说。”

沈闻竹的脚步顿住,侧过头来看他,清澈的眼睛里露出一丝极淡的、真实的疑问。光线从他身后照来,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微光。

“就……音乐的事。刚才说的那些。”程清响有些不自然地抬手摸了摸鼻子,眼神飘向别处,像是在研究墙角堆积的灰尘,“我没跟别人……说那么多。”

他不想让自己显得很特别,更不想因为这点“不务正业”的东西被过多关注、讨论或者质疑,尤其是在他成绩一塌糊涂的对比下,这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和缺乏安全感,仿佛暴露了致命的弱点。

沈闻竹看着他这副别扭又带着点恳求意味的样子,那眼神深处的冰冷似乎融化了一瞬。他似乎是理解了程清响这种想要隐藏的想法,尽管这可能与他自身的准则相悖。

他极轻地、几乎难以察觉地颔首,幅度小得像只是调整了一下头部的位置,算是给出了一个沉默的承诺。然后,他不再停留,拉开门,走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走廊的光影里。

器材室里又只剩下程清响一个人,以及那台依旧嗡嗡作响的旧电脑。他看着重新关上的、漆皮剥落的木门,心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困惑、诧异、一丝被看穿的不安,还有一点点……难以形容的、因为被那个层面的人“看到”了某部分真实而产生的微小悸动。

刚才那短暂而古怪的对话,像是两人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剥离了大部分敌对和漠然状态的、近乎平等的交流。虽然依旧生硬,充满了试探、戒备和突然的冷场,但确确实实发生了。不再是单纯的互相嫌弃和噪音投诉。

沈闻竹那双暂时褪去冰冷、只剩下纯粹专注于音乐问题时的清澈眼睛,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与他平时那副仿佛全世界都与他无关的冷漠样子截然不同,带来一种强烈的反差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而沈闻竹对他音乐能力的准确判断和一针见血的提问,也让他无法再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只知道死读书、毫无生活情趣的考试机器。这家伙,懂得东西,似乎比他想象的多得多,也……深得多。

门外,空旷的艺术楼走廊里,沈闻竹的脚步依旧平稳规律,踩在老旧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响。

但他的脑海中,却不像他的步伐那样平稳,而是反复回响着刚才短暂的对话,以及更早之前,那些意外闯入他世界的声音——黄昏平台上孤独深情的口琴旋律、音乐教室门外流畅不羁的吉他扫弦、方才器材室里精准稳定的模拟钢琴音阶……

程清响。

一个成绩糟糕、言行散漫、似乎对学习毫无进取心的标准差生。

一个却拥有着出色乐感、隐藏的演奏才华和某种……矛盾内核的个体。

他藏拙的理由是什么?害怕什么?还是真的觉得这与他的主流评价体系无关紧要,故而随意处置?

沈闻竹无法理解这种对自身明显天赋的随意和刻意隐藏。在他的认知世界里,任何优势都应该被最大化利用,任何能力都应该被精确评估、不断打磨和展示,以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资源和更明确的路径。程清响的这种行为模式,与他所信奉的一切逻辑相悖。

但这并不妨碍他基于观察到的事实做出冷静的判断:程清响在音乐上的潜力和现有水平,远比他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或者说愿意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也值得认真对待。

这个判断,像是一个被临时创建、打上“待观察”和“矛盾”标签的加密文件夹,存入了沈闻竹那高效运转、条理分明的大脑数据库之中。

问弦,或许未能立刻获知所有佳音,却已真切地触动了两根截然不同的频率。

孤高的观测者与藏拙的隐匿者,因一段意外流淌出的旋律,在彼此严防死守的世界边缘,留下了一道浅淡却无法再轻易忽略的划痕。

冰层之下看似平静的暗流,与那看似浮躁跳脱的表象之下,似乎都藏着不愿轻易示人的、复杂的真相。而那被偶然拨动的弦音,余韵未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