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风骨 > 第22章 潜影

风骨 第22章 潜影

作者:无阻我飞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20:42:46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卷《暗影交锋》第一章

春雪消融,乌苏里江解冻的轰鸣声如同闷雷,滚过边境的山林。临江屯那场惊心动魄的搏杀,已过去两月有余。表面的宁静之下,暗流涌动得更加湍急。

铁匠铺的废墟依旧矗立在屯尾,焦黑的木料诉说着当夜的惨烈,无人敢去清理,也无人敢过多议论。屯长赵守人变得更加沉默,深居简出,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而在离临江屯三十里外,另一处更为偏僻、靠近黑河方向的江湾处,一座新的“窝棚”悄然立了起来。外观与寻常渔民、猎户的居所无异,低矮、简陋,以原木和茅草搭建,背靠密林,面朝江汊,易守难难攻,也便于从水路或山路迅速转移。

这里,便是抗联秘密交通站——“江湾木屋”。

顾铁山的伤势在沈兰君的精心照料和自身强悍的体质下,已好了七八分。左肩留下一道深刻的疤痕,像一枚特殊的勋章。更显著的变化在于他的眼神,以往失忆带来的些许空茫被一种沉淀下来的锐利和沉稳取代。零碎的记忆片段不时闪现,虽然尚未连成完整的画卷,但西北军的大刀、喜峰口的硝烟、以及一种属于军人的铁血责任,已深深融入他的骨髓。他不再只是一个武力强横的铁匠,更像一把缓缓出鞘的、经历过血火淬炼的军刀。

他现在的公开身份,是来自下游的、不善言辞的猎户“顾老蔫”,带着家眷在此落脚。而沈兰君,依旧是那个温婉勤快的“顾家娘子”,只是眼底深处,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机警与冷冽。

木屋虽小,功能却齐全。明面上有灶台、土炕,暗地里却挖掘了隐蔽的地窖,存放着武器、药品和电台。耿大山和赵小栓成了这里的常客,一个凭借老猎户的经验负责外围警戒和与更偏远村落的联系,一个则凭借年轻灵活,担任交通员,传递消息,观察敌情。

此刻,木屋内,油灯如豆。

沈兰君正对着那部缴获后经过改装、功率更大的电台,戴着耳机,纤细的手指缓慢而稳定地调整着旋钮,捕捉着空中无形的电波。她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专注,时而凝神细听,时而快速在密码本上记录下一组组数字。

顾铁山则在擦拭武器,不仅是他那柄大刀和龙鳞镯,还有几支缴获的步枪和手枪。他的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一种仪式。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木材燃烧混合的气息。

“滴答……滴滴滴……”

沈兰君突然停下动作,快速抄录下一段信号,然后对照密码本翻译。片刻后,她抬起头,眼神凝重。

“组织通报,黑河特务机关新任机关长鬼冢一郎已到任。此人出身日本贵族家庭,曾在德国接受特种作战和情报训练,性格冷酷狡诈,是‘换国计划’在边境地区的实际推动者之一。他上任后,正在全力重建被我们破坏的情报网,并对内部进行更严格的清洗。”

她顿了顿,继续道:“另外,组织要求我们,利用‘江湾’的地理优势,设法建立一条通往江北(苏联)的备用联络通道,并摸清黑河码头日伪物资运输的规律。”

任务艰巨,风险极大。无论是重建的情报网,还是这个新来的鬼冢一郎,都预示着更残酷的暗战即将来临。

顾铁山放下擦好的枪,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江面。“通道,可以找耿大山想办法,他认识一些跑江道的老船工。码头……”他沉吟片刻,“需要一个人,能长期混进去,又不引人注意。”

“我去。”小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执行完一次侦察任务回来,脸上带着风霜,眼神却更加坚定,“我可以扮成扛大包的苦力。码头那边人员混杂,容易混进去。”

沈兰君看着小陈,没有立刻同意。码头是敌人重点监控的区域,风险太高。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顾铁山忽然开口,说了一句看似不相干的话:“我记得……以前在队伍里,侦察敌营哨位,最喜欢挑下雨天。”

沈兰君和小陈都看向他。

顾铁山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捕捉那闪过的记忆碎片:“雨天,视线不好,脚步声也被雨声掩盖……而且,哨兵容易松懈。”

他的话,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属于正规军的侦察思路。

沈兰君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她看向小陈:“小陈,准备一下。等下次下雨,你去码头试试。不要急着接触核心,先摸清他们的换岗时间、巡逻路线,以及哪些仓库看守最严。”

“是!”小陈用力点头。

新的斗争,在新的据点,以新的方式,悄然展开了。他们如同潜行在暗影中的猎手,与更狡猾、更强大的对手,开始了新一轮的交锋。而顾铁山逐渐复苏的记忆,或许将成为这场暗影交锋中,最出乎意料的变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